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请罪(1 / 1)

养只熊猫不容易 沈霁川 249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34章 请罪

  “老....老......”二太太一回头, 神魂俱裂。

  只见二老爷和杨大老爷就站在门口,也不知已经听了多久。

  “扑通”一声,先软倒在地的是钱大福家的。

  “来人, 把这个挑唆主子的刁奴拉下去, 打二十大板!”二老爷一挥手,额上青筋不断跳动:“你们!把太太房里全部搜一遍,丫鬟小厮都拘了,一个个问话, 看看这妇人背着我的面到底做了什么好事!”

  “是!”

  一群人如狼似虎进来, 拉抽屉的拉抽屉,翻柜子的翻柜子, 看到金银财宝悉数都悉数扔出来。

  “住手!住手!”二太太本来是心虚的,但一看到别人如同寻贼似的,怒气不由战胜了心孤意怯, 她昂着头道:“便是我有不对的地方, 也是为了老爷,为了岳哥儿,为了咱们这个家, 老爷怎么能这么糟蹋我?!”

  “老爷,找到了!”二太太循声一看,便见搜查的人找到了她精心藏到镜子后的隐秘之处。

  二老爷不及与她说话,快步走来, 刚翻了两页, 手便不自觉抖起来。

  “啪”,一摞纸都扔到她面前.

  像隆冬的闷雷慢慢翻滚, 积聚,压抑着却找不到一个释放的裂口, 因而让二老爷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可怕。

  “十倍....十倍的利.....你竟敢.....十倍....哈!我真是三生有幸,能娶到你这样贤惠的夫人呀!”

  怒到极致,他反而平静下来。

  二老爷一撩衣袍,咚咚咚磕了三个头:“大哥,是我治家不严,这件事,我定给你个交代。”

  杨大老爷看他如此痛苦,十分不忍,忙扶起他,温声道:“原就是一家子,还好并未酿成大祸,还来得及补救。”

  两人想携往外走,竟没人再去看二太太一眼。

  三月的阳光明明这么好,廊下的鸟雀还在啾啾地叫,门慢慢关上,光线拼命地想要拥进来,但给他们的缝隙越来越小,外面哐哐咚咚一阵乱响,二太太听了一会儿,才发现是有一个又一个窗户外的黑影在钉紧窗户。

  他们、他们莫不是想,就这样把她饿死关死?

  二太太忽然从恐惧中醒过来,她疯了一样想要往外面冲,声音凄厉:“老爷....老爷呀,我错了!我错了呀!你想想岳哥儿,想想咱们的岳哥儿!”

  外头的声音暂时停了一瞬,二老爷不带一丝感情的声音传来:“若你真想着岳哥儿,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

  敲击窗棂的声音又继续了,就好像瞧在二太太的头上,她抱住自己的头,哀叫着,去推每一扇窗户和门:“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回复她的只有一阵阵急促的敲击声。

  她一直叫到声嘶力竭,再也发不出声音,才攀着门缝,慢慢滑落下来,镜子中映照出一个头蓬钗乱的妇人形容,正对着她龇牙咧嘴鬼笑。

  二太太尖叫一声,哇地哭了起来。

  钱大福家的才过了十板子,就让人截了下来,她被拖进另一处院子里的时候,看见几个熟悉的人,五花大绑悉数跪成一排,便知道大势已去。

  二老爷才翻了几页,刚刚稳定的情绪又变成了汹涌浪涛,他索性扔了这一摞纸,逼问钱家的:“这半年来,你们可曾闹出了人命?”

  “没有没有!”钱大福家的知道,这是她最后一次活命的机会了:“开始的时候,太太还没这么大胆,放的钱也少,都是挤挤还得出来,一直到最近,太太花的钱多了,才忍不住压得紧一些......”

  “果真没有?”

  “都到了这份上,老奴怎么敢说假话?着实不敢闹出人命!”

  二老爷冷笑:“城外东北向的李家庄,要不是岑哥儿碰巧看见了,早就出人命了!”

  “我不知道啊!”钱嬷嬷痛得厉害,却还是大声叫屈:“这事定时他们自作主张!”

  “你这老娼妇!明明是你花钱雇的我们几个,只说只管收上钱来,出了事全由你们兜着,怎么这会儿推脱的干净?呸!”

  二老爷无心听他们几个狗咬狗,便喝止住,道:“这其中,你们伤了几户人家?又有几户人家知道是国公府的人来放债?老实告诉我,或可饶你一命,要是少了一个,我立时就能要了你的狗命!”

  他见钱嬷嬷眼神还在闪烁,冷笑道:“你别以为我只听你说的,横竖一家家的收据都在这儿,我便挨个地翻,挨个地查,也能查个清清楚楚,少了一个,我要断你一指头,少了两个,便断你一个胳膊,要是你的不够坎,还有你两个儿子呢!”

  钱嬷嬷一抖,这才吞吞吐吐地说道:“这其中,总得有一半人家,都是知道是咱们府上放的钱......”

  二老爷眼前一黑,刚要下脚踹,忽然又想到了一件事,便咬着牙问道:“太太天天在二门里面,外面的事怎么知道?定然是你们这些刁奴拉的人,牵的线,一心挑唆的!”

  钱嬷嬷忙抱住了二老爷的大腿,抖抖索索地叫屈:“不敢瞒老爷,这事跟二太太身边的孙嬷嬷有干系,我们只是太太手底下使唤的狗,她才是那个挑唆太太的人哪!去年她不知道打哪儿知道这个挣钱的法子,现有的门路,这才把太太拉了进去!”

  孙嬷嬷是二太太的奶嬷嬷,在屋里一向尊重,让人拖了来时,还大骂不绝,让打了几棒子便把什么都招了。

  “哎呦!老爷......这全是原来管庭前洒扫的夏婆子出的主意呀......我们家太太也是让她蒙骗了,才走到这一步的呀......”

  这人听着有点熟悉。

  本来在一边当布景板的杨大老爷忽然脸色一变,站起来追问道:“你说是哪个夏婆子?”

  “就是原先在园子里,管荼蘼架子到海棠花圃那一带洒扫的夏婆子呀!去年她走之前,说有个法子好生财,才帮的太太跟外面人牵头,一直到生意熟了,她才走的!”孙嬷嬷挨了两三下像是去了半条命,伏在那里大声喊哎呦,指望一向慈悲为怀的大老爷能发话饶命。

  杨大老爷怔怔往后退了半步,恰好坐在椅子上。

  “大哥,这人你认识?”

  “去年叫梅绿的那个丫头,你还记得吗?”杨大老爷越想,心里越冷:“给梅绿出那个馊主意的,也是她!”

  二老爷手里捏着的茶盖一下子落到杯身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就是那个自从回了老家,便再没音信的人?”

  杨大老爷点点头。

  两人相互看看,都是遍体生寒。

  这意味着,那个一直盯着国公府,想要出手的人,不仅仅会找眼线,来打听府里的事,还会去找那些本来就有种种欲望的人,想尽办法,利用弱点,来为这个看似坚固的国公府,撬开一个缝隙,然后再轻轻一敲,就能让英国公府提崩瓦解。

  到目前为止,□□丫鬟,放高利钱,似乎都不是什么灭九族的大事,但各个都是把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谁知道当洪水来时,会不会就因为这一道裂缝,便能冲毁堤坝呢?

  这样有耐心,有人手的人,到底是结了什么深仇大恨,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针对他们呢?

  “大哥....此事...只怕瞒不住......”二老爷神情低靡。

  “好了......”杨大老爷拍拍他的肩膀:“治家不严,责任在我,等咱们安抚了这些人,我便上书圣上,认了这个罪过。”

  “大哥!”二老爷失声叫出来:“这事.....这是我夫人闯出来的大祸......该是我......”

  “我是长兄......既然担了这个名声,享了这个位子,就该有这样的责任,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出了这样的事,我不去,谁去呢?”

  “不!大哥,我们两人一起!”二老爷见杨大老爷还想说哈,赶忙说道:“昨日云南大捷的急报刚送回来,圣上这两日心情甚好,咱们要是上折子就要快。”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咱们便一户户找过去,借据全销了,凡是给的钱再双倍给回去,只说是咱们家里出了刁奴,背着主人放贷,如今已经查明处置了,好好赔礼安抚一番,也不让别人找了机会。”

  “这话怎么瞒得过皇上?本就是咱们错了!”杨大老爷摇头,他是个做错事必要受处罚才能安心的人,怎么敢欺瞒。

  “皇上那里自然不能瞒着,便实话实说,另外还要托嫂子跟长公主那里通通声气,万一......也好有个求救的人......”

  杨大老爷欣慰地看着二老爷,仿佛才发现这个弟弟已经长大了似的。

  二老爷却暗自苦苦一笑,他这一招,恰是第一试。

  如果是皇上对他们下的手,逮住了这个罪名,必然要做些什么动作。

  明日,到底前程如何呢?

  他的目光越过重重院墙,不知落向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