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0 章(1 / 1)

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 偏方方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扔:“我阿姐回来了!”

石头望着他跑出去的小背影:“哎,我赢了啊!”

谁管你啊!

小铁蛋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马车前。

江海提早将马车停了下来。

俞婉在车内,听见了弟弟的声音,马车一停,她便掀开了帘子。

“阿姐阿姐!”小铁蛋去爬马车。

马车太高了,他爬不上去,江海搭了把手,将兴冲冲的小铁蛋拎了上来。

“谢谢江叔叔!”小铁蛋脆生生地说。

其实与俞峰同岁,只不过长得比较着急的江海:“……”

小肥仔们让舅舅的声音叫醒了,一脸蒙圈地抬起头来。

“哎呀弟弟也来了!”小铁蛋于是更兴奋了。

俞婉严肃脸:“说了多少次了是外甥!”

可明明就和小蓁蓁一样大啊,小蓁蓁是妹妹,为什么他们不能是弟弟呢?

这问题俞婉算是与他掰扯不清了,俞婉抱了抱三个刚睡醒的小家伙,江海将他们拎了下来。

“江叔叔还有我!”小铁蛋冲江海伸出小胳膊。

江海:“自己下。”

小铁蛋:“……”

村子里的私塾也建好了,是原先的赵家,赵家修整了一番,将东边的房屋扩建成了一间学堂,今日学堂歇息,小铁蛋才能与石头蹲在家门口打弹珠。

俞婉上回离开时曾与老者提过,凡莲花村的户籍,女子也可入学,莲花村的人上学是免束脩的,外村人就得交银子了,至于收多少俞婉没干涉。

在族里,大祭司的课千金难求,到了大周老者也不奢望千金了,可百十两银子总该得有的,不然对不起他大祭司的身份,老者寻思着收这么便宜,桌子一定不够用,还自掏腰包定制了三十张书桌,结果,好几天过去了,一个花钱入学的外村人都没有……

俞婉在堂屋见到了姜氏,姜氏气色更好了,因为搬进隔壁后,小铁蛋再也不用与他们挤一张床了。

小铁蛋去作坊将阿爹叫了回来,听说女儿回来了,俞邵青啥也不干了,立马扔了手里的活儿,火急火燎地赶回去:“阿婉!”

话音一落,看见三个肥嘟嘟的小家伙,脸色沉了下来。

怎么又是这几个小混蛋!

小混蛋们坐在姜氏的身上,一脸萌萌哒地看着他,小脑袋往姜氏怀里蹭啊蹭。

俞邵青的脸更黑了。

“阿爹。”俞婉笑着打了招呼,又看向几个小肥仔道,“你们不是带了礼物吗?快去拿下来。”

三个小肥仔这才想起自己也是有礼物的人,蹭蹭蹭地滑下地,去马车上把他们的礼物拿了下来,是三个又大又红的桃子。

俞邵青暗叹一口气,罢了,看在几个小混蛋还知道给他送礼的份儿上……

脑海里念头尚未闪过,就见三个小肥仔抱着“大蟠桃”哒哒哒地跑出去了!

……去找阿畏了。

俞姥爷的内心受到一万点暴击:“……”

很快,大伯母也过来了,大伯与俞松也想来,可惜俞邵青撂担子撂得太快,他俩抽不开身来,暂时留在作坊招工。

“今儿怎么回了?不是月中的席面吗?”大伯母拉着俞婉的手说,并不是她不想见俞婉,而是姑娘家往娘家跑得太勤,恐惹人闲话。

俞婉不在意这个,燕九朝就更不在意了,所以回娘家什么的俞婉根本是毫无顾忌,俞婉弯了弯唇角说:“月中也会回的,我今日来是给家里报喜的。”

“你有了?”三个长辈异口同声。

俞婉嘴角一抽,为什么你们的反应这么整齐……

“我没有。”俞婉道。

大伯母怕拍她的手:“无妨,大婚才月余,没有是正常的。”

何况又不是没儿子着急生一个下来传宗接代,就自家侄女儿这状况,生不生都没人敢说闲话,三个儿子,谁有她福气好的?

大伯母不愁俞婉的子嗣,可她担心俞婉自己会发愁:“要我说,等三个哥儿再大些也不晚的。”

孩子的事随缘,俞婉当真不着急。

倒是一旁的俞邵青眸光有些幽怨,他想要个小外孙女,和阿婉一样可爱的小外孙女,不会折腾他的小外孙女。

大伯母瞅了瞅俞婉的肚子:“不是这个喜,那是什么喜?”

“是二哥。”俞婉笑着将俞松考了全班第六的事与家人说了。

大伯母听罢,惊得嘴都合不上了:“你……你不是弄错了吧?”

她自然不怀疑阿婉会拿假成绩诓她,阿婉不是这种人,可她实在不敢相信啊,她那一天书都没念过的儿子一个月就考出这个好成绩了?

“不……不会是班上只有六个人吧……”

大伯母试探地说。

俞婉哈哈地笑了!

大伯母这是对自己儿子多没信心?居然认为二哥会考个倒数第一。

大伯母也知自个儿犯糊涂了,尴尬地咳嗽了一嗓子:“我、我这不是觉着天上掉馅饼了吗?”

俞婉收了笑,将从国子监打探来的情况如实告知了大伯母:“班上三十三名监生,二哥是最晚插班入学的,可二哥最勤奋,我听说二哥是班上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一个,每晚都苦读到三更天呢,天不亮又得起了。”

“这、这么晚啊……”大伯母开始心疼儿子了,从前觉着种地苦,眼下听了俞婉的话,又感觉念书也不容易,种地虽苦,可觉还是能管够的,咋这念起书来睡得比鸡还少了呢?

大伯母忽然想到了赵恒,怪道赵恒一直瘦瘦巴巴的,敢情都是念书念出来的呀……

“你等会儿,我去拿点儿鸡蛋……”大伯母哪里知道念书这么辛苦的?暗骂自己没见识,都不知多给儿子补补身体的。

国子监伙食不差,俞婉又常给俞松送吃的,衣食住行还真短不了俞松的,可这是做娘的一片心意,俞婉没拒绝,笑着目送大伯母去了。

大伯母刚走不久,张婶儿、白大婶儿与栓子娘结伴上门了。

“阿婉回来呐。”张婶儿抱着一个自家菜园子里种的大南瓜,笑眯眯地进了屋。

“张婶,白大婶儿,伍婶儿,快屋里坐。”俞婉将三人迎进屋。

婶子们上门,俞邵青一个大男人不好继续待在屋子里,带上正在拆礼物的小铁蛋去作坊了。

三位婶子是看见俞婉停在外头的马车了,特地来找俞婉的,只是三人支支吾吾有些难以启齿,还是白大婶儿一拍胸脯:“我来说!是媒婆上门,给毛蛋、二牛、栓子哥他几个说亲,说来说去说得咱都花了眼!”

俞婉哦了一声道:“所以婶子是想让我帮毛蛋哥他们拿拿主意?”

“不是。”白大婶儿说道,“是他们的妹妹,媒婆来家里说亲,看中了我们几家的丫头,可肥水不流外人田呐,咱们怎么能把闺女嫁出去呢?你家大哥已经名花有主了,咱没那福气。”

“所以婶子们是看上我二哥了?”她二哥去京城念书的事没瞒着乡亲们,大家伙儿都知道她二哥要有出息了。

“不是你二哥!”白大婶儿道,“是阿畏!”

俞婉:“……”

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