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1 / 1)

射宋 约翰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代,无愧于天下雄城的美名,可惜,再宏伟险峻的城防,也无法挽救这座城市最终陷落的命运。

如今,韩记刚刚冒出嫩芽,想要见到阳光雨露,必须掀翻压在头顶这块叫作“大宋”的磐石。

转身看了看激动的热血沸腾的属下,微笑着说道:“进城吧。”

船头刚过关卡,陈三笑容可掬地抱拳问候:“陈三见过韩会长,祝韩记生意兴隆!八方来财!”

韩逍遥含笑拱手:“托陈兄吉言,以往诸多照顾,韩记上下铭刻于心!”

说完看了一眼徒弟,蒋雀儿会意,从怀中掏出一只布囊抛给陈三。

船只继续向前,韩逍遥扬声说道:“些许心意,请弟兄们喝茶。”

接住布囊,陈三笑的更灿烂,目送韩逍遥远去,才打开布囊,一卷银票合计二十两。

他心里明白,初次见面韩逍遥算是非常大方了,可也没到三十贯非常熟络的地步。

这意味着,对方并不拒绝与自己交好,好到哪种程度就看自己的表现。

将布囊塞入怀中,各色人等见的多了,反正来日方长,陈三并不急于贴上去抱大腿。

不过,额外收入一笔,总是心情欢喜。

韩记一行人在杨勇的带领下就近靠岸,直奔马行街尾。

一路上,精美绝伦的亭台楼阁,光鲜亮丽的店家酒肆,摩肩接踵的行人,令蒋雀儿与两名安保队员几欲目眩神迷。

杨勇犹如主人一般,一叠声地卖弄着各种名胜与典故,言谈举止不自觉地流露出“俺是土生土长的东京人,这些都不算啥”,得意之色溢于言表。

蒋雀儿与安保们自然一副“哇!原来如此,你好厉害!”的表情,韩逍遥始终微笑,偶尔附和夸赞一两句。

可元十四由始至终看不出韩逍遥有任何神色波动,心道:此子冷静如斯,当真非人哉!

有杨勇领着,一行人欢欢喜喜进入平安客栈,韩逍遥师徒住上房,元十四及安保队员住普通客房。

待进入客房,蒋雀儿惊呆了,装饰陈设披红挂彩,芙蓉纱帐锦绣被褥,圆桌上晶莹剔透的茶具,颜色鲜亮的果品,还有浓郁的香味……

这绝对是神仙住的地方!

里里外外看了一遍,韩逍遥不见喜怒,杨勇试探地问道:“韩先生,若是短缺事物俺这就让掌柜添置,若您不满意俺再另寻他处…”

韩逍遥这才环顾室内,然后笑道:“此处甚好,吕大人费心了!”

杨勇这才放心,拉着蒋雀儿细细交代注意事项后便告辞而去。

不多时,元十四单独来到上房,说是都安顿好了,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人靠衣裳马靠鞍。

韩逍遥带领众人出了客栈,就近寻了一家成衣铺。

虽说众人都是换过干净衣物,但多少都不太合身,而且基本上都是青衣黑鞋,一望便知是穷苦人家。

韩记虽然大兴土木购买粮布,但半个月积累到如今,仍然有一千余贯,韩逍遥给三娘留下三百多贯应急,剩下八百贯换成银票统统带在身上。

等到众人出了成衣店,已是改头换面,两个安保上下一新,元十四与蒋雀儿所穿衣物的面料做工与款式更为考究,明显看出稍高一筹。

韩逍遥则穿着一身锦缎棉服,外罩紫貂皮氅,腰间缀如意玉佩,脚穿一双鹿皮软靴,这一身扮相,端得是风流倜傥雅致贵气。

常言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可元十四分明觉得韩逍遥的气质竟然压住了这一身昂贵的行头。

他不得不在心里挑大拇指:这小子若是去了马行街,不知引得多少楼里的女子愿意自荐枕席?

韩逍遥对着铜镜看的不是很清楚,便问道:“十四哥,看看可有不妥之处?”

元十四从上到下打量一遍,确定没问题。

“会长这身扮相,与半月之前简直一天一地,俺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不合适也不行,众人换了一身行头,两百贯花没了。

其中,韩逍遥一个人就占了一百八十贯,如此大的手笔连元十四也咂舌,但韩逍遥安之若素。

这倒不是暴发户心态,实在是没办法的事。

马行街非富即贵,若是衣着简陋怕是连门都不让进,故而只能紧着韩逍遥一个人花销,他们四个人权且当作跟班。

一行人从成衣铺出来,活脱脱是哪家高门大户里出来的俊俏小郎君,带着亲随四下里游玩的架势。

“走,去州桥。”

062章 一日看尽汴梁花

初春,冰雪未消,晨光普照。

一名十六七岁的青衫少年,面南背北拄着棍儿,立于黄河大堤之上极目眺望。

须臾,少年身旁响起黄鹂般清脆的声音。

“看!那儿就是东京城,过了河再走小半天功夫就能到。韩大哥,别怪俺没提醒你,若是偷跑过去,被官军捉到要杀掉的哦!”

少年即是“韩大哥”,侧头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黄鹂”。

十二岁的沈三娘有着婴儿肥的脸型,虽然黄毛丫头一个,却偏偏要装出小大人的模样。

她的衣裙已然破旧却打理的干干净净,两只发髻上的红头绳算是唯二的首饰。

三娘踮起脚尖,伸手指向南边影影绰绰的城廓,颇为憧憬地说道:“听人说东京城里有座艮岳,堆满了各种奇珍异兽美味佳肴。

俺们大宋的道君皇帝在里面求仙问道……唉~要是、要是能进去看一眼该多好啊!”

少年不由得默然,只是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韩逍遥,本该在21世纪的大好时光中享受人生!

可一梦醒来,逆流近千年的荒唐事,猝不及防地砸在目前豆芽菜一般的身体上。

人家的主角穿越历朝历代,不是做暴君就是当太子,开场霸气侧漏呼风唤雨。

再不济,烧个瓷器磨个豆腐,哪怕去护理母猪,也能赚得盆满钵满锦衣玉食。

轮到自己,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这算不算没天理?

躺在草窝里喝了两天米汤的韩逍遥,终于明白这不是一场梦。

今晨醒来,拄着木棍,他走出栖身的草窝,真真切切地看清楚当下的世界。

方圆百里,俱是荒野,遍布着饥寒交迫神情麻木的流民。

此处原本都是大好良田,只因历年黄河汛期,为了确保南面的东京城,此处往往是官府泄洪的首选,遂变成泥沙混杂的盐碱荒草滩。

据韩逍遥所知的有限信息,他脚下是黄河北堤,现在是宣和五年。

大宋。

东京城。

道君皇帝。

压垮腐朽帝国最后一根稻草的艮岳。

这让韩逍遥一阵牙疼。

没想到,自己稀里糊涂竟然穿越到被历史和汉族永远铭记的时代。

不出意外,此刻,那位皇帝老儿和高官权贵们,必定歌舞升平丰享豫大。

可他们绝不会想到,几年之后,野蛮与文明不可避免地直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