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5 章(1 / 1)

射宋 约翰牛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1个月前

部部长的聘书。

朱雀解释道:“有了这张聘书,李大家便是燕云管委会的核心成员,前往燕京赴任会受到镇保护。”

李蕴顿时高兴起来,燕云管委会的部长相当于朝廷部阁大佬,换算下来至少三品起步,下半辈子有着落了!

李师师既欢喜又感动,日理万机的韩逍遥,居然能为自己考虑的这么细致!

经历东京城冰冷刺骨的煎熬,李师师发现,燕京无疑是一团温暖且明亮的烛火。

当夜,一艘普通的小船悄无声息穿行在喧嚣繁华的城区河道,最后通过东水门消失在茫茫的幕色中。

当纪森踏进李府时,李家母女已经人去楼空,两名皇城司监视人员被打成了猪头,但纪森也知道此事肯定是燕京内卫干的,可再怎么恼火也无济于事。

很快,四五十骑冲出东京,循着迹象向黄河追去,在浮桥边确认镇北王府的车辆确实载着女眷通过,于是赶紧催马追了上去。

朱雀冷笑道:“我不管你是皇城司还是开封府,镇北王府的车驾你们也敢阻拦?”

十名特勤立即端起连弩,大有一言不合就会射击的架势。

面对朱雀的强硬态度,纪森不敢造次,但他以有人举报李家母女被绑架为借口,提出为了缉捕歹徒需要检查车辆。

借故拖延半日,朱雀才愤愤不平撩开车帘,里面竟然只有李府的三名女婢,李家母女根本不在其中。

临走前,朱雀对迷惑不解的纪森耳语道:“你们过黄河的时候,没有看到镇的战船吗?”

说完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纪森印象中果然记得有一首战船停靠,气得咬牙切齿,只得折返回去顺着北堤追赶,一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追上那艘两千料战船。

奉了官家密旨,纪森当即越过战船到下游集合四艘战船准备强行拦截。

“当当当!”的警钟敲响,玄武战舰进入战斗模式。

舰桥上,梁红玉对身旁的李师师笑道:“冲冠一怒为红颜,看来李部长圣眷不浅啊?”

听到自己勾栏青楼的身份被对方打趣,初来乍到的李师师不由得面色一暗,颇有自惭形秽的神情。

梁红玉却笑嘻嘻的拉着李师师的手,坦然说道:“家父问罪之后,妹妹也曾沦落风尘,所幸得遇良臣。而且王爷不是那种轻贱属下的人,更说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所以,已经过去的事情,姐姐何必挂怀呢?”

一时间,李师师百感交集,但看见英姿飒爽的梁红玉,却又长长地吐出一口闷气。

眼见对方包夹过来,正担忧时,却听见梁红玉传令:“鸣炮示警,再不避让就击沉他们!”

276章 新郎官呢

“嘭!”

一枚炮弹划过禁军的战船,这让水军们大为紧张,但纪森皇命在身不敢退让,下令继续包夹上去然后跳帮抢回李师师。

示警无效?

梁红玉再次传令:“开炮!”

舰首炮有过一次校准,第二发就命中正前方的宋军战船,河面三百步的距离足够发射十次得了。

同时,两侧舷窗开启,二十几门火炮向着两侧靠过来的敌船倾泻炮弹。

“轰隆隆!”

接连不断的炮声,玄武号战舰上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四艘阻拦的战船在狂风暴雨式的打击下,支离破碎,烟火升腾。

宋军水手不傻,这特么镇都将火炮安装到船上,还打个屁啊?

“噗通、噗通…”像下饺子一样,宋军瞬间崩溃,官兵纷纷弃船逃命。

旗舰上的纪森却巍然不动,但没了水手根本无法航行,只能随波逐流,成为玄武战舰的活靶子。

纪森死心眼,但他的手下可不蠢,为了活命顾不得上下尊卑,一左一右架起领导直接跳入河中。

梁红玉通过望远镜将对面的情况看的清清楚楚,见到对方已经弃船便停止了炮击,从战船的残骸间穿过,向着出海口驶去。

整个战斗过程简单粗暴,就连不谙战事的李师师也看出双方战力的悬殊,更让她感慨的是,全船一百余名水军严格遵照梁红玉的命令,这在男尊女卑的时代不可想象。

回想与韩逍遥接触的点点滴滴,无论沈家姐妹花,还是卓大妮,她又觉得这是很自然的事,女子不仅能当官,还能当将军,自己这个部长似乎并不违和。

玄武号出了入海口直接向北驶向塘沽,一天的航行结束后,陪着李家母女上岸后,梁红玉笑着说道:“欢迎李部长来到燕云!管委会的马车已经准备就绪,后会有期。”

看着堆满货物的宽阔码头,忙忙碌碌的搬运工,来来往往的舰船,李师师心中涌起从未有过的踏实。

“多谢梁将军一路关照!王爷大婚,您不参加吗?”

梁红玉摇摇头说道:“外子已在燕京参加典礼,巡查海域的职责所在,请恕不能远送了。”

因为四海舰队横扫高丽东瀛,金国听闻之后也起了兴建海军战舰的心思,所以渤海湾并不安静,在高秉武率领南洋舰队出征后,梁红玉被调到四海舰队监视金国水军的动向。

李家母女登上专车离去,而梁红玉再回到玄武号上,考虑片刻后下令:“舰队集结,巡视辽东!”

她打定主意,这回让女真人长长记性,见识一下什么是巨舰大炮,省的关键时刻整出什么幺蛾子。

像李师师一样,很多使者与嘉宾逐渐汇聚到燕京城。

虽然被抢了女人,但能屈能伸的赵佶还是派出康王赵构为皇家代表,蔡家自然是浪子蔡攸,还有旧相识御史中丞秦会之。

金国则派出了韩企先为代表的半官方代表,毕竟完颜氏要守着最后一点倔强,但韩企先顶着大金国丞相的招牌,吴乞买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

李乾顺被赵楷打残之后,也被金国嫌弃,更要担心东京什么时候报复,于是紧急派出使团前来恭贺,妄图抱大腿。

高丽王楷自不必说,五万高丽新军在镇教官的调教下日新月异,李氏已经接连吃了败仗,不远的将来可以彻底解决掉,于是搜刮宫中珍宝让郑知常喜滋滋地送来燕京。

东瀛藤原氏不仅送来十万两白银,还有一百名遣燕使,诚意向燕京求学。

至于归附燕京的琉球、澎湖也都派出执政者嫡子抵达燕京,一为恭贺镇北王大婚,二为表明质子的态度。

八方来贺,盛况空前,使得燕京军民底气一天比一天足,很多酒楼食肆都贴出优惠折扣。

最夸张的是韩记百货,直接贴出告示:五月初四,从子时开始,韩记百货所有门店全场五四折,而且每年都是如此!

原本韩记百货就是价廉物美,这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