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出摊(1 / 1)

养只熊猫不容易 沈霁川 2643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49章 出摊

  纵然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阿窈仍旧一意孤行,要把这个烧卖铺子开起来。她一天去几次李木匠家里,跟他细细商量烧卖摊子的式样, 换了几次图纸才定下来开始做。

  不过两三天, 顾谈礼再也没有上门,只是使唤人又送来了一百两银子,另外还带着一句话:“权当是我出一半本钱,铺摊子也算我一份。”

  什么样的摊子能值这个价钱?阿窈暗笑摇头, 知道顾谈礼不管是情愿不情愿, 总是默默许了她去做这件事。就安然收下,然后把银钱塞到瓦罐里, 上面放上陈米,就堂而皇之地搁在屋子一角。

  “姑娘有了这个钱,就不用去做这么累人的营生了。”小琪见两位难缠的主子不再互相闹气, 也是格外欢喜。

  “咱们要开的是摊子。”阿窈不为所动, 抱定初衷死不放松。

  “咱们现在的钱尽够了,为什么还要出去跟别人挤在一路旁边喝冷风?”小琪没想到阿窈打的仍旧是这个主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钱是会花完的, 本事却不会。”阿窈一边搬米罐子一边说:“等到一百两花完了呢?还指望着天上掉下来第二个一百两?第三个一百两?”

  阿窈知道顾谈礼一直没有入仕,也不屑去做生意,手头的钱也是田庄商铺一年的利钱,并不是很多, 总不能一辈子就靠着舅舅接济。

  小琪听着阿窈的打算, 怎么听怎么古怪,等银钱藏好了, 米罐子放好了,才反应过来, 阿窈对于未来日子的认识,似乎没有嫁人这个选项。

  “开个铺子也行呀,我打听过,这门口的铺面半年只要十两......”小琪面对如此固执的主子,只能往后退一步。这总比出去跟一堆人挤在一处来得好些。

  “摊子说收就收了,铺子一定就得定半年,半年之后,我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蹲在树上的杨岑本来一心朝里头张望,不妨听见这句话,看着阿窈笃定的样子,不由陷入了恐慌。他预感到有事情偏离了他预料的主线——再等下去,他这辈子都别想牵到阿窈的手了!

  不得了,这个皮囊真的呆不下去了!

  他必须要快点回去,变成一个人,才能身体力行把阿窈掰回来,抱得美人归。

  到底怎么变回去呢?杨岑思索了半天,决定从事情的开始入手,他要寻机会再回一次家。

  阿窈最近忙得脚不沾地,江素素却也不见了踪影。

  自从阿窈来到江家小院,江素素就懒不下去了——之前还能当自己没看见,但是银钱都被自个使没了,阿窈也是在为了一大家子忙活,她可没这么厚的脸皮置身事外。

  然而,有些事真的也是要天赋的,对江素素来说,比如调馅儿,比如切菜,再比如包烧卖。

  阿窈和万婶练到不用眼看只凭着手感就能捏出一只烧卖的时候,江素素还在一边跟面团奋战。阿窈一回头,就看见她沾了一头一脸的面粉,胳膊上,袖子上,地上,到处都是,放在眼前的是几个歪歪扭扭丑的不成形的东西。

  阿窈见她在厨房里几天,没练出什么成效,却浪费了快一袋子的面,只能叹口气,让她帮忙去看柴火。

  江素素没坐一会儿,就神游天外,等万婶惊叫起来,火星子已经把她新做的裙子燎出来一个洞。

  于是江素素彻底被请出了厨房,阿窈可不想还没赚到钱还要倒赔上江素素的药费。

  本该闲在外面的江素素,又期期艾艾进了厨房,阿窈正忙着,一抬头,就看见她葱白似的手指间有十两银子。

  “素素,这是哪里来的?”阿窈大惊失色。

  “我......我托人”江素素罕见地红了脸:“把素面的杉木琴卖了。”

  “托人...姑娘托谁卖的?”万婶立刻抓住了话里的重点,她可是门清儿,自从她伺候江素素开始,就没看见这姑娘京里面还认识什么人:“姑娘是自己出去的?”

  江素素长得这般好模样,白纸一张没心眼儿,可不要被人占了便宜去!

  “就是认识的....您老问这么多干什么!”江素素嗔道,并不像以往那样少言寡语,更多了点人气。

  阿窈也发现了江素素的变化,她从上到下看了一遍,见江素素衣襟发丝丝毫不乱,除了脸上一层薄薄的汗,并没什么不同,也就不再多问。

  江素素在林妈妈府上长大,闺门中讳莫如深的东西早已懂了不少,阿窈只要回头多多留意,不让她被人骗了去就好。

  “素素,以后出门带上小琪。”阿窈多叮嘱一句,又埋头揉起了面团。

  等到李木匠把做好的担子送过来,阿窈备齐了该用的东西,仔细看看历书,选定了一个良辰吉日,决定开张。

  她头一次做这样的生意,不但没有别人心里所想的落魄伤怀,反而兴奋地睡不着,就像是她每一次作出决定,要面临一次新的冒险一样,带着跃跃欲试的冲动。

  “那不是新搬过来的江家大郎吗?”

  “可不是!就是前几天一直说要做烧卖摊子的那个!”

  “看他这样子,也是读过书的吧,怎么来做这个行当?”

  “谁知道呢!要我说,书有什么好读的,读来读去还不是饭都吃不起,白瞎了这么多钱!”

  小琪抱着一大堆的锅碗瓢盆,东西一直堆到了头顶,本来就走得艰难,听见周围人这样说话,脸一下子通红,确实气的。

  阿窈仿若什么都听不到一样,径直寻了一个有空的地方,把带着两个轱辘的担子停下来,立住了支好。

  她还仿着也给自己做了一个招牌,竹竿挂上一条布帘子,上面大写的江记烧麦,随着风四处飘摇。

  这条巷子外面靠着大街,在这胡同口做买卖的,多半都是熟客,多一个人少一个人来来往往的客人都知道。没过一会,正是路上行人陆陆续续晃着回家的时候,见多了一个有些古怪地摊子,就都朝这里望。

  阿窈和小琪老老实实站在当地,等着别人上来买东西,谁想别人只是从他们前面路过,好奇的指指点点,探头看一看,就没有了下文。

  眼看着她旁边的人都已经卖了几茬的糖薄脆,阿窈再也坐不住了,只是她鼓了半天勇气,到底不好意思开口叫卖。两人你对我我对你大眼瞪小眼,阿窈瞄着旁边香气四溢的什锦素面,灵机一动,从蒸笼里现拿了羊肉烧卖,掰开放在面前的盘子里,羊肉特有的香味四散开去,立刻就有牵着小孩子的妇人被拉着过来了。

  “你这烧卖是什么馅儿的?”

  “羊肉的,娘子要来几个?”

  “多少钱啊?”

  “十个钱一个。”阿窈见妇人皱了眉头,忙撕了一块给摊子下咬着指甲眼巴巴看着他的孩子:“先让小哥儿尝一块,不好吃不要钱。”

  果然,那小孩儿腮帮塞得鼓鼓囊囊,眼还看着一边的蒸笼,含含混混地说:“娘,我还要。”

  妇人到底有点心疼:“你怎么一个烧卖卖这么贵?五个钱,我买一笼屉回去。”

  阿窈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她买一只羊就要一两银子,十个钱儿只是堪堪能赚上稍许,这人一开口就砍掉一半,她如何能依?便只能赔笑:“我这里头的羊肉还是今早上现杀现买的,娘子尝尝,这味道就不一样,八个钱最少了,也是几天头一回开张,给您便宜些。”

  “做个生意怎么恁抠门,亏你还是读过书的。”那妇人还是舍不得,哼了一声,扯着孩子衣服就走了。

  出师不利,阿窈有些垂头丧气,恰好又有一个人循着香气过来,看看身上的新衣服,分明阔绰了一点,只问了价钱二话没说,就让他们用油纸包了两笼屉回去。

  阿窈又坐等了半个时辰,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来买,正等得百无聊赖,旁边的摊子传来一阵喧闹声,有个身着青色袍子的人过来了,两边的小贩立刻殷勤笑道:“李军爷辛苦了,要不要来小摊坐坐,吃点茶暖暖身子?”

  那个人却是眉目含笑,颇有些轻浮样子,从这里顺个瓜枣,那里拿块饼子,一会又佯装威严训话:“你们好生仔细着,要是让我知道有作奸犯科的,小爷可不饶。当今圣明,街头卖些零散玩意的都不用抽税,你们也要老实点。”

  阿窈便知道这大概是五城兵马司手下管巡城事务的小吏,一看这样子就不喜欢。

  那人眼一扫就发现今天多出了一位,晃晃地走到阿窈摊子前喝道:“今天新来的?”

  “回军爷,是今天刚来的。”阿窈低头不卑不亢。

  他走近了一点看见阿窈的形容,突然缓和了脸色,道:“我知道你,住在胡同口第三家姓江的是不是?看你一家也是老实人,要是有不长眼的欺负到你头上,有什么烦难只管到衙门里头去找我,我自会给你做主。”

  阿窈一时莫名其妙,她并不认识这个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