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1 / 1)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 暖金 2000 汉字|4 英文 字 1个月前

提前走两天,这个月过完,你就可以出发了。”

“谢谢你,桂花姐。”

“谢我干什么,都是你那条鱼的功劳。”

应寒笑了笑,她的东西没白送。

“桂花姐,你和刘知青的事儿和家里人说了么?”

“说了,阿爹阿娘说明天让刘知青来我家吃饭呢。不和你说了,我去找刘知青了。”

应寒看着那李桂花欢快的步伐,不知道该为她高兴,还是该为刘知青可惜。

哎,不管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拿到介绍信,棚子里的几个人都为她高兴。

“这个月没几天了,寒寒,得赶紧准备准备,要带的东西都带齐了,记得钱一定不能都装在一起,分开装。走的那天,我给你烙几张饼,带着点儿饭团,能顶几天。”佩姨贴心的交代着,有一万个不放心。

“佩姨,放心吧,现在过年回家的大多都是知青们,不会有事儿的,我这次不回z市,我要去看我爸妈。”

“寒寒,你爸妈这种情况,应该不允许亲人探望吧。”

“我会小心的,不让村里人发现,我就看看我爸妈,看完就回来。”应寒想过这个问题的,但是她必须去,这个时候,也不知道爸爸受伤了没有。

“去吧,不去小丫头也不安心,不过到了那边一定记得小心点儿,人生地不熟的可没人帮你。”梁爷爷道。

“嗯,我知道了。”

第二天,应寒一大早背着竹篓去了趟镇上,这次是步行过去的。

买了粗盐,花椒回来。

然后在放羊的时候,到了山上,找了个隐秘的地方,把空间里的那些鱼肉,猪肉,鸡肉,都腌制了起来。

找个草节困着,然后挂到了一个很小很隐蔽的山缝里。

这地方要是有什么物出现,立马把她的这些肉给吃光了,她也是没办法,空间里可以保鲜,根本风干不了的。

她只能挂在这里。

看着她的心血,暗自祈祷着老天给点儿面子。

总之战战兢兢的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起来赶紧跑过去看看,发现东西都还在,提着的心总算松了一口。

这几天两点一线,家里山上来回跑。

在临出发的前一天,应寒把那些还没风干的半成品收进了空间里,这已经很不错了。

“寒寒,明天我们也没法去车站求送你,你自己小心点儿,路不要喝别人的东西,不要随便和人搭话,人家找你说话,你也不要理他们知道么。还有,我女儿据说也是在东北h市那边,叫严九香,具体我们也不知道在哪个地方。我这个戒指你拿着,如果有机会能卖个钱就卖了,如果卖不掉遇到我女儿给她就行,让她好应应急,如果遇不到也就算了,我和严老师就剩下这点儿东西了,寒寒你别介意。”晚上,大家都在厨房里给应寒烙饼呢。

严老师烧着火,佩姨忙活着,梁爷爷也应寒坐到一旁,几个人趁着这个时候说说话。

“佩姨,这应该是你很重要的东西吧,你自己还是留着吧,我到了那边如果遇到了,肯定和严姐姐说说,我身上有钱,她要是有什么困难我可能帮助她的。”

“不行,不能在用你们的钱了,我们现在就过意不去了,这戒指是金的,哎,再珍贵,再有意义的东西,也抵不上生活这道坎。”

“你佩姨说的对,拿着吧,也不值几个钱。”严老师道。

第二十三章:买房

“要是搁以前,我还能帮你弄张车票什么的,现在呀”梁爷爷叹了口气,闷闷不乐,身心受到很大的摧残。

应寒见梁爷爷这样,赶紧挽着他的胳膊道“梁爷爷,会好的,别想那么多。等这次回去,我给你带些北方的特产。”

“特产什么的就不用了,能用大米换点儿面粉就行,我就爱吃水饺面条。”

“呵呵,好。”

第二天一大早,应寒背着竹篓悄悄的出了村子,没惊动任何人。

到镇上的时候,时间还早,才六点。不过正好赶上去城里的公交车。

差不多半个小时到了县城,应寒并没有去火车站,而是去了医院。

书中说,应父被砸中了腰,有好长一段时间腰直不起来,后来因为发炎,高烧不退,没几天就去了。

所以她要来医院买些消炎药和退烧药。

消炎药买了十几盒,退烧药买了一瓶,就这些药,花了三块钱呢,不管什么时候,看病都一样,贵!

买完药,应寒才往车站去,她买的票不是去东北的,而是回z市的。

她要先回家,把那套房子买了,书中说房主年前就已经在卖了,直到年后才卖给女主他们。

她要趁这个时候买了。

从这边到z市,要坐两天两夜的车。

因为村长提前让她回来了两天,所以车上并没有多少人。

她买了个硬座,靠着窗户,以前看这种类型的,什么鸡鸭鹅,大包小包的放不下脚之类的,都是假的的,从上车后,就没这种感觉,人都很自觉,车上也有卖饭的,还有炒菜,应寒早上还买了两个茶叶蛋,到两天后下车,除了身上有股长时间不洗澡的味道外,别的都还行。

应寒出来没拿什么东西,除了两件衣服,就是佩姨给她准备的吃的,吃的早已经吃完了,下车背着竹篓一身轻。

从车站出来,看着前面广阔的马路,脚踩着下面的土地,应寒竟然有种久违的感觉。

哎,虽然是书穿过来的,但原主的感情,感知她都有继承。

凭着记忆,应寒坐公交车直接来到了房子的门前。

也不算是一个主要干道,但是这栋房子地理位置很好,就在一个十字交叉口面边,身后是一个皮鞋厂的家属楼一侧。

对面也是居民区,斜对面是个办公楼。

南边这一排属于民房,他家正好就在交叉口这个地方,地方比较小。

应寒本想敲门,手刚抬起来,里面就出来了两个人,应寒下意识的躲开。

“同志,你要是少点儿,我就立马要了。”

“你说的那个价格太低了。”

“你这房子又小又破,我们要是买到手,估计得翻新重新盖。”

“同志,你太不了解我家这栋房子了,这是我老父亲托一位建筑师设计的,看着虽然破,但墙体很牢固的,上百年都不会有任何问题。”

“说到你家老人,他们是在这里走的吧,我记得你家刚办完丧事不久,当然了,咱也不说这个了,一千六,如果可以了,咱们现在就去房管所。”

房主摇摇头“要不你在看看别的房子吧。”

“你真不考虑?”

房主摇摇头。

结果那人还真转身走了,应寒看出了房主的犹豫。不过还好,幸亏没叫住他,不然可没她什么戏了。

这个买房的人,并不是女主爸爸。

“同志,您的这栋房子在卖么?”

房主正失落的时候,见有人问,面上一喜,抬头一看,竟然是个半边脸红斑的小女娃。

有些不耐烦道“我这房子是在卖,你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