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都开始在市面上购买,从其他地方进口,所有的金银财宝全部换成了粮食和各种物资,然后白家全部戒严,每个修士都武装到了牙齿,甚至白凤九直接将所有的家生子和仆从全部召集起来,挨个让他们进行炼血入体,批量制造低阶修士,然后对他们进行训练。
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春雷之后本应一片生机勃勃,但莫名的天地之间升起了一片煞气,似乎世界都感应到了来自虚空的危机,然后对世间的生灵进行示警。
帝都所在,天柱之下,大坤朝开国之主张开了双目,无穷星河流转,目光透过天柱看到了虚空之外,那里一片古船战舰向着这个方向而来。
那上百战船,布满了斑斑血迹,浓重的煞气笼罩着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它们经历过怎样惨烈的大战。
一道身影吸引了开国之主的注意,那人淋浴在无量紫色神光之中,头生四面,喜怒哀乐皆在其上,身躯紫金,宛如金属打造,背身三臂,各自握着一件法器,刀、枪、剑、杵、镜、珠,正面双臂握着一对金剪,散发着恐怖的威能,眼中一开一合,乍现无量神光,此时似乎察觉到了国主的目光,一双神目冰冷向着国主望来。
四目相接,虚空炸裂,这等强者的目光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威力,一对上立刻在虚空之中进行了一场交锋。
国主双目微闭,眼中剧痛,几乎要流出泪类,面色微变,好半响国主才恢复过来,双目张开,隐约可见无数血丝密布其中,面上骇然:“好厉害,这等修为,已经超过我一大截,不可力敌,不过可以看出来,此人境界和我相当,也不是全然没有反抗之力。”
这天夜晚,来自帝都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坤朝,各大边关全部戒严,各大城市周边的村落,所有的人口全部迁入附近的小镇和城市之中,军队以小镇为单位开始集结,随时准备应对大战。
传说中的山海神民即将降临,将会攻伐整个世界,大坤朝所有机构都进入了军管状态。
青仙镇自然也不例外,由青仙镇赵把总总领军队,东千伯管理秩序,任何人不得违抗,当然白家如今是朝廷实权封地贵族,青仙镇因此就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哪怕是赵把总和东千伯也管不到他们。
得到了来自帝都的消息第二天,青仙镇附近十座村落的人都被军队要求迅速进入青仙镇,青仙镇中的所有房屋都被临时被征用,安顿这些村落农民之后,本来只居住了两万人的青仙镇一下就增加了上万人。
除了人口聚集之外,整个青仙镇所有市面上的粮食都由朝廷直接出钱购买,然后统一发放,稳定民心,让人不会因为粮食问题而引发动荡。
安排好了一切之后,东千伯像白凤九和赵把总还有皇家禁卫的李大队长发出了请帖。
白凤九拿着东千伯的请帖,面色淡然道:“却是要聚一聚,大难临头,谁都不能独善其身,青仙镇必须要完全掌握在我的手里才行。”
夜晚降临,青仙镇一片寂静,随时可能到来的灾难,让人心生恐惧,没人还有心情寻欢作乐,而此时县衙后院花园中,白凤九、赵把总、县令东千伯还有皇家禁卫李大队长都齐聚一堂。
凉亭正东面,东千伯举杯道:“三位,我就先干为敬了。”
白凤九三人也举杯同饮,一杯下肚,气氛迅速融洽不少,只听东千伯面色严峻道:“想来大家都知道朝廷发来的信息了,山海神民降世,天大的灾劫,都是长身人引来的,这是我们人族大劫,我今日请诸位同僚来此却是想要商议个章程,面对即将到来的大乱,我们应该怎么办。”
赵把总闻言面色沉吟,他手底下有千人士兵,但他和皇家禁卫不同,手底下的士兵都不过是普通军士,了不起武道高手罢了,面对山海神民,说实话就是去送菜的,想要保住青仙镇,只有看皇家禁卫和白家的。
李大队长面色凝重,然后道:“此等非常时期,我认为当选一个有威望,有实力的人来担当大任,作为统帅,调动这青仙镇的所有资源。”(。)
------------
第一百六十章 外域合流魔宗临
一边说着,李大队长一边看了白凤九一眼,言语之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东千伯闻言眉头微微一挑,李大队长这话,根本就是让他交出权利,他今日召开大会,目的可是想让这几个人支持自己,借助他们的人马抵挡山海神民,到时候大劫过去,守住青仙镇的功绩,足以让他平步青云。
但如今皇家禁卫的李大队长一开口就打破了他的如意算盘,他心中怎能高兴,这时赵把总也开口道:“李大队长说的不错,此等非常时候,需要的是能独抗大军的贤能,否则青仙镇一破,我们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传说那山海神民自古以来就将我人族当做奴隶使驱使的。”
听到这话,东千伯面色露出一丝铁青,赵把总和李大队长完全不看好他,让他颜面无光。
这时白凤九道:“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如今朝廷已经命令武将管战事,文官统领政务,我们几人谈论的这些可不符合规矩,大家还是再等等吧。”
“乱世出豪杰,大劫难度,到了危急时刻,朝廷自然不会吝惜封赏,这武将文官的格局想来也维持不了多久,到时候定然会是一人统管全局的局面出现,我们还是等到大劫开始,奋勇杀敌再说吧,有了足够的功绩,谁是真金自然一目了然。”
说完之后,白凤九对着东千伯拱拱手道:“县令大人,我还要回去加紧训练亲卫,告辞了。”
东千伯看着逐一离去的白凤九三人,面色一片阴沉,半响之后叹了口气:“终究实力不足,压服不了他们,看来只有求援了,这次天大的机会,我绝对不能丢弃。”
东千伯只举人出生,靠着后补当上了县令,虽然他是寒门子弟,本身没有太大的后台,但他的夫人却不同,乃是当今天下周吴郑王四大世家族旁支,郑家十三脉中的一个偏房女儿。
当初东千伯为了取得更好的功名,就娶了他现在的夫人,借用了一下郑家的关系,后补成了县令,十几年下来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不过虽然娶了郑家的人,东千伯和郑家联系却很少,因为他深深明白,朝廷对于世家都是有防备的,他这种和世家有着联姻关系的人是需要层层考核,未来才会有升迁的可能,如果和郑家走的太近,几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