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就是南院的人。
她辞职的事情,被她在大院里传开了。
正好爸爸去大院找林二伯,被听到了。
当晚爸妈就跑了过来。
“这么大的事儿,你怎么还瞒着我们,不过你也别担心,这王鑫是王家的人吧。”
“爸,王家是哪家呀?”
“挺张狂的一家,你林大伯家的儿子,可不就是被他们给搅合的下海了么。
现在林家正整治他们呢,你这事儿正好,正好给你林二伯提供了证据。”
“哦,还有这事儿呀。”
“你呀,也是任性,说辞职就辞职,如果上面真收了你的辞职信怎么办?”
“妈,收就收吧,我那个领导也不怎么地,我不喜欢。”
“在职场上,你不喜欢的人多了,要学会圆滑点儿,为人处事,不就是这样么。”
应寒撇撇嘴,不说话。
应爸爸在一旁哈哈笑了“我的女儿,就该这样,干嘛忍气吞声,不开心就不干,就算在家什么也不干也行,小辰要是养不了你,我们养。”
应寒噗呲笑了“爸,你说什么胡话呢,邓宸怎么会养不起我,还有,就算我不上班了,我也能养活的了我自己。”
“不过话说回来,我女儿这么优秀,设计院不要,就去别的城市,各个单位争着抢着要,你看小辰不是在h市发展的挺好么。”
“嗯,爸说的对。”
“你们两个聊吧,我去看我外孙去。”应妈妈倒是不担心,她也相信她的女儿那么优秀,a市不会放弃这个人才的。
邓爸爸其实也知道这个事情,但是没过来,因为他现在正在帮林家找王家的犯错的证据。
在默默的为儿媳出恶气呢。
邓宸回来的时候,邓爸爸直接把他拉了过去。
应寒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神神秘秘的。
只知道没几天,姜沫就亲自过来了。
“领导知道我和你熟,所以让我来亲自请你回去。”
第三百一十六章:回旋
应寒挑挑眉“那个王鑫呢?”
“王鑫昨天被上面辞退了。”
“她坐过我的位置,恶心。”
姜沫噗呲笑了“得了,我已经给换了新的座椅,让你们小组重新帮你整理了下,放心吧。”
应寒笑着道“姚院长呢?”
“姚院长现在急的嘴巴气泡,就怕你不回去呢。他现在可怕你了,信不信你回去后,他肯定不敢在惹你。
你要是再给他来个辞职,估计他这个院长也该辞职了。”
“那是我有足够的资本,要不然我哪有那么大的面子,都惊动上面的领导。”
“说的也是,咱们有资本。”
应寒跟着姜沫去了趟单位,果然把她之前的桌子给换了张新的,椅子也换了一张新的。
姚院长在一旁连连劝慰的话,让她以后不要这么任性。
应寒也不会不给姚院长面子,倒也没说什么。
她还在休产假,在单位待了一上午,就回去了。
火车站的案,重新修改了下,也顺利的交到了上面。
最近正在审核,如果方案通过了,她有可能接下来的一年多里,要负责火车站的项目。
“寒寒,我最近看了个建厂子的地方。有空吗,咱们去看看吧。”
“桂花姐,在哪个位置?”
“西区那边。”
“那边呀,很偏僻吧。”
“但我觉得合适,那边有个大树林,你看看合适不,合适的话,咱们把那片树林也承包下来。”
应寒和李桂花去看了下位置。
在一个火车道不远处,这火车轨道平时都是拉货用的。
“这边噪音太大了吧。”
“对呀,就是因为有火车在这边,噪音太大,周围没什么居民居住,咱们的家具厂,整天做家具,弄那个电动的锯子有声音,厂子建在这里挺合适的。而且这边的地皮也很便宜,那么大一片地方,才5千块钱,咱们自己盖厂房,在弄个大仓库也够了。”
“那个树林在什么地方?”
“就在这块地的左边,你看,这个深沟下面,都是树木。”
应寒这才发现,这些树木都在一个沟里,这沟应该是好多年没有水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长的树,还是别人种的树。
应寒皱了皱眉,也太喜欢。
“桂花姐,这事儿咱们在考虑考虑。这个沟,还不确定会不会被上面征用呢。如果征用了,咱们得不偿失,赔偿也赔不了多少钱。”
“是么,这沟这么多年了,会被征用么?”
“这也说不准,我先打听打听。”
应寒其实心里明白,就算政府征用,也不会是现在,近几年肯定不会开发到这里。
不过应寒觉得,但应寒不想让厂子在这个地方。
这个火车轨道太吵闹了,做厂子也不合适。
应寒回去以后,拿着a市的地图研究了许久。
现在城市发展,都围绕在市中心的位置。
二环以内的,三环的地方还很荒凉呢。
她可以直接找个三环内的,这样离市区也近,不用找那么偏僻的地方。
厂房的事儿,应寒看了许久,还是找个和海叔家比较近的地方。
他们旁边有一块地,不太平,一到下雨天就会积水,也没种庄稼,还紧挨着公路。
应寒觉得那边挺合适,便和桂花姐商量了下。
桂花姐觉得不错,就让海叔和大海帮忙问了一下。
那块地皮要八千块钱,离市区近,还紧挨着公路,价格上还算不错。
两个人一商量,就要了那块地。
应寒在过年期间,设计出了一套厂子的方案。
另外,表哥也打来电话,让应寒帮着先把瓷砖厂子建起来。
年后,表哥还给他们邮寄了一笔钱,让邓宸帮着他建厂房。
h市那边的工业园区已经建成了,现在正在售卖和出租。
小区也在五月份建成了,那边的小区,还没盖好前。
就被一个单位相中了,找邓谈了一栋楼的房子。
准备当作单位的福利房。
虽然价格给他们的便一些,但算下来,还是挣了钱的。
哥哥之前在那附近买的地,正好被征用了。
小区建好后,邓宸给了大哥两套房子。
让他不要卖,先出租,这边的房子肯定会涨价的。
应立现在回到单位开始上班后,工资也是一般人的两倍,现在有了房子。
夫妻两个人又有工作,生活还算富裕。
养个孩子,还能攒不少钱。
过年回来的时候,给了爸妈一千多块钱,让他们买年货呢。
应爸爸和应妈妈,现在也轻松了不少。
儿女的大事儿都操办完了,孙子外孙子也都有了,大头的钱不用花,生活比前几年要宽松的多。
当然,他们夫妻两个也花不了多少钱。
每次应寒回娘家,家里的米面水果,都备的齐齐的。
不光是娘家,就连回邓家的时候,应寒也会趁着邓妈妈不在厨房。
把米斗面斗装的满满的,各种豆类也都放点儿。
自从邓宸空间的功能后,方便了许多。
每次收庄稼都是他来做,然后在拉着米,面,去找个磨面的地方,弄上十几袋,放在空间里。
现在工地上的一些面米的,都是邓宸从空间里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