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加大马力摆脱虫族的追击。然后拍几张照片回去要危险作业费。
纳罗斯这个岗位存在的意义对广阔的太空区域进行最低限度的掌握,看看有什么其他不受控制的存在跑出来了。纳罗斯并不知道自己岗位最终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入侵?在纳罗斯看来,貌似碎星大战后,整个人类区域不论高等和低等区域都被统一了,至于其他种族低等的种族都被人类灭了,高等的种族和人类达成了长久的停战协议。至于太空中那些苟延残喘的虫族,只要一只二十四艘编制的战列舰编队就能消灭掉。那里来的什么威胁?
在这二十年纳罗斯每次上交的表格上对所有的星空巡逻区都是填“一切正常”。话说现在所有的太空巡逻者都是这么干的。
纳罗斯也知道这种巡逻岗位可能不会太长,当人类区域的灵气逐渐开始衰竭到正常程度后,首先那些原来的三级四级区域就会封闭,大量资质好,或者是境界高的人群会离开这些区域,将那些资质不好修炼境界低的人送进去。等到灵气继续衰竭,然后五级区域也会关闭,六级区域会将大量资质低的人类聚在一个星球上,重新开始工业星的建设。
也就是说这段高灵气时期过去,人类各个区域将恢复运转,各个低等区域封闭,然后改成为帝国的变成帝国,改称为共和贵族国家的成为共和贵族国家。等到灵气彻底恢复正常,各个区域的战列舰彻底失效,宇宙文明等级制度再次形成。碎星大劫残留的痕迹将被历史的惯性磨平。
而现在纳罗斯生活在这个时代,现在的他对眼前的这个太空区域相当感兴趣,因为这里的虫族貌似聚集了长达二十年的时间。
“是不是有什么高灵矿藏?”纳罗斯如此想到。
第一千九十三章 科技需谨慎
如果战后,有宗师能够克服恐惧,没事到铁塔所在的星际区逛一逛的话。不会耽搁二十年之久。但是在碎星战后,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敢派遣宗师过去。最后一战中,任迪离场后宣称大劫继续开始的,犹如梦魇一样在整个人类宗师以上人群中传播。
这个世界流行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谁都不希望大劫的下半场以自己的死亡为开端。所以没有宗师过来,也没有组织敢强压着宗师过来,就算是主神也远远的站在红线外,绝不会主动的派人到前线侦查。毕竟这是真神之间的事情,下位者要上蹿下跳很不适合。任迪那一战算是把整个宇宙的主神半神都给震慑到了。
如果,太空检测器能够长时间放置于在太空中,不被游荡的虫族毁灭,这种虫族二十年内长时间聚集在一处星门的现象一定会被很早发觉。但是这些虫族是不稳定因素。任何死的探测器全部被虫族摧毁了。
如果派遣出来巡逻的具有极强使命感的边疆守卫者,且明白自己巡视的意义是什么,需要注意的目标是什么。要预防的敌人是什么。上述只要有一条满足,可能两三年的时间就能发现异常了。
如果人类社会还有大量无法修炼的人,那么他们或许会按照规章制度来行事。
可惜巡逻者所在的社会是争分夺秒修炼的社会。是一百年内如果不突破,灵气就会大减的社会。是一个天才辈出的修炼时代,是一个相互攀比修为的时代。一个个巡逻者都指望着巡逻舰上的报警系统,只有没有敌对的太空战舰出现,或者是没被虫族攻击,他们根本不从居住地里跑出来。
上层自己胆怯不敢去,让下层探索,而下层忙着修炼在磨洋工。知情的人抱着天塌下来高个子顶着的想法,不知情的人神经大条看什么都是没问题。
这是一个有科技的修炼社会,绝不是一个工业社会,当无血脉人类全部死光后,整个社会出现了重大缺失。
纳维斯在返回了军港后,将所有的单子填写完毕,有关虫群长时间聚集的太空区域,纳维斯依旧是填写了——一切正常。随后他走出军港后,就悄悄的联系了一家私人的情报公司,将这个消息以六百五十七克重核元素的价格卖给了这家私人的情报公司。
在纳维斯看来这是有价值的情报,就像二十一世纪,有人在地下挖到金银古董,上交国家的概率很小。纳维斯做出了人之常情的事情。
这家私人情报公司更具纳维斯后续提供的一系列照片预估了这个虫群,这个公司开始从各个区域抽调战斗飞船。是战斗飞船,不能说是战舰,现在的太空战舰由于造舰行业开始萎缩,这种军用品价格越来越高。私人公司的武装以一般宇宙飞船改装为主,大量使用泡沫金属。具体防御武装要比六级文明的战舰要强。毕竟动力系统是可控核聚变。
不过要对付虫群,需要舰船队伍不小,后勤也不少。还要瞒住同行,整个探索任务被安排在了六年之后。
铁塔星上某实验室内,李骞带着一个特殊的头盔,具体形象和x战警中的博士一样。李骞现在看着一个屏幕,屏幕上是一连串的测试结果与大脑立体投影。
在相同物质条件下,过于优渥的条件可能会成为文明发展的阻力,但是在相同的文明水平相同的社会发展层次上,超能力是助力。也就是一个文明如果一下子冒出来超能力,这对他的科技水平发展有极大的提高,但是会对社会发展带来阻力。
李骞的超能力,如果在一百年前的时代也就是给韩家当情报头子。玩玩审讯。而现在不一样了,李骞现在涉及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项目上,这个项目就是脑科技。芯片技术具体怎么将信息准确的传递到大脑中,如果没有李骞的读心术参照,研究这东西是很困难的。
而现在的一个实验者计算某一道题,而李骞经过读心也计算某一道题。这时候两个大脑活跃程度一致的区域就可以标定。同时两个人专注叠硬币,对手指的操作在哪一个大脑区域,也可以用这种方式。
李骞进行了近十万次的测验,而相关试验,三万多个实验室进行了不下于二十七亿次各式各样的实验。
然而牺牲也是巨大的,李骞带着手套的手发出了一系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