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够了吧。我替你走一趟?”
任迪摆了摆手说道:“我走一趟,就就两天,你们做好本职工作。”突然任迪轻轻笑了笑说道:“我运气比你们好。”说道这个运气,以任迪现在的身体素质,的确比正常人在炮击的存活下来的概率要高。尤其是任迪现在,几次在战场上,敏锐的感知,对炮击可以从声音上辨别方位。至于炮弹,在常人眼中速度太快不可见。然而现在的任迪的视力却可以观察高速摄像机才能捕捉的爆炸冲击波。
在高速摄像机下,几十吨炸药爆炸后,可以看到一层通明的空气压缩膜,这个冲击波挤压空气产生空气膜由于密度和周围空气不同在光线折射下作用下显现。这个通明的膜由于爆炸冲击波速度过快,正常人无法看到,只有用高速摄像机,调慢后,才会知道。
然而在战场上,任迪的观察下,炮弹在天空中拉出的轨迹,也留下了这样一条随着炮弹前进离开后而扩散的空气膜。这个正常人肉眼不可观察的现象,任迪可以看到。加上炮弹尾部的光焰。任迪只要时刻保持警惕是可以提前那么一点感受到炮击的,这时候只要跑得快就行了。
当然不能说没有危险,这种惊险,只要判断丝毫出错,所谓的运气就不会眷顾任迪。这种运用智力与感知协调的程度,在演变战场中人类军官这个范围内,能做到的上校只有百分之一。而现在的演变战场中根本没有一百位人类上校。这也就意味着,有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类上校可以做到。
这不是上校做到做不到的事情,而是是否敢在这个风险下尝试。低智力的低等军官没有驾驭这种智力的机会,而高等军官,少有参与一线作战。即使有时候不得不面对第一线凶猛的火力,基本上也差不多是柏林战役那种推到老家面前的程度。而任迪,主动上了战场。一次两次,在逐渐勇敢面对这个危险的环境。这种能力逐渐被逼了出来。这种对危险环境精确判断的能力,是一阶基因锁,所能达到的程度。基因锁是垂死挣扎,一瞬选择,而任迪并非解开基因锁,只不过是勇于面对,一直以意志在面对,达到了这个程度。
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以超人之躯,混在一群英勇的凡人之中,在这些壮丽的心灵信任下,任迪终于有了超人的意志驾驭演变给予的属性。
到达战场的任迪彻底破灭了,北良的期盼,任迪能被打死,但是害怕,由不得比任迪还胆怯的人妄想。共和军的士兵在炮火下,会想到妈妈,但是绝对不是被崩溃下寻找守护,而是像男人一样承担守护。战争彻底拖到了七月。松花江防线依然坚挺。占据了强大火力优势兵力优势的海宋未能突破这道防线。
第一百四十章 对手
所谓超一流的陆军,武器装备是一方面,作战思维是否先进也是一方面,作战意志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里的作战意志不是,征兵歌曲中唱出来的士气高昂。而是在最艰苦最危险的地带,坚持作战任务。
这种意志不是向着部队洗脑灌输出来的,而是军队曾经做到过,以身作则给后备们看,告诉后来者,这是人为了祖国是可以做到的,你没理由做不到。
一流的装备,先进的作战思想,能造就一流的陆军,但是终究不是超一流的陆军,超一流的陆军只有在史诗级艰苦的战役胜利后,在胜利的光辉下将品质流传下来,超一流的陆军才有可能诞生。(是有可能诞生,超一流陆军,武器装备,先进作战思维,作战意志,三项缺一不可)
任迪位面上,毛熊在斯大林格勒一战后可以称得上是超一流的陆军。至于元首的部队,终究是在那场冰天雪地较量下败了不是吗?
在面对这样一直超一流的军队时,压力是巨大的。北良现在面对的就是这个时代超一流的军队,武器装备未和海宋拉出代差,后勤保障持续不断。作战指挥部门对前线高度了解。海宋的炮兵反复洗礼下,共和军的士兵依然在阵地上忍耐,并经验十足的保护自己。发动作战的时候,坑道掘进,炮火掩护渗透作战。各种灵活的战术,层出不穷。这种表现似乎是主动在寻求作战,而海宋的士兵,这时候更像是,在军官的命令下被动听命作战。
这是两种表现,一种没有自主的作战,军官下令冲锋就冲锋,下令撤退就争先恐后仓皇撤退。至于火力掩护,班排之间配合什么的?这些需要前线士兵军官自己判断配合的作战技能。完全没有,甚至有的班排有,但是只要这个海宋部队的班长被一枪毙掉,马上立刻成为一盘散沙。每个人似乎都只顾上自己了。
各种类型的炮弹可以给阵地上的共和军带来杀伤,但是无法一次性杀光,能把一个阵地上一次性清空的武器,恐怕只有生化武器,云爆弹核弹这些东西出现。可是现在海宋都没有。当然等到海宋有了这些东西,步兵作战恐怕已经是演变成了炸弹开路,特种小分队作战的形势了,根本不会有阵地战出现。到是还是公平的条件下,士兵意志的较量。
北良现在害怕了,共和军依然坚强不倒的在阵地上保持勇气作战。北良过去不相信所谓的钢铁意志,但是现在这种炮火压不垮,战车冲不穿的军队在自己面前,北良只能不情愿的用钢铁意志来形容。相反自家的军队此时已经有厌战,拒绝作战命令的情况出现了。两天前一只作战部队拒绝,进入前线作战理由是,害怕自己上去,背后的炮兵反补了自己。
对于这种公然集体抗命的行为,北良立刻调集了宪兵部队用机关枪将这些违背命令的军队突突了。一千人被这样处理掉。铁血手段立刻震慑了军队。很快替代着这只抗命的军队任务的第二只军队,迈着僵硬的步伐朝着共和军的作战阵地上冲上去。
做出这种当机立断决策的北良知道,自己的军队已经到达了极限,决不能在过分的刺激士兵了,所以严命,指挥部不准在前线有自己家部队的情况下,下达炮击命令。
这是打仗不是玩即时战略游戏,即时战略游戏里面的小兵就是数字,可以送。战争中的士兵,每一个都是二十多年独特人生的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