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辽东渴望(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5860 汉字|27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十二章 :辽东渴望

等退到文华殿议事内阁九卿等人的眼神还有些迷惑。想来对互为翁婿一事还没绕明白过来。

小朱趁热打铁赶紧跟内阁说的再清楚一些:

“后金那边多有我大明的子民被裹挟成为奴隶如果咱们不做打算投降后金的官与民还会陆续增多。此消彼长对大明不利。只有借此口实告诫我大明的官民切勿沦落蛮夷之手遭受**、不伦之苦才是正理。”

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这些人都是聪明人大家立刻明白小朱的真实意图了就是造谣也要让百姓和官吏们知道后金那边可是个火坑千万别跳进去。更何况这份口实还真真确有其事。

这个‘重担‘最后落在钱谦益和温体仁的身上他二人分别负责一南一北的宣传。呵呵只有竞争才会出成绩嘛!

这些宣传事宜很快就定了下来大明君臣都非常郁闷。铁山那边的战略布置还没定呢皇上却闲极无聊在人家后金结婚习惯上大做文章大家心中还是比较别扭的。

小朱很理解他们的想法但为了让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不可调和的敌对心理对于目前的辽东局势是非常必要的。

没过几天大家为了调整心态都针对卢象升的奏报做了一个辩论不是争论也不是讨论而是辩论。辩论的主题就是打仗究竟为了什么?

这年头打仗有n多的理由什么征讨不臣什么收复故土什么仁兵讨不义什么正道伐荒蛮的看着一个个倒是挺精神的但实际上却难以获得广泛舆论上的支持。

婚姻不伦是小朱提出来的叫大家在口头上表示反对却乐于在情感上接受。而卢象升的观点叫大家在口头和情感上都难以接受却又提不出什么反对意见来!

卢象升说的太直白了:“打仗就是为了获得巨大的木料好做更大的海船好赚更多的钱。”呵呵这对于一直以清高标榜的中华文人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触动。这些读书人虽说想辩论个清清楚楚但这个问题注定要变得走入歧途。

因为辩论所以影响深远因为影响深远所以众人皆知。在全国各个阶层的人都清楚此次辩论的来龙去脉之后卢象升的‘战争为了海船龙骨’理论竟然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幕后推手就是皇商系!

铁山有铁白山有木朝鲜有粮食后金有黄金黑水有东珠辽东有人参。思想理念上的辩论非但没有获得任何的进展一系列相关的战争目的和利益却犹如雨后春笋一般破土而出。

说白了一句话:“打仗就是为了获得收益战争胜利意味着赚钱。”

嘿嘿人类社会文明的前进不是什么伟人推动的。伟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恰巧成为了社会前进一个起点。

群臣们眼见辩论不会有结果他们自己反而将被带入沟儿里于是他们及时的开始了打岔的行为——联名上了一份奏报希望对军队系统做一个小小的调整:

因为之前钱谦益一揽子整顿战斗系统的工作很繁复所以直到现在依然没折腾利索。

当初定下天津武备学堂的名称后将军事教育与军事战斗互相拆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勇卫营作为单独的战斗序列从武学中划分出来。

武学只管教学和培训工作不再担当战斗序列的任务后就牵扯到谁来指挥的问题了:

勇卫营作为战斗序列其归属正式划并到兵部、五军都督府、皇帝这权力层面上。

群臣的意见也挺实际:武学改革之后除了现役军官的提高教学之外还要进一步完善娃娃兵的训练。这些训练出来的娃娃军就需要独立组成军队一方面互相熟悉配合起来没问题。另一个方面这些娃娃军如果被安排到老兵横行的‘老营’去除了添乱估计不会有什么好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前段时间唐栋领着娃娃军去杨嗣昌那边效力效果非常好所以娃娃军的指挥权归属就显得很重要了。于是这些娃娃军就正式建制了直接划归皇帝亲兵五军营系列一同拱卫京师。

年初的时候京师三卫三营的定员是21营8.4万人其中锦衣卫是8个营的建制而勇卫营、忠卫营、神机营、三千营的建制都是3个营。

只有五军营因为李邦华处理的手段过于激烈造成这边只保留了中军一营4千人的建制。

现在好了在群臣的一致同意下将唐栋的娃娃军并进五军营成为前锋军。并且给五军营做了一个定位将来还是按照五军2万人来进行编制只是其中只有前锋军、中军这两营做为战斗序列保留下来。

另外的左捎军、右掖军、金吾(五)卫军则做为贵族子弟挂虚职的建制不用参加战斗只是作为军中经历来计算。这么安排的目的也是为了平息一些勋贵的不满情绪。毕竟李邦华的手段太激烈了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为了保护李邦华也要这么干滴。(人走茶凉是中国官场的特点历史上的李邦华在离开治理京师的岗位后立刻遭到打压最后含恨而死。)

五军营左捎、右掖加上一个金吾卫名字都很好听听着也提气。总计还有12ooo人的建制就可以安排12ooo个贵族子弟这样一来勋贵们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舒缓。

另外勇卫营现在最是能打又因为三个营的建制还没满额所以主官暂时不定。逢战事可由皇帝会同兵部共同拟定主将人选。至于说日常的管理则安排四年的武举进士陈起新领游击将军衔兼指挥使军职。

陈起新在辽东、东江两个军系中都干过虽说都是低级军官但其能力、背景和人品都是大家交口称赞的所以这个任命没有任何的问题。

能在辽东、东江这两个军系中同时获得正面的评价是很难得很难得的‘奇迹’了所以小朱对这个陈起新还是比较看好的。

由此大明军队的建制得到彻底的统一最小的战斗单位是营每营4千人设指挥使或者都司分前、后、中、左、右五哨(又叫做壹贰叁肆伍哨)。每哨8百人设都司或把总分壹协、贰协、叁协、肆协、伍协。每协16o人设把总或巡检分3队3o伙每队5o人每伙1o人分设队正、伙长。

生活就是这样一个事件接着又一个事件层出不穷的跳到你的面前给你一种充实的生活假象。

军队建制的问题搞定了心态调整之后的大臣们兴高采烈的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辽东战略这个重大的问题上了。

......

这里应该把东江的背景资料做一个总结归纳了:

皮岛同鸭绿江的獐子岛、鹿岛构成鼎足之势地理位置位于辽东、朝鲜、山东登莱二州的中间号称孔道。

皮岛在鸭绿江口与朝鲜本土只一水之隔水面距离只不过相当于过一条长江而已北岸便是朝鲜的宣川、铁山。此刻朝鲜的义州、安州、铁山一带因为邻近中国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涌到喧宾夺主汉人占了居民十分之七朝鲜人只十分之三。

皮岛横约八十里逃到岛上的汉人为数不少。毛文龙作为根据地后再招纳汉人声势渐盛。所以朝廷才特别为他设立一个军区叫做东江镇升毛文龙为总兵。

皮岛在朝鲜写作椴岛。这个“椴”字汉文音“驾”但朝鲜人读作pi音所以中国人就简称为皮岛。

(注:有一本相当流行的讲清史的通俗著作说皮岛即海洋岛但其实是错误的。海洋岛在皮岛和大连之间离皮岛约一百海里。皮岛现在是朝鲜地方海洋岛是中国地方。)

现在铁山一带仍然是后金天下由于汉民天生的求安稳心态造成毛文龙和后金在抢夺农耕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四六开的情况铁山一带依附后金的汉民越来越多了。

鉴于此种情况大家都说应该打下铁山打下铁山对于同后金争取汉民的依附是有好处的。更何况再不打铁山朝鲜就跟大明掰面了要是失去朝鲜的支持那大家都赶紧收拾收拾准备滚蛋吧。

更何况现在大家也都开始正视战争资源的问题了。铁山是浅层铁矿山不需要太高深的技术随便找些工人不用过多培训就可以取得铁矿。

由于炼铁的粘土只在金州的大连一带出产所以辽东冶铁工业对铁山和大连两地的依赖是明显的。

铁山无论如何都要打的即便拿不下来也要最大限度的减少后金开采铁矿的数量。

……

再说说辽东一带的大背景:

为了得到冶炼必需的粘土金复二州的守将刘氏五兄弟最近的防守压力陡然增大后金和科尔沁等部落联盟蒙古又缺铁后金政权对于冶铁的需求已经增大到极限如果能尽快得到大连就可以缓解铁器上的供需矛盾。

因此攻打金复二州的兵力越来越多其主将甚至已经是后金成亲王岳讬了。

祖大寿在盖好第十一个藏兵堡之后济雪十一星堡已经成为锦州外围、沈阳西侧、科尔沁南侧这三角区域中最坚固的手筋了。并且如何在济雪十一星堡所围下的大空中组织人力屯田垦荒也是袁崇焕一贯坚持的战略拓展计划。先钉下钉子再围绕钉子建设自给自足的根据地逐步蚕食并最终平定后金之患。这就是袁氏战略最根本的核心。

无论对任何一家来说济雪十一星堡都不容有失谁也不能犯任何的错误。祖大寿一脉相承了袁崇焕的战略思想他的防守可以用固若金汤来形容当然镇海水师的辅助是巨大的依靠大凌河的水域十一星堡之间可以相互调防还可以调剂食品、弹药等战略物资。所以两年来后金已经默许了这样的对持态势利用莽古尔泰的两蓝旗始终监测着济雪十一星堡。利用岳托的厢红旗牵制住毛文龙的镇海水师。

……

要打仗了打仗对于小朱来说唯一可清楚把握的就是花多少银子的问题。

钱谦益、孙承宗、梁廷栋、温体仁、毕自肃以及前两天刚刚写好奏报的毛文龙一起国家的军、政、财三个口儿的六位大臣共同制定了一个作战计划。

其作战计划竟然很简单:.

1.正式任命毛文龙为大明东江镇总兵官东江镇也正式成为涵盖皮岛、金州、复州、半个铁山、半个威海卫、半个天津卫的大镇了。其范围、作用都九镇相仿。因此原来大明的九边叫法正式更改成大明十边。

2.刘兴祚五兄弟固守金复二州调孔有德的水军、尚可喜的步军、陆继盛为副将毛承禄为总兵官一共是八营3.2万人全力攻取铁山。

攻下铁山一带利用汉民的情结如果愿意返乡的就号召大家返回山海关内或者辽西(这里专指山海关外宁锦一带)由袁崇焕负责安排他们屯田安家的事宜。

不管刘家五兄弟还是金复二州都是毛文龙的看家班底无论如何毛文龙都不敢轻易放弃这也是他赞同孙承宗或者说被孙承宗说服的根本原因。

3.调耿仲明的骑兵去辽东会同祖大寿、何可纲、吴襄等人出兵骚扰广宁地区。以配合铁山那边的攻势。当年围城大凌河时毛文龙的东江镇配合攻势帮祖大寿解了围现在的祖大寿也到了还这个人情的时候了。

4.大同、宣府、偏头等北三关加上京师的三卫三营分别抽调兵马一起出龙井关辽西蒙古各部愿意跟大明的封王赐银。愿意跟着后金的就打你丫的。现在的朵颜西南十九家和朵颜西北十七家都是大明内部一厢情愿的叫法。只有通过一场有效的战争才能敲实了。才能从实质上确定辽西蒙古各部的势力划分。

5.由曹文诏主理舒烨稷来担当牵线人将大明淘汰的火铳、火炮少量输送一些给林丹汗条件就是:林丹的察哈尔部落对科尔沁施加持续的军事压力。没有诱饵是调动不了林丹汗的。铁甲、兵备、火器火炮的诱惑还是比较大的。

方略的最后是做出规模限定和给出时间表攻取铁山随时都可以只是鉴于东江镇的战斗力不是很强因此别催促的太紧反正肯定打就是了。

至于时间嘛!准备在明年夏天也就是崇祯七年的夏天同时在铁山、辽东、辽西三地起主动攻势只是这三点的战斗规模一定要做好控制切忌将战争规模无限扩大。有限打击的战略计划大明内部各方都是能够接受的。

再有就是从现在开始就积极筹备各方面的战争准备工作。因为一场战争无论大小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没人逼着你仓促应战也没多少人求着您打架您再不好好筹谋准备想干嘛啊?什么叫狮子搏兔?为什么要狮子搏兔?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难喽所以需要决策层既要有伟大的决心也要有伟大的耐心。二者缺一不可。

……

但因为这事儿抻的时间确实太长了以至于毛文龙升任东江镇总兵官之后还是遭受到言官们的弹劾。毛文龙一怒之下写了一个表奏报上来。其中有一句惹事儿的话:

“辽事除某家外唯只有圣上、孙辅能明。谁若多言可令其领兵出战。”

呵呵连袁督师都只是以防为主谁还敢冒进出击?不过这小子如此张狂猖獗的言语却不能令言官退缩。为了平息这件事儿也是为了敲打他小朱在陈子壮上书弹劾毛文龙这些狂悖之语的时候顺水推舟的把毛文龙骂了一番并扣了他一年的俸禄。

老毛立刻老实了不少。但孙承宗还是照顾了一下毛文龙的情绪在辽东战略定稿的时候特意叮嘱大家:

“铁山一役事关全局牵一而动全身是以不可不谨慎催促过急反不利前方将士的士气因此可暂定一年为限以留给东江文龙部充裕的时间来攻取铁山。”

这份最终的战略计划是孙承宗主笔写出来的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战略家、政治家。他不但明了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遏制后金的方法还知道国家的财政虽然改善了许多但仍然经不起一次惨败为了避免惨败乱局的可能他只好提出这个韬光养晦的法子来。

促使老孙做出这个计划的还有一个原因:据后金那边传来的消息皇太极正在拟定新的策略:借道科尔沁征服漠南蒙古。

只要统一蒙古大明前期的一系列举措就都白玩了。北方长城绵延万里谁敢保证没有疏漏?蓟辽这么多年不也出了个洪山口吗?还险些为此把袁崇焕的命给搭上。

只是因为后金的战争准备还没到时候大的战役才一直没有开始。所以铁山一带的攻击必须加快了。一个大佬连自己的小弟都保护不了还谈什么国际影响?无论是察哈尔还是朝鲜现在都是大明的跟班。两边都应该保护保护。

“好吧准奏吧。”

其余内阁都乖巧的没再多言小朱也就顺利的批准了这个计划。虽说小朱其实很怕打仗但眼见准备多年的铁山攻势事到临头仍然要再等一年才可以实现心中还是略感失望。

“皇上”温体仁究竟是机敏滴连忙出言捧皇上。“越勾践卧薪尝胆、汉高祖明修栈道、刘玄德韬光养晦这都是帝王基业啊。”

“呵呵温先生过誉了对了那林丹汗这边的军备该如何处置呢?”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向来连铁刀、铁枪都不敢卖太多给他们现在竟然要把火枪、火炮送过去这胆子太大了。

“启禀皇上元年时皇上曾与毛文龙一份旨意应允其可以将军中淘汰的火铳、火炮贩卖给朝鲜。如今已经五年过去了。军中淘汰的火器却越来越多留之无用回炉耗财不如一并外销还可以换取马匹、银粮等物。”

这是老徐的意见其实也是大家的共识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具体操作的问题。

“皇上火铳、火炮均需要弹丸方可行大威力。如今军中汰选的火铳、火炮形制繁杂又多磨损我大明可先卖火铳、火炮再择人教授使用的方法弹丸则定量互市。”这是老钱的主意。

“钱相所言极是再则可命舒烨稷派人监军凡与八旗战耗按一对一的比例贩卖补充。凡内讧战耗按一对一成三的比例贩卖补充。”周延儒的主意。

呃???周延儒话音一落小朱他们君臣都有些呆这怎么回事?周延儒不会说错话了吧?周延儒见大家这样表情得意的晃了晃脑袋接着说道:

“皇上各位大人在下的意思很简单那蒙古终究非我族类上次与八旗之战也未能过咱大明多少。如今若是催促过紧反而容易激他们对大明同仇敌忾的心气儿。不如鼓励林丹汗清除异己这样即可以拉拢林丹也可以让他们尽全力牵制八旗还可以令其自耗不再对大明形成威胁。此可谓一石三鸟。”

呵呵够阴险明明希望人家给咱当枪使但却不明说还找各种机会让对方玩自残同时又通过弹药补给来牵制对方。怎么看都是完美的计策了。

“皇上周相所言臣附议。另臣想弹丸补给应控制在三月之定量。”这是孙承宗的的建议。

准了准了。这些政治家、阴谋家、战略家的多条建议小朱怎么看怎么喜欢。全准了。并且这次的圣旨是以内旨形式放亦即是说不对外公布直接舒烨稷那里。让他参考行事。同时除了皇上的行宝之外全体内阁也都联名签署。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舒烨稷的这个任务多少上不了台面一旦将来有言官弹劾由全体内阁出面摆平。

只有将内阁绑在一起将来才不会出现什么麻烦。杨鹤、成基命二人对这条计策倒是举双手赞成在他们看来:

“君子行为那是对于大明子民的对于异族不需要考虑太多怎么卑鄙都成只要能符合大明利益最大化原则就成。”

呵呵和蒙古、后金纠缠这么老些年他们早被磨出火来了不找机会修理修理就不错了。还顾的上君子正道?那就太迂腐了。

呵呵这时候的二老根本和迂腐毫无瓜葛。

杨鹤、成基命在蒙古问题上的开通令国家的计划进展很是顺利。但当小朱看到徐光启上报的火器明细表时头又疼了起来。

先就是这些火器的名字乱七八糟语意不清光弄明白这些事情就废了他三天时间。然后就是火器的自身价值这些火器虽说是军中淘汰的但其价值是无限的里面包含了十几代人的智慧和心血平白送出去还真心疼。虽说是对方用皮毛和良马来兑换的。

再有就是这些火器的易货贸易意味着大明改良武器的生产必须拿到日程了否则朝鲜、蒙古的火器如果和大明军队相近持平对于国家的安危是绝对不妙的一个消息。

这样就牵扯出来军工生产的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