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时,好像没有看到,不知你这边有没有货源?
我有个姐姐最近一段时间就要生宝宝了,我想寄一些回去给她,顺便也给我大伯和叔公们一些。”
上次姚瑞雪和孙晋佳她们来逛时代百货,确实只看到罐装的麦乳精,并没有奶粉,但是奶糖却有不少。
友谊商店是肯定有的,但是姚瑞雪没有那么多的华侨卷。
“真是巧了,上次你介绍给我的那位阿道夫先生,就有我们谈这方面的合作,并寄了一些样品过来。
其中就包括奶粉,瑞雪,你要多少,我帮你寄呗。
我们还不需要运费,只需四五天就能送到你家里去,你觉得呢?”
上次送过一会钱,时承新就听说了一些青山县西江村的事,西江村可以说是青山县最穷的村。
那里的人长得又瘦又黑,很多小孩不仅没学上,身体还营养不良。
第390 会不会太麻烦
但就是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西江村的姚氏一族,既然坚持把孩子们都送上了学校,并大部分都是初中或者高中毕业。
西江村的姚家人,可以说在青山县是有名的‘文化人’产地。
可偏这样的地方,却没有一个人才出了青山县,甚至大部分都只能窝在西江村里。
若不是前段时间,姚瑞雪往家里寄钱,给姚家一族弄了个‘资助金’,也许,西江村的姚家人,可能还会沉默无闻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毕竟,就算刚刚改革开放,也是极少的人敢出去闯。
而西江村的姚家人却并不是这么想的,听说很多年轻人,直接到族里领资助金签字后,半夜就离开了,离开时都精神奕奕。
时承新自然是能看到西江村姚家人的未来的大概的,毕竟,他本人就是商人,比别人更能看到大局。
姚瑞雪是姚家直系中的唯一女孩,虽从小得宠,但却一点也没有别人家的娇燥,反而对任何人都是大大方方,有什么就说什么,更重要的是姚瑞雪特别有头脑。
十六岁的小小年纪,就已经拥有着别人从未想过的勇敢。
因为送钱去西江村的员工可是说了,西江村姚家突然出现‘南下热’还是姚瑞雪出的主意。
具体详情,也打听不出来。
不过,按现在这种遍地都是黄金,只要你肯吃得苦,敢放得下脸面,随便摆个摊都能赚钱,甚至赚的比那些在工厂里上班的人还要多的时代。
那些拿了资助金的人,必然会有一番成就,只是大与小的问题而已。
“承新大哥,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了?不过,这事还真挺巧的,你和阿道夫他们有新的合作,真是恭喜恭喜。”
听时承新这么一说,姚瑞雪确实觉得很巧,也感觉自己还蛮幸运的呢,居然真能买到进口奶粉。
还有一点,她没有想到时承新居然和阿道夫又有了新一轮的合作,果然不愧京城钱串子呀,就是老外那里,人走了,还能刮下新一轮的生意。
“这事还真得谢谢瑞雪你呢,若不是你帮我们介绍,我们也没这生意了。
瑞雪,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叫我承新就行,叫大哥什么的……嘿嘿,叫我名字好,那样我听着舒服。”
叫老板么,时承新觉得太生蔬。
叫大哥么……
时承新自认为还不想死太快。
幸好,这会小叔叔不在,不然,时承新必然心慌慌。
“我们也是顺路,我们准备往南省开分店,所以,这段时间一直都会有工作人员,往那边考察。
所以,一点也不麻烦。
也就是弄个顺便,瑞雪,你完全不用放在心上。
我看不如这样吧,奶粉是个好东西,不如我分两箱给你。
大概后天船一到,我就让人把奶粉给你带回青山县如何?你到时打电话通知下你的家人,到青山县接一下货就好。”
上次也是这样的,只是时承新私下让人去西江村再多打听了些信息。
这回么,就不必了。
而且上回员工也说了,那接货的人正是姚瑞雪的大伯,说下次再有姚瑞雪寄回家的东西,他们自己到青山县来提,至于原因么……好像是为了证明西江村的姚家人有出息了。
“行,那就谢谢承……新了。钱多少,你算一下,我现在给你。”
姚瑞雪就喜欢与时承新这样的人打交道,他能帮把事的所有细节都想到,并安排细致周到,都不需你为此烦忧。
而且还有一点,时承新这样的人做的事,必然还会给予西江村那边也行以方便。
就比如青山县,最近姚家人就频繁来返,也终于平安无事。
第391 你可不能乱想
“不用不用……呃,我的意思是,等奶粉到了,我得看到进货单,才知道价格。
现在也不方便收你的,再说了,我们谁跟谁呀。
到时我一定会找你要的,瑞雪,你不用急的。”
时承新根本不敢收姚瑞雪的钱,之前有了李家宴会上发生的事,他还知道了小叔叔家的老表,差点把姚瑞雪给惹怒了。
当时若不是姚瑞雪拿出他送的那张高级会员卡的话,还不一定能走得出那包厢呢。
阮明华那个恶少,时承新可是知道,那人真的是从头发丝,到内里的心肝脏全都是黑的,还是那种黑得发油的那种。
为这事,小叔叔更是给时承新下了死命令,送给姚瑞雪的那张会员小卡片识别度,一定要分细致到所有时家大大小小商场,酒店等,只要所涉及到的行业,必然要认识这张卡。
并认其主。
就是他们这个圈子的人也都一样。
时承新都这么说了,姚瑞雪自然也不会强硬给钱,不过,这事说完了,姚瑞雪就问起了季语的事。
“承新,你和季语是在什么时候认识的?她最近一直想要和我做朋友,所以,就想问问。”
姚瑞雪想知道季语,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算计时承新这对夫妻的关系的。
“季语呀?其实吧,我和她说起来,真的不算太熟。她与我老婆更熟一些。
五年前吧,她当时还是一个高中生,我老婆出去逛街被人抢了包,是她帮忙抢回来的。
就那样一来二去的就和我老婆成了好朋友,后来,季语向我老婆提过不少生意上的点子,说给我听,我觉得不错就采纳了。
也就那样渐渐地有了来往,但是季语她是一直不愿意进我们时代公司上班的,不管是给我们设计服装,还是像会员卡这种主意,都是结现金的。
后来又和我老婆合伙开了西餐厅。”
“那你觉得季语这个人怎么样?”
“很聪明,特别有经商头脑,人还比较圆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对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有眼光,分析也格外的精准到位。
这是我经商几十年来,见过的第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