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赵佶无意再争皇权。
赵佶心知肚明,便故意笑着说道:“正该如此,自家人,免礼免礼!都坐下说话吧!”
虽说不用跪拜,但韩逍遥还是躬身作揖,赵福金行了标准的福礼,之后二人才落座。
客套的寒暄过后,赵佶担心犯了忌讳,一时不知说些什么。
不得不说郑氏接人待物心思通透,为了不冷场便主动看向襁褓中的韩月蓉,笑着问道:“月蓉应有百日了吧?”
这句话顿时说到赵福金心坎上了,将女儿抱给郑氏:“还有五天便是百日,现在除了吃便是睡。”
“老话说:能吃能睡就是福!”郑氏抱着韩月蓉又对赵佶笑道:“老爷,瞧瞧,您的小孙女白白嫩嫩,将来一准像福金那样是个大美人!”
赵佶见到韩月蓉,顿时回想起赵福金小时候的模样,也不由得心生喜欢,点头道:“这眉眼确实像福金,好,好!”
说着从怀里取出一只小金锁塞入襁褓,有些愧色地对女儿说道:“见面礼颇为寒酸,你二人莫怪!”
还真别说,赵佶此时吃喝穿用都是临时国务府院分配,钱财确实不多,这金锁还是好不容易凑出来的,就是为了给韩月蓉当见面礼的。
礼多人不怪,赵福金对二号别院的详情非常清楚,见父亲破费,心中也是感慨,加上亲情使然,便开始嘘寒问暖,正堂的气氛也变得较为自然。
言语间,赵佶自嘲道:“为父年近半百,又成了不良于行的废人,日后闭门谢客,只图安度晚年即可。”
赵福金多聪明,知道这话明着是对自己实际上却是说给韩逍遥听的,于是冲丈夫眨眨眼。
韩逍遥微微一笑,接过话头:“泰山大人不必担心,我已命人打造轮椅供您驱使,也请了能工巧匠研制‘义肢’,一旦功成,泰山便可行走自如。”
“哦?”赵佶不理解什么“轮椅”“义肢”,但听说可以行走自如,倒是真的心动,但转念一想便拒绝道:“贤婿身居核心,想必日理万机,怎可为区区小事如此费心?”
韩逍遥笑了笑说道:“说忙确实忙,但说不忙也不忙,真的说起来,福金倒是比小婿要忙的多,至少轮椅和义肢最后都要她来负责落实。”
咦?
这倒是让赵佶和郑氏很吃惊,赵佶迟疑地说道:“祖宗家法:后宫不得预政!贤婿虽然宠爱福金,也不可令其过于胡来,免得滋生事端……”
这话当即引得赵福金不满意,便解释道:“父亲有所不知,当初在燕云管委会,女子为官者占据三成,女儿发现,某些领域女子做事不输男儿!”
赵佶看了看韩逍遥,韩逍遥点点头说道:“的确如此,诸如教师、医护、财务、科研等许多方面,女性的效率更高。当然,燕云不歧视女性,实现了同工同酬,让更多的女性发挥自身价值。”
得到肯定的赵福金为了证明自己,当即给父亲讲解“轮椅”和“义肢”的研发,从功能、材质到便利性,做了一次简单科普。
“所以,轮椅可以大幅度减轻推行者的劳动强度,而义肢则需要依据病患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磨合,也需要病患坚持锻炼体魄,最终可以借助拐杖实现自主行走。”
郑氏啧啧称奇,赵佶也对女儿刮目相看,听着赵福金如数家珍地讲述清华园各项新奇的科研项目,顿时觉得完全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突然,韩月蓉醒了,瞪着大眼睛哭嚷起来,年轻的乳娘示意韩月蓉应该是饿了,于是郑氏带着赵福金和乳娘抱着韩月蓉去了偏房喂奶。
赵佶犹豫再三,决定开口:“贤婿天纵奇才,麾下精兵猛将如云,又挽华夏于既倒,造福苍生万民,可继皇帝位!”
“真的?”
赵佶赶紧回答:“真的!”
韩逍遥点点头,说道:“泰山能有这种想法,小婿很欣慰,不过‘皇帝’就算了!”
啊?
赵佶皱了皱眉,以为韩逍遥防备自己,便说道:“新朝立国在即,放眼天下除了贤婿还有何人能当?这不愿称帝莫非是有所顾虑?”
326章 完颜兀术之死
当皇帝有什么顾虑?
韩逍遥没有回应,反而问道:“泰山大人,小婿冒昧问一句,您这么多年当皇帝为了什么?”
措手不及的赵佶愣住了。
当皇帝自然是大权在握高高在上,言出法随生杀予夺,亿万臣民俯首帖耳惟命是从,皇帝的好处可以说数之不尽。
韩逍遥看着对方,心中很清楚赵佶的想法,于是再问道:“为何要禅位与太子?”
赵佶顿时尴尬起来。
韩逍遥微笑道:“泰山大人,小婿还没有浅薄到讥讽取笑的地步,嗯,姑且大胆猜测一二,可是金军破城在即,因顾及覆朝灭国的身后之名,因而被近臣说动?”
赵佶略略收起难堪,想了想叹息道:“确有此因,亦有畏惧女真残暴之由,谁成想依然逃不过……”
韩逍遥笑道:“说笑一下,若泰山大人重回登基伊始,能否避免金军灭国?”
赵佶是天下少有的聪明人,被俘之后就意识到往日的地位再难挽回,直至被斩断双腿更是内心烛照,因而对于名利权力已经看的很淡,真的想安乐终老。
听见韩逍遥询问人生重来,轻轻笑着摇头:“不瞒贤婿,即使重来一回,朝堂与天下的弊端积重难返,若无贤婿这等天纵奇才独辟蹊径,国朝覆灭恐不可避免。现在想来,这副残躯实在罪孽深重,百死莫赎!”
赵佶从云端跌落深渊,其中冷暖刻骨铭心,思想上几近脱胎换骨,这番话倒也是发自肺腑。
韩逍遥点点头,接着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临时国务府院的架构和运作,以及全国政治协商大会的功能和目的。
最后他说道:“不出意外,小婿会被推举为新朝国主,镇国军与韩记将会掌管国家命脉,新政将会在加强国防的前提下,兼顾民生,尽快实现民富国强的新气象。因而,小婿此来也是想邀请泰山大人加入政治协商大会,为天下苍生谋福利。”
赵佶震骇之下,本能地拒绝:“贤婿何出此言?吾既禅位,绝无再预朝政之心,此事万万不可!”
韩逍遥释然一笑,说道:“新朝初立,正需群策群力,相比黎民社稷之重,过往的些许小事,泰山大人又何必因为闲言碎语而耿耿于怀呢?”
赵佶见韩逍遥不似作伪,才重新审视对方的邀请,可想了一会再次婉拒道:“贤婿的心意吾已知晓,但于朝政国策实在难有建树,与其尸位素餐不如让位贤达之人,以免误了正事。”
韩逍遥笑道:“只要泰山大人愿意出席,便已胜过十人百人之功!”
赵佶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是拿自己当娃样子,以此安抚赵宋旧臣不给新朝添乱。看来,这也是韩逍遥并未苛待自己的原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