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4 章(1 / 1)

农门书香:首辅大人求放过 李三爷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过去。

受到冷遇的宋子桓在书斋内环视一圈,大是很大,书类也繁多。

就是字画卖的大多是赝品,没有什么值得收藏的真迹。

他闲逛无趣,正要离开,此时有一位老者十分紧张地抱着一个画筒走来,看样子竟是要找人鉴宝。

宋子桓一时驻足,站在一旁观看。

只见那老者一来便道:“余长江呢,让那小子来给我看看,我今天可是收到了一个宝贝。”

掌柜的闻言,连忙让小厮去叫余长江,端了凳子给老者道:“钱掌柜今天收到了什么好东西啊?”

“是一张古画,反正也没有花多少钱,就让那小子给我看看,是假的也不要紧。”

余长江在二楼就听到钱掌柜的声音了,一边下楼便一边打趣道:“我说老钱啊,你挣了大半辈子的家底,难不成是为了晚年赔进去的吗?”

钱掌柜闻言,连忙呸了一声。

“少说废话,快过来看看。”

“我知道你不懂画,可你是个老江湖了,作假你总有点数吧?”

余长江走过去,拿过画筒就直接打开。

钱掌柜在一旁连声道:“小心点,小心点。”

画卷徐徐展开,纸张粗糙泛黄,人物到是栩栩如生。

画的是一副,献祭神灵的祭祀图。

余长江看了看,摸了摸,皱着眉头道:“纸到是古纸,可这画却像新画。”

钱掌柜一拍手道:“正是。”

“我也正是疑惑呢,再加上他要的价钱不高,便买下了。”

“说实话吧,就算它是假画,可我觉得这里面有不少文章呢?”

余长江朝着书斋里面喊道:“玉书,少瑜,你们两个来看一下。”

余长江见赵玉书和纪少瑜都走了过来,便对着钱掌柜道:“咱们两个不是读书人,半吊子,论这笔墨上的功夫,只怕还得让他们年轻人帮忙看看。”

钱掌柜没有什么意见,不过心里到是挺激动的。

假画也不要紧,反正也不值几个钱。

不过对于古画上,这些作假的技巧,他到是愿闻其详。

纪少瑜和赵玉书过来一看,赵玉书一眼便道:“纸到是其次,可这画也画太新了,分明像是有人刚画上去不久的。”

“不过这个画挺传神的,应该也值不少钱吧。”

说了跟没有说一样,余长江都懒得应他。 ...

第八十章鉴画

到是纪少瑜研磨了那画上的墨,放在鼻尖轻嗅,淡淡道:“纸应该也有一两百年了,不过画应该才画了一两个月。”

“曾听闻,有人蓄纸,多年后转以高价卖出。”

“想不到,竟是作这个用?”

“果然天下之大,赚钱之法亦多如山川河流,遍处可寻。”

钱掌柜听出点门道,连忙问道:“小公子怎么判定这画才画了一两个月的?”

纪少瑜指着画上的人物道:“古时称墨为:隃麋,虽过于珍贵,可保存至今也绝不可能鲜明至此。”

“再则,他这墨迹隐隐透着一股墨香,墨姿滑而不浓,显然是时下闺阁女子常用的小香墨。”

“我若是猜得不错,这只算是人家随意临摹,被下人捡来卖钱的。”

“古有西周王的献祭图最为出名,其中不仅有西王母、女娲、伏羲,更含有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后世临摹神像,多以西周王的献祭图临摹,故而有西周王见过仙神之说。”

“可惜自前朝覆灭后,西周王的献祭图便不知所踪,真正看过图的人也只能临摹出个大概。”

钱掌柜听得入迷,他本就是一个半路出家收古董的半架子,寻常个花瓶玉佩,他还能大概估个价。

可遇到字画,那可真是又爱又恨。

年老了,想着风雅一回。

寻常被坑个几十两银子,他也无所谓,反正别处都能够挣回来。

可钱是小事,面子却是大事。

现在在懂行人的眼里,他就跟个二傻子一样好坑。

这可不让他心里不自在,想要挣一回面子。

“可这纸张破损有度,这经年累月泛黄,也可以造假吗?”

钱掌柜追问道,此番画是不是假的不重要了。

怎么造假的,到成了他的兴趣所在。

纪少瑜将画卷起来递给钱掌柜,轻笑道:“把纸用茶水擦拭,再用微火烘干,揉搓后再用茶水擦拭,再继续用微火烘干,此番反复一两次,再旧再黄的至于都可以出来了。”

“只不过,真正爱惜书画的人,就算他的画纸已经泛黄,破损,老旧,他也一定舍不得卖掉他的画。”

“古人有芸:吾之所爱,宁毁之不贱。”

“若真要卖,那也是非高价不肯割爱。”

“临摹之人无数,真迹却常难现身,收古董字画,无需过于追寻古旧,若有青年才俊,诗画一绝,收之藏之,或许有一日能成为传家之宝也未可知?”

纪少瑜说完,钱掌柜像是找到了知己一样。

他紧握着纪少瑜的手,转头看向余长江道:“你家的大侄子?”

余长江点了点头道:“算是吧!”

“那行,别尽在他这书斋待着,我哪里也有不少好东西呢。”

“得空就去我那里坐一坐啊,我那地就在西大街的《墨林山房》。”

纪少瑜颔首,淡淡道:“好,我得空便去看看。”

钱掌柜怕纪少瑜听不懂他说的深意,便继续道:“也别光看看啊,只要你能指点我收些好东西,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纪少瑜笑了笑,看向余长江,示意他不想去《墨林山房》。

余长江拥着钱掌柜往外走,边走边道:“人家一个以读书为主的秀才,你以为跟你一样就知道卖弄风雅?”

宋子桓见钱掌柜面露不舍地被带走了,抬头看向纪少瑜道:“很有眼力啊,而且知道的还不少?”

“照你这样说,那临摹这幅画的,应该是一位闺阁小姐才是。”

纪少瑜淡淡地看着宋子桓道:“宋公子见过的古画真迹应该不少吧,像这样的市井拙画也值得你关注?”

“画是拙画不错,可也要看的人懂行啊。”宋子桓继续道,他发现纪少瑜不仅仅是书读得好。

最重要的是,好像更懂得那些江湖门道。

纪少瑜往书斋内走去,不再理会宋子桓。

待他走后,宋子桓买了《无涯书斋》的两副高价字画,在伙计开心地给他包起来的时候,出声问道:“今天是不是有人送信来给纪少瑜?”

伙计见他们都认识,当即道:“是啊,是我们东家的外甥女请人送来的。”

“哦,那纪少瑜要是回信,会不会也放在你们这里?”

伙计当即道:“这个还不知道呢,若是纪秀才写了,应该也会放在这里,等下一次送信的人再来,便顺道捎回去。”

宋子桓眼眸一转,只见他与那伙计耳语一番,给了那伙计二两银子,便让那伙计连连应是。

……

十月二十八日,赵玉娇第二封信送到了纪少瑜的手上。

信上如此写道。

少瑜哥哥安好!

不知少瑜哥哥是否回信,若是回信,可放在舅舅书斋请送信的人顺道带回。

这几日天渐渐冷了,少瑜哥哥要记得加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