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笑笑。然后把头扭到了一边,而李冰也是现了刚才那一幕。他心中不由的一阵苦笑,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这两个女子的身份居然暴露了,面对李渊责问的眼神,他心虚的低下了头,李渊走到他身边带着严厉的轻声说道:“以后再找你算账!”说完带着众人到了卧室外面焦急地等待着。李冰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是他地心中并没有一点的轻松,他最珍爱地爱人还在里面痛苦不已,而他却一点忙也帮不上,只能烦躁的在外面走来走去,望眼欲穿的看着那紧闭的房门,而窦氏看到李冰一脸担心的样子,不停的安慰着他。
上次长孙无垢生李芮的时候李冰没有陪在她的身边,而这一次,他终于知道了在外面等待那是怎样的一种煎熬,听着里面那一阵阵痛苦的呻吟声,他的心中在滴着血,如果可能的话,他愿意代替自己的爱人去受罪。
一边的张沁瑶等人看到李冰焦急的样子,心中一动,来到他的身边,轻轻的拦住他的胳膊,李冰一愣,然后就看到了张沁瑶、袁宝儿和高曦那安慰的眼神,他心中一阵感动,轻轻的捏住这个女子的手,然后给了一边碍于李渊而不敢上前的陈蝶蕊一个安慰的眼神,注意力又转移到卧室中。
良久,在众人的期盼下,当第一束阳光从黑夜中射出来的时候,“哇”一声嘹亮的哭声打破了这份紧张的气氛,紧接着不一会的时间,那紧闭的房门终于打开了,一个稳婆兴高采烈的出来喊道:“生了,生了!恭喜郡公,夫人她生了个小公爷……”稳婆的话还没说完,李冰就一把推开她,闯进了产房中。
卧室里面,长孙无垢正在指挥着那些下人们收拾着东西,见到李冰进来后朝他展颜一笑,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李冰也给了她一个感谢的眼神,然后径直来到床边坐下,看着床上的母子,此时萧诗筠正满头大汗的躺在床上,但是脸上带着一丝恬静的笑容,刚刚生育的她,原本就绝世无双的容颜上有多了一丝圣洁的母性气息,看起来是那么的端庄,李冰轻轻的在她的脸上亲了一下,对着脸色苍白的萧诗筠说道:“筠儿,辛苦你了!”萧诗筠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摇摇头,然后把头埋进了李冰的怀中:“能够给夫君生个儿子,诗筠很开心,诗筠也终于有了和夫君的孩子了,夫君你看,这是我们的儿子呢!好可爱!”
“是啊,长大后肯定像他爹一样是个迷倒万千少女的美少年呢!”李冰笑着说道。
“什么呀,我才不要呢,我的儿子一定是个大英雄,可不能向他爹那样,祸害那么多的女孩子,哼!”刚刚才有了一丝母性沉稳的气质的萧诗筠马上就恢复了自己的本色,对着李冰笑道。
李冰没有再说什么,只是把萧诗筠还是自己的儿子静静的搂紧,而外面的那些家人们也是一窝蜂的涌进了卧室,不顾李冰的强烈反对把这个小生命抱在怀里传来传去,溺宠不已。这个刚刚生下来的小生命成了众人手上最好的玩具,看的李冰和萧诗筠两口子是担心不已,最后,由于是李冰的第一个儿子,而且还是由李冰的正妻萧诗筠生的,所以这个凌晨出生的小生命就成了武平郡公的嫡长子,而这个儿子,也被李冰取名为李凌。
这个上元节,由于郡公府的世子降生了,整个国公府和郡公府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而武平郡公得子的消息也很快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李冰得子可不是件小事,所以武平郡公府上,很快就堆满了京城大小官员送来的贺礼。
------------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风雨飘摇的大隋
大业三年,距离李冰长子李凌诞生已经五个多月了,就像李冰以前想的那样,现在的大隋,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阶段。
二月,新罗遣使密谋杨广,共同图谋元气大伤的高句丽,杨广对于上一次对高句丽用兵的结果不满,虽然已经成功的把鸭绿水以西的土地并入了大隋的版图之中,但是杨广的胃口并没有被满足,在他的心中,大隋既然出兵了,就一定要把高句丽举国全部拿下,但是紧紧是拿下了一半的国土而已,这是他不能容忍的,现在新罗遣来了使节,想要和大隋联合起来出兵高句丽,两国夹击,灭掉高句丽,有了新罗的结盟,杨广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虽然到时候要和新罗一同商量战果的分配问题,但是杨广打算在出兵灭掉高句丽后继续突袭新罗,与高句丽不同,新罗的地势比较平坦,比较适合大隋的骑兵大规模的作战,殊不知,在杨广自以为聪明的算计新罗的同时,新罗也在算计大隋。
三月,杨广不顾众大臣的反对,强硬的布了出兵高句丽的命令,派老将贺若弼为帅,张须陀、牛弘等人辅佐,征了六十万的大军出击高句丽,上一次大战元气大伤的高句丽根本就无力阻止反击,虽然有战神乙支文德的组织反击,但是贺若弼在吸取了上次大战的教训后,把乙支文德率领的二十多万高句丽军打得节节败退。但是出乎杨广意料地是,本该在这个时候夹击高句丽的新罗军此时却按兵不动,这还不算。新罗还私下与高句丽朝廷结盟,偷偷派遣了一支新罗军与高句丽军一起伏击了追击的隋军,杨广在知道自己被新罗摆了一道后,大怒,没有让吃亏地贺若弼撤军,而是让他继续率军与高句丽与新罗的联军战斗,双方一下子又陷入了僵持的阶段。(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杨广对目前的形势很是生气,亲自前往边境督军。顺便派出使节前往新罗谴责他们的行为。
由于大隋的再次出兵,原本刚刚有所缓和的大隋国库又到了紧张的地步,已经渐渐有入不敷出地地步,除了对高句丽用兵外,现在的大运河的修建也渐渐的到了最后的关头,开始的时候大运河就是计划三年内完成的,这到了最后一年,为了按时完成大运河的工程,工部不得不再次加大劳力的征,导致百姓哀声怨道。由于青壮年劳力要么去了辽东战场,要么被抓去修运河,所以田地大面积的荒芜,粮食大范围地减产,民不聊生,原本强盛一时的大隋现在渐渐的虚弱了起来,压在百姓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原本就呈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