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的这会儿功夫,外面开始下起了雪,外面太冷了真舍不得走。
她爸妈是不会允许莫名的在外面留宿的。
把壁炉里的火熄灭后,应寒穿上自己的棉袄,带着围巾,出了门。
邓宸在楼上,只看到了一个毛茸茸的女生出去锁了门,就待这么一会儿就走了。
开了春,应寒竟然遇到了许久不见的吴六。
就在大街上,吴六拉了一车的鞋子再卖。
“应同志,真不好找呀,可算见到你了。”
“吴同志,你开始倒腾鞋子了?”应寒道。
“也不是,我现在是有啥好东西就弄一批,这些鞋子是从外面弄来的,都是好货,给了供销社一批,百货大楼一批,剩下这么多,拉着在大街上卖卖。”
应寒上前瞅了一眼,还真是外国货,自己找了一双暗红色的皮鞋,给妈妈也买了一双。
结果吴六不要她钱,拉着她到人少的地方“应同志,我想找你弄批货。”
“吴同志,你要什么?”
“棉花,要两千斤。”
应寒眨眨眼,道“你确定要那么多?”两千斤的棉花,可是有不少钱。
“确定,确定。”吴六很肯定,很轻松的笑着道,没有一点儿犹豫。
“你一次能拉的完么?”棉花可是不压称的。
“能,看到了么,那辆大车就是我的。应同志,找你一趟不容易呀,这次我只能拉棉花,我还想拉点儿粮食呢,你能不能给我一个月时间,我把这棉花销出去,我在来找你拉粮食。”
看来吴六这两年倒腾货物,赚了不少钱,应寒想了想道“你都要什么货,先说好,我提前给你准备,实话告诉你,我不准备干了。”
“啊,不干了,你准备干什么?”
“我马上要毕业了,准备参加工作了。”
“参加工作好呀,有个正经工作好,总比现在提心吊胆的强。”
应寒笑了笑,没戳破他语气中的惋惜,道“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吴六琢磨了下,给了应寒一个数字“我要三千斤大米,四千斤小米。”
“你的车能拉的下么?”
“没关系,我能开两辆车过来。”
应寒点点头,道“那行,下个月的今天,还是晚上那个点儿,二环路桥下见,风雨无阻。”
“行咧,这次的棉花,后天晚上,咱们还在老地方见。”
“行。”
最终应寒拿了那两双鞋,吴六愣是没要她钱。
第六十章:王秀娥的创业路
应寒也没客气,到时候多给他点儿好东西就行了。
两天后,应寒卖给了吴六两千斤棉花,还给了他五十斤的荔枝,二十斤的梨,甚至还有几十棒子的嫩玉米,这些都是送他的。
这让吴六惊奇不已,这个时候能弄来不合时节的嫩玉米,这个小女孩不简单。可惜了他遇到她的次数不是很多,现在人家又说不准备干了,哎,遗憾遗憾呀。
应寒可没想那么多,拿着七千多的巨款,快速的回了家。
哎,本想着不做这生意了呢,结果还是经不起钱的诱惑。
不行,再接吴六一次单,以后不能再干了,再干真的会露馅的。
吴六两次再这里遇到她,肯定会知道她就是这个城市的,以后再干不合适。
一个月后,应寒晚上把大米小米的放到了桥底下。
二十分钟后,吴六来了,这次吴六连过秤都不过了,直接拉着上车。
按他的话说,应寒每次给的只会多不会少。
应寒笑了,这次她最后一次做生意,当然不能让人家赔了,大米多给吴六了两包,小米也多给了他两包。
“吴同志,合作愉快,路上小心,下次你见到我的时候,可能就是另一个身份了。”
“合作愉快,说实话,我发家都是因为你呀应同志。”
应寒笑了笑,不以为然,吴六能发家,靠的还是他灵活的脑子和胆子呀。
应寒拿着三千多块钱,看着吴六开着车走了。
自己也左右看了看,也快步的往家赶。
原本是走大路的,结果大路有一节路灯坏了,倒是一个岔路口有路灯。
最终应寒选择了有路灯的岔路走去。
“我这都是好货,你要是长期要,一只我给你十块块。”
“一天能弄多少只。”
“最最多二十只。”
“太少了点儿。”
“我这是前期,后期生产会大量的。”
“咔吧”
“谁?”
“小天,出去看看。”
叫小天的人小心的在路口看了一眼,转头回来道“皮哥,没人。”
皮小五皱了下眉,对着王秀娥道“行吧,明天这个时候送来,今天的我收了。”
王秀娥一喜,赶紧把车上的三只卤鸡给皮小五。
皮小五看了看货没问题,直接给了30块钱。
“大妹子,啥时候有好货,记得先想到我,我皮小五在这片混的,什么货都吃。”
“行,没问题。”
“小天,走。”
皮小五走了以后,王秀娥数了数手里的三十,又紧张又兴奋得走开了。
应寒从空间里出来,看着王秀娥远去的背影皱了皱眉。
没了那些铜钱可卖,原来王秀娥私下里倒腾起了别的。
他们刚刚说的,是每天都会在这个时候交易吗?
应寒低头看看手表,记住了时间。
王秀娥,你当年举报了我们,有来有往才叫硬道理!
第二天,应寒就把家里的报纸找出来,剪了需要的字,粘贴到了一张纸上,然后偷偷的投到了有关部门。
应寒在学校待了一个星期,到了星期天回去,本想着到北大院打听下呢。
结果林媛来找她说她单位的一个同事想要个摇椅,问她能不能做个。
应寒答应了,要了5块钱一个摇椅。
林媛还先付了订金。
“寒寒,听说了么?周军因为倒卖东西,被抓了?”
“啊?他倒卖什么了?”
“听说是卤鸡,可能要坐五年的牢。”
应寒那天明明自己举报的是王秀娥,怎么变成周军了?
该不会她弄错了,其实就是周军,只是王秀娥跑一趟而已吧?
应寒又觉得不可能,书里写过,周军倒腾东西不在本市,从外面弄回来的东西,也是在外地销售,不会吃窝边草。
想来想去,应寒只想到了一种情况,那就是周军在帮王秀娥顶罪。
一想到这里,应寒无奈的扶额,她只想给王秀娥一个“你来我往”的教训而已,并不想连累其他人。
周军人还是很不错的,她并不想害他。
这个王秀娥可真够自私的,仗着周军对她的喜欢,竟然哄诱着周军为她顶罪。
应寒猜的八九不离十,周军这几天见过王秀娥一次,知道她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子,而且还在偷偷的做买卖。
劝过她一次,说这样不安全,结果王秀娥不听,说干完这个夏天,等她分配了工作就不干了。
周军说不动她,但也不放心晚上她一个人出去。
那天正好跟着一起去了,结果刚好遇到来查的人。
王秀娥可不想这个时候被抓,她马上毕业了,眼看就要分配工作了,不能就这么给抓。
上辈子没能如愿上大学,这辈子不能半途而废,如果被抓进去,那她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