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宁国府?确定?林澜猛地抬头看着徒烨熙, 虽然没有得知确切的事情,但是徒烨熙只言片语的说了脏, 让自己日后不要关注的。她不用脑子,就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皇……爷爷,宁国府就算了吧!不是还没出孝么?”贾敬丧妻之后,很是颓废,丁忧一年,压着贾珍一同去了徐氏墓前守孝,因为贾史氏极爱贾珍新娶的媳妇,便说服了贾敬,说是怕秦氏长得好, 珍儿在徐氏墓前胡闹, 便留了秦氏下来。秦氏……徒烨熙也没想到这个女子竟然……跟贾蓉有些不清不楚的关系, 甚至还有族中贾代儒家里的贾瑞,也是她的入幕之宾……就连对宁国府忠贞不二的焦大……
宁国府乌烟瘴气, 贾敬前阵子丁忧回来的时候,差点儿气死了, 不过碍于大千岁被放出来,不敢得罪秦氏,如今宁国府愈发的污秽。
太上皇瞪了徒烨熙一眼, 然后看着贾澜道:“去, 如何不去, 届时朕……真的爷爷我也去,你届时帮爷爷照着今日这般修饰一番就是了!”
林澜点点头,乖巧道:“都听您的!”看来到时候一定要将救心丸给备上,省的真被气出个好歹。
林黛玉歪着脑袋,一脸天真的摇着太上皇的袖子, 撒娇道:“太……太爷爷,玉儿也想去!”
“去去去,都去,太爷爷带玉儿一同去见识见识!”太上皇眯着眼睛笑道,自己这副模样估计谁也认不出,刚好借机去看看民生百态,甚好!至于他能不能进去,那还用说么?这天下还有他进不去的地方?再者,小玉儿叫自己太爷爷娇憨的模样,更让他老人家龙心大悦!且更为合理一些。所以就默认了太爷爷这个叫法!
原本说好了去护国寺,因为太上皇的加入,行程便慢了下来,他老人家看什么都新奇,就是路边孩童大闹嬉戏,两口子吵架他都觉得格外有趣真实!
一路上,他又因为打扮的只是一般富商的模样,只说继承家业的儿子跟其他儿子整日争吵他嫌烦,就带了两个孙子跟曾孙出来散心,借机跟不少人聊天。
见他态度和蔼,偶尔还会给孩童几个同伴打赏,一路上便有不少人都跟他聊天。
林澜跟在后面,看他那般慈祥的模样,心中一暖,轻声对徒烨熙感慨道:“太……是个明君……”
徒烨熙也是第一次看到太上皇这个模样,从前,即便是他还没有退位的时候,召了百姓问话,都是高高在上的,心中顿时明白了,皇祖父心中都明白,从前的一切不过是安排好的。心中一叹,第一次这么认真的看着他,只觉得他有些伟岸!
走在路上的时候,天上开始下了今年第一场雪,雪不大,一粒一粒慢悠悠的往下坠落,太上皇便化名黄老爷,找了一个农家歇脚。跟一个年纪不小的老人聊起来。问起收成,问起生活,却得到了跟从前不一样结果。同时再老农问询自己有什么烦恼的时候,也不客气的吐槽,说了自己儿子多,却都因家产成仇了!
“黄老哥,您一看就是富贵出身,那家产多了,儿子定然也就养活的更多,分得不如意,儿孙可不得闹出来?”老农看着太上皇跟自己儿子差不多模样,却比自己年纪还大,心中很是羡慕,知道这是富贵窝里出来的,想着他送的丰厚的落脚银子,便劝道。
太上皇听到对方这么说,看到对方皮肤黝黑,脸上皱纹横生,但真实年龄却只比老大大五六岁,却看着比自己苍老多了,便叹气道:“可不是呢?年轻的时候想着多拼一拼,给孩子们多留一点儿家弟,没怎么好好教育,结果长大后,一个个斗的跟生死仇人似的。”
“可不是!”老农指着自己身后的院子道:“您家大业大,可能不觉得我这院子好,可就为了这套院子跟几亩薄田,我家的三个也都成了仇人……可是出去我们老两口住的就剩两间房,给谁?真真愁人!”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太上皇回头一看,不过是普通的民居,也不过收拾的整齐了一些,随即再次问起附近的收成。
说起这个,老农的脸上便有了笑意,高兴道:“不瞒您说,我爷爷是逃荒到这里的,这几十年下来,多亏了太上皇跟皇上他们老人家,一直没有加赋,还弄出那个能够保暖的羊毛衣。只要卖力干,虽不能顿顿饱饭,但也会饿到,冬天虽冷,但也能活下来。凭着一把子力气,当初我爹养活了我们六个孩子,如今我又养活了我家三个小子两个姑娘,还盖起了这个整齐的院子……便是灾年,家里的孩子也大都保住了!”小时候听爷爷说起逃荒路上的惨况,他对自己能养活老婆子跟几个孩子只觉得非常的得意!
身处京郊,却只能堪堪果腹不至于饿死,太上皇看着老农脸上不加掩饰的得意 ,心情很是沉重。这就是普通百姓真实的生活么?
到了饭点儿,林澜花了银子买了这家养的几只鸡和一些蔬菜,有让人去周围买了米肉回来,但因为普通百姓之家,鲜少有吃白米的,只买来一些糙米跟黄米。林澜微顿偏了,就跟着一个丫鬟亲自下厨,倒腾了一些吃的,林黛玉惊喜的看着姑姑随随便便就能弄出这么好吃的东西,眼睛都亮了,只觉得自己日后也要跟姑姑一样能干!
“这手艺?黄老哥家里是开饭庄的吧?”一般男孩子都不下厨,黄老哥的孙子这般熟练,显然家里也是搞这个的,老农吃着分给他的一碗饭,忍不住竖着大拇指笑道。
太上皇随意的点点头,林丫头除了不会女红,其他地方没什么可说的。刚跟这老农显摆了良久,扭头一看不孝孙子已经给林澜还有林黛玉一人夹了一个鸡腿开吃了,正要发火,一碗喷香的鸡汤已经吹到适口就被递了过来,显然已经舀了一会儿了。徒烨熙有些别扭道:“您先喝汤暖暖身子骨!”
说完还帮着拆了一个鸡腿,去掉自己不喜欢的皮,撕成合适的大小放到自己面前,太上皇斜眼比较一番,也就自己这只鸡腿最大,而且他猜测,应该是先给自己挑了,才给其他两个夹的,心情顿时又好了,笑眯眯的夹了剩下的鸡腿放到徒烨熙碗里道:“你也吃!”
“你这孙子,真真孝顺啊!”老农看着一口肉都给祖父弄得这么仔细,还兼顾弟弟跟侄子的徒烨熙,忍不住羡慕道,自己的孙子光想着从自己这里弄吃的,哪里会给自己吃一口?
太上皇喝了一口汤,顿觉满口喷香,夹了一块肉,不知怎么料理的,肉也是咸香适口,再啃一口加热的火烧,只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心情放松下,就道:“这是真……我真的最得意的孙子了,嫡子嫡孙,日后我的家业都要给他!”
“……老哥,你是说把家业给最孝顺的?”自己就一个老婆子,所以儿子们都是一个肚子里爬出来的,但是他也羡慕黄老哥能有这么孝顺的孙子,突然眼睛一亮,笑问。
太上皇闻言,点点头道:“这是一个办法,你日后便给几个儿子说,就这一个院子,谁最孝顺,日后就给谁,活着咱们享受儿孙孝敬,把家产交给最孝顺的,不管是真是假,反正自己舒服就行!”如果一个人便是装的,能够孝顺父母到终老,让他们受到照顾,那又如何?
老农闻言,若有所思的吃着碗里的鸡汤泡饼,边吃边点头。黄老哥看着就是个有本事的,他的话确实有道理,以后谁孝顺,他就把院子给谁,生的他们时不时来气自己跟老婆子。
吃了半个火烧,太上皇突然发现孙子跟林澜都吃的是糙米饭,顿了顿,让人给他盛了半碗,一入口脸色就有些不好,但是看着一旁吃完一碗鸡汤泡饼,又大口大口吃着糙米饭的老农,什么话都没说,一口一口吃了下去。
虽然对于民生,太上皇看着觉得有些沉重,这根从前他召见的不太一样,澜丫头做的饭收拾的干净,可就这糙米饭入口的时候,也有不少谷壳,有些难以下咽。他心中有数,曾经那些不过是做给自己看的,可未曾想会是这么严重,这还是看着较为富庶的农家。身为帝王有着无上的权利,但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却连饱腹都不能,自己这一生又如何算得上成功呢!
但是看着普通人家的烦恼,他心里倒有些释怀,不过一个看起来很一般甚至有些破旧的农家小院,就能让兄弟失和,为了皇位整日算计,也不算什么……
夜里,老农将收拾好的包括自己住的三间屋子收拾好,然后带着老伴去了长子家里休息,这间普通的农户立马就变成了戒备森严之地,天上的雪已经停下了,在月光的映衬下,地面好似铺上一层薄薄的银霜,太上皇看着月光,感受着空气中的寒气,轻声感慨:“明日是个艳阳日啊!”
“……”徒烨熙跟林澜还有林黛玉都站在身后,他们身上穿的暖和的冬装,并不觉得寒冷,但是看太上皇这般沉默,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林澜有些欲言又止,她想要说其实太上皇已经算得上是盛世明君了,生产力落后并不全是他的责任。
“往年,朕每每到了冬季的时候,即希望雪大,又害怕雪大,润雪兆丰年,可是雪大,就意味着百姓得受寒挨冻,甚至是灾害……朕以为自己做得很好,朕也觉得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到处都是歌功颂德,朕所到之地都夸朕是盛世明君,但是……为何朕……为何朕连让百姓果腹都做不到?”太上皇原本是抱着游玩的心情出来的,可仅仅一日,他心中就觉得难难受,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过成这个样子,他只觉得自己这一生无比的失败!
林澜拽着徒烨熙,到一旁,在他耳边轻轻耳语一番,结果却被他拉到太上面前面,道:“皇祖父,澜儿又事要禀。”
徒烨熙并不怀疑林澜所说的事情的真假,但是他却不愿再冒领她的功劳。
林澜被他推到前面,顿了顿,又扭头看到徒烨熙眼中的鼓励才慢慢的开口道:“太上皇容禀,您是知道臣女家里大姐姐嫁了皇上薛家之子的,也应该知道臣女家里有个蒋姨娘,原曾是薛家庶长子之妻,丧夫之后,因家产分割要被如今薛家当家沉河之时,被臣女爹娘救下,后来在林家挂了个姨娘的身份过活。姨娘人很好,对臣女跟兄长都很好,故而小时候臣女常在她膝头听她像故事……”
“金陵皇商薛家,有海上的生意,所以不少海外的事情都有所了解,比如黄发蓝眼,红发碧眼,黑肤白肤……原本只是听个故事,但是臣女记得一件事,她说过海外的粮食跟我们不同,有些地方,他们的主食是是一种咱们指甲盖大小的金黄色的麦子,前朝的时候就曾经流入我们国家,但未曾引起重视,听说……”
太上皇听着听着,便笑道:“那叫玉麦,朕也曾见过,亦曾经使用过,不过不如咱们的麦子更加顺口。另外还有甘薯、辣椒之类。都是外来物种。”曾经有官员供奉过,前朝流传进来了不少外来的食物,什么甘薯、玉米、花生、辣椒、瓜子……之类的,有好的,也有他觉得很一般的,不同国度的人吃食都不一样,就如同大庆朝,南北不同,口味不同一样。他明白澜丫头的意思,可以引进不同的物种,丰富百姓的饭桌,可是如今更重要的是果腹,若能让天下百姓都有一碗稠粥喝,他此生便真的是功德圆满了!
林澜不意外他知道玉米的事情,继续道:“还是太上皇您见多识广,臣女在您面前买弄了,原是想说这个玉……玉麦、甘薯产量极高,且没有麦子这么挑地方,处理好了也很好吃,没曾想您什么都知道啊!”
“好吃?”太上皇不禁笑道:“穷人觉得好吃,可不太适合咱们大清人的胃口……等等,你说产量极高是什么意思?”太上皇正说着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
林澜抬头,天真道:“小麦的亩产量不是年景好的只有一百四五十斤么?玉麦好像是三四百斤?甘薯产量更高,而且……而且听说海外温度高的地方种植玉米是一面两茶,也就是七八百斤一亩每年……且玉麦磨碎了虽不如白面顺口,可是碎玉麦粒可以熬粥,玉麦面一样可以……您怎么了?”如今的粮食产量极低,她从前听说的时候还很不可思议,毕竟按照她的记忆,翻个七八倍,她都不会觉得夸张!
林澜正说着,太上皇猛地拽住她的胳膊,质问:“玉麦一年三四百斤,甘薯更高?你可知欺君的下场?”
徒烨熙连忙上前,将林澜拽出来护在自己身后。皇祖父龙威一出,他怕林澜害怕!
“没有欺君的!”林澜红着眼睛,躲在徒烨熙身后,伸出头,快速回答:“您试试,就在院子里随便找一片儿地方试!要不派人去打听就是了,本来比起小麦,甘薯跟土豆还有玉麦更不挑土地的。而且,甚至……大豆可以跟玉麦套种,不光是大豆跟玉麦都能更好的生长……臣女没有骗人的!”
太上皇闻言沉默了!如果林家丫头说的是真的,必然有人隐瞒了事情,那为何从前自己命人种的玉麦跟甘薯还有土豆都不怎么成功?甚至偶尔迟到烤甘薯都觉得奢侈……如果……他闭上眼睛,片刻又睁开,看着徒烨熙,用眼神示意,今日身边这些人都给朕控制住!
徒烨熙点点头,表示明白!
太上皇在看着在一边委屈巴巴的林澜,心中感慨万千,不过此事他要亲自试验此事是真是假!若是真的,他亲自为她行及笄礼,以示奖励!若是假的……这个太子妃……看了看徒烨熙,太上皇觉得日后太子妃就需要好生约束一番了。
但如果真的有人瞒下这个功在社稷之事,究竟是为何?太上皇心中顿时各种阴谋,就连曾经给自己进贡这些东西的官员都从脑海中一一拉出来思索!
即便是心中存着这些事,即便心中再着急跟火热,太上皇也知道现在并不是处理的好时机,打算继续带着他们到处游走。
次日一大早的时候,林澜早起看徒烨熙练功后,两人随便走走,林澜看着徒烨熙,闻着清新的空气,突然有种岁月宁好的感觉。徒烨熙见她乖巧的跟再自己身边刚想说话,就看到她似乎有些出神,顺着她的目光,徒烨熙就突然看到了一个跟黛玉年纪差不多的小姑娘入神,六七岁的样子,背上背了一个背篓,背篓里放了些柴火,手里牵着一根绳子,绳子一头拴着一个调皮的跟林琤大小的小男孩。
可是即便小姑娘这么勤快,但是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一个妇人神色不耐的走出来,接过小姑娘的背篓,然后骂骂咧咧的在她的额头点了点!然后顺便给小男孩塞了一块饼子,小姑娘却什么都没没有。
等到妇人回去之后,小男孩掰开饼子,递给姐姐一半,两人坐在家门口吃的很是开心。
“这妇人……”徒烨熙不明白都是自己的骨血,为何如此偏心,但……想到父皇,想到自己,他们都是被偏爱之人,就有些不知说什么了。
林澜却笑了,因为她看到那妇人回头看着儿女吃饼子,笑了,于是道:“你看那妇人,其实回头看了,想来在她心中也是在乎女儿的,更是知道儿子会给姐姐分。”
“那为何要如此?”徒烨熙有些不明白!
林澜记得曾经见过的事情,幽幽道:“因为她想让女儿知道弟弟疼她吧!”她并不想去想一个母亲能有多坏,算计自己的女儿,许是大环境如此,她只能做到这些罢了!
“如果……妇人能跟男子一样多一些工作的机会,那女孩子就不会被当成赔钱货了?”徒烨熙想到了林澜小作坊门口那个等着妻子回家的男子,想到他们之间的甜蜜,皱眉道。这许就是澜儿心中所盼望的吧!
林澜已经扭过头了,那个小女孩的情况并不悲惨,她的家人跟弟弟至少对她还是保持善意的,林澜看了一会儿就回过头来,然后突然想到昨日荣国府的事情,问:“玉儿走了以后,贾家那个假正经家里怎么样了?贾老太太到底病情如何?”
徒烨熙知道林澜会关注这些,早就让人打探了,只说应该人快来了。
回到小院儿,拥着清粥,吃着小煎饼卷菜,太上皇的胃口很好,听到林澜跟徒烨熙低声说的话,就道:“朕……咳咳,爷爷我也想听听。”
昨日拽着自己一身龙威的模样,今日又变成了和蔼的爷爷,林澜抽抽嘴角,觉得自己遇上了最大的戏精,且脸皮很厚的那种!
暗卫自然不敢拒绝太上皇,连忙就绘声绘色的说了昨日贾政府里的闹剧。
原来林黛玉晕了以后,被林澜带走,就在大门打来的时候,贾政也跑了回来,贾政跟贾赦一个哭的比一个惨的争先恐后的跑了进去,七八个太医也跟着进去了。
贾史氏知道外面闹剧的时候,心道不好,刚匆匆躺下,就见到长子跟次子好似自己已经断气的跑进来,跪在自己床前,哭的是震耳欲聋 ,而自己原本等待的外孙女,却没有影子。
“贾老夫人……许是年纪大了,肝火有些旺盛,吃些下火的汤药,便无碍了!”太医中最耿直的文太医在贾瑚的催促下,把脉后,觉得自己已经用了最委婉的话告诉大家,这个老太太就没病,不过没事找事而已!下火最好的药就是黄连,改日他免费送给荣国伯两斤!
顿时场面是一片安静,贾史氏恨不能直觉晕了过去,扶着头直接脚疼,她就不信这个庸医还能继续乱说。
“思绪过重,国公夫人应该多加休息才是!”文太医说完就对贾赦拱拱手,径直离开,若非林家派人说林家小姑娘都快急死了,他还以为是什么疑难杂症了,这老太太还没林家一个小姑娘装的真!且一大把年纪了,还装可怜博同情,实在是伤眼睛。
文太医走后,其他太医对视了几眼,就有荣国府的贡奉的太医,都暗道不好,文太医是皇上那里都挂了明儿的,安御医亲传的弟子。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在文太医的说法上稍加修饰了一番,但贾史氏没病的事情还是传了出去。
当着外人的面,贾史氏便是快要气晕过去,也不好对贾赦发火,可等太医一走,她就拽了身后的玉枕径直砸了过来,贾瑚在贾赦来不及反应的时候拽了他一把,玉枕直接砸到地上,碎了……
“贾存周!母亲从前多光明磊落之人,如今受你拿捏竟然是非不分,黑白不明!我定要打死你以告父亲在天之灵,我们贾家怎么出了你这个卑劣的小人!”贾赦看到玉枕碎了,原以为已经不会在波动的心却难免还是有了受伤之感,大喊一声,就冲上去将所有怒气全部朝贾政发了出去。
匆匆也是接到消息从国子监赶回来的贾珠,见状连忙想要去帮自己父亲,却被贾琏拦住了!
“祖母,孙儿忍你很久了!”贾瑚就在他们打得难分难舍的时候,走到贾史氏面前,轻声道:“孙儿跟父亲不一样,他对您又敬爱之心,孙儿没有!让孙儿想想,您还有什么好拿捏父亲的?不就是这点子母子的情分么?父亲可能会在乎,但是孙儿不会!”
“若是祖母继续这个一意孤行,没事找事,还不安分,那贾珠、贾元春……甚至是贾宝玉……孙儿会让你看到他们一个个都会因为祖母您,还有二叔母的愚蠢,全部……”说到这里,贾瑚冷笑一声,扬唇吹了口气,莫名的让床上的贾史氏,跟床边的贾王氏浑身都升起一股子凉意。
“你!”贾史氏哪里受过这样的委屈,伸手指着贾瑚就要痛骂,贾瑚两根手指夹住她伸出的手指,一点点的推回去,低喃道:“祖母不信,大可试试?看是谁先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