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但是很可惜的是,去找罗士信的人回来告诉他,罗士信已经和秦琼结为了兄弟,住在了山东历城秦琼的家里帮他照顾老娘,李冰听后失望不已,暗叹自己和罗士信没有缘分,说不定以后还会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但是李冰并不害怕,单单一个苏定芳就绝对不会输罗士信很惨,更不用说还有他和李元霸了,所以李冰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李冰跟着紫阳真人学艺已经五年了,这五年来,紫阳真人用心的教,李冰用心的学,终于学会了他差不多六成的本事,这一日,紫阳真人突然告诉李冰他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教他了,以后就靠他自己领悟和勤加练习了。紫阳真人叫过李元霸来,很慈祥的看着这哥俩说道:“五年了,我教了你们五年,也在这国公府住了五年,我已经把我的本事差不多都传授给了你们,现在我们师徒缘分已尽,也该是我离开的时候了!”
李冰和李元霸闻言赶紧跪下:“师父,是不是徒弟哪里做的不对惹你生气了,我们一定改,师父别不要我们好吗?”
紫阳真人爱怜的抚摸着这两个强忍住泪水的孩子,脸上禁不住也是老泪纵横:“为师也舍不得你们这两个娃娃,但是为师的心不在这里,锦衣玉食不是为师心中所愿,为师的心在天下,云游四海才是我的生活,所以现在看着你们都成才了,我也就可以安心的走了。”
李冰知道自己师父一直说一不二,也情知这件事到了现在也是无法挽回了,当下抹抹眼中的泪水,这五年来的朝夕相处,他早已经把这个老人当做了自己的亲人,现在面临分别,心中怎能不伤感,强笑道:“弟子多谢师父这些年的倾心栽培,没有师父的教导,就没有我和元霸的今天,我们只希望师父再在府上盘亘两日,好让我二人尽尽心中的孝心。”
“痴儿啊痴儿”紫阳真人看着这两个泪流满面的徒弟,叹了一口气:“也罢,那就再住两日,正好为师有两件礼物尚在路上,要送与你二人,算是为师对你们的最后一次帮助。”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紫阳真人所说的礼物也送到了府上,“这两件礼物皆是为师百多年来收藏中的压箱之物,但为师已经没有什么用处,现在赠与你二人,也好尽尽我们一片师徒之谊,给冰儿的乃是这件龙鳞亮银甲,此甲分内甲与外甲,外观美观坚固而且又极其轻便,传说是用天上神龙的鳞片缝制起来的,也传说是当年不败将军常山赵子龙遗留之物。等你长大了好穿着这件龙鳞亮银甲去建功立业。而给元霸的,是这对擂鼓瓮金锤,元霸你一直没有趁手的兵器,为师就将这对锤送与你,此锤单只三百二十斤,正好适合你这力大无穷之人。”
分完了礼物,见自己的两个徒弟对自己的礼物一阵爱不释手的样子,紫阳真人十分的欣慰,知道自己的礼物很和徒弟的心意,然后对他二人说道:“临别之际,我再冒险替你二人透露一下你们命运饿天机,冰儿一生的命运贵不可言,他日绝非池中之物,只是要小心二龙相争,避免祸害苍生啊,而元霸戾气太重,是杀星下凡,本该早夭,但是为师这有一个转运之法,你以后需得小心,不得伤害使镗之人的性命,否则,汝必危,你二人好自为之,为师去也……”说完,紫阳真人大袖一甩,竟然消失不见。
李冰和李元霸愣愣的看着自己的恩师就这么离去,心中皆是一片伤感……
------------
第二十七章 战事又起
今年的六月似乎格外的干燥,都已经一个月的工夫了,老天愣是憋着一场雨没下,太阳每天火辣辣的烤着大地,田地里的庄稼都无精打采的耸拉着脑袋,地上一片片的龟裂,就像人手上一道道冻疮的伤口那样触目惊心,农家人每天都在心急火燎的盼望着老天能长长眼,降下点雨水。
自从紫阳真人离去以后,李冰整天变得没精打采的,就连一向迟钝的李元霸也些日子也安稳了不少,只是每天把自己关在院子里抚摸着紫阳真人临走赠他的那对擂鼓瓮金锤,脸上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
老天爷不下雨,急坏了庄稼地里的农人,也急坏了京城里的朝廷,自进入七月以来,大隋朝廷先后从各地收到紧急奏折,称当地大旱,杨坚责成户部迅速拟定出个抗旱的方案,这些日子户部尚书苏威几乎天天都往唐国公府跑,他一直和李渊交好,而李渊此人有比较有主意,苏威也是头一次遇到这种全国范围的大旱,急的团团转却没有什么主意,就来麻烦李渊了。
而李渊虽然素有主意,但是他毕竟是主管吏部的,对于这些民事也就没有了什么好主意,所以两个人在书房里商议来商议去的,还是没商量出什么好的主意来。
窦氏这些日子见李渊一直愁眉不展,就问李渊为何时而烦恼,李渊就把这大旱之事告诉了窦氏,这窦氏虽然饱读诗书,但是毕竟也只是一介妇人,也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再后来,整个国公府都知道了今年大旱的事。由于今年是旱年,秋后粮价必然飞涨,窦氏赶紧安排府内账房支钱去城内购粮,好供府内度过这个大旱之年。
李冰这些日子出门的时候,见到长安城内和往日并没有什么分别,依旧繁华如昔,卖场的小姐,吆喝的商铺,纨绔的权贵公子,似乎外面的大旱和这个长安城完全是两个世界,外面的农民奋力的挣扎在死亡线上,而长安城内的权贵们还在一个个的醉生梦死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他不由得轻轻的吟出那著名的民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但是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人吃人的社会,现在的他也无力去改变些什么,只能默默的看着这些可怜人,话又说回来,貌似折扇这玩意还是他先明出售的。
对于抗旱,在后世也是个难题,除了人工降雨以为几乎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而李冰对于农事又一窍不通,他不是那种百科全书式的穿越,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知道的有限,他不会造飞机大炮,不会挖机井改良农具,既不会造纸也不会造船,他只能用古人的方法来慢慢的实现自己的想法。
面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