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6 章(1 / 1)

一滩鸥鹭记 桃桃和沾沾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还有另外两件事:先太子的谥号,以及徐贵妃被追封为皇后。

先太子的谥号比较短,也就“孝献”两个字,但徐皇后的谥号实在太长,加上同时颁布的张皇后还要多出一个字的长长谥号,季雨菲就没兴趣听了,虽然她家外祖父和两个舅舅是讨论了半天这三个谥号的意思,还什么上谥、平谥啥的,但半文盲的穿越人士表示谥号太长听过即忘,谥号太短也不知何意,就还是不要不懂装懂、硬凑热闹了。

季雨菲内心唯一感兴趣的是:既然都四个皇后了,之前两个是正宗册封的皇后,第三个的儿子当了皇帝,第四个再不济,儿子也曾经是太子,那,大行皇帝的皇陵里,该如何分配这四个人的位置?还是四个人分开各自安葬?

不过貌似讨论这种话题是大逆不道的,反正跟自己也没太大关系,季雨菲忍住了要八卦的念头,还是给初次见面的外祖父和舅舅们留个从一而终的好印象吧,毕竟还想再多待几天呢。

可惜这边还在装模作样地旁听大儒外祖父深入分析这些个谥号的含义,那边的康王派人快马加鞭来了沈家,说太皇太后哀痛过度已经病倒了,让女儿赶紧回去侍疾。

这可是大事,轻慢不得,季雨菲当下便开始收拾行李,跟沈家众人辞行,准备打道回府。

临行之前,沈家老的小的都很是依依不舍,也给她准备了很多带回去的东西,让季雨菲开玩笑说很是后悔没坐马车来,毕竟现在只有三人三马,这话总算说得那位不断擦着眼泪的外祖母破涕为笑了。

风尘仆仆地回到京城,赫然发现城门口盘查得很厉害,好在那位徐嘉明校尉刚好在当值,康王派来那人也带着王府牌子,加上油光水滑的大黑马一看就知道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一行三人算是挺顺当地进了城回了王府。

见到康王时天都快黑了,康王也不多话,只吩咐赶紧摆饭。

父女俩这点默契肯定是有的,季雨菲也不多话,只吩咐流苏把吃的拿出来,其余的就给康王简单说了下,便让她带回院子里去了。

说起来,她这外祖家真是好,就这么几天的功夫,外祖母愣是带着舅母和表嫂们趁着闲暇时间给她亲自动手赶出了一套衣服。

而在知道她要回来的时候,嫂子们也第一时间下厨给她做了些这些天喜欢吃的那些点心,连两个小的看着嘴馋、闹着要吃也没给。

“父王,阿济送去上学的时候,我可以再跟着去住几天吗?”季雨菲展示完了外祖家的礼物,很是感叹地问康王,沈家的人对自己是真的好。

康王没接话,只说起了太皇太后的情况,说自己只是知道她病倒的消息,目前还没见过,希望女儿明早就进宫去探望。

哎呀,自家祖母生病了,自己还在说要去外祖家玩,季雨菲吐吐舌头,赶紧不说了,转而问起了宫里的情况:

“太子一家的事,就这么定了?对了,父王,下午我回来的时候,城门口查得挺严的。”

也不知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

康王听了没说话,过了会儿,才低声说了句:“清远伯府和卫国公府,昨晚出了事。”

啥?还有这种事?!季雨菲吃了一惊。

这个时候出事,那应该是跟太子的“遇刺”有关系吧?但是赵家出事还是挺让人意外的:

“不是,父王,之前赵家不是一帮人集体去皇帝面前痛哭流涕、下跪表忠心,在京城还传为笑谈了么?”既然两位卫氏妃子已经被明晃晃地安排守皇陵了,季雨菲觉得卫国公府出事是早晚的,只是清远伯府的反转来得也太快了吧?

康王也表示没想到:“是啊,当时赵家子弟不顾脸面去皇帝面前求情,那时皇帝刚即位,赵家又是老牌勋贵,孝献太子的事也还没有个定论,自然是只能顺水推舟,也乘势表了态、安了跟随太子那帮人的心。”

“现在想来,其实都只是权宜之计,无非就是做个姿态,不过…”康王顿了下,之后最终也还是说了:“皇帝也是挺豁得出去的,父王记得,赵家那位最有出息的子弟,好像之前是在京郊西大营的,还特意被提拔到了龙膘卫里当差。那龙膘卫可是心腹啊,尤其虎贲卫被解散了之后。”

所以当时才有人夸皇帝不拘一格降人才嘛,然后赵家的人估计就乐观地放松了警惕。

反正如今出了事,不管赵家后续如何,赵佳武要娶三公主是肯定彻底没戏了

第五百三十八章 丧

康王对赵佳武什么的没啥印象,只是说起了赵家犯下的罪,说别说娶三公主了,今后有没有清远伯府赵氏还两说:“说起来,如今京城里的人都改夸静娴郡主深谋远虑了,说什么的都有,有说她早就预感赵家定会惨淡收场才痛下决心借和离断尾求生的,甚至还有说就是她跟皇帝揭发了赵家子弟不轨之心的。”

“不轨之心?”季雨菲觉得赵家也太惨了吧?这么大个罪名压下来,也真是抬举清远伯府了,那可是府里宴请几个宾客、门口巷子里的马车就能堵成一团的人家啊。

不过照康王的意思,这赵家也是一再地犯错,所以就算这次不出错,出错也是迟早的事:“清儿你想啊,之前赵世子娶了静娴,信王府就这么一个女儿,信王妃陪嫁了大半个王府,这婚事对内里空虚的清远伯府是多大的助力,可你看他们后来是怎么对你姑母的!”

“做了那么多不上台面的事,之前一直亏待你姑母,等到阿泽过继到了信王府,又赶紧过来攀附关系,还异想天开,就你刚才说的那个什么赵佳武,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居然就敢肖想起皇家嫡出公主来了!”

“再者,你既然之前是追随前太子的,新帝即位,情况未明,别人都还老老实实地窝着避嫌,你们家怎么就这么迫不及待地出来表忠心了?墙头草也没倒得这么快啊?还生怕别人不知道,动静大到闹得人尽皆知,这是在变相地要挟刚登基的皇帝么?”

“哦,倒也不一定是要挟,可能是被有心人利用了。总而言之,这清远伯府也没个主事的人,什么事都是一窝蜂地只求眼前利益,乱得很!这样的人家,迟早得倒!”

这倒是,也许静娴郡主确实是通过日积月累的相处经验看明白了,从而放弃了清远伯府吧?反正因为早就跟赵家彻底划清了关系,如今这件事对她们母子可说是一点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