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6 章(1 / 1)

喜上眉头 非10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5个月前

小子不知道的?

“儿臣想,当年古家已在湘西扎下了根。这谣言兴许根本就是古家与大国师有心为之,蓄意传到父皇耳中,一则是想掩盖南家覆灭的真相,二则亦是在为国师被父皇召入京中在铺路。”少年人语气平稳,说出来的话却字字叫人心惊。

昭丰帝听着这些话,一句“想象力不错”到了嘴边,却未说出口。

当年他确实是因为南家的龙脉之说,才未曾深查南家之事。

他甚至一度觉得南家是遭了天谴,天佑祝家江山。

也是因着此事,他着锦衣卫暗查出了预言龙脉之人,查了许久才查到了当年尚在天门山寺修行的继晓身上。

由于那时继晓在当地已是颇有名气的高僧,他几乎没有犹豫便将人请入了京中。

这一切在他看来皆是机缘巧合。

也是他一步步主动为之的结果。

可在太子口中,这一切的一切,从一开始竟就是国师的算计?

“你的意思是说,南家那场大火,同国师有关?”昭丰帝眼神莫测地看着祝又樘。

“是。”少年依旧没有犹豫,“同样是龙脉之说,白家当年的冤案已经昭雪,足可见国师之言并不可信。白家被错冤,南家亦有可能被错冤。”

昭丰帝眼神微闪地道:“未必就当真不可信……”

白家是被冤枉了,可若没有当初之事,三代之内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

世事无绝对。

更何况国师在某些方面,确实是有真本领在的。

祝又樘对此亦不多言,只道:“然国师与湖广巡抚多年来来往甚密,确是实情。”

“你为何如此笃定?”

“儿臣对国师接近父皇的目的,一直心存疑虑,是以这些年来也一直在暗查与国师有关之事。”

“……”

太子对国师的敌意依旧如此地天然去雕饰,甚至对自己暗中所行之事供认不讳,刚想严肃点的昭丰帝顿时又严肃不起来了。

这兔崽子,分明处处踩着帝王的忌讳在行事,可偏偏又叫人生不起气来,真是邪了门了!

“此事朕去命陆塬尽快查实。”

昭丰帝心情有些复杂地道。

无论是不是太子擅作主张了,可此事事关重大,没有不重视的道理。

古家,国师,有造反之心嫌疑的云家……

若这三方当真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勾结,他必是不可能放纵不管的。

祝又樘抬手垂首道:“父皇英明。”

“英明?”昭丰帝斜睨了他一眼。

事情都叫他做尽了,现在倒过来称赞他这个父皇英明,这么违心的话亏这臭小子说得出口。

不过……

他想要的不就是这么一个储君么?

虽然偶尔有些欠骂,又时常踩他的底线,可不得不说,在国事上确实也叫他十分省心……

只是——

“你到底暗中查了多少事情?还有什么是朕不知道的?”昭丰帝皱着眉问。

从苏州知府上报,再到眼下引着他去查湖广巡抚……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被这臭小子安排的可谓是明明白白。

“儿臣目前只查到这些。”祝又樘道:“若有新的发现,必会及时禀告父皇。”

“是新的发现还是新的需要?”昭丰帝发出了直逼灵魂深处的拷问。

确定不是需要他干点什么的时候才会说点什么给他听吗?

太子殿下少见地犹豫了一瞬。

才道:“父皇说笑了。”

“……”

这种不愿撒谎却又不得不无奈敷衍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昭丰帝气结时,忽听得内监来禀,说是谢御史到了。

本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昭丰帝压了压脾气。

半个时辰之后,祝又樘和谢迁一前一后离了养心殿而去。

“去丹房给朕取清心丹来。”昭丰帝揉了揉疼痛的太阳穴说道。

这些凡尘俗事当真伤神,再这么下去他怎么才能静得下心来修行?

刘福心道一句“方才都是太子在安排,您不过就是一旁坐着喝喝茶,怎么还累上了呢”,面上却没有迟疑地应声下来。

片刻,就有一名炼丹童子奉来了丹药。

昭丰帝服下之后,舒适地喟叹了一声:“国师旁的不行,但这回进献的丹药方子确实极好,朕每每服下都觉得神清气爽……”

刘福笑得复杂。

陛下啊,您确定那不是您的心理作用吗?

毕竟这丹药刚吞下去也就一眨眼的工夫而已啊……

而甭管是不是心理作祟,昭丰帝服下丹药不久,便沉沉地睡去了。

再醒来时,天已经黑下了。

且他是自梦魇中惊醒,几乎是满身冷汗地坐起了身来。

“皇上……”

刘福听得帐内的动静,忙上了前来。

昭丰帝惊魂不定地环顾四下,好一会儿才长长地出了口气。

原来是做梦。

905 短暂养生老太后

不过……是什么梦来着?

昭丰帝想了一会儿,隐约只记起似乎同太子有关。

可跟这臭小子有关的梦,有什么好值得他吓出一身冷汗来的?

转瞬想到入睡前听太子说到的那些事情,不由就觉得应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

可他以往是甚少做梦的。

且做起梦来又多是反的——

若是这么想的话……他这场噩梦岂不是吉兆?

这么一想,昭丰帝本该心情好些,可梦中那种恐惧袭身的感觉还不曾完全散去,心中到底就有些无名的躁怒。

余光瞥见一旁的三脚鎏金香炉,皱眉道:“将那只香炉给朕换了,也太花哨了些。”

宫人忙将香炉撤下。

另有宫人服侍昭丰帝起了身。

这时,外殿来了人传话。

“皇上,寿康宫里来人送了补汤,在外头候着呢。”

“传进来吧。”昭丰帝伸开双臂由宫人整理着身上道袍。

漱口净手罢,他在罗汉床边坐下,接过了宫人奉上前的汤盅,吃了两口,只觉得心情舒畅了不少。

寻常补汤也被母后宫中的人做的这般有滋味,就连御膳房里的御厨们都比不了。

听闻这补汤的方子,还是张家老太太给的。

只是母后向来追求眼下享乐,没滋没味的东西不愿碰,故而才叫人稍作改动了一番。

说来……自从他与太子的关系变得亲密了起来之后,母后待他也可谓关切备至了,嘘寒问暖不说,隔三差五就会叫人送补汤和点心来。

只不过这么一说好像他还是沾了那臭小子的光,才得了来自亲娘的爱屋及乌?

这个认知让昭丰帝有些气闷,但更多的还是欣慰。

久违地体会到了母子亲情的他,近来甚至生出了一种待来日炼成升仙丹,定要给母后留一颗的想法。

可他同母后说起几回,皆被母后委婉地拒绝了。

只因母后对长生没有什么追求,而眼下的所谓养生,不求别的,只为熬到孙媳妇过门,再抱一抱曾孙而已,待抱到曾孙,便打算心满意足地离去了……

他当时听罢,不禁为之错愕——真是好一个目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