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8 章(1 / 1)

一滩鸥鹭记 桃桃和沾沾 2000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了。”

“这信王妃牛人啊,一个人住闹鬼的房子也不怕!”三公主竖了个大拇指。

“牛人”是啥意思,谢老夫人自动选择了不去想,毕竟把个王妃跟一头牛绑一起,咳,多不雅,哪怕是句好话。

并且为了掩饰,谢老夫人还赶紧往下讲重点,说起来,人老了,话也多了,还是得言简意赅一点:

“信王府晚上便时不时地闹出点动静,府中派人四处巡逻,不过也没解开原因,渐渐地,大家也就不当回事了,信王爷生前为人宽厚,大家也不怕。说来也是…等到大家不当回事了,那府里竟然也就恢复太平了。”

季雨菲觉得这事有点蹊跷,不过古人迷信吗,搞不好是自己心理作祟。“可惜,那位信王妃,后来也很快去世了是吗?”这个事情虽然有点遗憾,不过,既然信王府没什么事了,还是藉此把话题引到那位郡主身上吧,下次也许有机会会碰到,可以再稍微了解下详情。

“唉,也是天不假年哪,这事啊,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你说人这一辈子,唉,你们瞧我,还真倚老卖老起来了,咱们可不说这个。”说到这件事,谢老夫人颇为感慨,不过她很快回过神来,说回了信王府:

“这信王府的事,从信王爷过世到闹鬼事情的结束,前前后后也就一年时间吧,那会儿,信王妃虽说遭逢大变,但毕竟也还年轻,大家也并没有什么担心,谁知等府里安宁了,信王妃竟然就病了,而且这一病,也是突如其来不说,还日渐沉重,老身当时听说了,第二天就过府去探望,谁想,王妃竟然已经口不能言了,唉!”

这就有点过于巧合了,不会是被人下了药吧?季雨菲很是怀疑。搞不好信王爷也是被人做了手脚的,然后信王妃为什么不让女儿女婿陪她,估计也是有所怀疑、怕他们也遭殃?这逻辑反正在宫斗剧里应该是对的。

当然,这种情况,“敏锐”的三公主自然是要发表意见的:“这事有问题!”

第一百二十四章 曲折

“可不是!”谢老夫人竟然同意地点点头:“信王爷得急症过世,时间很短,这还算是意外,但如今信王妃也这样,就让人颇为生疑。当时宫里还派了太医过去,可惜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当天夜里信王妃就去了,唉!”说完了,以帕拭泪。

季雨菲见火候已到,赶紧说:“信王妃家的郡主,也太可怜了。”父母双亡,太可怜了。

“是啊,一年之内,先是丧父,再是丧母,任是谁,都受不了,何况是一个刚成了亲不久的姑娘,这先是守父孝,再是守母孝,你说说,这还怎么…婆家人自然是希望儿媳妇早日开枝散叶,再不济,也是盼着娶进门的媳妇带来兴旺的。”

谢老夫人这话说得有点含糊,不过季雨菲自认自己听明白了,毕竟,宫斗剧里的婆婆总是在新婚后第二天喝媳妇茶时会说那句意味深长的“早日开枝散叶”,儿媳妇通常还是一脸害羞的表情。其实就是让她快点生儿育女呗,能生几个是几个,越多越好,多子多福嘛。

再者,古人都迷信,希望对方能带来福气,结果娶进门的儿媳妇一年内父母双亡,估计会觉得没福气。看样子,这位皇家郡主后来遭到夫家嫌弃了。

“那,这位郡主后来怎么样了?她嫁入了哪家?对了,说起来,也算是我的长辈,我要叫她?”也不用拐弯抹角了,季雨菲选择了直接问,并且扯上了亲戚关系,可惜21世纪来的独生子女并不太理解古代复杂的亲属关系。

“哦,郡主,老身疏忽了,论辈分,您得喊她一声堂姑母,她跟您父亲是堂兄妹关系,信王府郡主闺名静娴,无封号,大家便私底下称呼一声‘静娴郡主’,或者说‘信王府郡主’。”要放在其他人身上,谢老夫人估计还觉得诧异,毕竟是未出五服的同族,还是皇族,这长于太后膝下的郡主应该是清楚的,不过信王府的郡主么,也算是一个特例,父母早就双亡,也已多年未跟皇室有来往,不清楚也正常。

季雨菲的心里则在想:郡主封号估计挺难得,怪不得那位张琳张嘴就叫自己“婉清郡主”,本来还以为她是故意的呢。再者,郡主数量估计不少,大家也分不清,就还是搭上名字或者王府,比较容易分辨。

“那,这位堂姑姑,嫁到了哪位人家?”想完了郡主封号,再继续想婆家,这个更重要,下次方便了解。

“静娴郡主当年议亲时,她母妃可说是为她千挑万选,还来拜托过我,可惜这婚嫁之事,虽说子女在父母眼中都是千好万好,但在别人眼中,却还要看门第高低、家中人丁,多方衡量。所以这位郡主,虽然贵为王府郡主,婚事上也并不那么顺利。毕竟,能跟亲王府议亲的,也不是寻常人家,但所谓‘高门娶妇’,还是希望能娶个有助力的儿媳妇,这一点,静娴郡主无兄无弟…”

说到这里,老夫人恍然意识到,面前这位康王府的郡主,也是如此,或者说,比信王府郡主当初议亲时还要差那么一点儿,母妃也已经过世多年了。谢老夫人顿时有点尴尬,赶紧给自己找补:

“这是世人粗浅,其实这婚姻之事,只要两情相悦,夫妻齐心,又如何需要哪些有的没的呢?再说了,如果婚嫁光凭门第家世和钱财,又如何会有那么多的怨偶呢?”

这话听在21世纪还没谈过一场恋爱的女大学生耳朵里,其实没什么影响,不过本着礼貌起见,季雨菲还是应和地点点头:“老夫人说得对!这帮人太肤浅了!”

谢老夫人一听很是满意,虽然看对面那位三公主一脸发呆的表情,不过这位公主殿下又不会嫁到她家来,那就随她去了,当下便继续说她的信王府郡主:

“挑来挑去,最后还是信王妃进宫去求了太后赐婚,夫妻俩一心希望女儿的后半生能因此而体体面面、顺顺利利。唉,可惜,信王妃虽说早逝,但也算是一生夫妻恩爱,可惜她这女儿命苦,父母撇下她一人不说,因为要守孝,这好好的新婚夫妻,便也只能…一开始,那夫家也还算体贴,可架不住这守孝时日太久,她家那位婆婆,便架不住旁人撺掇,给儿子纳了妾,为这事,老身当时也想过去帮着说道说道。可是你们也知道,这毕竟是人家的家务事,咱们是外人,说了且不说有没有用,说不定还帮了倒忙,想想也只能罢了。”

“那这堂姑姑,也就这么算了?”看来皇室贵女都不算嚣张嘛,后面的堂姐长公主一开始也挺隐忍。

“能怎么办呢,等她守完孝期除了服,那庶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