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9 章(1 / 1)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 暖金 2000 汉字|1 英文 字 1个月前

你过去的事儿。”

“我和她说了,她不一定当真。”

应妈妈愁了“这样可不行呀。”

杰尔觉得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怎么到了姑姑姑父这里就难了呢?

应寒看着表哥什么也不懂,在一旁提醒着,结婚定亲的一些流程。

杰尔听着就头大“原来这么繁琐?那我今年能结婚么?”

“如果女方同意,咱们啥时候结婚就行,关键在女方呀。”应爸爸笑着道。

晚上他们都没走,第二天,跟着应爸爸去见了几个老朋友。

表哥现在a市也算是有名了。

国外回来的海归人士,开了个瓷砖厂,最近两年销量很好。

去税务局一缴税,都是几十万。

现在跟着爸爸认识些人,以后也好打交道。

“妈,这些钱你拿着,以后和我爸想吃什么别省着。”

邓宸和表哥爸爸都不在家,母女俩带着孩子在家整理东西。

应寒趁着应妈妈不注意,把厨房的米斗面斗装的满满的,给了应妈妈五千块钱。

“你这孩子,给我们钱干什么,我和你爸不缺钱,拿回去。”

“我知道你们不缺钱,但这是我给你们的零花钱,让你们拿着你就拿着,你女儿我不差这点儿钱。”

“妈不要你们的钱,我和你爸都有工资,你们小区那个门店,一年也收了好几百块钱的房租。够我和你爸平时的生活费。我们挣的钱,都攒着呢。”

“那我给你这钱,也攒这吧,我和哥现在都不在你们身边,万一有个什么事儿,你也好应应急。”

“我们能有什么事儿,你爸整天锻炼,平时很少感冒,这不前几天刚体检身体,身体好着呢,我也是。”

应寒在一旁笑了,她经常给爸妈喝空间的水,是很少会生病的。

应妈妈不要孩子的钱,但应寒还是偷偷的给她放到了房间里。

她现在陪伴不了爸妈。

除了时不时的打电话,给爸妈邮寄点儿东西,别的什么也做不了。

初五的时候,应爸爸带着表哥和邓宸去了花妞家里。

应妈妈带着应寒和孩子们去看了佩姨和严叔。

严叔和佩姨看着越来越年轻了,在这边几年,朋友也多了不少。

他们本来想回老家看看亲朋好友,老宅子的,就是因为九香孩子太小,怕路上颠簸,还是准备等两年。

严叔现在当着校长,也是忙的很,佩姨只是个代课老师,倒是很悠闲,学校旁边有个游泳馆,在那边办了张卡,没事儿的时候就去游一游,还能锻炼身体。

佩姨还让应妈妈也学学游泳,自己身体好了,也能让孩子们放心。

这话说的倒是不错,应妈妈心动了,说回去看看他们附近有没有游泳馆。

应寒当人乐见其成,只要能活动,总比窝在家里强。

在佩姨家里吃过中午饭后,应寒和妈妈带着孩子回了家。

等着爸爸他们回来。

结果到了下午六点多,也没见人。

直到九点多才迎着雪光,到了家门口。

几人一回来,应妈妈就迫不及待的问道“怎么样了?”

“嗨,别提了,人家家里人倒是挺好的,就是花妞不同意。还有他那个爹,也不怎么得。”

“花妞还不同意呀。”应寒知道花妞,过不起心里那个坎,小妮子胆小。

“是呀,说是不敢高攀,配不上表哥,家里给她说了个村里村长家的二小子,花妞差点儿要同意。是她那个爸,看我们开着车,穿的还不错。改了主意,想和我们定亲。

不过一开口,要一万块钱的彩礼。”

“一万块钱?这样太高了吧?”应妈妈自己都吓了一条,城里这个价很少,更别说农村了,农村先在结个婚,也就几百块钱而已“这是狮子大开口呀,我们虽然不差这点钱,但也不是冤大头呀。”

“婚是答应了,但我们总觉得他这个爸是在卖女儿。我看花妞都快哭了。”应爸爸哀叹了句。

杰尔从进来一直没说话,看的出来他也在生气。

“一万块就算给他们养老了,花妞在那个家也不好过,我只想尽快和她结婚,让她快点儿从那个家里出来。”

“她妈看着还不错,几个兄妹也还行吧,即使这个爸,有些捧高踩低。闲着攀上了个大商,以后的日子不回太平了。”邓宸觉得,花妞的这个爸,会把杰尔当吸血虫。

第三百四十九章:花妞爸爸

杰尔勾唇一笑“放心吧,姑姑姑父,表妹,小宸,我有办法应付。”

“那就好,有说结婚的时间么?”应妈妈问了句。

“她爸说什么时候都可以。”

“姑姑,我想和花妞商量下再定时间。”

“行,结婚是两方互相情愿的,现在人家不同意,也不能勉强。”

勉强来的婚姻不会幸福。

应寒觉得,是花妞自己到现在还弄不明白为什么会被一个跟天仙的人喜欢。

肯定还觉得这是梦呢,和她一起生活了几年,应寒多少了解些。

应寒在爸妈这边住了两天。

两个孩子不愿意回家,就留在爸妈这儿了。

初六,大海和李桂花来了他们家。

李桂花这次来,还拿了几个文档袋子。

“你可别怪我大过年的来找你谈工作,没办法,谁让我整天见不到你的人呢。”

“我觉得,我根本不用参与,你和大海已经把厂子管理的很好了。”

“这不是想和你商量下,接下来的发展么。”

“你们去书房坐着聊,我去给你们沏茶,今天中午我做饭。”

“宸哥,我来帮你。”大海笑着道。

邓宸拍了下他的肩道“不用我自己就行,你们去聊。”

大海现在管理着厂子,没有他在可不行。

应寒带着他们夫妻两个去了书房。

李桂花让她看了下今年的账本,一共盈利了一百多万。

“咱们在建材市场的那个店,周边的几个大的经销商已经知道了,许多经销商都喜欢咱们的造型和风格,不仅好看,还耐用。但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运输不太方便。东西太大,一次运输不了几个。”

“桂花姐,咱们出厂的时候,直接出厂板子,等拉到那边让他们自己组装。这样可以运送好多套。”

“你是说做好的板子,给他们零件,让他们自己组装?那他们会么?”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他们会,而且还一看就懂。

不如一个柜子的造型,咱们出厂给们把板子做出来后,贴上标签,这块板子是几号,然后我们印刷出来,组装的流程,哪个板子用什么零件,对应好,这样他们回去拆卸组装。”

“这倒是个好主意,这几天趁你在,咱们研究研究吧。”

“如果这个客户实施的话,那我们全国各地就能发很多货了。”大海笑着道。

“其实我们可以做连锁店。在别的城市再开一家同样的店。现在物流方便,找个店铺,弄个仓库就行了。桂花姐也不用天天在建材市场那个店了,咱们要专门培训店长,你以后就负责巡视各个城市的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