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神桥安济(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5515 汉字|2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十四章 :神桥安济

音乐会之后的日子很是舒坦小朱阴阳调和了国事平稳过渡了太阳也显得温暖了生活幸福的很咧。(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这一天小朱正拿着温体仁的财政报表仔细筹算国税收入呢。杨春悄悄的凑了进来这小子刚才在门口跟一个小太监咬耳朵的时候小朱就透过玻璃窗看见了杨春其实还不错挺本份的一个人他找自己估计是有大事儿。

“杨春啊你进来进来有事儿是吧?”

“回万岁爷是有件小事儿。”

“说吧。”小朱没太在意继续看着财务报表。

“皇上刘理顺把肋尼给抓起来了。”

“怎么回事?”小朱一时间觉得很好笑因为刘理顺同肋尼的关系原本是不错的他中状元的策论就是出自肋尼的灵感。刘理顺当状元之后小朱考虑到修水路的肋尼官太小所以特意把老刘给派到河南当参政的。没想到这哥俩竟然掰面儿了。

“回皇上肋尼修缮水路时说是觉着有座桥新鲜想拆来看看是怎么建的结果就给拆了。”

“什么桥啊?怎么还给抓起来了?拆桥的时候死人了是吗?”

“呃不是是河南那边的安济桥只是在当地的民间一直传说是座神桥所以村民一直不让肋尼动。可没想到肋尼大半夜的竟然自己去拆。被乡民现后给抓起来毒打一顿。刘大人知道后竟又打了四十大板还说要秋后问斩请刑部核准。秋官熊大人觉得这事儿怎么也要您知道一下是以叫小的来问问您的意思。”

“神桥?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哪来的那么多神桥?他一个人半夜去拆能拆成什么样?桥塌了吗?”

“桥倒没塌说是肋尼只拆下了四块石头一层一块。”

“一层一……砖?什么意思?桥还分上下层的吗?安济桥以前也没听说过啊?”

“呃万岁有童谣您听过吗?”

“明歌是吗?好啊唱给朕听听。”

“大石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

“等等”小朱吓坏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报表神情庄重的问着杨春“这这不是赵州桥吗?!但你说的是安济桥啊!跟赵州桥有什么关系?”

“回回皇上”杨春被皇上严肃的神色吓了一跳连忙躬身回话“安济桥是桥名地处河南赵县民间叫法是大石桥但在官文递转的时候却是可以叫做赵州桥的。所以说这其实是同一座桥!”

‘咣当!’小朱蹦了起来连御书案都撞倒了

“***犹太人果真不是好东西他们***竟敢拆赵州桥!!!”

“皇上!”杨春吓得一个趔趄连忙过来扶他外面的小太监们也连忙跑进来帮着收拾。

“你去跟熊明遇说叫刘理顺把肋尼给带到京城来朕朕要亲自审问果真如此的话我活剐了他!”

“是!”杨春跟头把式的就跑出去了。

“你”小朱随手一指一个正收拾碎茶碗的小太监浑身一抖。“你会画画吗?”

“不会!”

“混账!你为什么不会画画?”

“哎呦皇上”小太监立时被吓哭了“小的没学过啊!”

“去去找一个会画画的来!”

“遵旨万岁您…等…”小太监边说边跑到最后也顾不上礼仪了手中的破瓷片掉在地上稀里哗啦的就响出去。其他的小太监眼见形势不对头也都一个个的跑了。

宽大的暖阁内独独剩下小朱一个人生闷气。他主要气自己赵州桥啊这么好的东西竟然毁在自己的手上!如果不是自己对犹太人抱有同情的心理如果不是自己让肋尼修河道他怎么会把赵州桥给毁了?还有前两天疯竟然把紫禁城的汉白玉栏杆给毁了一大块。这难道这就是改变历史的代价?

正这闹心呢忽然一声婉转幽怨的声音响起:

“万岁小女会画画的!”

狂汗是孙茂霖大家还记得吗?就是那个从小给当姑娘养活的小太监。

“孙孙茂霖?你怎么这身打扮?”

“回皇上的话懿安皇后恩准小女宫女装束行走宫中!”

瀑布汗!

“好好好朕问你你画画的水平怎样?呃就是技法!”

“回皇上小女画技三年前就蒙陈洪绶大人夸过呢!这几年陈大人也一直教授小女。哦还有啊!好多先太后、故公主的肖像也是小女画的白描由陈大人上色定稿呢。前天小女还帮着……”

头疼特疼快裂开了。

“行行行行了我知道你画的好了。这样你去趟赵州去看看赵州桥被肋尼给毁成什么样子了?再有你穿内官的服装出去不可着女装!明白了吗?”

“明白…”

“行行行行了你去把赵州桥的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都给朕画个图稿出来另外把工部梁九也一同带过去叫他做个烫样出来一并拿给朕瞧瞧。”

“是遵旨!”听声音看神情这小‘姑娘’还挺高兴!

接下来的十几天里好多人都过来开导皇上按温体仁的话说:

“安济桥虽为当地神桥但不过是隋朝的旧桥肋尼的毁坏行为虽然很可气但因为现的早没造成太大的损耗吾皇还是勿要动怒才是!”

他们那里知晓赵州桥在小朱心中的地位啊?

当然也有替肋尼说话的那便是洪承畴。洪承畴前两天提请国家为全面打大仗做准备更早还提出借着修葺全国水陆两道的机会盘查被豪门大户兼并的土地情况最近就一直往小朱身边跑。听说肋尼的事儿之后洪承畴说的倒是简洁:

“未动豪族先磔番夷实有避重就轻之嫌何况肋尼一死倒给了那些豪族一个口实一旦水道疏通的工程中断臣借机盘查的工作也只好停下来了。”

他说的话小朱暂时当他放屁。因为小朱的心中有一个想法再怎么努力皇帝这种现象是早晚要走下神坛的。既然左右都是完蛋索性借着说话还好使的时候赶紧把‘国宝法’给搞出来。但小朱也没当面卷洪承畴的面子。

“御审未开情况未明肋尼死活朕再琢磨琢磨吧!”

还有帮皇上翻找资料的。陈子龙的朋友们都是搞修史这门很有风险行业的行为艺术家。他们倒是借着这机会翻找典籍帮小朱摸清了赵州桥的来龙去脉。

(大家都知道不废话了。)

最近的一次修缮行为是万历二十五年(1597)修的看来现在动手维护还不算晚无论如何小朱都一定要保护好这座伟大的桥。

而且就在赵州桥北五里的清水河上还有一座永通桥完全是照搬赵州桥的形制当地人叫小石桥。

满朝文武虽说对皇上因为一座桥而大动肝火不以为然之外倒是挺高兴小朱要用极刑处置肋尼的动议。并且由熊明遇出面起哄在早朝上向小朱请示:

“皇上御理审案向有规仪肋尼此獠要先爬刀山再下火海自毁容颜之后方可以得入刑堂!”

就是说皇上是不应该审案子的一旦皇上亲自审案的情况出现那么作为被审者就要先滚钉板再进一次油锅毁容之后如果还有命的话才可以获得被皇上审问的光荣资格。

先前的那名犯妇就受过类似的折磨但熊明遇的提案显然是最极品、最变态、最凶残的酷刑。

“呃这未免呃肋尼还能自辨吗?”

“自辨?事实俱在他有什么可辨的?”

得这么一看估计熊明遇他们已经都想好了就是叫肋尼在皇上面前遭遍罪之后就直接咔嚓了事。什么御审不过就是过场罢了。

“可是未审先定罪未免未免。”

“哦皇上臣想过了吾皇开恩御审自然不能荒废法度陪审票决的人选臣不才愿为吾皇分忧。”

话音一落朝班之中立刻出来好多人

“臣亦愿当陪审之人。”

“臣亦毛遂自荐。”

“臣也愿意。”

......

很快的由皇帝主审81名大臣组成大陪审团温体仁负责庭计熊廷弼负责监票的最高法庭就正式筹建完毕。

哦对了刀山、火海这些东东由堪称行家里手的内廷负责。太监们的身心都不是很健康真给他们法定的折磨人的权力时他们的创意就挥的淋漓尽致。

小朱估计就算肋尼身体上能承受心理上也会死掉的。

这一天范西礼因为要去南洋做生意向皇上来辞行他们俩就在文华殿正殿坐着聊了会子天。但根据小朱的推算范西礼显然推迟了自己的行程因为他已经递交旁听的申请了。

正聊咖啡的问题呢小朱派过去画图的孙茂霖一迈步就进了文华殿。他今天刚刚到京因为知道皇上对这事儿很重视所以一点没敢耽搁直接就过来了加上他的身份特殊宫里一般没人太拦他。他把图纸和烫样全带来了。

“皇上图样在此请您过目。”

小朱也没防着范西礼当他面就打开看了。看的时候范西礼也凑到近前。肋尼的事儿他是很‘上心’的在此时此刻他是难以掩饰的兴奋之情犹太人在东方出了大事儿啦他可太高兴了。

当看到孙茂霖专门画的肋尼搞破坏的那部分时范西礼又来劲了。

“精品真是神奇的杰作真是伟大的艺术作品这样的杰作即使是一片划痕都是对伟大的艺术品的一种亵渎太可惜了。”

小朱抬头看了这孙子一眼心想:

‘你个小丫挺的不会跑我这来公报私仇的吧?’

“皇帝陛下犹太人实在是很可恶的您一定要记住即便陪审团宣布肋尼无罪您也要杀了他他们很邪恶!他们是魔鬼!”

外国人嘛有话直说是他们的优点但这么说实在有些过了。小朱摆摆手

“损毁文物不论如何都要受到惩罚但杀不杀的还要参照国法考虑的。”

“是人的生命高于一切但这是对于善良的人的而对于丑恶的魔鬼我们要以眼还眼。”

......

以眼还眼这句话直到小朱十天后坐在御案前的时候还在琢磨着。御用法庭的地址在武英殿前的小广场小朱一个人坐在最高处。左边是熊明遇为的大陪审团;右边是温体仁记录的座位;温体仁后面是闻讯而来的旁听者。有臣工有勋贵有太监宫女还有带着面纱的阿萝她们。

其中就有如同过圣诞节一般高兴的费力、范西礼和他们那些欧洲老乡们。负责维持法庭秩序的是高起潜为的内廷武监。

当已经被折磨的不成*人形的肋尼被架到法庭的时候中国人只是矜持的摇摇头摆摆手。而那些红毛鬼子却跺着脚叫起好来!甚至还有人吹起口哨来惹得高起潜哗啦一声拔出一把明晃晃的大片刀。一旁负责唱号的曹化淳赶紧一把拉住他以便维持秩序。

肋尼确实挺惨的浑身上下就没有一个整地方了。如果不是小朱之前问过一句‘那还能说话自辩吗?’小朱估计他还会更惨。

不过肋尼倒是显示出犹太人的本事来尽管被折腾的十条命丢了九条半但他居然还是有力气为自己辩护。

他抗辩的主要内容:

他拆桥不是为了毁桥而是为了研究结构。

中国人的建筑一直以木材为主。石头的材料一直是简单构件。为了更好的为大明服务他肋尼自然要寻找到符合中国人审美观点的石材建筑模式。而赵州桥恰恰可以证明中国人已经掌握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对石材的运用方法这样的方法完全可以结合西方的石材建筑方法来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为什么叫新的高峰呢?因为东西方对石材的运用是不相同的。就拿赵州桥来说吧拱形的桥洞看着同闻名西方的罗马圆拱似乎很相近但建筑时的手法却完全是两个方向。举个例子:

用左手做一个‘ok’的手势然后把食指和拇指构成的圆圈对着自己的眼睛就等于是从正上方观察一座西方穹顶的搭建方法是由大到小一个又一个的圆圈搭积木一样搭上去的。

而用右手做一个刀掌的姿势就是拇指弯曲四指笔直并拢。然后把手心对着自己四指微微弯曲就等于从正下方观察赵州桥的内部构造。是几条弧线平行固定出来的。

西方通过将两块石头的接触面打磨光滑然后填充高强度的黏合剂用来搭建穹顶。而东方则是通过铆榫这样的木匠工艺而达到结合两块石材的目的。如果两种技法充分结合那么将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啊!

“大皇帝陛下肋尼真的没想对文物进行破坏肋尼只是想了解构造啊!肋尼知道这是贵国隋朝时期的杰作精品确实是文物肋尼的行为对文物是造成了损失但肋尼已经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了请大皇帝陛下开恩饶了肋尼吧。”

嗡议论声响了起来。文武百官之前是因为出于对外国人的歧视和蔑视才赞同皇上杀了肋尼的但他们都不是坏人听到肋尼的解释后很多人其实都心软了。只是因为之前大家把口风都放出去了不杀是不是有些说不过去呢?

费力究竟是天主教徒对于肋尼的印象原本就不怎么样这时候他亢奋的站起来大声地冲小朱喊着。

“大皇帝陛下犹太人最会的就是花言巧语坑蒙拐骗您不要被他蒙蔽了杀了他!”

一群红毛鬼子立刻鼓起掌来。

小朱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呢正一手ok一手刀掌的互相比较呢所以费力的一嗓子把小朱吓的一哆嗦。这个时候察言观色知道皇上可能不想杀肋尼的内廷人员立刻跳了出来帮小朱找台阶下了。比如曹化淳。

“大胆!皇上在此你竟敢惊驾!来人把他绑了!”

“行行算啦算啦!”

“皇上小臣不是因为惊架抓人乃是这个费力竟然替主上断案实在不该啊!”

大家看明白这两个台阶了吗?惊驾这个台阶是告诉大家皇上为什么被惊着了?还不是认为肋尼的辩词是正确的!既然正确也就不会杀肋尼了。

那么‘替主上断案’这个台阶就是告诉大家如果皇上杀了肋尼就等于是采用了外国番夷的主意这可大不妙啊!于是

“肋尼既然并非有意那倒是有情可原了。”

“是啊不知者不为过嘛!”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肋尼也受了刑罚了再罚些银钱也就算了!”

这些交头接耳的声音故意地有所放大以便叫皇上听见。呵呵既然这样小朱也就顺势下台了。

“肋尼啊肋尼在大明国土任何事情你都要提前写报告请示才好嘛!你看看你自己擅自做主自行其是吃亏了不是?但现在有陪审团在旁朕也要听听他们的意见的那个熊卿家你们票决一下吧!”

话音落下众大臣互视一眼铜钱就开始逐渐的抛进了审判场地因为肋尼知道这个环节铜钱越多证明他活命的希望越大。所以肋尼哭喊着张开因伤痛而只能弯曲的双臂拥抱着铜钱。虽说大家都很理解他渴求活命的心思但这形象上却实在太猥琐了给人一种为财害命死也要钱的感觉看着异常的恶心!

“回皇上8o比1判肋尼活命。”

最后的判决结果是肋尼不用死了但要赔偿赵州桥的损失让他自己花钱把赵州桥重新修缮一新。注意可不是单单一座桥赵州桥的南端还有一个关帝阁关帝阁下面有个门洞过桥的人是经由门洞上下桥的。

所以连赵州桥带关帝阁都要用上好的石材重新整修不得有误。

至于之前遭受的毒打、板子、钉板、油锅、毁容那属于必要的法律程序虽说将来的以后很可能会取消但现在因为是法律程序所以不在政府赔偿之列。你丫自己下去养伤就是。

修桥的后续影响是肋尼提出来的东西方石材搭建手段相结合的创意他必须继续完成下去并且派梁九参与进去另外孙茂霖也一并参与进去。梁九和肋尼的地位很低有了宫里派出来的孙公公很多事情都好办一些。等那天御用法庭一撤他们这三人小组也就算正式组建了。

再一个影响是要在赵州桥的北面立一块石碑将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都要介绍清楚以宣告世界:

中国人对待文物的态度是严肃认真并且不惜矫枉过正的。不管什么人胆敢毁坏中国人的文物必须接受惩罚最高的惩罚砍头。

……

本章后记:

据梁思成和林徽因考证:‘赵州桥28层的独立弧券于明末损毁了靠西面的四层’

二位先生也同时考证出万历二十五(1597)年做的修理工程‘亦非常完备’此时28层弧券是完整的。

由1597年到1644年不到5o年间却生了1/7的损毁现象其中的原因不言而明。

要知道在当时修桥铺路是积累阴德的善行换言之毁桥拆路就是缺了八辈子大德的事儿。当地乡民保护还来不及定不会去刻意损毁方便自身的公共设施。

官府方面同样如此就算没钱修葺就算没心思养护也断断不会去拆桥的。何况政府如果拆桥又不可能只拆四层。

还有一点赵州桥挺立了17oo年其结构性的维修只有一次还是在49年建国后。当时好像用水泥和柏油对桥面和栏杆进行了翻新同时将石榫、曲尺长石全部换成了钢筋水泥。再有就是把南边的关帝阁废墟给拆了。即便如此28层的独立弧券也从来没人动过。反倒是将西侧的4层弧券给补齐全了。

由此可见赵州桥的坚固是难以理解的伟大的坚固。不到5o年的时间里竟然被毁了四层谁毁坏的呢?

在此我可以做一个梁先生和林先生因时因势都不好言明的推断毁桥之人并不是我虚构的犹太人肋尼而是李先生或者多先生。

同时东西方对石材的不同运用也是梁先生考证的大意就是西方充分利用了垂直压力东方则利用强度;西方讲究有可能存在分子交换的黏合剂来连接石料而东方则讲究通过铆榫进行两块石材的连接。

最后谨以此文向我最最崇拜的林先生致以我崇高的倾慕之情如果真能穿越吾必要:

身披金甲脚踏祥云拌着万道霞光去把您从您最爱的人身边抢走。然后宁愿承受着世人世代地唾骂也定要一亲芳泽!

因为您太美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