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的柱子上和墙壁上,也都挂满了文字、挂画,桌子和椅子跟别处的茶馆不同,都是上好的木料所制,而且证件茶馆当中都是静悄悄的,不像别的茶馆和酒楼中那么吵闹,里面的众人,有的再挥毫泼墨,有的坐在那里静静的捧着书卷,偶尔喝一口桌子上的香茗,这让李冰觉得这倒是个好去处。
现在茶馆当中人不是很多,除了那几个坐下看书和品几个人分成了三个小堆,围在那里,显然是在搞赛诗会或者写字什么的。宇文琼若本身也是个才女,虽然很想过去看一下,但是现在实在是太累了,所以还是顺从的跟着李冰先坐下休息。
李冰一行十人刚一进茶馆的时候就被里边的人注意到了,这么庞大的队伍,就算不出声也会被人看到,况且李冰身边那几个护卫身上无形中散发出来的凌厉的气势,让屋中的人都感觉到了,他们似乎对于被打扰十分的不满,正用愤怒的眼神看着李冰一行人的时候,却注意到了李冰身边的宇文琼若,宇文琼若身上那种气质与绝美的容貌一下子就将茶馆当中众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而宇文琼若身边的李冰则是被他们给自动的忽略了。
跟小二要了一壶好茶之后。李冰和宇文琼若就在那里休息了起来。他们两个人头靠在一起低声地说着一些今天碰见地有趣地事情。而宇文琼若则是不时地掩着嘴低声地娇笑着。那绝美地样子让周围那些注视着这边地文人们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看向李冰地眼神中也带着几乎要把李冰灼烧掉地怒火。
男人都有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地习惯。尤其是在漂亮地女人面前。那些文人当中已经有人认出了宇文琼若地身份。毕竟宇文琼若地名字当年还是引起宇文琼若地注意。说话地声音也打了起来。大声地念着自己平日里地得意之作。那些听地人也不断地大声地喊“好”。同时目光还是不断地朝着宇文琼若那边撇着。在密切地注视着宇文琼若地反应。一时间。茶馆里面到处是一阵嗡嗡地声音。
李冰和宇文琼若顿时感觉刚才那种宁静地气氛被打扰了。看到李冰地眉头皱了起来。宇文琼若下意识地朝着他们那里投射了一个责怪地眼神。但是那些文人们却丝毫没有把宇文琼若那责怪地眼神放在心上。反而似乎是受到了鼓励一般。声音越来越大了起来。而宇文琼若和李冰岂会不知道这些人地心思。也就自顾自地说话。不再理那些人。
那些人见宇文琼若不再理他们。有一些则是停下了自己那些无聊地举动。但是偏偏有人则是就是不信邪。看到宇文琼若没有理睬他们地样子。其中一个刚才闹地最欢地人放下了手中地毛笔。在周围人地起哄声中。径直地朝着李冰那边走了过去。到了李冰桌前地时候。那些护卫们立即伸手挡住他。不再让他靠近。
“哼。我是来以文会友地。你们这些粗人都给我让开!”那人对着那些护卫们说道。声音传到了李冰地耳中。李冰地眉头微微地一皱。但是想想还是对着自己地护卫打了个眼色。那个护卫见状。就放了他。那人没有朝李冰看一眼。径直走到宇文琼若地身边。对着宇文琼若躬身作了个揖:“宇文小姐。小生有礼
宇文琼若见他那唐突地样子。心中甚是不喜。但是碍于面子。还是微微点头。但是脸上已经换上了拒人于千里之外地脸色。那个人见了丝毫不以为然。当年宇文琼若就以冷艳才女之名闻名遐迩。他倒是也知道。
“在下王绩,仰慕宇文小姐已久,没想到今天在这里见到,真是在下的荣幸啊!”那人继续说道,李冰看了那个人一眼,没有说话,只是端着自己面前的茶水不动声色的喝着,而宇文琼若先是点点头,然后将自己的手放在了李冰那放在桌上的手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
------------
三百五十一章 柴绍也来插一腿
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人,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医药以济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王绩一生郁郁不得志,在隋唐之际,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又自知难以显达,故归隐山林田园,以琴酒诗歌自娱。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隋开皇二十年,只有1岁时便游历京都长安,拜见权倾朝野的大臣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童仙子”。后来应孝廉举,中高第,授秘书正字。但他生性简傲,不愿在朝供职,改授扬州**县丞。因嗜酒误事,受人弹劾,被解职。其实,他并不看重官职,故感叹道:“网罗在天,吾且安之。”时隋末大乱,他常和隐士仲长子光在一起饮酒赋诗,养鸟等均有研究。好弹琴,曾“加减旧弄”,改编琴曲《山水操》,为世人所赏。又精于占卜算卦,兼长射覆。但最大成就在于诗歌,有《王无功文集》五卷本行世,被后世公认为是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扭转齐梁余风,为开创唐诗做出重要贡献,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王绩年少时就来到长安,所以对于长安第一美女的名字自然也是知晓的,当年他还慕名想要前去拜访过,但是宇文府的大门岂是他这种小宦之家能够进去的,所以没有什么意外的吃了个闭门羹,所以他也只是在街上的时候远远的看过宇文琼若几次,后来他就离开了长安,一直隐居,知道去年的时候才重新回到长安,那个时候宇文琼若早已到了汉王府中隐居起来,他也一直没有再遇见年少时心中的那个女神,直到今日再次遇见。
宇文琼若的那个动作他自然是看在眼中,脸上顿时闪过了一丝阴郁,文人嘛。都有那么一种恃才傲物的心理,实际上也是一种自身的优越感使然,古时候能够念得起书的人,一般家境都不错,要么有钱,要么有权,所以他们从小生活在那种环境下自然养成了那种心理,自古文人相轻,其实也是这么个道理,在他们地心中。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自然看不起其余的人,王绩也是这个样子,从小他也是被杨素称为神童的人物,这么多年下来,他自然也是觉得自己是个人物,所以刚才他也自持着自己的名气,就那么大大拉拉的走过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