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一船戏精(1 / 1)

养只熊猫不容易 沈霁川 26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36章 一船戏精

  上下两层船舱不大, 倒挤挤挨挨住了八九人,船家娘子到里头转了一圈,有白白胖胖揣着包袱, 一看就是生意人的, 有独自抱着一把剑,背对着门坐着谁也不理会的,还有一对貌美夫妻,身旁跟着一个憨头憨脑的丫鬟。

  “您两位就是要去扬州城里探亲的苏相公和苏娘子”船家娘子一个个查了路引, 到了阿窈跟前不由抬头多看了两眼。

  这对小夫妻, 丈夫看着病弱无力,走几步就要歇一歇, 小娘子生得清凌凌的眼睛,一派明媚天真,还带着一个不知事的丫鬟。

  船家娘子暗暗摇头:“像这样的肥羊, 怎么敢就这么出门呢?”

  思及到此, 她便好意提醒一句:“出门在外,人多手杂,还请二位看好包袱钱财, 别让贼人摸了去。小娘子年轻,别在外多走。”

  阿窈微微一笑,礼貌点头:“谢谢船家娘子。”

  船家娘子见她似乎不以为意,也不多说, 毕竟别人家的事, 也轮不到她来操心,她只求这条船能顺顺当当赶完这一趟, 还能挣些养家银子。

  “姐姐,这就是大船?”小丫头探头探脑, 看看上看看下,不停咋舌。

  “这还不算大的,等以后赚了钱,再让你看看什么是大船。”阿窈随口应道,颇为怀疑地看了一下杨岑。

  这就是他说的,府里最出色的的女暗卫?

  她这一闪神的功夫,小丫头已经一手拎着一个大箱子,在船家娘子惊恐的目光中,蹭蹭蹭迈上了船舷。

  阿窈站在静默一会儿。

  好吧,许是力气大也算一条。

  “姐姐,我们住哪儿呀?”小丫头抱着一堆东西站在门口,好奇的眼睛不停打量,连气息都不乱。

  这是普通的民船,也没有所谓的雅间客房,都是一层两排大通铺,眼下都已经住满了人,只留了窗户下面三四个铺位,通风又好,还能看景致,是人人求之不得的地方。

  “姐姐,你和姐夫住在这儿,我在一边守着,要是有什么危险,我就护着你们!”小丫头叽叽喳喳说个没完,吵到了先他们而来的一众人。

  一直沉默打坐的剑客终于动了,他转过头来,盯着小丫头,面无表情道:“闭嘴!”

  “这船又不是你们家的,凭什么不许我说话?有本事咱们来打一场!你敢不敢?敢不敢?”

  船家娘子刚抱着中午的饭食过来,不禁头疼,怎么偏遇着这么个不省心的主儿?

  再回头看看,那两个做主人的也只傻站着看。

  眼见着剑客并不答言,翻手便掣出鞘内宝剑,明若秋水,看得杨岑眼睛一亮。

  “两位客官,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她见旁边人都指望不上,只能自己上去赔着笑脸劝,外面的帮工船家听着动静也都赶紧加来,拉的拉,拦的拦,一头劝说:“看您也是个四处走江湖跑码头的侠客,跟个小姑娘有什么过不去的?”一头捧着:“姑娘既有本事,在船上哪里施展得开?倘或离了你主人,有个不妥怎么好?快别气着了。”

  闹成这样,阿窈也坐不住了,赶紧喝道:“随兰,不得无礼,还不快回来!”

  随兰气嘟嘟地收了架势,撇着嘴回来了。

  “这位大哥,丫鬟无礼,对不住了。”阿窈刚要赔礼道歉。

  这剑客立即转了个身,躲过她屈身一礼,竟连一个字也不多说,分明是不屑理她。

  船家见气氛好不容易缓和了,赶紧招呼:‘各位客人,咱们船马上就开了,这会儿已经到了午饭时候,菜和馒头尽都备好了,一人一份,尽可取用。’

  红烧肉煨芋头的香味太过霸道,引得之前躲个干净的客商也都小心翼翼从缩着的角落里出来,一人两个馒头,一海碗的菜,味道虽不怎么样,倒也管够。

  芋头煨得烂熟,吸够了肥肉的油腻,两味中和,胃口大开。客商把饭扒拉得呼噜呼噜响,引来了小丫头的嫌弃,她看了一眼,抱怨道:“油腻腻的,可怎么吃。”

  阿窈也有些犯难,这样的吃食,杨岑现在不能动用。

  旁边有个客人善解人意,他一见两人为难,立刻凑过来殷勤问道:“可是嫌这菜太油了些?这样吧,我这里有些我家娘子腌制的小菜,送与你一些,你把这菜匀上一半给我,可好?”

  他搬出来看时,干笋,干豆角,腌白菜,一坛坛封好了装着,占了他包袱的大半地方。

  阿窈赶忙称谢,又给了几文钱请船家娘子再熬一些薄粥出来。

  杨岑只能一边吃着清粥小菜,一边哀怨地看着旁边那个胖乎乎的客商连肉带汤都吃了个干净。

  他察觉到杨岑的目光,抬起一直埋在碗里的脸,一边不好意思的笑:“小兄弟别见笑,这是头一回出门罢?我别的不好,就好这一口肉,偏我家娘子也不许我多吃,非要带了这些菜出来。”

  随兰刚从外面回来,听见此话,便不悦地哼道:“难道你家娘子一心为了你好,反要落埋怨不成?”

  “哪里哪里!”客商赔笑道:“我家娘子待我甚好,我是知道的。”

  “算你还知道好人心!”

  “够了,别过分。”一直在旁边看账本的老先生,自从入了船舱就不曾动过,眼下终于开口,慢慢说出一句话。

  顿时满室寂静,没人再吭声。

  阿窈悄悄安抚杨岑:“这船两三天就能停一回,我请随兰上街给你买些新鲜的......”

  “肉?”杨岑满怀希望。

  “菜,新鲜的青菜。你忘了张老头是怎么说的了?”阿窈毫不犹豫地击灭了他的想法。

  肉吃上一天两天还好,吃多了,谁也受不了。

  从通州一路往南,码头也多,每每停下休整片刻,周边便有许多撑着竹筏或者小渔船的兜售食物,有几个腰里鼓鼓的人,便愿意舍下几个钱,买一些东西来解解馋,甚而有那更富裕些的,直接遣人到岸上,寻到离码头近一些的酒家,时不时带些小菜回来,好给自家主人解馋。

  可那些打扮穷酸的人便舍不得了。

  只有随兰另辟蹊径,每天大大方方挎了一个大菜筐子下船去,不到一两个时辰,等船快开了的时候,她便带着整整一筐子的新鲜菜蔬回来了。

  便有想打她主意的,一见这丫头一口气能把比她还高的菜筐子拎回十里地,也都打消了念头。

  托赖她勤快,阿窈把菜给了船家娘子,清炒,白煮做出来,没油也没盐,嘴里能淡出鸟来。杨岑吃菜吃得脸发绿,那些许久没吃到船外饭菜的“别人”却馋得直往他碗里瞧。

  耐了两日,终于有人忍不住了,问道:

  “杨家娘子,你看你们家整日菜也买得多,不如我们折上些银钱,也拜托你家丫鬟顺路带些菜回来,咱们也做成大锅菜,一处吃如何?”

  周围的人立刻纷纷附和,都解开钱袋五十一百凑起来,连那些有钱的,也觉得是个好办法,都点头称是。

  阿窈爽快应了,索性众人合在一处吃。

  既然付了钱,各人也有各人的要求,有人喜欢芥菜,有人喜欢油菜,口味倒不刁钻,随兰也买得爽快,唯独这位年轻胖客商喜欢的马兰头,出去前无论嘱咐了多少次,随兰只是答应地好好的,回来时唯独少了这一样。

  客商吭吭哧哧问:“随兰姑娘,我的马兰头......”

  “忘了!”随兰两眼一翻。

  “随兰!”

  客商反要拦着帮她说话:“娘...娘子别怪罪这位姑娘,她...她也是不小心......”

  一次不小心,两三次呢?

  阿窈瞪了随兰一眼,要说不是怪这位客商之前把她做的酱菜给了别人,能捡着老实人可劲欺负?

  阿窈第二日跟着随兰一块出了门,早上的集市摆满了新摘的瓜果蔬菜,水嫩嫩还挂着露水,阿窈眼见着她径直跨过一筐红梗绿叶的马兰头,边忙抓住她:“这不是?还不快给他买了!”

  随兰不敢跟阿窈犟嘴,却也不情不愿:“这也太便宜他了!”

  阿窈哭笑不得:“这不是咱们走之前说好的?他要是不拿出来,看尤老怎么治他!”

  “那也不该背着我说不给他肉吃——大奶奶你评评理,要没人看着,他那个性子,能一天三顿只吃肉,还是加了油烧出来的,大夫说了多少回,就是不听。这一府里的兄弟,只有他天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苦不成?怎么偏就他惯着自己?”

  随兰气得不行,这个陈大,真是不是好人心,看回到家时,要怎么治他!

  旁人夫妻间的事,哪怕是家主也是管不了的,阿窈无法,只能看着随兰帮他买了一篓子的苦瓜,暗暗道歉。

  陈大呀,我也只能帮你到这儿啦!

  阿窈确实也没想到,这个圆团团娃娃脸的随兰,竟是这样的小性子。

  别人断断想不到,这个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其实已经年过二十,嫁人生子了。

  更无人想到,整个船舱里这许多人,其实全都是相互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