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地出发了。
花是康王之前吩咐的,说康王妃生前很喜欢养花,花园里很多花树都是当年她亲自吩咐人种下的,所以每次去祭拜,他都会折两枝花枝带去,这次季雨菲便做主说要么折几枝杏花枝带去吧,在她的心目中,那位早逝的康王妃,应该是跟杏花一般,美丽却不张扬。
康王点点头没说什么,实在是,每到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就比较糟糕,思绪纷繁
而今年更令他心神大乱的是,父女俩眼看到了王妃坟前,却发现竟然有几人在那儿祭拜。
祭拜之人,康王认了又认,没看错,居然还是很多年未见的两个大舅子沈雷和沈雨,旁边还站着两个年轻人,想必是两位已长大成人的侄儿。
一时间,康王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觉喉咙口发堵,眼眶里也湿润了起来,好在对面的沈雷在短时间的错愕后已经反应了过来,领着众人开始给他行礼:“见过王爷”
眼睛却已看向了旁边也正好奇看着他们的季雨菲:“王爷,这位可是郡主”
“啊对对对,快免礼,大哥,二哥,”康王总算回过神来了,手忙脚乱地拉着季雨菲给他们介绍:“就是咱们的小雨,如今大了,改唤婉清,清澈的清”
等一下,小雨
季雨菲立马截住康王的话:“父王,我以前叫小雨”不是吧,这也太巧合了吧
“对啊,”对面的沈雨眼角湿润,却依旧微笑着主动跟她解释:“郡主小的时候,大家都说外甥肖舅,尤其是跟二舅舅长得特别像,你母亲小时候就喜欢跟二舅舅玩,便开玩笑说,既然二舅舅大名叫沈雨,那你的小名就叫小雨。”
康王听到这里,也笑着接过了话:“阿晴唤了好几年的小雨,那会儿清儿虽然小,想必也听进去了,去年上半年,皇兄赐了她一匹良驹,竟然被她叫做小雨,我当时还特意问她原因,清儿却说只是随便取的,想来就是小时候留的印象。还有她自己这名字,本来好好的叫婉容,却非说要改名叫婉清,大哥,二哥,你们不知道,当时刚听到这个清字,我的心情真的是她,她定是记得以前我唤她母妃”
然后季雨菲目瞪口呆地看到,她家父王说着说着,竟然开始掩面哭泣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杨柳依依
不好意思啊父王,我可真心没有什么小时候的记忆啊,小雨只是以前老爸老妈根据大名随意叫我的小名,然后穿来后改名字也只是因为“婉容”这名字放21世纪有点违和,哪里是因为记得康王妃的谐音闺名,季雨菲觉得有点啼笑皆非。
不过也不知怎么的,本来应该是陌生人的两位舅舅和两位表哥,听了康王的话,也是一副掩面涕泣的样子,没来由的,季雨菲便觉得自己也有点想哭。
而且这么一想,季雨菲发现自己真的开始掉眼泪了,止不住的那种
好在康王府的丫鬟小厮们都没有跟过来,所以眼前的这些人都算是自己人,而且也都在哭,也没什么丢脸的。
大家各怀心思地痛快哭了会儿,之后在沈大舅的提议下,康王才开始红着眼睛拿出祭品祭拜,一边点香烛烧纸钱,一边问起两位舅兄和侄儿的近况。
依旧控制不住在抽抽噎噎的季雨菲则被领着正式跟沈家舅舅和表哥们见礼。
大舅舅家的大表哥叫沈新,二舅舅家的二表哥叫沈复,都已成家,其中沈新已经有了一个五岁的儿子,沈复则是一个小女儿。
季雨菲:要搁21世纪,这会儿就应该掏出手机各种照片视频炫娃了,多方便啊,不像如今,只能干巴巴一笔带过。当然,有手机也有不好之处,有些炫娃狂魔,就像她以前那个表姐,朋友圈九宫格连发看着基本没什么差的熊孩子照片,最后不得不被忍无可忍的自己屏蔽,不像现在,反倒对那两个小萌娃引起了好奇,毕竟看两位表哥的相貌都挺不错,很有文人的气质,想来下一代长得也不会差。
事实上,根据康王的询问和两位舅舅的叙述,季雨菲得知,她这外祖家原来应该也是跟张家差不多性质的清贵,而且她的外祖父应该是个在野的文人领袖,现在在京畿道的某处地方开了家书院,但因为年事已高,日常也就是带着五岁的小重孙给他启蒙,两位舅舅日常在书院授课,而日常管理则交给了两位表哥。
看来果然是如康王所说远离了京城官场啊,但这不妨碍他们年年大老远地来祭拜沈家唯一的姑娘,据沈大舅说,每年他们都是在清明当天出发,第二天到达,这样就刚好可以避开他人。
康王听了,又是一番唏嘘。
之后是沈大舅那边询问季雨菲的情况,得知去年上半年在太液池边落了一回水,两个舅舅都是捏紧了拳头好久才重新说话。
季雨菲看出他们很是气愤,也很难过,而且这种情绪貌似康王也一副没脸开解很是惭愧的样子,便主动上前表示自己现在身子无恙,而且后来皇帝也惩治了那恶人。
为了纾解舅舅们的情绪,季雨菲又赶紧表示,当时并不是针对自己,主要是冲着三公主而去的。
沈大舅听到这里眉心微动:“可是那如今担着虎贲卫指挥使的三公主”
看来虽然不在京城,有些情况还是了解的嘛。季雨菲点头,又给两位舅舅稍微说了下皇帝当时给自己的安抚赏赐,并连连朝康王使眼色。
后知后觉的康王,便当着两位侄儿的面,给舅兄们说了女儿的婚事。
按说姑娘家这个时候应该羞得避走才是,当然,做爹的一般也不会当着女儿面说起她的婚事,所以沈家父子们一时很怕季雨菲尴尬,虽然大家都是自家人。
不过康王是因为跟女儿和三公主平日里混习惯了,对方又是女儿的长辈,觉得当面说也没什么,主要他是想告知舅兄们女儿未来的好日子;季雨菲呢,本来就觉得没什么,加上跟康王一样的心思,也想跟这些关爱自己的亲人分享自己未来的幸福生活。
于是乎,康王提了后,父女俩就这么一脸坦荡荡地期待着沈家舅舅们对此发话评价。
饶是沈大舅和沈二舅都是在书院多年讲学的人,这会儿也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其实外甥女跟护国公府定亲这件事,毕竟是太后赐婚,他们在外甥女及笄后就有心关注,所以是早就知道的,当时父亲还特意遣了人去京城打听谢家的情况。
想到这里,沈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