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天气。
久违的艳阳天终于出来了,这确实给一直受够了阴雨绵绵天的人带来了一些暖洋洋的感觉,也带来了春天的希望以及新的一年里美好开头。
现在感觉这个世界一切都是新的,就拿空气来说吧,可以很明确的感受到和以前不一样,这大概是因为空气中有些泥土的芬芳,山花的幽香以及在希望的土地中种子萌发的味道,只是还有一些放鞭炮残留后的火药味,当然不少人也喜欢这种味道,现在正值大户人家整酒的日子,所以也时不时的可以听到一些鞭炮声。
看得出这里的人去年收成不错,大家今天穿的都是新布做的衣服,虽然说很朴实无华,但人穿上去就是显得有精神气。
乡间的小路上都是一行行去乡里赶集的人,他们背着背篓,挑着箩筐,带着孩子,有说有笑的的好不热闹啊。
他们带的东西主要是小猪仔,各种腊制品,竹制的劳动工具,还有布匹等等,他们希望能乘着这个好日子把东西卖出去。
在龙潭乡东边的河道里,有一群小工正在修横跨瓴溪的木桥,准确的说应该是重修,前一座木桥在去年秋天的时候被洪水冲毁了,冬天瓴溪水位地,直要在合适的位置放那么几块大石头也能勉强当一座“跳跳桥”。
现在回了春,这水位马上就要起来了,所以桥得马上建好。
这种桥结构很简单,用河床里的鹅卵石堆砌五个两米宽四米高的石头堆,经过加固之后就可以当做桥墩用了,连接桥墩的是木头,将四五根衫树木用抓订固定起来架在桥墩上面,这样就可以走人了。
在龙潭造桥始终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因为像这样的桥一年起码要毁两次,不过这不是唯一过河的方式,在龙潭有两个固定的渡口,都是建在比较深的水潭附近的,每当简易桥被水冲毁的时候,那个地方也会新增一个渡口。
今天的龙潭乡是格外的热闹,这气氛和年节期间有的一拼,毕竟这是新年里第一次开市嘛。
街上只留够了供行人走的地方,其余的地儿全部摆了小摊,腊味野味,家禽家兽,蔬菜鸡蛋,箩筐簸箕,土布鞋底,只要是来自于全乡山里的土货今天在这里都能看到,孩子们则喜欢聚集在卖甜果和麦芽糖的地方。
商队似乎早就已经开工了,今天的龙潭街上已经来了好几批马队了。
龙潭虽然处在两条官道相交的这么一个关键的地方,但乡里却没有几家旅馆或是歇铺,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离临江实在是太近了,无论是来还是去似乎都没有停留的必要,除非遇到了什么紧急情况,比如茅草界的路被山洪冲断了什么的,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有事儿的都去了临江,木城,充市甚至更远的地方。
所以这儿的街道并不大,只有一条南北走向大约三百米来厂的正街和东西两条次街。
这乡里最有权势的有两家人,分别就住在这里的东街和西街。
所谓的西街就是指从龙潭到木城的官道的一部分,大概有个两里路长,往西街走个百十步就能看到一座比较有气派的大宅子,这就是这儿有名的瞿家院子。
院子的主人叫瞿大松,是龙潭乡的一号大人物,他以前可是古腊的十把持之一,所谓十把持就是指古腊的这个地方的权力被十个人掌握,他们大多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无恶不作,深受人民所痛恨,但这位瞿老爷有些不一样,虽然看上去和另外九个人是沆瀣一气的,但他心里面也是非常痛恨其他人的,他灵活运用自己的职位和计谋,让那些人的一些阴谋没有得逞,人民也因为他而没有进一步遭殃。
另外瞿老爷还秘密支持革命工作,掩护了不少革命活动,保护了不少革命份子,在革命进行到高潮的时候还带头推翻把持们的统治。
所以最后那些把持们,有的被抓,有的被处死,有的被迫跑路,唯有瞿老爷独善其身。
现在他回到了老家,几乎不在问政事,只是作为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来遏制乡里某些人的不正当作为。
龙潭乡的人民也多亏有了他,所承受的负担比较少,这日子过得也相对好了一点。
今天瞿家的厅堂里也是聚集了一批人,里面的各位多是锦衣玉帽,打扮得珠光宝气,长的也多是肥头大耳,油光满面。
这一看就不是普通人,没错,他们是瞿老爷管辖的地主们,今天相聚主要为了搞祭春仪式,就是来祭祀神灵,保佑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什么的。
厅堂的中央设置了一个祭坛,这个祭坛的主体是一尊用上等木料雕刻的神像,该神像是一个看起来威武霸气的男战士,其面容有些狰狞,他有六只手臂,每只手里拿着一样东西,有一柄尖嘴柴刀,有一把大号铁锤,一把阡担,这是一种有两米多长的担子,中间是一截棍子,两段装有弯曲柄,在柄的顶部有包了铁皮的尖,这,东西一班是用来挑柴挑稻草的,还有一杆“刚钎”,这东西配合大铁锤用来开凿石头的,还有两样东西就实在是说不出来了。
据说这尊神像是古时候龙潭的一位大英雄,叫垕曼,传说他打败了这一带的妖魔鬼怪,让一方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宁的生活,所以他也就成为这一块的保护神了。
这些地主们相继把自己带来的祭品放在祭坛周围,然后坐在各自对应的太师椅上等待瞿老爷出来,虽然这群人看起来是嬉皮笑脸没个正经样儿,但这个时候却不敢交头接耳,左顾右盼。
一杯茶的功夫后,瞿老爷出来了,他穿着一身绣着兰草花纹的黑袍子,头戴精致的瓜帽,仪表端庄,看起来神采奕奕。
虽然已年过半百,但瞿老爷全身上下还是透着那么一股浓浓的精神气,这种气质和下面那群肥头大耳的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这大概也是他们不敢怠慢,保持严肃的原因了。
瞿老爷以前毕竟是领过兵的人,有着一副好身体,现在看起来也是魁梧霸气,他接过仆人递来的三根刚点燃的油香,端端正正的站在神像前,恭恭敬敬的说。
“垕曼大人在上,后人瞿大松一直继承大人的精神,保护着龙潭这一方水土的太平安宁,维护着一方百姓的幸福美满,愿大人有灵,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