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幸好婉月提前已经告诉过兄妹俩关于小慈的事情,说她握着十三少的把柄,千万不要得罪她,也不要和她说话,那兄妹俩才没有出来怼这个飞扬跋扈的丫头。
萧楠只得下了床,挪到书桌边,拿起笔来写信。
婉月在一帮帮他准备笔墨纸,萧楠拿起毛笔就觉得心里一抽,他的字迹可能像原来十三少的字迹么?
但是他转念一想,若是不让小慈看出端倪,可以用英文写啊,反正姚小姐的外语也挺好的。
于是他大笔一挥,写了一封英文信,小慈看得云里雾里的,也不懂得写的什么,便说:“您是故意写这种洋文好让我看不懂吧?”
“姚小姐很喜欢西学,用洋文写更能讨好她。”萧楠辩解道。
小慈哼了一声,道:“行吧,瞧好了,我定然给你办成这个事情。”
说罢她就撑着伞离开了。
待她走后,萧楠把头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长长出了一口气。
“我不懂大户人家里的这些门道,只觉得这女人真的讨厌。”站在门口的阿承道,“少爷,您是少爷,为何要这么怕一个丫鬟?”
“你不懂,很复杂。”萧楠道,“目前还是按照她说的做吧。如果真的要去那个戏楼,阿承你到时候带我去,一切按照我的吩咐行事,千万不要多说一句话。”
这萧府实在太大,他可不想再一次来回累得半死。
“好,一切都听少爷的安排。”阿承道。
“啊,忘了问她,那个暗灯戏团到底是什么来历,这个名字倒是新奇。”萧楠道。
婉月和阿承都没听说过这戏团,大概这个剧团只在权贵中比较出名吧。
萧楠洗了个澡后,便继续躺在床上,没想到入夜前,小慈又来了。她真是有毅力有活力,现在他是真的由衷佩服她的“事业心”了。
她一回来,就风风火火的得意道:“办妥了!办妥了!十三少!你以后可得大大的谢我!”
“发生了什么?”萧楠问。
看萧楠又躺在床上,小慈大大的撇了一下嘴:“我在那忙里忙外忙的焦头烂额的,您倒好,悠闲的像个神仙。”
“我是瘸子啊。”萧楠叫苦道,“小姑奶奶,您就不要埋汰我了。有话直说吧!”
小慈叉着腰道:“姚小姐看了你的信,还挺满意的,但是她不喜欢看那种传统戏,专门喜欢看什么洋人的什么歌什么剧,反正她说她不爱看,却有一张大老爷赠给她的坐票——
要说这个戏楼也是很厉害的地方,虽说是在萧府里,却也要准入证才能进,不是什么少爷小姐都能去的地方。
姚小姐就大方的把这个坐票赏赐给您了,说您也算是她的老师,总要尊师重道。”
说罢她从自己的衣服怀里拿出一个玉牌,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准入证,乃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雕琢而成,上面刻着“戏座”两个字。
萧楠接过玉牌,道:“这个暗灯戏团,到底是什么来历?”
“您竟然不知道?亏您之前还那么喜欢逛戏园子!”小慈惊道。
“我确实不知道,我去的都是普通戏园子,哪里能看到什么暗灯什么的。”萧楠搪塞道。
“得,您还不如我这个下人知道得多。”小慈翻了个白眼,“我看少爷你是不是挨打后就得了健忘症?行吧,那我就告诉你吧。
这个暗灯戏团,是只有达官贵人才听得起的戏班子,据说非常神秘,甚至要客人保证,绝对不能把从他们戏班子里听到的曲目内容说出去。说是噱头也好,总之反而弄得他们身价倍增,有钱人家都想一睹其风采。
然而看过他们戏的人,其实少之又少,因为这个戏团,一年只演出一场,一场,就要万两黄金,而每个听戏的人数,都要另外收费。据说迄今为止能真正看过他们戏的人呢,不超过五十个人。
也许这就是有钱人的享受吧!
而这次大老爷真是财大气粗,不仅包了暗灯戏团,还允许有准入牌的少爷老爷太太们随意带侍从进入服侍,全天下有这个花钱的气魄手笔的,也只有萧家了吧!”
“可当真了不得。”萧楠听完不禁咋舌,这民国时代竟然就有这么神秘奇特的组织,真是不可想象,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是说戏团呢?还是我?”小慈问。
“都是。”萧楠无奈的笑了笑。
37 无臂占卜师
“暗灯什么的听起来真厉害,少爷,你能不能让我也去看看?”一直在偷听的美兰在小慈走后出来问道。
“那可不是小孩该去的地方。”萧楠拍拍她的头说,美兰也挺听话的,哦了一声就不再说什么了。
她倒是提醒了萧楠,美兰这样的小孩子,总不能总待在自己的院子里像个囚犯似的,而且他也不希望美兰和阿承一直跟着自己。他这几天看报纸时,看到报纸上说,这城中也开始开设了一些新式学堂,甚至还有女校,等过一阵子,他是想直接把美兰送到女校里去读书的。
前提是再赚到一些钱,现在手头的这些钱他总觉得不够,比如小慈这种人,一下就讹诈了他三根金条,若不能找到一个固定的收入来源,他觉得自己很快就会坠入和之前一样揭不开锅的地步。
想到这里,他便觉得自己也不能老是躺在床上了。
何况他还欠着布朗一大笔贷款,虽说以后股票肯定得涨,但是也要等到一年后,当然,也总不能指望七少爷,对方貌似已经赔到地心了。
萧楠想来想去,想到自己从十六少爷院子里搜出来的那张地契,他和卫管事也稍微聊了一下十六少爷的后续事情,得知十六少爷的各种财产,此刻已经被其他少爷瓜分完毕了。萧家家大业大,反而没人在意一张小店铺的小小地契的归属。
那么想必自己也可以安全的去“接收”这家小店,起码作为一个自己稳定收入的来源吧。
于是次日,趁着雨又停了一会儿,萧楠让阿承推着自己去找地契上提到的那家店。
萧城内的街市分层鲜明,山谷内的区域都是富人区和洋人区,修建得各种时髦漂亮,街道整洁。
而出了谷口到达运河的地方,则是中产阶级居住的地方——平民区,人虽然多,也极为繁华,却没富人区看起来那么高级。
最下面的地方,就是贫民区了,也就是美兰出身的地方,那里地界狭小,却拥挤不堪,居住着大量的贫民,然而也是城市最黑暗的地方,阳光无法照到,前两个阶级的人几乎不会去那里。
这小店所在的位置,就在平民区的深处,和贫民窟也只差一道运河而已。
原来在民国时期,这里还有运河以及直流在此地通过,而到了现代,这些河道都被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