袍,肯定好看。”
“妈,现在不是有那种红色呢子大衣么,我托人在外面给苏雅定了两套,应该快到了。”
“现在很流行这个大衣,但妈觉得还是没咱们种传统的衣服好看。”
苏雅都不知道,余良铭这段时间默默的做了这么多事情。
竟然连嫁衣都准备好了。
一旁的余爸爸道“这还不简单,咱们h市不是有个老裁缝,都是老手艺,找人家做套中式的礼服出来。”
“那挺好的,小雅,你喜不喜欢。”
“喜欢。”
“喜欢就好,改天伯母去问问,看看能不能定做一套出来。”
一旁的余良铭笑这提醒道“妈,是不是该改口了,我们今天领证了。”
“对,对对,一会儿拍完照片,咱们一家人回家吃个团圆饭,这改口也是需要仪式的。”
拍完照片,一家四口回了大院。
余妈妈做了一桌子的饭菜。
特意沏了茶,新媳妇改口,也是需要敬茶的。
苏雅没想到余妈妈和余爸爸还准备了红包。
这种事情她从来没经历过,全程都是羞涩的。
虽然两人领了证,但苏雅晚上也没留下来。
余良铭还是送她回去了。
毕竟这个时候大家还比较保守。
没办婚礼,也不算是真正的结婚。
余良铭把苏雅送回到家,拉着她的手依依不舍道“真想早点儿办婚礼。”
苏雅笑了“办不办婚礼不都一样么?”
“这怎么能一样,婚礼,是一个女人中重要的一个过程,我不想让你委屈。
对了,如果什么时候回老家,你提前和我说,我好请假。”
“嗯好。”
余良铭帮她理了下头发笑道“说说,还想要什么?”
“没有了,你们考虑的都挺周到的,我对这些也不太懂。”
余良铭捏了捏她水嫩的小脸道“我申请了住房,如果批下来了,你随军吧,反正部队也不是很远,改天我教你学开车。”
“学开车干什么?”她上辈子就会。
“我给你买辆车,上班下班也方便,我也放心。”
苏雅笑了,很享受余良铭的贴心“我自己有钱,我能自己买。”
余良铭挑挑眉“就你买水果那点钱?自己留着,我给你买。”
“你呀,太小看我卖水果了,这几年卖水果,挣了好几千块钱呢。良铭,忘了告诉你了,我在这边买了套房子。”
“房子?”
“嗯,刚卖没多久,在二环,一个破院子,就是没法住人。”
“买房子怎么不和我说,好歹也买个能住人的。”
“我买房子不是为了住的,是放着,想有个保障而已。”
“放心,你既然嫁给了我,我就不会让你有什么后顾之忧。
我这些年的工资都攒着呢,也有不少,以后家里你管钱。”
苏雅噗呲笑了,主动的拦着他的脖子,愉悦的恩了一声。
余良铭把她拥入怀中,紧紧地抱着她纤细的腰,紧张的慢慢的靠近苏雅,在她柔软的唇上轻轻一碰,随即离开了。
柔软的唇,有淡淡的薄荷香气,余良铭吻得温柔,很守礼。
就算这样,苏雅也被吻的脸色通红。
心中的悸动让两个人周围迅速升温,炙热气息萦绕在他们彼此之间。
“我该走了。”
“嗯”
第四百四十章:苏雅(三十)
两人的声音带着丝丝的,但理智告诉余良铭,得赶紧离开。
从苏雅家里出来,余良铭坐在车里调整了许久才恢复平静。
他恨不得现在就赶紧和苏雅办婚礼。
这一夜苏雅脸上的红晕都没有消退过,抱着被子辗转翻侧,失眠了。
第二天顶着两个黑眼圈去上学了。
在学校四年,说实话她没什么朋友。
余妈妈问她有没有要请的人,她摇了摇头。
家里根本没什么亲戚,朋友更是少的可怜。
唯有杨欣这个学姐,但她毕业后在另一个城市,她们已经好久没联系了。
这天,余妈妈第一次来苏雅住的地方,看着她把房间收拾的仅仅有条,余爸爸还真是一点儿也没错。
余妈妈过来就是想带她去做中式礼服。
顺便过来看看她。
苏雅和余妈妈下楼的时候,被小区的邻居们看到。
连连拉着余妈妈说她有福气,娶了个好媳妇。
夸的余妈妈合不拢嘴。
把苏雅夸的也面带羞涩。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人,没有多少的勾心斗角,各个都是满满的热情。
余妈妈带着苏雅去了一个老裁缝的家。
这老裁缝,穿的也是一身国民的那种蓝褂子。
一听说要做结婚礼服,还要中式的,立马热情了起来。
他说现在结婚用中式礼服的可不多。
余妈妈笑着道“我们就图个喜庆,好看。”
余妈妈说也不要太中式,中西合并的最好。
最后,挑了一个很不错的款式。
一件秋冬长袖红色修身长款中式长裙,上身是金色盘旋的古老花纹,下面裙摆,包括袖口处都是一样的金色花纹。
裙子外面还加了一层纱。
正所谓,胸部以上都是腿,这个裙子从胸部下来,又垂又蓬松,特别好看。
老裁缝说,冬天比较冷,有给她加个小披肩,带扣的,直接穿上的那种。
加上以后,更好看了。
余妈妈说配上良铭的军装,站在一起更好看。
苏雅先想着那个画面,掩嘴笑了。
“陈老师?好久不见?”
“是苏老太太呀,今天是来做衣服的?”
“今天来取件衣服,这位是?”
苏老太太看着一旁的苏雅,眼睛一亮。
“这是良铭的媳妇,这不马上要办婚礼了么,来带着她选套礼服,说起来,小雅还和苏老太太是本家呢,也姓苏。
小雅,快叫奶奶。”
“苏奶奶好。”
“也姓苏呀,小雅,这个名字不错,良铭都要结婚了,那帮小子一个个跟拔苗助长了似的,转眼孩子都有了。”苏老太太人老多病,不怎么出门,恍然听见以前那些小子们,结婚的,抱孩子,就觉得,自己过了一个世纪。
“妈,主要是你经常不出来。以后可得出来走走。”一旁的一个风韵的中年女子扶着老太太,在一旁劝道。
苏老太太点点头,应了一句。
余妈妈带着苏雅出来后,说了些苏老太太的事儿。
说苏老太太家并不是这里的,是十几年前全家迁移到市里的。
她的儿子在队里是个大领导。
她为人也很好,特别喜欢小孩子,院子里的小孩子只要去她家,都会有一大推好吃的东西,所以大院里的孩子都很喜欢她,在院里也都很敬重她。
“小雅,今天咱们就在外面吃吧,平日他们父子俩不在家,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吃。”
“妈,我能明白,一个人在家就是想要应付一下,我平时在家也是这样。”
“哎呀,咱娘俩还真是像,妈知道一个好地方,那边的每一道菜都特别好吃。”
余妈妈和苏雅在美食上还是能聊到一起的。
吃完饭,余妈妈又问苏雅,想要什么样的房间。
两个人结婚要在大院举行,家里良铭的房间里面的家具都需要换新的。
余妈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