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国两币(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4606 汉字|10 英文 字 1个月前

第四章 :一国两币

“哎呦万岁爷小的该死!”

正在小朱和筱筠姿态暧昧的时候曹化淳突然跑了进来。

曹化淳现在在宫里的地位是除了小朱他们家里十几口之外最高的了王承恩都要礼让他三分。现在王承恩主要负责懿安皇后和东厂的事情东厂的权力缩减的很厉害他年龄也不小了宫里的主官基本是曹化淳来主理了。但为了自己的下一代考虑小朱拒绝了曹化淳负责太子教育和抚养的请求小朱还是比较相信王承恩的品德和眼光。

“曹化淳你真讨厌惊动了圣驾你负责吗?”

“夫人说的是小的该死!”曹化淳笑嘻嘻的没当回事情毕竟现在宫里的人都是她们礼妃的班底相互之间很熟开惯了玩笑的。而且小朱也没打算为这事跟他纠缠。

“你说你现在都是司礼监掌印了你怎么还这么冒失!”小朱和筱筠边说边整理好仪容和服饰并且端正的坐好。

“说吧曹化淳你这么跑来想干什么?”

“皇上是这样礼贵妃的娘家来人了田大人特意把今年的份例给送来因为听说范西礼来了这次的份例除了银子药材和香料之外还拿来了好些的西洋银钱礼妃娘娘高兴叫小的请圣驾移过去看看呢!”

“西洋银钱?”

一个灵感突然冒了出来。

小朱本来和温体仁探讨过行货币来弥补赤字的事宜但现在整个大明的金融体系很混乱就说这流通的主要货币——铜钱吧。

铜钱分三种一钱、五钱、当十。五钱和当十基本是官方内部结算用的一钱才是最主要的流通货币的币值。银元宝的定制是五两、十两、五十两。金元宝系列类似但多了金锞子(1两)、金叶子、金豆子等便于携带的形制。其余的规制都是民间私自折腾的比如散碎银子就是大家用锤子砸出来的呵呵。

历朝也都行过各种铜钱但含量和造作异常粗糙以至于现在不少的百姓心中唐代李世民时期的‘开元通宝’竟然比大明通宝还要来的坚挺!汗一个国家的流通货币竟然是一千年前铸造的。

再有就是开国初还行了不少的纸币但老百姓的心中纸币是很难获得认可的。毕竟时代不同嘛!

再有就是所谓的西洋银币了。现在整个南洋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早就流通了在老百姓心中都是银子做的还有花鸟人物与其捧着一千个破旧铜钱不如拿着一个番夷的银币来的更稳妥。由此也可以想见大明的金融体系有多混乱。

田弘遇和田怀彝这爷俩儿现如今对于皇上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在意他们知道田家泼天的富贵都来自于皇上的恩眷而这圣顾的出处就全在阿萝身上。所以现在爷俩要是有什么好的建议都全由阿萝来说一个是阿萝和皇上的感情好只要不说什么出格的事情一般都照准。二来阿萝的建议如果的确好则是固宠的必要保障。

这样的情况小朱其实是不愿意看到的他喜欢阿萝他就是喜欢不需要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来调剂。

不过这样的方式他也改变不了毕竟他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一心一意的人皇后和袁妃那里他也是常去的筱筠这阵子几乎天天陪在身边。和阿萝在一起的时间也就是六成多。所以小朱对这个聪明前的阿萝始终有一番愧疚和遗憾在里面。

“皇上您看这就是范西礼家乡的银钱。叫什么爱(斯)卡林!”田妃还不到2o岁尽管女儿都快两岁了身上还带着身孕但依然雀跃的跟小朱面前跳着。

“快快扶礼妃坐好。”小朱吓的连忙指挥手下赶紧安顿好她。

“阿萝你小心点儿一个银钱你也这么跳小心把咱们的王爷给蹦没喽。”

宫里现在除了皇后和袁妃之外大家又都转回佛、道这边了前两天特意让龙虎山的道士给占了一卦说田妃这次怀的是个男孩也就是将来的王爷喽。小朱不信但也跟着这么说笑了。

“臣妾谢皇上隆恩。”阿萝没太当回事因为道长说了这胎是天星下凡怎么折腾都不怕。这些小朱全当笑话听但宫里可不这么想正溜号呢就听阿萝笑着跟他们大家说:

“你们瞧瞧那个范西礼好坏啊咱万岁爷赏钱都是论两来赏他拿回他那个尼德兰去转手就能换好多的这种银钱一下子就又赚了一笔呢!”

“噢!这小妮子在这等我呢。”

小朱一面取笑着阿萝一面倒是很领情。他前一阵子和温体仁讨论弥补赤字的时候曾经想了三个路子:建立钱庄(银行)、行货币。但钱庄这东西太前温体仁等人没弄明白其中的奥妙加上小朱也不是很门清只好先作罢。

国家借贷也不行因为现在朝廷的信用太低说起来也是前几任先帝闹的景铜钱太差、纸币太滥加上西洋的番币也跟着裹乱所以只好维持现状。

行货币前面谈过了实在是难也就全部胎死腹中。

但今天阿萝显然是有了底稿了估计还是那个大舅哥出的主意。

现在田怀彝在南洋诸岛可是风光无限南亚的岛屿众多有了康六彪的海军支援现在南亚的香料、药材、水果、白糖、矿石和海港都被大明牢牢把握了。因为这两年财政还算过得去小朱没让他们上缴过多的税银。凡是上缴的折价税目全是南洋的土特产。

南洋赚的钱全转而投资在当地搞了一些公用设施的建设像学堂、医馆、当地官员的府邸之类引得当地的百姓家家立牌位来供奉小朱。嘿嘿。

“皇上皇上!”阿萝见小朱又有些溜号连忙出声提醒他。

“啊!哦阿萝你现在不喜欢那些香料倒喜欢起银子来将来的这个小王爷岂非贪财喽。”小朱笑着捏了她脸一下。

四周的人等一见这样连忙知趣的退出去不少只留下曹化淳、筱筠还有随身的宫女淑娥在房间里。

“对了阿萝有什么好主意就说吧你的心思瞒不过我滴!”

“咯咯!什么都叫皇上猜到了…”

阿萝一见连忙正色的说了起来: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现在大明的度量衡实在混乱单衡上就存在常衡、金衡、药衡、库衡、司马衡这五种之多甚至这只是其中最常用的五种市面流通的更多。

就拿黄金、白银来说吧打造饰包括金元宝时用的是常衡但如果是收税时又用‘司马衡’司马衡是金衡的一成二分就是1.2倍。

常衡是用来计算国库收支的比上述两种都轻。也就是说三种标准并行收税时最高铸炼时取中交到国库之后最低。

应该说这样的情况还是百官俸禄过低大家都想办法贪污才造成这么个混乱局面。

这样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汇兑混乱的现象原本是一千铜钱为一贯一贯铜钱兑换一两白银十两白银兑换一两黄金。但现在白银贬值要5o两白银才能兑换一两黄金这样的兑换到了铜钱就更大。

而国内的金银元宝又属于上层建筑的特权普通百姓一辈子见着一次银锞子就不错银元宝很难得见。

老百姓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将手中的铜钱兑换成外国的银币来保值。而那些海商包括郑芝龙的福海舰队在内都在兑换上动了些心思将十贯铜钱定在了兑换四枚银币的比价上。这样一来实际上的白银黄间之间的比价进一步拉大。

如果不是毛文龙在元年年尾搞了一次大规模的兑换活动使得朝廷对汇率差价造成白银损失的现象产生警惕现在的国内货币体系将更加混乱。

“皇上家兄说与其任由番币横行莫不如咱大明自行铸造银币并且上下规范度量衡。推行一个皇衡出来。”

“皇衡?可是那些什么库衡、金衡、药衡的大家不是都适应了吗?”

“回皇上家兄如今是南洋药政局的假(代理)布政也是拿俸禄的这几年皇上的俸禄都是足额放但多是实物期间粮食、绸布、盐茶各个物件要分别用不同的秤来量搞得上下官吏都烦扰不已。大家一面感念皇上的圣恩一面都叫苦不迭。推行皇衡并不是要重新做一套秤杆出来而是直接用库衡来代替便是了。”

“哎!”小朱轻轻拍了拍阿萝的手背“难为你家了你可知道这皇衡一出势必要挡住了众多人的财路你们田家可就难了!”

“谢皇上体恤之恩但家兄曾言皇衡一议先主要是为了铸造银币而银币铸造不能专由一家、一坊的来造势必要在南北两京选址督造各地收归上来的税赋有铜钱也有实物可先按库衡换算成银两上报成册然后再由两京铸制局铸造银币。期间订立一个火耗份例待朝廷将税册批下时将火耗折损算进去这样的话百官除了俸禄之外还有一份火耗可拿了。”

“啊!”

旁边曹化淳偷偷拽了一下阿萝的衣角但阿萝说的忘形竟然喊出声来。眼见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曹化淳的身上曹化淳吓得连忙跪倒在了地上。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曹化淳你心中所想朕也能猜个七八说出来吧这里面”

说到此小朱抬头看看身边侍立的宫女吓的那个宫女立刻跪了下去一声不敢多说。还是阿萝替她解的围。

“皇上淑娥这些年很伶俐的请万岁爷放心!”

“好曹化淳你说吧。”

“回主子礼妃娘娘刚刚所说的火耗乃是历年的习惯了制钱银两都有耗例存在。如今贸然行银币以一衡替百衡即便将铸币的火耗回返给各级官吏这事怕也是难平众怨啊!况且火耗贴补原本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外朝那些个大臣们背地里伸手拿银子明面上却还要上折子反对。如今万岁爷提出来朝堂震荡不说礼妃娘娘的家人也恐惹是非。小的小的是体量娘娘这些年的好处是以才斗胆提醒的。”

“呵呵阿萝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要说难为你兄长了吧?”

“臣妾谢皇上但家兄说了大明便如一位病及膏肓的病人如若大动针石势必病势汹涌恐有劫厄。然血脉乃人之根本不医血而医脏腑标本不相称。皇上登极以来多是缓药轻医实在休养生息的良方有了三年的基础推行皇衡铸造银币正是医血脉的时机。我们田家幸沐圣恩无以为报愿替陛下担下这三人成虎的罪名。家兄言田家已在南洋立下了根本一旦事有急变田家愿求皇上赏一座孤岛为祖业就是了。”

“阿萝有这话今天朕便答应你有朕一天你田家非贵乃富。如若果真事有从权朕便将你腹中的这个王爷立为储君以保你田家世代尊荣。”

“啊!臣妾(小的、奴婢)万死。”

听到小朱这话曹化淳、筱筠、淑娥还有阿萝全跪在了地上皇上轻言太子的废立这要传出去一定是轩然大波。

“都起来吧太子废立乃是国之重事朕不会乱来的。阿萝你要记住朕今日所讲乃是给你田家做的一个保证朕绝不会辜负真正的忠义之臣。哼哼我倒要看看那些个外臣拿什么方法来搪塞朕。”

正所谓大商谋国吕不韦当年以秦国为标的挣到了统一六国的基业。如今田家因为有南洋诸岛的底子真正领悟到经济的涵义这样的经济资本在将来的走向如何小朱已经无法预先判断了小朱只能先把眼前的事情解决至于死后呵呵他死后那管洪水滔天?

……

“皇上火耗理当归公!”

靠听着老钱这义正词严的断喝小朱不由得愣怔了一下这还是印象中的那个老钱吗?

“那钱先生是同意铸造银币了?”

“回皇上臣死谏!臣决不同意!”

靠这死老钱!

“朕不爱听死字钱先生是知道的说你的理由吧。”

“皇上臣知道如今这西洋的番币在东南沿海多有通行。臣亦知道铜钱过滥银两多衡已经造成国库虚亏。但轻易铸造银币势难成行。陛下圣明这大明江山的银子犹若纺锤。朝廷铸币民间富银之家必然要行兑换然民有银无算而铸币之银有尽。兑换不及这富银之家转为小康小康之家转为赤贫如今流寇肆生如将这些小康之家的财富耗尽则民变不远!”

老钱的考虑是对的历来行货币都要看国家的底子有多厚底子没多少强行币不仅造成物价波动不说还可能直接就倒台。现在整个朝廷就2o6o万两银子还不全是现银。银币容易但行之后比如一个小康之家有5o两纹银你是给他5o两纹银等价的银币?还是给他过或者少于的银币?显然都不行高了国家亏币还不如不。低了百姓亏老钱的预测就出现了。等于呢?更***不成等于的话国家还是亏因为有火耗在那里摆着呢!再有就是等于的话国家还行银币干什么?

“可是现在铜钱、番币泛滥如何处理?”

“回皇上太祖初年曾交子皇上……”

“不行太祖交子现在可有一纸在市?历朝先帝铸造的劣次铜钱现在民间已称为铁币。如若本朝再交子我朝廷的信义何存?”

“臣刚才所言有失莽撞那便请圣上下旨铸造新钱以替换旧币!”

“那就是说你等都同意铸造新钱喽?”

竒_書_蛧_W_ω_W_._q_í_δ_U_ω_ǎ_й_g ._℃_o_m

“臣等不敢!吾皇圣明!”

“算啦列位爱卿都是朕的股肱都是国之栋梁朕知道你们的难处!你我君臣一体切莫虚头八脑的假客气了。”

“臣等不敢!”

“行了朕要的不是这些朕要的是治国的良方!”

面对这样的温吞水一般的阁臣小朱颇有些动气的说着。要知道他们所谓的新钱指的是铜钱行高质量的铜钱是必须的一项政策他们同意是一定的但行铜钱并不意味着他们同意行银币。

如果得不到内阁的支持而强行铸造银币势必成为祸根。不过因为小朱的货币政策被他们打了折扣小朱估计他们在对待是否借款给范西礼的问题上会做出一定的让步因为这就是政治交易。

小朱只好半真半假的求助似的看着温体仁现在这个内阁除老孙主军外其余几人都主管政事。其中只有温体仁的心眼最活泛有困难当然只好找温相。

“咳咳!”温体仁实在不愿意搀和这件事情但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知道温相是崇祯帝的宠臣现在他不出面说点什么圆场的话不仅小朱骂他全天下的人也会骂他不仗义。这就是现实生活中的苦恼与矛盾。嘿嘿!

“陛下臣倒是想啊这个银币一事当然是利国的大事。推广皇衡一事也有利于清理积弊。但难就难在不能不能置国家的信义不顾。难就难在…”

温体仁说到这里脸已经红的跟猪肝色了内阁其余四人都看热闹似的揶揄着瞧他小朱的眉毛则已经立了起来。

温体仁偷眼看了看形势急得汗都下来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支持也不是不支持也不是。压力之下这老先生竟然想到了一个绝倒的主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