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5 章(1 / 1)

一滩鸥鹭记 桃桃和沾沾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母身边跟了伺候了好几年,也算是出乎两位长公主的意料。

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陈婉宁也好,阿桃也好,都觉得挺不错,大家也就不便说什么了。

连带着的,长公主托付给陈婉清的事—

帮阿桃找个像谢家这样的好人家,也给顺带解决了。

无它,那会儿谢宜江身边带着谢勉,进进出出跟皇帝禀事、讨论什么的,两个小家伙便时常有机会凑在一起说话,反正都是丫鬟小厮的差事嘛,又是一路到西北的伙伴情谊,等到后来能独自行事了,也是你帮我、我帮你的,不知不觉便萌生了别样的情愫。

于是天时地利人和,阿桃真就找了谢家这个好人家,唯一的不便是对她家“婉清姨母”的称呼要稍微改一改—

出嫁从夫,得改叫“四婶”了。

此是后话。

却说当时伤心的阿桃哭了一阵长公主后,就被陈婉宁给喊了起来:“哭什么,把眼泪擦一擦,你娘还活着呢!”

还没等阿桃愕然地止住哭声抬起头来,陈婉宁已经朝坐在陈婉清下首的阿济说了句:“阿济弟弟,你家父亲也还活着吧?”

第八百九十三章 姓氏

相比阿桃的愕然,年长几岁的阿济确实显得稳重多了,起身恭敬地行礼作答:“回皇上,父亲身体康健。”

“那就行,反正你们家的事朕都知道,你也是朕的弟弟,放心,以后你就在燕然城好了,皇姐,你舍得吧?”朝陈婉清咧了咧嘴。

“舍得,这次便是送他过来的,我是想着,要么就让他跟着—”宜江好了,未来的姐夫带着小舅子,定能照顾好。

“跟谁朕自有安排。”陈婉宁却截住了她的话:“这个得根据个人才干来定,放心,阿济也是朕的弟弟。”

行吧,这方面你确实比我强,陈婉清便行了一礼:“如此,就有劳皇上了!”

“那我呢?”已经擦干了眼泪的阿桃一听急了:“母亲不是在信里说了么…”

“哦对,既然大姐姐在信中说了,那你以后就在朕的旁边做个小宫女吧,你愿不愿意?”陈婉宁扬了扬眉毛。

“愿意啊,怎么不愿意!”出乎陈婉清的意料,阿桃竟然拍着手爽快答应了。

行吧,看来确实是个小姑娘,难得天性纯真,估计是觉得只要跟在她的三姨母身边就可以,类似21世纪的小粉丝,只要能在爱豆身边就好,干啥都行。

之后谢家祖孙三代也跟在文亲王的身后进来了,相互见了礼,谢远将军便代表谢家长辈说了对谢勉的安排,意思是以后让他跟着谢宜江做个贴身小厮:“阿勉年岁不大,也没有什么经验,再者,让他四叔带着,大家也都放心,当初宜江刚来西北,也是在微臣身边先跟了一阵子。”

这个安排皇帝没干涉,只说他们自己看着办就行,然后便在说完谢勉的事后跟众人宣布了一件让人很是惊讶的事:

“阿济是叔王之子,当年因为一些事情,寄养在洪家表伯父那里,如今尚不便对外公布,只咱们几个是知情的,以后便以世子礼仪相待。”

这话说得颇有威仪,诸人均起身称是。

谢远还好,没看出什么情绪,谢勉年纪小,看着就很是惊讶,一直在看陈婉清旁边的阿济。而最惊讶的自然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谢宜江,先是看了下阿济,之后便努力想跟自家清妹妹来个眼神询问,陈婉清只得微微一笑主动表示:

“阿济确实是我亲弟弟,当日分别时,父王亲口跟我言明,只是此事说来话长,当初来西北时也以为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没想到洪伯父恩重如山,又得谢伯父鼎力相助,如今竟然让我们姐弟在此团聚。”

她这么一说,谢宜江便又朝着阿济行了一礼,得,自己以后有了个亲小舅子了,阿济也赶紧回了一礼,这个未来的姐夫看着挺好。

介绍完了阿济的身世,陈婉清又干脆给阿济正了名:“阿济的大名是父王所起,叫长济,取的那首有名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寓意甚佳,后来为了避宫里那位的讳,才改了名,如今便正式改回原名如何?陈长济!”

一边说一边回头跟自家弟弟以眼色询。

“哦对,这个朕也记得,”陈婉宁也插了一句:“当日叔王说那两句诗的时候朕也在场,不错,陈长济这名字很有气势!”

既然皇帝都发话了,阿济便磕头谢恩,连带陈婉清也陪着他跪下谢恩,看得旁边的谢宜江有些眼热,心里甚至有点酸溜溜的:清妹妹看着对这个失而复得般的弟弟很是爱护呢,也是,人家是亲姐弟。

之后姐弟俩起身回座,陈婉宁便问身旁的萧梦醒:“朕想让阿济跟着许老弟,你觉得如何?”

许致远那个半纨绔?陈婉清听了有一会儿的愕然,下意识地想要反对,不过萧梦醒却点头表示:“不错,许老弟足智多谋,如今在东北道干得有声有色,兵法运用娴熟,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太师他们都说是个难得的帅才!”

啥?半纨绔是个难得的帅才?陈婉清话到嘴边赶紧咽了下去,看了下对面的谢宜江,行吧,让他一拖二的也辛苦,阿济先去许致远那边试试。

“怎么样?”先低声问过弟弟的意见,也跟他提前说明:“只是这样的话,你也得去东北道那边,如今夏日还罢了,挺凉快的,冬天可冷了—”

“没事的,姐姐,弟弟愿意!”陈长济却似乎是被萧梦醒的那番描述给说动了心。

如此,三个小家伙也算都有了去处,之后陈婉清又问了下京城护国公府那边的情况,得知大家依旧借着谢老夫人的孝期安安分分地在家闭门不出,倒也没让宫里那边抓住什么把柄借机生事。

不过,闻家父子出事带给长公主的无妄之灾,也还是给谢家提了醒,这也是当时长公主在找到谢家想要他们代为护送阿桃到西北来后,护国公父子俩不仅没有拒绝,反倒果断作出让谢勉也一同前往的决定的很大原因。

加上之后也不知怎么的,承恩公府竟然也私下悄悄联络了护国公,说是想让这个小儿子到西北历练历练。

反正怎么着都是护送,多一个不多,如此,护国公父子便动用了当初那支谢家养了多年的私卫,悄悄把三个孩子送出了京城。

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支得力的小分队,谢远这边知道的情况就比阿桃嘴里乃至长公主信上所透露的还要多,为此还特意让三个小朋友先回房休息,想来有些话是不好让他们听到的:

“长公主在得知闻家出事后便进宫哭诉要求跟驸马和离,宫里那位准了,不过之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