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3 章(1 / 1)

农家田园记事 妍妍宝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老者也没同周魏再说,反而问上了跟在周围身后的春秋和周怀彦。

“哦,瞧瞧我这记性,老了老了,不服老是不行了”周魏摇头,笑着同老者介绍,“这是我新收的两个徒儿,彦儿和秋儿”周魏介绍完春秋两人,便指着老者对他们介绍,“这是老夫的多年的朋友,你们两个称一句庄老就可”

“庄老”*2

春秋两人听后,便同时弯腰揖手。

“不错不错,我是佩服你的眼光的,两位小儿,不必多礼”庄老笑着说道。

“好了,之前收好的药草在哪里?我看完后,明日就让本草堂的伙计来一趟,也好让你安心”

“我哪里不安心了,草药在后边的架子上,快过来看看吧”庄老没好气的回了一嘴,便领着他们往后边的架子走去。

庄老家的架子很多,这是春秋在外边就已经预料到的,只不过等到她在真实感受一番的话,居然比门口还要震撼的多,春秋看着经过的草药架子,认真的上下打量,不论是采光还是气密性,都是完美到无可挑剔,春秋越看越震惊,看着这些高矮不一的架子,心里愈发的佩服起来,这庄老的手艺同自己之前那些班门弄斧的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好嘛?亏她之前还为自己中草药专业毕业的还沾沾自喜呢,她现在都快被残酷的现实扇肿了。

“呵呵,小丫头,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是什么不赞同吗?”庄老回头瞟到了春秋那蹙眉的动作,语气有些好奇。

“嗯?不是不是,庄老误会了”春秋一个劲的摇头,随后一脸认真的说道,“秋儿是佩服庄老的手笔,庄老家中的这些药材的药性都不同,晾晒时的采光度自然也是有区别的,就拿之前的菊花来说,只能阴干,但是淮山,莲子都是需要阳光晒干的…庄老这些架子摆放的简直是完美…不管是须光还是避光,都能达到要求”

“说的不错,老弟,你小徒弟可没有白收啊,这眼光,真不错”庄老笑着同一旁的周魏调侃。

“当不起庄老的夸赞,秋儿才疏学浅,一旁的怀彦哥早就发现了,但是秋儿嘴笨,直接说了出来”春秋不好意思的同庄老解释,在她说的时候,周怀彦没有一丝异常,足以见得他一定早就发现了,或者他们家中也是采取这种方法晾晒的。

“英雄出少年啊”庄老笑着感慨一番,随后又拉着周魏往里边走去…

时间过得很快,周魏见识了庄老新得的草药,鉴定完毕后,就被庄老拉到一旁叙旧去了,周魏本不放心春秋两人,刚想拒绝庄老的邀请,就被庄老以难得过来一次的借口给拉走了,走之前,庄老直接让春秋两人随意参观,反正这里只有庄老一人,也不怕他们两个冲撞了谁。

两人目送着周大夫离开后,便各自逛了起来,庄老家里的草药丰富多样,有很多都是他们黑山镇没有的,春秋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自然是可劲的到处观察了,像是产自北方的参,这里便有,之前春秋还问过庄老是如何的到的,结果庄老直接笑着说是他儿子去北方拉货的时候给他带回来的,这时春秋才知道,庄老的儿子是那种走南闯北的货商,知道他爹喜欢草药,庄老的儿子每到一处地方变回给庄老收一次草药,然后回来的时候交给父亲。

春秋看着已经晒干的参心里不由得感慨,若是她没有死,估计也能在老家挖参了,呃…也不对,她那时候参都已经人工种植了,貌似挖了也犯罪吧…

十一月,乱煮

周大夫带着春秋两人离开的时候,春秋他们还没有完全看完架子上的那些中草药,这足以说明庄老家里的草药是如何的多了。

周大夫怀里抱着之前庄老答应送给他的枸杞酒,笑着同对方约好下次会面的时间,这才带着春秋两人离开。

春秋跟在周大夫身后,若有所思的看着周大夫怀里的枸杞酒,想着之前埋在家里的枸杞酒,应该是能喝了吧。

这要不是今天看到,估计她都给忘了。

春秋决定今天回家,一定要和她娘说一下,然后同她爹再回一次家里,将枸杞酒拿回来。

春秋回到铺子的时候,正好撞上了想要赶着牛车回家的杨为柏,春秋见状,急忙喊住她爹,“爹,我和你一起回去嘞”

“啥?你回去干啥,别给你爹添事,你爹回去有正事呢”春秋的话音刚落,袁氏的声音就从铺子里传了出来。

“娘,我也有正事啊”春秋撅着嘴冲着铺子里回道。

“你个小孩子家家的,能有啥事?”袁氏直接从铺子走了出来,然后伸手将还想和她爹回家的春秋给拽了进来,“你爹回去是送钱去了,晚上就回来,你回去干啥?这着慌里慌张的,等过两天你爹再回去的时候你在跟着去”袁氏跟春秋低头小声说完,又直接对着杨为柏喊了两声,摆了摆手,示意让他快点走。

杨为柏听到后,连连点头,伸手紧了紧放在胸前的包袱,这才将拴在柱子上的牛车给解开,然后赶着牛车回家。

“哎呦,娘的乖妞妞,快别看了,你爹他啊,都走没影了”袁氏看着身边还抻着脖子巴望门口的闺女,有些好笑的说道,“快进来吧,铺子里还有人呢,快点去后边帮忙”

“娘,我也是真有事啊”春秋无奈的看着被她娘往厨房拽的自己,语气有些可怜,她之前做的枸杞酒还没告诉她爹呢,这要是在放两天…应该不能放坏了吧,春秋心里不确定的想着。

袁氏将春秋拉到厨房,又把桌子上摆好的材料递给春秋,然后指了指门口的一桌,说道“这是那桌客人点好的东西,你快点送过去,你呀,有啥事过两天再说,反正你爹现在都离开了,你想那么多也没用,赶紧出去干活去”袁氏直接简单粗暴的将春秋给打发了。

春秋手里端着盘子,幽怨的看了一眼她娘,心里无奈,她爹都走了,她不行也得行呀,隧只好认命的将材料端了出去。

铁锅经过这半个多月的宣传,虽说不能达到人尽皆知,可若是提起铜鼎,则是一定会想起在铜鼎的基础上改良的铁锅。

来春秋她家铺子吃饭的人一直不是很多,大多数过来还是图个新鲜,而且有条件的人家也早就去铁匠铺打了一个,相比较而言,打一个铁锅虽然花费的多,可是在家里吃却能吃到饱,细算下来也比在铺子花钱要合适的多。

至于涮锅的蘸料,春秋家的铺子也是往出卖的,只不过一次卖的不多,只够买的人家吃一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