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朝了。
如果这些话让护国公听到,也许就会摇头叹息:一个京城里的富贵闲王,一个慈宁宫娇养大的郡主,看事情还是太过天真了点儿,但凡对东北道的严寒气候和海兰族的凶残有些了解,想必就说不出那样的话了,要知道,之前大家对自家小四的评价还是“走了狗屎运”,如何一眨眼的功夫,就又夸他“少年才俊”了?
说白了,文臣们还算跟着闻太师之流瞎起哄,武将们哪个不是心中有数?之前那兵部侍郎汪浩,被皇帝任命了平叛大军的统领,谁还不知是因为受孝献太子的牵连?他的侄女汪侧妃如今也不知是生是死呢。
汪浩之前就被皇帝任命做了西南道平叛大军的副手,另外一个副手便是他家小四,当时的大军统帅黄平明面上没啥把柄可让皇帝抓,于是便让他留在了西南道,以此收回了京畿道神策军统领一职。
那汪浩在兵部多年,当初汪侧妃被大皇子妃看中,说到底也是看中了她背后的这位汪侍郎,要知道,虽然是汪侧妃的五叔,如今年龄也还不到三十岁,这位沉稳干练的汪侍郎可是当时众人看好的未来兵部尚书人选。
果然,西南道之事顺利解决,皇帝不好借此事再做文章,于是三人均得到了封赏,只是汪侍郎所求的侄女汪侧妃之事并没有下文不说,还美其名曰培养年轻才俊,依旧让汪浩继续带兵前往东北道平叛,也不知是不是两人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
当时自己还暗自庆幸小四躲过了这一劫,虽说小四也被皇帝下了密旨奉命前往东北营救三公主、刺杀宁国公,但一明一暗,那汪浩的举动时刻受人关注,容不得任何闪失,但自家小四的任务虽然更为凶险,却也无人知晓,护国公为此思来想去,在请示过母亲大人后还特意修书一封派人送往西北边境,告知二弟谢远具体情形,让他也做好应对准备。
如何个应对法呢,这事说起来连康王父女也不知情—
一旦营救或者刺杀失败,小四如被他带去的那帮弟兄拼死护着活了下来,就隐姓埋名逃往西北投靠他二叔,如有必要,谢远会派人护送他继续逃往境外大漠。
当然,真到那个地步,这世上从此就不能再有谢家小四这号人了,不过,起码能保全性命不是?
更重要的是,保全护国公府满门上下。
好在天时地利人和,那宁国公原来是个使诈的,三公主不用营救不说,后来还自己主动出击杀了宁国公,京城里的谢家担惊受怕担忧这些日子,以为总算迎来了一个好的结局,眼看又快过年了,唉,这一年过得太不容易了,也许翻过年就好了。
结果临了,眼看天气日益严寒,护国公府却终是没能逃过皇帝的算计!
圣旨下达当日,护国公忍了又忍,终是砸了一套茶具,新帝算计太狠,看来护国公府真的要开始准备后路了。
只是哪怕这会儿了,护国公自认自己也已经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却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的算计,虽然确实是冲着自家小四而来,但背后的最主要目标,其实并不是护国公府,而是康王府。
偏偏康王府里的父女俩还满心期待,乐天派地想着谢宜江能很快班师回朝呢!
当然,这事毕竟是幻想,转眼京城天气日渐寒冷,之后更是下起了雪,窝在屋里不太出门的季雨菲,凭借康王传回来的消息,得知东北道的战事不太乐观,说朝廷这边的将士毕竟没经历过那等严寒的天气,也不适应冰雪天气作战,虽然海兰江已经千里冰封,但之前有过一次交手,那海兰族很是凶残,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虽然之前朝廷一直据说有派人监视,但却没想到,这么多年的养精蓄锐,那海兰族人口已是膨胀了数倍,以至于那一次交手,朝廷大军派出的人手竟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不说,还死伤不少。
一时间,战事陷入胶着状态不说,毕竟这么多人如今光在边境待命,眼下又冰雪严寒,吃的穿的,对朝廷的粮草供给也是个挑战。
眼看就要过年了,京城里倒是处处张灯结彩,一片欢度佳节的气氛,季雨菲却急了,跟康王商量:“父王,照现在这个情况,那东北道的战事得拖到什么时候去?”
第688章 弄假
拖到什么时候去,康王自然也没法预测,思来想去,逼急了的季雨菲气得想了个昏招:“眼下要过年了,时不时地又得进宫,可是父王,我真不想看到皇上,要么我装个病吧?就说最近染了风寒,怕过了病气,就不进宫了。”
反正染风寒是宫斗剧里最万能的躲避大招,自己实在不想看到陈长安那副嘴脸,许是如今看得多了,再好看的脸,因为加了情绪,也是不愿意再看了。
又不能跟他明刀明枪地干,之前已经请教过了,人家毕竟是皇帝,大权在握,之前发狠放的话,如今已经有一半应验在三公主身上了,她倒好,反正孤身一人,又是皇帝亲妹妹,一人逍遥快活了,自己可是带着康王府和护国公府两家,该忍还得忍,忍不下去么,也就只能装病了。
那皇长子泓儿倒是越长越长可爱了,加上像陈长安,长得人人爱不释手,自己这半年来帮着带,也是挺有感情的,不过,那毕竟是陈长安的儿子,还是忍痛割爱吧。
于是,眼看就快过年了,康王却满怀忧虑地进了宫跟太皇太后禀报,说自家女儿这两天咳嗽得厉害,人也昏昏沉沉的,可能染了风寒了,为安全起见,这些天就不让她进宫了。
事后,季雨菲对自己这一昏招后悔不迭,对此,后来谢宜江倒是安慰她:“无需自责,他想对付的是护国公府,自然是用尽各种办法,没有你,也会找到别的理由。”
唉,其实不是这样啦,季雨菲在心里叹一口气,算了,宜江肯这么想,那,就这么想吧!
当然,陈长安其实不是这么想的,到慈宁宫看儿子,见平常一般都在的昭慧郡主不在场,便特意问了下,听到染病的消息,沉吟了下,说可能是伺候慈宁宫老小给累着了,他这兄长很是惭愧,会赶紧派太医去王府看看,又安慰旁边的太皇太后:“婉清年纪轻,身子骨强健,皇祖母无需担忧,想必过两日就好了!”
过两日自然是不可能好转的,季雨菲的打算是要坚持到正月十五过后,宫里过年事情多,一来可以避掉那些有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