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了。”撬完最后一块冰,俞卲青拿出干布,仔细擦拭完匕首,放回刀鞘。
吴三脱下盔甲,换上了自己的棉衣,北营的棉衣都是用旧棉花做的,还上了潮,又重又不保暖,但比起在家里什么都没有还是强了一些。
看到桌上的饭菜,吴三撇撇嘴儿:“你说你一个百夫长,怎么和我们这些小兵吃的一样!”
这几日大雪封山,双方都休了战,为节省军粮,一日三餐变成了一日两餐,吴三吃不饱,总来俞卲青这儿蹭,俞卲青的其实也不多,都是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
吴三拿起一个冷得发硬的馒头,一口咬下去,能吃到涩口的沙粒。
他当即翻了个白眼:“娘的!南营都吃在猪肉了!我方才巡逻的时候,闻到肉汤的香气了!你要是南营的百夫长,这会子已经在吃香喝辣了!”
俞卲青吃了一口根本没什么味道的咸菜。
吴三狠狠地啃了一口馒头:“你放心,等你升了千夫长,就也能吃上南营那边的饭菜了!”
话音一落,帐篷外传来了喧哗的吆喝。
吴三放下馒头跑出去,抓住一名神色匆匆的士兵道:“咋了咋了?出了什么事?”
士兵激动地说道:“老邓头升千夫长了!兄弟们正要过去道贺呢!”
吴三眉头一皱:“老邓头升千夫长?怎么会是他?是不是弄错了?”
士兵就道:“不会错!是归德郎将亲自提拔的!”
“归德郎将?”吴三纳闷,他们营地几时出了这号人物了?
士兵哎呀了一声道:“你方才去巡逻了,还没听说吧?老颜被钦点为从五品归德郎将了!”
吴三倒抽一口凉气!
老颜他也是认识的,与老俞一样,同是北营的百夫长,也是这次晋升千夫长的人选之一,可那姓颜的是个罪奴,比老俞的身份还不如,更别说老俞的军功比他强到哪里去了,他简直连千夫长都没指望的,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连跳这么多级,成为从五品的归德郎将了?还是钦点的?!
士兵满脸羡慕道:“听说,他女儿要成为燕城的少主夫人了,为不委屈燕少主,圣上才破格晋升她爹的。”
“老邓头你知道的吧?是老颜,不,现在该叫归德郎将了,他是归德郎将的心腹,归德郎将荣升后,立马把他也给提拔了!哎呀,归德郎将真能干啊!早知如此,当初我也该跟着他的呀……”
心腹?啊呸!跟屁虫罢了!
能干?还没老俞一根手指头能干!
想到老俞的千夫长就这样被一个只会拍须溜马的老滑头抢走了,吴三的肺都要气炸了!
吴三咬牙回了帐篷,看着默默啃着咸菜与馒头,仿佛什么也没听见的俞邵青,压下火气说:“老俞,你别难过。”
“嗯。”俞邵青说。
【第二十八章】官威赫赫
俞婉一行人回到村子已是傍晚,家家户户都开始做饭,村子里炊烟袅袅,村民们议论的热度已经过去了,对于两家人出现在一块儿自然见怪不怪了。
今日要熏腊肉,大伯母一整日都待在阿婉家,晚饭也摆在这边。
“生意怎么样啊?”大伯母颇有些忐忑地问,这是丈夫瘸了腿后头一次去镇上抛头露面,她担心他出什么岔子。
大伯笑盈盈的,把赚来的钱袋放在桌上。
大伯母打开了一瞧,瞬间惊住:“怎么这么多?”
大伯神采飞扬地说道:“都卖完了,连卤汁都卖干净了!”
镇北将军府的仆妇开了先河,之后不少没买到卤肉的客人也争相效仿,买了卤汁回去自己煮。
卤汁不多,倒是没卖出多少价钱,可架不住那哄抢的画面,大伯在京城做厨子时都从未如此满足过。
“那么多……都卖干净了?”那可是整整半头猪,连同一副猪下水啊!大伯母又道,“猪下水也卖了吗?”
在吃了上顿没下顿的穷村子里,猪下水并不是可以随意丢弃的东西,他们饿极了,连草根与观音土都是吃得的,可镇上的人不一样,他们才瞧不上猪下水呢!
俞婉由衷地夸赞道:“大伯做的好吃,一点怪味都没有,大家尝过之后都说比卤肉还好吃!”
大伯笑得都找不着北了,也不知是得意自己的厨艺,还是得意被俞婉给夸了。
大伯母压下翘起来的唇角,瞪他一眼:“德行!”
之后,俞松说起了春芝与捕快找茬的事,大伯母听得心惊肉跳。
“多亏了那位将军府的大小姐,县衙的人才不敢再刁难我们了。”俞松发自肺腑地说,“她的下人也没架子,温和又懂礼,可见她自己也是那样的,她还替三叔他们说话了,让那些臭捕快不要欺压我们这些老百姓。”
“真是个好人啊。”大伯母感慨。
“没我阿姐好!”小铁蛋挺直了小身板儿说。
“阿姐好。”小闺女学舌。
俞婉被逗乐了,她一个泥腿子,与高高在上的将门千金有什么可比较的?小孩子真是傻乎得可爱啊。
她捏了捏两个小家伙的脸蛋儿:“阿姐没白疼你们,来,看看阿姐给你们带了什么?”
她说着,自篓子里取出两个诱人的小纸包。
小铁蛋的眼睛瞬间瞪直了:“桂花糕!”
“要吃。”小闺女说。
小铁蛋拉着妹妹,开开心心地去吃桂花糕了。
姜氏含笑看着他们,一脸温柔。
“明天不用卖卤肉了吧?”大伯母说,下一次赶集是三日之后了。
俞婉点点头:“明天不用卖卤肉,不过我们要去镇上买东西。”
今天白小姐出现在集市,可不仅仅是替他们解围而已,她是听说镇口的集市有家卤肉比白玉楼的卤肉还好吃,特地过来踢馆的,哪知对方竟是熟人,在尝过俞婉家的卤汁后,她果断改变主意,直接订购他们家的卤菜了。
大伯母惊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白玉楼她可是听说过的,镇上最大的酒楼,寻常人的东西根本卖不进去,雪花盐市面上没得卖,这算一个特例,可卤肉又是多么稀罕的东西,他们有厨子,难道不会自己做?
俞婉说道:“也是我们运气好,白小姐她爹做寿,厨子忙不过来,便让我们做她爹席面上的卤菜。”
白玉楼自从换上雪花盐后,菜式的口感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客满盈门,厨子全都恨不得一个掰成两个用了。
有生意是好事,消沉的丈夫再次振作起来更是好事,大伯母没不同意的。
“等做完白玉楼的这笔生意,就能过个好年了!”俞松一脸期盼地说,说完,板着脸看了俞婉一眼,“不是想和你过啊!”
大伯母瞪他。
俞婉笑笑,孩子嘛,童言无忌。
大伯却忽然有些沉默。
他想起了西北大营的三弟,他们一家热热闹闹的,三弟却在边关出生入死。
“大伯。”俞婉轻声唤他。
大伯母叹道:“他想你阿爹了。”
俞婉顿了顿,朝姜氏望去,就见原本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