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放榜(1 / 1)

归隐田园 萝卜精 3738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64章 放榜

  方书净一路去了铺子里, 地方还挺大,分上下两层,原本林家留着开酒楼, 但位置一般,周围人虽多可有银子的主儿不爱往这边来。开个酒楼的话这花费不小想一想也就作罢了,这个铺子留着给他练手由着他在旁边折腾。

  在方书净说合伙开店之前,铺子是一直空着的。

  林玉沉家里没有做家具生意的,就是把上楼上下重新粉刷了一遍。

  林玉沉看着已经非常满意了,对方书净道:“怎么样,你家的家具能摆满么?”

  如今县里卖家具都堆放在一块,一层层的摆放相中哪个拿着就走。

  方书净道:“要不这样,把这里装成室内的样子, 周围陈列一些家具,这样看起来也更清晰, 二楼就直接变成茶室, 这样你闲来无事也可以在这边待着。”

  林玉沉听到这话,道:“妙啊,县里还没有人这这样做,咱们可是头一份。”

  方书净道:“买个大点的宅子当仓库。”把其余的库存装着, 到时候有人买很快就能提货也不耽误。

  反正也闲来无事, 方书净把这里有的东西稍微摆放摆放。见墙面上空就画了几幅小画,还真别说,被他这么一捯饬屋子里一下子就雅致了许多。方书净的审美素养很高哪怕一根枯枝让他摆在花瓶里都生出萧瑟清雅的感觉。

  林玉沉在这点上都比不上方书净,道:“你今儿真不白来, 单是这一份雅致都愿意在这边喝喝茶!”

  二楼这里既然要间出茶室,就要做出几个精致的包间来。

  林玉沉道:“不如我们以春夏秋冬四季为包厢名来妆点一番。”

  他也是被方书净这个样板生活家具的模式给启发了,县里人就喜欢新鲜有特色的东西, 林玉沉虽说是富商之子,但这些年一直不成器,学问一般做生意也一般。要是能做出个特色的店铺,出来外头也可吹嘘一下!

  林玉沉虽然不会,但方书净会,有他在也可以帮忙设计一番。

  在墙壁上再贴上一些关于春夏秋冬的诗词也能增加氛围。

  方书净在这边一直忙到了晚上,道:“我要是不在家里,这里的一切事儿就都交给徐权了。”

  林玉沉道:“放心吧,肯定给你弄的明明白白的,还有几日就放榜了,你不在县里呆着?”

  方书净道:“不了,我直接回书院了。”

  “你们书院管束的那么严格?”林玉沉微微惊讶,一般像他这种考完的怎么也得休息几天放松一下。”

  其实书院倒是没给他明确规定,但他既然一心求学,尽量多抢出来一些时间来会比较好。

  林玉沉道:“可惜没跟你在一块喝上酒!”每次跟他见面都是来去匆匆的。

  “下次,我专门来县城请你喝。”方书净在旁边开玩笑说着。

  俩人正说这话,竟在这边看见了徐子洋。许久未见他怎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几乎让人都不敢认,人很胖满脸的络腮胡子,除了那身华丽的衣服竟跟流浪汉没什么区别。

  方书净看见他这这副样子一愣。

  旁边的林玉沉见在他样子有些奇怪,凑过去道:“他现在每天除了吃饭就是赌博喝酒,前面两次徐家找他。可是现在这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实在是叫人看不下去了。徐家公开表示以后再不管他了。没了徐家的管束。赌坊也不会再借钱给他。现在就在街面上混呢。”林玉沉平日也比较关注他,对他的事情很了解,可是渐渐的也不耐烦了。

  没想到今儿居然会看到,真的是丧气。

  方书净道:“算了,不提他了。咱们还是要好好的。”甭管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光靠别人不行,把日子过起来才是正经的。

  很快林家的马车来了,方书净回了书院。

  他回来的时候已是大夜了,可是宿舍里还没人,这些人都在班级里挑灯夜读呢。

  等一回儿人才回来,看见方书净一个个都惊讶的不行:“考完了?”

  “怎么回来的这么早,今年的试题难不难?”

  “不太难。”方书净说着。

  刘林道:“那今年应该能过,提前恭喜你了。”

  陈老实道:“你怎么不等拿到成绩再回来。”过些日子就放榜了,他倒是绷得住。

  方书净道:“回来跟大伙儿一起学习,省的在那边等着心焦。”

  刘林说了这些日子的变化,现在书院里的先生不讲书本了,反倒是经常拿一些前朝的例子让他们写文章。

  以前山长出过一起如何管理一个县城大家写的一头雾水,现在写的更细,比如如何编纂法律。若是高管之子犯罪如何处理。如何赈灾,如何修建行宫等等,全是他们不明白的。

  他们一些书生哪儿懂得这么实实在在的管理。哪怕是先生们的得意门生最近都没有及格过。读书的气氛变得非常压抑!

  方书净道:“考上举人就可以安排官职了,这些题目有可能会在秋闱上出现,还有四五个月呢,时间上来得及!”

  刘林道:“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以前就只顾着看四书五经了,咱们书院那么大的藏书阁都没去过。现在先生出了这种偏题怪题就得在一些专业书籍上找到答案。”

  方书净道:“先生用心良苦啊。”

  现在倒是不怎么上课了。就是十天出一张卷子,其余时间大家愿意干什么干什么。甲班的人大部分都泡在藏书阁去看一些偏门别类的书籍,晚上再回来写文章,一天恨不得有二十四个时辰。

  以前在书院大家还挑一下口味,饭菜不合口味还会去附近的镇上买有些酱菜,现在大家根本都顾不上了。到饭厅里快速的吃饭还得去下一趟呢,生怕自己想看的书看不到。

  就这么不到十天就觉得进步很大,虽然写卷子还是不及格但已经不像之前那种看着卷子茫然了。哪怕写的东西很粗浅,至少有内容可以写了。

  很快那些省考的人陆陆续续回来了,按照时间来推算还没出成绩呢。

  他们一回来,很快就被大伙儿给围住了,在场的人几乎都没参加过举人的考试。都不知道这种考试会考什么!

  可是看见他们之后却发现他们混的有些狼狈,一个个像会掏空了身子似得虚弱的不行。

  “哎,别提了。”他们说着。

  本来就没准备,临时决定去参加了科举。走水路的时候倒还安全,就是人在水上飘了今天,就有那晕船的吐了七天。他们走的时候连干粮都没准备,在船上又不像是走陆地会有一些事物。他们只能高价买船夫的口粮,吃那些硬的能砸死人的黑面饼还饥一顿饱一顿。

  去了省里找不到客栈,临时找一个人人家住下,也不知是在水上漂久了没吃到油水还是怎么的。他们到了省里才吃了一顿饱饭就都起了反应,跑肚拉稀了一整天。

  第二天都头重脚轻了,这种情况去考试。考的完全不是他们平日里背的滚瓜烂熟的讲义,而是说如何充盈国库,这些书生平日里最看不惯铜臭,怕那些东西玷污了他们的清高。连做生意都不会,怎么知道充盈国库。

  乱七八糟胡写一顿,生生熬了三天,还有一个哥们挨着臭号吃不好睡不好的,别提多难受了。

  熬了这几天之后,他们二十多个人一合计这次是没戏了,就留宋师兄在那边看成绩,他们要回来治病了……

  没去的这些人一看他们被折腾了将近二十天被折磨的没人样了。当初那些没去的人顿时感觉到庆幸,他们这身体还没师兄们硬实呢。

  走的时候一个个都觉得自己稳当了,现在回来面对师兄弟的问候有些不好意思了,道:“咱们山林书院不会全军覆没吧。”

  “只要能考上一个也行,不能给书院丢人。”

  他们一回来都惊动了几个先生。

  连忙把山下镇子上的大夫都请来,给他们开一些调理的药。道:“既然已经考完了,就不要再想那么多了。这几日好好休息一下,回头叫饭厅给你们做点好吃的。”这些书生哪儿遭过罪啊。

  之前没回来的时候还撑着一口气想要回到书院就好,现在一回来又累有困身体也撑不住了。一个个都昏睡了过去。大夫熬药回来他们一个个都昏了,最后还是几个书生用力掰开他们的嘴,这才把药顺利的喂了进去。

  他们一脸昏睡了三天,这三天除了吃喝拉撒没别的事儿,有的时候看着他们上茅房都是飘着去的。都说去科举难,这些没参加这次的人光看他们也是心有余悸。

  的确是太难了不死也得脱层皮。

  方书净在书院跟着看书倒也有点收获。

  他正在藏书阁看书呢。就听外头一些急促的脚步过来,来人竟是他的舍友刘林,道:“快……放榜了……你是案首。”考上秀才了,这消息还是山下的人这特意来报的。

  方书净听到这个消息连忙把书放在藏书阁里,出来跟兄弟们一块庆祝。

  他考上秀才了……

  刘林道:“这次咱们山林疏远包揽了前三,还考上了十八个。”这成绩太亮眼了。是历届来最好的一次,寻常的私塾若能考上一个就足够让这个私塾爆满了。山林书院都不用出去招生,看见这样的成绩,想来读书都恨不得削尖了脑袋往里挤。

  “有名单么?给我看一下。”方书净说着。

  “有的。”他打开一看提前被叫回来的那些人都考上了。还有一些发挥超常也考上了。他现在是秀才的功名了。

  刘林虽然早就考过了还是很为他高兴。接下来就知道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什么,你要考举人?”

  一般考完秀才,要等三年再考举人,今年恩科竟可以同年考,刘林道:“我都有些嫉妒你了。”也是老天爷恩典,他落下的时间竟一点都没浪费,又被补回来了。

  他一点都不怀疑方书净的实力,他可是一来书院就空降到甲班,写的文章能脱颖而出,很得先生们的喜爱。

  刘林道:“不过,你的光芒可是被咱们书院的十岁小神童给抢走了。”他虽是案首,但当大伙儿得知还有一个十岁就考上秀才功名的。县里和镇上竟没几个人讨论方书净,这次出名的是十岁小神童和山林书院。

  方书净道:“这样最好。”他还不喜欢太出风头呢。

  同一时间,省城那边传来消息,这次竟没有按照报名的比例录取,而是按照文章录取。那些想要捡漏的人失算了。这次全省才录取了三个举人,一个都没有山林书院的。

  这消息一出,那些考中秀才的书生都不敢太高兴了,生怕自己到这次出去的师哥们,他们为了出去都没个人样了,结果还是没考上。实在是太打击人了。

  ……

  晴水村里,这些日子大伙儿都在看方家。天气刚能动土的时候就在荒地那里盖了一圈的房子,后来还里了一些人,是陆捕头亲自压来的说是他们买的人。

  村子里都震惊了,这方家真是不一样了。都能买的起下人了,这些人来了之后村里的女人们才知道方家又是收布又是做衣服做鞋是干什么,都给这些人穿的。

  来了之后先没急着开工,倒是修养了几日,煮了一些糊糊吃。乡下的粮食比县里粮商那的还香甜好吃。这些下人还以为买到村里是要做苦力呢,有监工会甩鞭子的那种,结果倒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又给他们做新的棉衣,又给他们煮饭。

  这些日子倒成了最舒坦的日子。就这温暖的一餐足以感动他们了。憋着劲儿想要卖力干活呢。

  很快开工了,这些人很多人有木工的经验。再就是有一膀子的力气。这么多人分成五个组。每个组还让他们自己选一个小头目,分组分工干活儿,哪个组干的多出了两餐意外还能加一勺肉食,大伙儿冒着劲儿想要拿第一,根本不用犯愁怎么管教。

  村里人有的时候也来这边看,见他们干活儿这么卖力气,都咂舌:“真能干啊。一个好劳动力都快赶上一头牛了!”

  说着话呢,村长也过来了,满脸喜色道:“方家两口子呢?”他声音还挺大,但里头嗡嗡嗡锯木头的声音传来听不见村长在外头看。

  倒是围观的村民们道:“咋了?”

  村长道:“他们家方书净考上秀才了,第一名,县里来人报喜了……”

  “哎呦,秀才老爷可了不得啊。”

  “这是文曲星转世吧。”

  “老方家发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