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4 章(1 / 1)

射宋 约翰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4个月前

以阴谋论猜测韩逍遥用了威胁手段,逼迫赵桓不肯复位。

于是除了每天到皇家别院劝谏,更在城中煽风点火,捕风捉影污蔑韩逍遥和镇国军,甚至把秦会之、张邦昌、吕通等人骂成忘恩负义的狗奴才。

这下,秦会之与张邦昌不干了,当即向韩逍遥提出严惩李纲之流。

韩逍遥询问临时国务府院是否具有正当的司法权限?

萧干作为临时总理大臣回答:“有,在新朝未立之际,一切按照原有大宋律判案,张邦昌目前代理刑部尚书。”

韩逍遥笑道:“那就堂堂正正地打官司吧!”

于是,临时国务府院刑部的传票送到李纲暂住的院子,李纲皱了皱眉,觉得很烫手。

李纲身边的人随后看到传票,事因竟然是有人起诉李纲诽谤污蔑,而原告赫然是镇北王韩逍遥,庭审就设在三日后的开封府衙大堂,而且是准许旁听的公开审讯。

这是什么操作?

众人包括李纲曾经想过很多场景,哪怕抓捕、驱赶,甚至暗杀,他们都能接受,但大权在握的镇北王,居然用打官司的方式来为他正名,这实在莫名其妙。

“李师,他们这又是什么路数?”

“李师,不能去!他们没安好心,又把控临时府院,届时肯定会屈打成招……”

“他们要下黑手了,李师还是去南方避一避吧!”

虽然李纲性情耿直,但智商还是在线的,既然对方摆明了公开审讯,屈打成招和下黑手必然不可能。

看着只是诽谤污蔑,但这里面涉及到赵宋复位的大义,他作为保皇派领袖是无论如何不会逃避的,他决定会一会传闻中的盖世英雄韩逍遥。

一见李纲铁了心陪镇北王打官司,一众人等赶紧去开封府申请旁听席位。

第三日,开封府外人山人海,获准旁听的五十人来自各种势力,都是想从这场官司中窥得一丝先机。

李纲早早等候,不多时,内卫与衙役开始整理街面上的秩序,安保措施做好,韩逍遥也在亲卫的陪同下进入开封府大堂。

李纲是第一次见到对方本尊,也不由得惊讶于对方的年轻和沉稳,暗叹韩逍遥果然是非常之人。

随后,张邦昌就座,即刻升堂问案,常规问询之后,双方便开始正面交锋。

“李纲,本官问你,原告诉状中例举的多项诽谤污蔑言辞可是出之你口?”

内卫早就将李纲等人的言行记录在案,因而不仅注明了具体言辞、时间、地点,还有当时在场的人员名单。

李纲皱了皱眉,只能承认是自己说的,保皇派也无计可施。

张邦昌点点头,朗声问道:“李纲,你公开宣称韩逍遥‘勾结金军狼狈为奸,只为窃取大宋江山,是华夏罪人!’,‘指使爪牙囚禁胁迫废钦帝赵桓’,‘用高官厚禄收买临时国务府院的官员’,‘以剿匪为名镇压屠杀数十万义军’等,以上指控可有真凭实据?”

323章 何谓天子

李纲当然不可能有的真凭实据。

其中“胁迫赵桓”是阴谋论的推测,“收买官员与屠杀义军”是捕风捉影的小道传闻,“勾结金军”根本就是胡扯,哪有杀了二十多万金军的勾结?

这些李纲本人是很清楚的,但为了号召万众“抵制新朝”并促成“复立赵宋”,李纲在聚会中为了烘托气氛信口而言。

但他没想到内卫密探早就将他列入监控名单,甚至派出人员潜伏进了“保皇派”,因而拿到了第一手证据。

旁听席中保皇派顿时觉得不妙,有人故意鼓噪道:“张邦昌,你敢说你没有收过钱财恩惠?”

张邦昌立即说道:“欲投诉本官贪赃枉法,可向临时国务府院提出检举弹劾。但本次审案过程中,再有喧哗扰乱庭审秩序者,一律逐出!”

那名愚忠分子还在喋喋不休,张邦昌拍了一下惊堂木,衙役立即上前将那名保皇派架出开封府门外,这下众人知道规矩,不敢再有喧闹。

处理完闹事者,张邦昌再次问道:“李纲,有还是没有,当然,若你需要额外收集证据,本官可许你三日为限,届时再审,如何?”

李纲皱了皱眉,他知道即便再有三十日也收集不到证据,所以没必要拖到三日后,忽然他想起了一件传闻。

“众所周知,金军破城撤离之后,吕通曾经帮完颜兀术传信给韩逍遥,信中谈及双方勾结之事,且言辞暧昧,如此罪证不容抵赖!”

好!

保皇派正是借着这封信才加油添醋,胡七八扯。

张邦昌转而询问韩逍遥的解释。

韩逍遥笑笑道:“勾结的根本是双方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达成合作。众所周知,我一贯提倡抵御外辱,从无与外族图谋损害华夏之言行。自前朝授我执掌燕云伊始,本王麾下官兵大小数百战,歼灭金军合计四十余万。

尤其一个月前,完颜兀术统领二十万军队南下,最后以不足五千的残部逃入党项境内,试问天下,可曾听说过有这种勾结的?或者说,按照李纲的逻辑,我若是给他写一封天花乱坠的书信,那他是不是就和我勾结了呢?”

这时,旁听席和开封府门外的民众发出善意的哄笑。

这是保皇派又抓耳挠腮,韩逍遥的用意很明显,书信只是完颜兀书单方面的,实际上关键的是看韩逍遥的应对举措,从几乎全歼金军的战果来看,双方勾结纯属无稽之谈。

李纲再次说道:“官家幽居别院中外隔绝,生死不知,难道别院门口不是镇**的士兵在看守吗?”

韩逍遥直接说道:“前朝废钦帝赵桓是特殊公众人物,为免遭意外,他将受到临时国务府院的保护,为了不打扰他的生活,所有守卫并不进入别院之中。你们应该知道拒绝见面的不是守卫,而是别院总管,也是赵桓贴身的宦官,因此,没有任何人囚禁或胁迫赵桓。”

李纲立即说道:“不可能!他是天下正统帝王,怎么会拒绝我等臣子的拜见?”

韩逍遥说道:“我听说他在入城之时,已经公开表态过,并不希望再做帝王了。”

“不,不会的!”李刚有些激动地说道:“怎么可能有人不希望做帝王呢?”

“有的啊!”韩逍遥笑道:“前朝废徽帝就不想做帝王,因而禅位给废钦帝,当时废钦帝嚎啕大哭着拒绝,最终却迫于君父的威严不得不登基称帝。”

李纲哑口无言,当时金军破城在即,皇位就是烫手山芋,因此贪生怕死的赵氏父子才搞出这么一出荒唐的禅位闹剧。

但他还是强行说道:“总不能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谁知道那名宦官到底什么身份,有何用心?”

韩逍遥忽然笑道:“没有证据不可以诽谤诬赖,如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