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认亲(1 / 1)

养只熊猫不容易 沈霁川 2115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102章 认亲

  那边厢, 崔氏正辗转反侧,不时起来看一眼门口,过一会儿就遣个人去瞧一遍。

  直到了四更, 最后一次去的人才过来回, 眉梢带笑:“大奶奶和大爷安安稳稳睡了呢!”

  崔氏这才松一口气,只睡下一个更次,就囫囵起了,准备认亲。

  阿窈是让杨岑推醒的, 外面丫鬟早就捧着洗漱的东西在外面候着, 杨岑便小声给阿窈说:“一会儿有人进来了就不好说话了,这会儿我先把家里的人跟你说一遍, 你略略记得就好。”

  “咱们家里并没有别人,上头也就是爹和娘,如今这个时候, 断不会为难你。只是旁支多了些。二婶娘一肚子的弯弯绕绕, 她说什么话你别理她,回来就跟我说,你不用跟她多说。二嫂子有些掐尖好强, 话不中听你呛回去也使得,若是懒怠跟她计较,娘自然会帮你。”

  阿窈听得认真,却也有些忐忑。她许久没跟后宅的人打过交道, 过了几年单纯适意的日子, 不免少了些为人交际的熟悉。

  杨岑看了出来,他对着阿窈理直气壮地叮嘱:“你只要记着, 现在整个杨府都欠着你的。你是我们家的主母,旁人谁也不能对你不敬, 我娶你进门,可不是为了让别人欺负的!”

  杨岑虽然不大关注后宅的事,但各人脾气却是门清,他唯恐阿窈受了欺负,碎碎叨叨地说了半日,一直到丫鬟在门外问了好几遍,才算住了嘴,趁着没人进来的最后时刻,对着阿窈一眨眼。

  阿窈心领神会,两人相视一笑,看得进门的丫鬟也放下心来。

  秀禾帮着阿窈脱了昨天的嫁衣,这么揉搓着睡了一夜,上面全是皱褶,好在第二天的衣服是早就备好的,早就熨烫好了,在香笼上熏了一夜,才能让主子上身。

  另外几个有拧帕子的,有递青盐的,阿窈许久没让人这么伺候着,有些不惯,杨岑便在床上,看着丫鬟给阿窈梳成了牡丹头,发髻高耸,瞬间多了许多端庄妍丽,与他梦中情景一般。

  阿窈自己无暇看妆容,只是自己想着一会儿要送上的礼,下意识道:“小琪,咱们昨天收拾出来的东西......”

  “奶奶可是糊涂了,小琪不是刚回家去了?”

  阿窈这才想起来,她并没带着小琪进府。那丫头,心眼太直,脾气又爆,又是骂过崔氏的人,让她过来只怕是害了她,因此阿窈便给她全家都出脱了奴籍,给了些积蓄,出去过活了。

  一切准备停当,一行人便拥着阿窈往上房走去,崔氏房里早就备好了饭,看着阿窈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慈爱。

  阿窈只往饭桌上一看,就知道崔氏是用了心的。

  杨岑家里是地道的北地人,这桌子上却出了许多的南方菜,且多是阿窈喜欢的菜色。

  崔氏一边让丫头给她挟菜,一边道:“这是前日才访来的扬州大师傅,只是不知道合不合你的口味。”

  早上多是小菜,鸭蛋出了油,一切开中间的黄都是红艳艳的,都已经这个季节了,也不知从哪里摘过来的椿菜,掐了芽儿伴着白生生的豆腐,特有的香气扑鼻而来。

  阿窈尝了一口,脆生生地笑:“娘请的师傅果真是好手艺,竟和扬州城里摘月楼里的手艺半点不差。”

  崔氏一见阿窈这么笑眯眯的模样,心头就发甜,一边指使人给她搛更多的菜,一边说道:

  “往后都是一家人,千万不要外气。这府里,除了我便是你,胖的长辈,若是知事的,也就敬上两分,有这等上不得台面的,也别怵她,横竖有我呢!”

  阿窈暗地里一笑,这婆婆的脾气跟杨岑倒是真的相似,一般地说话直接。

  等用罢了饭,各路亲戚也就到得差不多了。不管心底如何,面上却都带着好颜色,毕竟现在老太爷已经不在了,阖府都是大房的。

  于是这场认亲礼并没掀起来什么波澜,反倒变成了收礼会。

  崔氏半点没为难阿窈,她有意给儿媳妇做脸,满面欢欣吃了茶,谁人都能看出她的满意。

  她这一出手,给的礼也重,阿窈不过是递了一杯茶,丫鬟捧上来的却是一套金镶玉鸳鸯摺丝缀着珊瑚宝石的头面,还另外塞了一个沉甸甸的缃色缀锦葫芦纹的荷包。

  三太太生得慈眉善目,面色苍白,说话气短,但也很温和,两人各给了一对嵌珠蜂蝶戏牡丹碧玉簪和一个墨玉佩。

  见完了长辈开始见平辈和晚辈,杨家大房人丁稀薄,二房三房却枝繁叶茂。

  阿窈看着一溜的嫂嫂,一溜的姐姐妹妹,一溜的侄儿侄女,将本来宽敞的上房挤得满满当当,从三四十岁年纪的人一直排到刚刚站稳的小豆丁,再想想在已经分到府外几房人和还不能抱出房的小娃娃,也算是明白,为何崔氏个性如此刚强。

  杨家人生得都有相似之处,这么多人一眼扫过去都赏心悦目,只是气质各异。比如那个缩头缩脑的孩子怕就是个庶出且不得嫡母待见的,那个端庄大方的应该是被仔细教养的。三房有一对双生姐妹花,行动间虽然有被娇宠出来的傲气,却也十分有规矩。

  杨岑口中“心直口快”的二太太则是一脸精明,只给了一对银杏叶的耳坠子,话却不少,拉着阿窈一直夸。

  “瞧瞧咱们府新当家奶奶,别说大嫂看了喜欢,就是我也爱不过来似的。”

  话好似没毛病,但阿窈心有警惕,只是装害羞,低头不语,脸上带着笑,看着就是一个娇憨的新媳妇。

  果然,二太太下一刻就道:“各位看看,咱们这新媳妇一笑起来,好喜庆模样,想必我那大侄子如今也好了。”

  果然来了,阿窈半低下头,退回到崔氏身边,仍旧是含羞带怯的,眼里却是掩饰不住的欢欣:“谢谢婶娘,夫君已经大好了。”

  二太太一哽,看看阿窈的样子,不像是作伪,自己有些急了:他昨天还看见杨岑一副病死鬼的样子,怎么今天就好了呢?

  崔氏半执起阿窈的手,一脸心疼:“可不是,多亏了这丫头命里带福,才定了亲,岑儿就好了大半,等过了门,竟没什么大碍了。只是辛苦了阿窈。”

  阿窈眼里闪着感激,抿嘴一笑:“娘客气了,只要夫君能好起来,阿窈做什么都不累。”

  他们这一番婆媳情深的样子,分外刺目。二太太这才信了,心里好容易升上来的想头又让扑了个空,口气就有点不好。

  “大嫂既然这么喜欢新媳妇,索性让她当了家,大嫂自在做老封君,每天说说笑笑,等着抱孙子,岂不是好?”

  崔氏一愣,阿窈暗自骂了二太太一句,忙抢着说道:“阿窈还年轻,哪能当此重任,还得要娘多教导教导呢!”

  崔氏微一沉吟,道:“你二婶倒提醒我了,你虽然还小,日后家中总要交到你手里,合该先历练历练,不如便把外院厨房采买的事项交与你,先练练手,有不懂得,只管问我和你二婶。”

  说罢,崔氏笑吟吟看向大惊失色的二太太:“这样,弟妹也好歇息歇息,自在做做老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