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家中(1 / 1)

养只熊猫不容易 沈霁川 291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37章 家中

  “我和青容把大爷摁住, 你把那根竹子拖开。”

  另一个丫头见自己大爷仍旧紧紧用手抱着那半根竹子,警惕地看着众人,汪汪汪叫了几声。

  伺候这位疯了的大爷已经快一年的青容迅速判断, 这位大爷该是发怒了。

  “又出了什么事?”只听一把子娇柔的嗓子随之响起, 早已呆若木鸡扒在墙头往里看的杨岑机械地随着众人看过去,只见是一个弱柳枝子一般的美人,看着却是眼生。

  “回姑娘的话,不过一眼没瞧见, 大爷又去嚼那生竹子了。回雪姐姐想给大爷弄出来, 结果被咬了手。”

  果然,那个美人回头一看, 见回雪正抱着鲜血淋漓的手掌扁着嘴,要哭不敢哭的表情。

  说来奇怪,自从年初, 大爷跌了一跤之后, 好容易醒了过来,人却是疯了。

  说疯也不大对头,疯了还会说话, 这位竟是傻了。

  一高兴只会叫嗯嗯,一生气就冲人汪汪汪,最喜欢在地上爬着走,什么东西都不吃, 肉更是碰都不碰, 只喜欢几样东西。

  竹子,竹笋, 还有几种果子。

  偌大一个国公府,还不至于养不起一个吃素的主子。

  厨房接了命令, 挑最鲜嫩的竹笋过来,给他做油焖的,凉调的,炒肉丝的,怎么繁复怎么做。

  偏偏端上来这位大爷一口不吃,硬要拿自己的牙口去磕长成了的竹子,不给就急,急了还咬人!

  这不是,一眼没瞧见,就不知从哪里折回来了竹子。

  地上的“杨岑”一见了这位,立刻软和下来,不再像先前那般愤怒。几步爬到这位姑娘的旁边,抱着她的大腿,可怜兮兮地抬头。

  如果墙头的杨岑现在是有脸的,那么他应该很想把脸皮撕掉。

  这一套动作杨岑再熟悉不过,打滚撒娇卖萌,放在自己身上这个圆滚滚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间的团子身上,叫做憨态可掬。

  但是放在地上那个七尺男儿身上,只有一个字,傻!如果一定要再加一个字的话,就是丑!

  没有卖萌的壳子就不要干这么欠揍的事行吗?!

  坐在墙头的杨岑痛心疾首,但是觉得哪里不对。

  一瞬间,他就反应过来:啊呸!那个壳子可是自己的!

  这只熊猫竟然用这么自个风流倜傥的壳子做如此愚蠢的动作!

  还是哪里不对......

  杨岑不期然想到自己无数次借着卖萌的天时地利人和去抱阿窈的大腿,脸又黑了三分。

  啊呸!他又把自己也一块骂了!

  这时候再看屋子里,那位“杨岑”正在乖乖啃着这位姑娘递过来的果子,明明有五根手指,却只是笨拙地用手掌捧住,口水糊得到处都是。

  那位姑娘背对着众人给他擦手,在别人都不看见的角度,占据了地理优势的杨岑清楚地看见了她脸上的鄙夷。

  这到底是谁?

  看着别人对这位姑娘的尊重,定然不是普通的丫头,可是有头有脸的,杨岑不会记不住。

  他抓来抓自己脑袋上的毛,再看看里面,那位大爷又换了一个吃法,手脚并用,这画面,美的不能再看。

  杨岑已经绝望了,不断告诉自己:这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你不是你......

  但是这双熟悉万分的眉毛鼻子眼睛搁在一块都在愉快地提醒他:这真的是你真的是你真的是你......

  换过来!一定得换回来!赶快换回来!

  杨岑一溜烟下了墙,努力抛掉先前的记忆,想了想,决定往别的院子里去瞧瞧爹娘。

  “老爷,我今天又去庙里求了一个签,上上签,大吉,说不得咱们的大郎就快要回来了!”

  隔着半开的窗户,杨岑就藏在墙的阴影下,不起眼,探头向里面看。

  烛光摇曳,趁着崔氏的额头上一块青紫。

  杨大老爷正在小心翼翼地给她抹药油,一边埋怨。

  “你说你求签就去求了,干什么非得一步步磕了上去?你不都去过五次了吗?”

  “那能一样吗?”崔氏横眉竖眼瞪他:“我上次拜的菩萨,上上回是土地公,这回拜的是三清尊神!头一次见面,怪我不诚心怎么办!”

  “好好好好,你说好就好。”杨大老爷连忙让步。

  “上面说,所望一年有期,是不是就是说,满打满算一年整的时候,岑儿就能好了?”

  杨大老爷叹一口气:“兴许吧......哎呦,你掐我干嘛?”

  “什么兴许!菩萨都比你强!是一定!”

  “你不是说是三清祖师说的吗?”杨大老爷揉着自己的胳膊。

  崔氏这才发现自己的口误,连忙去拍自己的脸,口里念念有词:“三清祖师,我一时糊涂,你们大人大量,实在要怪的话,折我的寿就行,别怪我家大郎......”

  杨岑听着心里一乐,紧接着又是一酸,他从小到大崔氏都是放养型的,一度让他怀疑娘是不是亲的,但是现在,他第一次明明白白地看到了爹娘眼里的忧色。

  可要怎么换回来好呢?

  杨岑蔫头塌脑地回了赵府,已经是后半夜,却看见阿窈依旧不睡,坐在帐子前面看书,不时抬头看看窗外。

  “你总算是回来了。”阿窈例行抬头,不想真的瞧见了杨岑,十分欣喜。

  杨岑知道阿窈是在等他,心里仿佛也被明烛照着,暖融融的。

  “怎么样?家里还好吗?”阿窈还记得他说去了哪里。

  杨岑努力想要忘掉的丢人一幕,又适时地浮现出来,让他脸不由自主一黑。

  杨岑萎靡不振地跟阿窈点点头,没精打采进了自己大大的窝,用熊掌捂着脑袋发呆。

  “怎么?家里不好?”阿窈看他这样,不由替他担心。

  “家里都好。”杨岑懒洋洋蘸了水在地上划字,后半句没说,只是我不好。

  很不好!从身到心,每一个地方是好的!

  “要不要给你家里找个棉被什么的?现在是冬天,野山林子洞里是不是冷?特别是老人家,可别冻着了。”

  阿窈头一次听杨岑说家在京城,不由想,这成精的就是有本事,跑了老远,只是不知道这样冷的时候可还能住得惯。

  杨岑一愣,不由大笑。

  敢情阿窈以为他回的家在洞里,里面还住着一群成了精怕冷的熊爸熊妈熊叔叔熊奶奶的。

  阿窈见他笑得满地里打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连问了两句,见杨岑越发乐得不成样子,不由黑了脸,转身走了。

  杨岑一见她生气了,暗呼不好,媳妇离到手还远的很,可不能得罪了。

  连忙扑过去,使出撒娇卖萌大法,抱着阿窈的腿不撒手,委屈巴巴看着她,阿窈低头弹了一下他的脑门。

  “行了,睡觉吧你!”

  杨岑笑嘻嘻撒开手,这招配合眼神攻击,对阿窈无往不利,从没失手。

  但是,总觉得这一幕很是熟悉。

  他忽然想起刚才在自己院子里看到的情景,脸不由黑如锅底。

  不管!

  他又把头埋起来,哄阿窈即正义。

  反正,自己做什么都是极好的!没错!

  至于那只熊猫,顶着原身这么好看的壳子,萌都没他卖的顺溜,真是笨呀。

  顾氏的病多是心病的缘故,如今阿窈不再跟她瞎闹,这病根就去了一半。没过几天,便没什么大碍了。

  赵念窈和赵清和先前因为年纪还小,怕过了病气,并不准许两人进顾氏的门。

  嬷嬷还跟顾氏念叨:“咱们和二爷眼看着是长大了,前几天非说母亲病重,当儿子的自然要侍奉汤药,被我硬是拦在门外了。”

  顾氏笑道:“他一个小孩儿家,哪里知道怎么是侍奉汤药,真是胡闹。”话虽如此说,却是开心。

  “我也是如此说,但是这个哥儿偏是不肯,好说歹说才拦得住,却一定要去亲手熬药,您这两天晚上吃的药,都是二爷亲手熬的。”

  “他娇生惯养的,怎么会熬药?可烫着没有?”顾氏一听发了急,忙要下床去看看儿子。

  “姐姐们都看着呢,哪里会烫着?”赵清和踏着寒气过来,手里还牵着快要裹成了粽子的顾念窈。

  “娘!娘!你好点没有呀?!”赵念窈甩开顾清和的手,跑到顾氏床前,奶声奶气问道。

  “娘都好。”顾氏许久不见两个孩子,不由嘘寒问暖,从衣食住行到最近上的课程都问得仔细。

  几人说了好半晌,顾氏见他们样样妥帖,这才放下心来,忽然瞧见含笑站在一边的阿窈,不由地有些尴尬—她方才把阿窈给忘了。

  不过转念一想,阿窈走了许多时日,早已经习惯了没了她的日子,一时疏忽也能说的过去。

  “娘,这就是家里心来的那位干姐姐吗?”

  赵清和已经八九岁,底下的闲言碎语也早已经听明白,看向阿窈的眼神不禁多了许多探究。

  他阿娘一向善心,又极宝贝早逝的二姐,这个干姐姐若是放得清自己的位子倒也罢了,若是哄得阿娘连妹妹都忘了,胃口就有点太大了。

  阿窈本来有些激动的心情,随着赵清和带着审慎和警惕的眼光慢慢褪去。

  果然,还是不一样了啊。

  阿窈走时,赵清和不过刚刚能说清晰一点的话语,那时他最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姐姐。

  如今,她还记得,但这位出落地初有玉树之风的弟弟,早就不记得了。

  “你就是那个好看的姐姐对不对?”赵念窈好奇地看她:“你跟娘画上面的一个姐姐好像呀。”

  周围人齐齐变色,谁不知道,那画上的就是顾氏心头最怕触及的痛—顾家二姑娘。

  “莫要胡说。”赵清和低头拉妹妹。

  “可是就是很像呀......”赵四姑娘不满地嘟着嘴。

  “阿念,你前些天不是闹着要出门逛逛吗?正好,娘明天带你们出门,挑些衣裳首饰好不好?”顾氏只要一听见阿窈和二姑娘像这样的话就头疼,连忙转移赵念窈的注意力。

  “好呀好呀。”赵念窈果真不再追问前面的事,改跟顾氏掰着手要买什么。

  “干娘,我就不去了。”阿窈呆着也是不自在。

  “不去怎么行,也得给你添几件。”顾氏不容质疑,阿窈只能应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