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7 章(1 / 1)

书穿八十年代小女不倒 暖金 2000 汉字|2 英文 字 4个月前

药现在还不能用,得等你的疤块掉完了才能用。”

应寒接过她妈给她准备的狗皮膏药,一阵恶寒,黑乎乎的,这个贴在脸上,她就算不毁容,也能真毁容了吧。

“妈,这个我能不贴么。”

“不行,这个可贵了,一贴一块钱呢。你可不能浪费了。”

“啊,这么贵呀,妈以后别浪费这个钱,你们刚刚不还说,我这脸不会留疤么。”

“那也得一防万一。”

应寒转头求助这爸爸,结果爸爸这次也不帮她“这次得听你妈的话,都是为了你好,一个小姑娘要是脸上一块疤,以后怎么办?”

“是呀,这次和你上次自己弄的红颜色可不一样,听妈的,咱们就帖这一个月,如果嫌丑不敢见人,咱就不出门,妈给你单位帮你请假。”

“嗯嗯,好,都听你们的。”

“这就对了,我看过几天你这疤块都能掉,咱们先试试。”

应寒知道都是为了她,不想让他们担心,点头应着,贴就贴吧,大不了那几天不出门。

“爸妈,那个王秀娥这么害寒寒,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应立心中有气,那个王家,不是老的,就是小的,整天跟饿狼的盯着他们,没完没了了。

上次解决了王二梁,他不敢蹦跶了,这次她女儿有开始学他那一套了,而且比他更狠。

“你们好好工作,这事儿爸心里有谱,你们别操心。”

“爸,别,别呀,这事儿你们都别管,我来。冤有头债有主,要找她事儿,也得是我这个债主。”

“哪学来的这种调调。你呀,你能把她怎么着。”应妈妈看着女儿欢快的样子,笑着摇摇头。

“这你们不用管,我有肯定要解解气的。”

“行,寒寒,你想干什么,和哥说一声,哥陪着你。”应立揉了揉她的头,生怕她吃亏。

“嗯好。”

一家四口欢声笑语,最后在火炉子旁边玩起了麻将。

期间应寒还用空间的水,给家人煮了一壶茶水。

凌晨三点多的时候,实在熬不住,才上楼睡下。

去年大年初一,她和哥哥,还有柳枝一起跟邓宸他们去了郊外。

今年她哪儿也去不成。

倒是哥哥跟着爸爸出去了一天。

“东西都买齐了么?”

“买齐了,都是年前买的。”

“买的不少,也够体面,咱们是不是得找李大妈,她也算你们的媒人。”邓妈妈提议道。

“咱们这次去算不算定亲呀?”

“那可不就是了,这次一去,以后小宸和应寒的事儿就算订下来了。”邓宸的婚事定下来,邓妈妈也跟着高兴。

今年这个团圆年是五口人,明年有可能是七口人了。

“那得请,必须请。明天我就去跑一趟李大妈家。”

“红鱼可别忘提两条。”

这个年,一家子人都为邓宸高兴。

虽然这次应寒出了车祸,脸上受了那么严重的伤,我们虽然担忧过,但儿子喜欢,他们也不是那种因为脸上一块疤,就打退堂鼓的人。

儿子喜欢就行。

这边邓家在如火如荼的准备着去应家的一系列的礼品。

定亲该有的程序。

另一边,应寒这两天就在院子里鼓捣自己被撞的变形的车。

因为马上要放假了,没来得及修。再有,现在修车的地方还真不多。

像这种的得发到同品牌的厂子里去修,这厂子远着呢。

来来回回大半年都有可能,而且费用还高,怎么算怎么不划算。

唯一划算的,就只有一个办法。

“寒寒,你弄的这是什么,跟狗项圈似的。”

“哥,不懂,这是u形枕,可以预防颈锥病,当然还有别的用途。”

“什么用途?”

“护脖子用的。”

“是么,那你给我也做个。”

“这个等我用完,直接给你了。”

“你用到什么时候?”

“我就用一次。等你回b市的时候,你带走在那边用吧。”

“好。”

应寒大年初一在家里,拿着妈妈留下的旧布头,缝缝补补的,做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

大年初二,本来是走娘家的一天。

但今天却成了邓宸和应寒的定亲日。

应家今天穿了一件款的绒大衣,里面一个淡紫色毛绒绒的毛衣。

下面一条深色的裤子。

简单的给自己编了个不一样的辫子,吹在脑后。

衣服穿的再好看,脸上那么大大的疤,很影响美观。

差不多十点多的时候,李大妈提着一条鱼来了。

李大妈也算是他们的媒人了,定亲这事儿,她肯定要到场的。

这不,欢欢喜喜的帮着应妈妈一起在厨房忙活。

都不让应寒帮忙,从来到现在,嘴一直没停过,总之各种话题和你聊,不冷场。

应寒在客厅都为她累,给她送茶水都送了两次。

不亏是这附近有名的媒婆,这张嘴,确实厉害。

邓家人来的时候,开着邓宸那辆车,一家人都来了。

后备箱里的礼物馋眼了附近的邻居们。

这罐头都是成箱给搬的,麦乳精也是一提一提的。

用油纸包着各种糕点,各种肉罐头。

第两百一十五章:应寒的出击

两条白沙香烟,两只活鸡,两箱汾酒,两个羊腿。

“哎呦,这邓家是来提亲的?”有邻居看着又是香烟又是羊腿的,一看就是定亲的把式。

“可不是么,李大妈今天一大早就去了应家,八九不离十。”

“那香烟一盒五块多吧,这邓家真是下了血本了。”

“李大妈这次阴差阳错做了个好姻缘。”

应家和邓家两家定亲的事儿,半天的功夫,就传遍了两个大院。

今天走亲戚的多,两个大院的人见了面,都在讨论李大妈做的这个媒。

如果有会说段子的,也能添花加蜜的说成一个让人羡慕的爱情故事。

“听说邓家的那个是私生子。”

“应家的小女儿要嫁给邓家的私生子?”

“应家的小女儿还毁容了呢,出车祸撞的可不轻。”

“邓家的私生子还残废了呢。”

“两人还挺般配!”

“那可不是。”

“这次李大妈阴差阳错的,促成了这么两队,又有了保媒一把底气。你看看蒋家和王家,两对人结婚一年,越过越好。”

“一对好,不一定两队都好。邓家这个手残废,也没什么本事,在一个区建筑队上班几年,还是个小队长。这结婚过日子,过的都是鸡毛蒜皮的琐事,用钱的地方多了。应家小女儿倒是有些本事。但现在脸毁了,不知道会不会自暴自弃。”

“任谁毁了容不闹腾的,只不过咱们不知道罢了。不过邓家不在意应寒这张毁容的脸,依然选择订婚,咱还真的佩服人家的勇气。”

“要我看,邓家这是为了高攀。”

“这只要当事人知道,哈哈。”

外面闲言碎语的时候,应家,邓爸爸直接给了应寒五千块钱的彩礼。

惊的应家人和李大妈一时间静止在了那里。

“老邓,咱们按平常规矩来,不用搞特殊。”

“我不算特殊,咱们市里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彩礼,这钱呀,我们两口子还真拿不出来,这是小宸自己的钱,这小子就是不想让寒寒委屈。

都是孩子的心意,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