到的敌军有可能用到的方法说了出来,对于利用绳索的方法,大部分人惊奇的同时仍旧保持着不苟同的观点。
“用绳索?这跟翻越险峰有何区别,同样极具危险,就算胡人再强壮,他们始终只是力气大又野蛮凶残的蛮夷,并非武林高手,怎能同武林人士飞檐走壁的能力相提并论!”
要知道这可是秦国兵都做不到的事情!
也有那么两人保持了沉默,暗自思索,那人便是徐皋和鲁威。
虽然两人都觉得这个方法不可行,可是却无法真正的确保完全不可能,正是因为存在着那么一点点不确定的因素,让两人无法第一时间反驳季君月的话。
季君月要的就是这抹犹豫,会犹豫,就说明有机会,于是看着徐皋颇为认真而严肃的说道。
“若真的大敌当前,哪怕一丝一毫的错误都有可能改变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徐将军,属下希望你认真考虑,其实这件事情不过是早早防范于未然的事情而已。”
“我们提前防范了,若是到时候敌军并没有如同我说的这样奇袭,也不过是消耗了多天布置陷阱提前防备的人力而已,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若是敌军真的就如同我猜测的那样,我们提前做的准备将会为整个上连关挽救回无数条性命,甚至更有可能让敌军有去无回,在成功保住上连关的同时,也能为西南军增添一份荣光。”
季君月的话犹如一记猛捶重重砸在了徐皋和鲁威的心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哪怕是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们都赌不起,上连关绝对不能失守,哪怕有可能白忙一场甚至耗费不少的人力。
只是,一旦这么做了,若是到时候敌军并没有从西南两面奇袭,到时候耗费军中人力之责,必须要有人来承担……
季君月看着徐皋闪烁的眼神,已然看明白了他心中所想,关于这一点,从小接触军中事物的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于是道。
“属下愿立下军令状,若是到时属下猜测错误导致军力耗损,愿以项上人头赎罪,只愿徐将军准许属下亲自负责选人埋伏一事。”
------题外话------
立军令状了,君君要带人干坏事鸟,哈哈~下午五点二更喔~,有可能会提前,群么一个~
第两百零二章:校场点兵,臣服
徐皋看着季君月,虽然意外她敢立下军令状,不过这倒也为他解决了一个麻烦,只是让一个亲兵亲自负责埋伏一事,是不是有些儿戏了?!
“若是让你负责你想怎么做?”
徐皋并没有第一时间拒绝,而是给了季君月一个说服自己的机会。
季君月没有细说,只道:“我可以保证让所有奇袭的敌军有来无回,不仅如此,我还会带一小部分人偷袭敌军大营,夺取敌军统帅人头。”
季君月的声音很平静,可是落在在场的一众将领耳里无疑是一道惊雷,一个个看着她那张波澜不惊绝色至极的脸,只觉这娃是不是自信过头了?!
不待众人开口,季君月狭长乌黑的凤目凝视着徐皋:“我不会耗费西南军的兵力,最后偷袭敌军大营的时候我会带着新兵去,而且人数不会过百,若是最后死了并不会对上连关造成任何影响,若是我们最后赢了,还请将军论功行赏就好。”
论功行赏?这小子还真敢说,这是想军功想疯了?!
众人心中一阵无语,徐皋此时已经不太相信眼前的少年是一个骄傲自负好大喜功的人,反而他所说所做都给人一种运筹帷幄的感觉……
“新兵根本没有上过战场,什么都不会,没有磨练出不怕死的心智,没有人会跟着你一个同样是新兵的人去冒险的。”
徐皋仍旧没有说同意还是不同意,而是道出最为关键之处。
季月纵使再聪明厉害,他仍旧不过一个新兵,在新兵营里没有绝对的凝聚力让人愿意为他赴汤蹈火,在心甘情愿的情况下,没有人会听他的,更没有人会不怕死的跟他一起去冒险。
季君月漫不经心的一笑:“既入军营就该想过早晚一条命报效国家,回来参军的大多都是穷苦百姓,无论是为了生计还是为了功名,总有人愿意为那军功,为那身红袍赌上一回。”
早晚一条命报效国家这句话多少触动了在场众领将的心,他们谁都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少年竟然会看得如此透彻,一句话就总结了戎马半生的军人最终的结局。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虽然这件事情看起来天方夜谭,可万一真的被季月这小子做成了呢?那么那些跟随他一起行动的人,可就是功不可没了!
徐皋沉思了片刻后才说道:“若是你刚才所绘的地图是真的,本将军准许你的提议,祁芝山和之水平原埋伏一事你可以负责,鲁威监管,确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至于你说的偷袭敌人大营一事,只要你能说服新兵,本将军就给你一个机会,最后成功了,你小子可就能成为新军中第一个当领将的人,若是失败,就算活着回来,这新兵营你们也是待不下去了。”
确实,若是季月失败,最终的结果只会成为新兵营里的笑话,现在新兵营还不过一千多人,不久的将来新兵营可是有十多二十万的,但凡有点自尊心的,怎么可能接受得了世人的嘲讽。
“将军,这是不是太过儿戏了些?”李川阳不赞同的出声质疑。
一个初出茅庐的新兵,听取他的建议就算了,还将埋伏和偷袭一事都交给他安排,这简直就是史无前例,儿戏胡闹!
张武因为是自己牵引让季月见到徐皋的,所以心中多少有几分对季月的宽容,并没有太过苛刻。
鲁威的想法和徐皋的差不多,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与其到时候出了意外手忙脚乱,不如现在给季月一个机会提前布置好一切,况且他会盯着季月的,有什么漏洞也能及时补上。
其它两个都尉也是站在李川阳那边的,完全不赞同让一个新兵这样的胡闹。
徐皋扫了张武和鲁威一眼,又看了看持有不同意见的两个都尉,道:“三对三意见持平,那就听本将军的。”
于是季君月跟鲁威商议,埋伏一事让他挑出三千精锐,至于偷袭敌方军帐,就由她亲自带着新兵去完成。
商议清楚后,季君月离开了中军大营,待她回到新兵营的时候,屋内灯火已熄,但所有人都没有睡,听到帘子被挑起,纷纷都坐起了身。
“季月,听说你去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