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到后堂小坐片刻,如何?”
杨三郎本想摆谱耍耍威风,可进了大堂才意识到,这里是皇家商铺,恐怕不便撒野。
见张诚虽然大大咧咧,好歹还算知道礼数,也就微微颔首。
到会客室就座后,员工见机送上茶点,三人这才互相打量。
张诚已经阅人无数,看杨三郎憋着一股气,徐滨又有些无奈的样子,心里猜到了七八分。
现在才反应过来?
可惜,晚了点!
喝了口茶,张诚不慌不忙地问道:“不知杨东家今日到鄙号,有何指教?”
到了这里,徐滨自然不抢着说话,只看着自己东家对答就好。
杨三郎就等着张诚发问,接着话说道:“此来本意是寻韩东家商量些事情,既然他不在,由你传个话也是一样。”
张诚点点头:“杨东家但说无妨。”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韩记银号成立伊始便一再触犯行规挑衅同行,以至于祸乱京城群情非议。杨某念及韩记初来乍到不通情形,故而特来相告,望即刻改弦更张,回归正道为好!”
针对同行前来挑衅威压,甚至实施台面下的手段,韩记早有准备。
张诚作愕然状,惊讶地问道:“敢问杨东家,您方才的言辞是代表东京城所有同行么?”
杨三郎满不在乎地说道:“是又如何?”
这种大包大揽的话怎么能轻易出口?只是杨三郎语速太快,徐滨没拦得住。
他只得中途插话转圜,笑着说道:“张掌柜,贵我既是同行又是邻居,我们东家听到同行有诸多言论,故而登门相劝。实在也是一番好意,开门买卖最重要的是和气生财嘛!”
杨三郎却觉得徐滨有些唱反调,不满地斜了一眼,接着说道:“总之一句话,银票铺的规矩,兑换一贯收钱不得少于三十文,至于什么定期银票还是痛快一点赶紧撤了!”
既然杨三郎摆明了强硬手段张诚也不必热脸贴冷屁股,当下收敛笑容。
“杨东家,你说银票铺的规矩,兑换一贯三十文,东京城里收二十九、二十八文的多了去,甚至还有二十七二十六的,你能管的过来吗?还是说四海只是针对韩记一家?”
杨三郎见张诚硬怼自己,哪里受过这个气,当即拍案怒道:“针对韩记又如何?一帮流民坯子,别敬酒不吃吃罚酒!若是今日不改,东京城虽大,却无尔等容身之地!告辞!”
双方撕破脸皮,让徐滨一时间也颇为无语,这韩记还真是拗,居然不肯有半点退让。
冲张诚拱拱手,紧追两部赶上杨三郎。
当两人刚跨出皇家彩扑公舍,却听见后面有人笑道:“杨东家,恕不远送!
徐掌柜,若是有闲,再带夫人前来购买银票,东家吩咐,当日多蒙坦诚相告,他于银票事务获益良多!”
徐滨一听,当即冷汗就下来了。
我去,张诚你这是故意当众张扬,王八蛋!
杨三郎霍然回头,盯着徐滨,问道:“他所说的是真是假?”
张诚又是傻愣的表情,仿佛醒悟一般,轻声说道:“原来杨东家不知情?抱歉抱歉,都怪张某一时不慎,失言了!”
徐滨气得要死,你特么能不能别说话了?
只能硬着头皮低声解释,购买定期银票是家里老妻的主意,至于什么“坦诚相告”,只是此前韩逍遥到四海铺子的时候,一位气势非凡的贵人随行,逼不得已说了银票铺的大概。
还不等他说完,杨三郎便大为光火,恶狠狠地瞪着徐滨。
本来就被张诚硬怼心情糟糕,如今连自家的掌柜都跑来韩记买银票……尤其,张诚当众曝光此事,等于直接打了杨家的脸。
堂堂户部侍郎,自家的下人,到对头那里赚钱,这就是丑闻。
好你个徐滨,吃里扒外的狗东西!
如果不立即处置,四海会成为同行的笑柄,杨家也绝对丢不起这个脸面!
“忘恩负义的东西,马上滚出四海,别让我再看到你!”
徐滨急了,他这个掌柜,一年两百贯的酬劳,丢了这份优渥的差事,一家十几口人今后吃什么?
但杨三郎甚至不肯多听他解释,认定了徐滨就是吃里扒外。
如此当众打发他滚蛋,以后只怕银票铺这个行当,没人再敢聘用徐滨了……
他当即跪下恳求:“东家,不要啊!我对天发誓,绝对没有对不起杨家……”
说来也巧,天际处,恰好响起一阵春雷。
杨三郎听见雷声,狞笑着说:“听听,老天都不容你……滚开!”
杨三郎一脚蹬开徐滨,头也不回地返回四海银票铺。
为了对付韩记,他还要联合同行,一起抵制打压对方,不把这颗老鼠屎挤出东京,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徐滨仰面朝天倒在皇家彩扑门口,欲哭无泪,这时,一个厚实的身影将他扶起,帮他拍去尘土。
徐滨呆呆地看着张诚,忽然悲愤地质问道:“我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这般害我?”
张诚表面上沉痛地道歉:“徐掌柜,都怪张某失言,要不在下这就登门向韩东家解释,凭我们之间的交情,无论如何都要保住您的差事!”
噗~
徐滨简直要吐血。
这特么黄泥抹裤裆,越扯越说不清了。
“不必了!你我今后,井水不犯河水!”
徐滨甩开张诚的手,赶到四海银票铺,想找杨三郎再次澄清事实,却被伙计挡住。
“徐掌……先生,东家已经吩咐,谁让你进铺子,就砸了谁的饭碗,您还是别为难小的了!”
在四海铺子门前呆立良久,在街坊邻里指指点点中,徐滨只能辗转找到杨府,想求见家主杨侍郎。
但,杨三郎早就料到,已经抢先一步通知管家门房,不准接待徐滨。
一直到入夜掌灯,无人问津的徐滨,拖着疲惫的身体穿行在仿佛陌生的街道中。
这个拥挤的城池,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情味!
看着霓虹繁华的夜景,徐滨这么想着。
他忽然觉得,身上,越来越冷。
102章 恶有恶报,当场报!
初春,冰雪未消,晨光普照。
一名十六七岁的青衫少年,面南背北拄着棍儿,立于黄河大堤之上极目眺望。
须臾,少年身旁响起黄鹂般清脆的声音。
“看!那儿就是东京城,过了河再走小半天功夫就能到。韩大哥,别怪俺没提醒你,若是偷跑过去,被官军捉到要杀掉的哦!”
少年即是“韩大哥”,侧头似笑非笑地瞥了一眼“黄鹂”。
十二岁的沈三娘有着婴儿肥的脸型,虽然黄毛丫头一个,却偏偏要装出小大人的模样。
她的衣裙已然破旧却打理的干干净净,两只发髻上的红头绳算是唯二的首饰。
三娘踮起脚尖,伸手指向南边影影绰绰的城廓,颇为憧憬地说道:“听人说东京城里有座艮岳,堆满了各种奇珍异兽美味佳肴。
俺们大宋的道君皇帝在里面求仙问道……唉~要是、要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