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搬砖砸脚
舒烨稷很精干的一个汉子从外表和气质上来看更像军人而不像商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他是钱谦益和成基命等人的商界代理钱谦益原本的利益是在南京那边但当上阁辅之后逐渐把势力延伸到北方了这些事情小朱现在实在没余力来管只好听之任之了。
大舒的理解能力很强小朱跟他说了一遍他就叩头表示明白了。还创造性的新提了一个建议:“林丹汗树敌过多杀伐太重为人又粗莽无行对大明的威胁不是很大。与其放任林丹汗自生自灭不如尽力维护他的统治地位。这样可以让蒙古境内常年互相征伐大明可在二十年内暂绝边患或者抽撤八边或者清剿国内叛乱或者倾力扫平辽患。多条路都可行。”
前半段不错后半段就有些太理想化了可见现在的大明内部确实有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良好愿望。当然作为商人的大舒能有这个见识也算不错了。
“好啊!大明有你们这样的仁人志士何愁不兴?进舒烨稷富平伯。但望富平伯莫要让朕失望才是。”
“草民谢主隆恩!”
舒烨稷是六家皇商中第一个获得封诰的(除田家)。这份荣耀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接下来的两个月直到五月份遵化四城才告收复。收复的时候双方的伤亡都很小因为四城里已经断炊半个多月了那些人早饿趴下了。
后金八旗总共只有3ooo多人大头目也不是很多比如小朱很想抓到的像索尼、范文程、济尔哈郎这些人全先跑了留下的都是没太大意思的小鱼小虾米。一道旨意下去全部枭。并且立刻把这些脑袋分别送往朝鲜、兀良哈、察哈尔大明九边等地。和上次近万颗的头颅巡回展一个目的就是告诉这些地区的势力大明现在还是大明仍然有能力斩杀后金的。别***相信“满万不可敌”的鬼话。
至于蒙八旗的3ooo士卒先缴械收编给吃给喝养起来。因为舒烨稷的计划出现了变化不知道是林丹汗的理解能力有问题还是舒烨稷太能忽悠林丹汗竟然真的认为大明想和他联兵征服蒙古左翼而且还欣然同意了大明找借口开打的创意。
于是林丹汗派了几个使者去了一趟兀良哈部态度倨傲的索要战马、美女和皮毛等物。原本这么一来蒙古草原上的战火将不可避免但科尔沁等部落竟然乖乖的挑选了18o名少女36oo匹良马恭敬的送到了林丹汗那里。
林丹汗碰了一个软钉子也不好开战了。恼怒之下又向科尔沁、兀良哈等部索要了6o名少女和12oo匹战马科尔沁等部落依旧照办。
这连续示弱的行为让林丹汗很快乐让小朱等君臣很苦恼!
“那3ooo降卒科尔沁等部落的回答是冒犯天威不敢生索要之心就全凭皇上的心思了。对于封王他们都笑纳了。并且各家出人出土地凑成了三十六家也请皇上封赏。”
这个包袱丢过来等于把小朱他们君臣琢磨了十几天争论了十几天的策略全部化解。
“想来定是后金出的主意他们也知道现在开启战端于大明是伤筋骨于林丹汗是伤脏腑于朵颜三十六家则是伤性命的路子。因此才有心示弱的。”
“也罢大明现在有3千多人马的收获也算差强人意吧!”
那被国家养起来的蒙八旗原本就是雇佣兵性质谁给饭吃就替谁卖命打乱部属分散安排进各个军中也算是增强一些实力。至于领兵的察哈喇则被一顿暴打之后给战马弓刀赶出了长城外。
“可是”钱谦益很是忿怒的诘问道:“臣先前便不愿挑选女官一事现在这18o名蒙古女子将如何安置?”
不但老钱急了其他所有的人连温体仁在内都有些不满。本来嘛挑拨离间蒙古内部大家都没什么异议但你当皇上的竟然想出这么个下品的法子出来非但没奏效还让林丹汗也没什么借口打人家了连大明都白花了一堆的封王、封侯和钱粮的赏赐。(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现在又多了这么多的异族女子供后世史书来取笑讥讽大家都有些愤怒。一个个的都不出主意了估计他们心中都想不动言官诘难你就不错了还想让我们给你收拾残局?没道理撒!
“这个…”小朱也没什么好办法总不能都挪进宫里吧?就这些蒙古少女还不那天把他给刺杀了?再说宫里多年的裁撤之后连全国锦衣卫都只有六营的规模其中左营还给安置在南京了。
宫里更是只有5oo来人贸然增加18o名带俸禄的女官出来还怎么倡导节约?前两天不少文臣还一个个的对小朱的节俭上表称赞呢。
但这回大家又开始对小朱不满起来人就是复杂啊!对一个人的爱与恨都这么反复!
小朱扭头看了看方正化和王承恩本来就对他专宠礼妃多有微词加上人品上很是端正所以是甭想指望他们了。
张彝宪正忙活皇庄和推广红白薯的事情呢根本不在身边。
高起潜是个鲁人他不越帮越忙就不错了。
曹化淳倒是有点小聪明但现在居然躲开了。
后宫的人除了阿萝和筱筠之外甭想指望别人但阿萝听说一下子要来18o多个少女险些跟小朱翻脸。筱筠一直是听她的安排来行事所以也不敢给小朱出主意滴。
“这个…”小朱以手加额众叛亲离的感觉真不好啊!小朱只好放下身段讪讪的跟群臣商量
“不如归乐坊如何?”
“哼哼”钱谦益冷笑一声。“皇上以选女官为名送秀女入乐坊定然会被天下人耻笑!”
“你!好好好那朕赐给列位先生以及这满朝卿家如何?”
“哼!”孙承宗恼怒的一甩袖子“臣等蒙圣恩宠眷亦不敢罔分大内的女官!”
“你你你们!温体仁朕赐你三个女官怎样?”有困难找老温这话现在也不管用喽。
“呃!臣多谢皇上眷顾但臣已有一妻四妾夫人又有河东之故臣不敢臣万万不敢!”
“哼!”轮到小朱勃然作色了!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不成朕就收了这18o名异族女子吗?你们难道就置朕于险境吗?”
“臣等不敢!”嘴上说不敢但居然没有人跪下。
“好好好朕明日下罪己诏好不好?列为先生就帮朕一次如何?”
“皇上这许多女子皇上可从中优选一两名收入宫中。其余人等可再行分亦可!”眼见小朱如此可怜温体仁就出主意了。
“那为何不全送回去呢?”
“国家大事是不能儿戏的上朝天国的体面还是要顾及的。”
“可是你们不是都不要吗?”
“皇上各家藩戚那里似乎可行!”
“温体仁你操纵国家法度就不怕言官弹劾吗?”老钱。
“历来分女官与勋贵藩戚乃是祖制。无妨无妨!”老周。
“那就这么定了。优选的事情就钱先生、温先生会同鸿胪寺吧。”
“臣尊旨!”
几天后优选入宫的两个女子分别是科尔沁部落台吉奥巴的女儿莎林娜和乌齐叶特部落台吉格根的女儿高云塔娜算起来一个是皇太极的表亲外甥女一个是努尔哈赤的表亲外孙女。这***叫什么事儿啊?一下子就矮了一辈儿下去。小朱现在开始理解群臣的不满了。
看着礼官引领来的两名蒙古少女小朱苦笑不得。鸿胪寺的通译已经将名字的汉语解释写清楚了莎林娜是‘风华’的意思高云塔娜是‘娇艳的龙珠’。靠龙珠可是火行风助火势小朱又是木行这帮家伙不会想把小朱给烤死吧?
这两个姑娘长得嘛!!!要说还真不错浓眉细目脸盘圆圆的趁着年轻还真是挺好看的但显然在现在这个审美条件下两个姑娘并不被认为美丽像阿萝、曹化淳这样属于小朱身边的近人都比较放肆的笑出声来。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呃你们的名字这么拗口干脆朕就以汉语赐你们名字吧就叫呃叫‘风华’和‘锦珠’吧。”
“小女谢皇上赐名!”
“哟嗬!你们两个汉语讲的不错嘛!”阿萝一边接上了口。紧接着袁妃、皇后都开始了好奇的询问。小朱见状连忙冲曹化淳一摆手跑了出去身后留下一串的笑声。
来到文华殿老钱他们憋着坏笑来找小朱商议国事大家都心知肚明也就都心照不宣了。那些言官也很明智的没再纠缠于小朱因为他们觉得皇上自己搬砖砸了自己的脚没挑拨成蒙古还招来这么丑的俩姑娘挺惨的了再上疏弹诘怕万岁羞恼之下治罪给他们。
“看来蒙古方略还是要从长计议啊!舒烨稷的提议很不错林丹汗此人没什么本事留着他远远比杀了要有用处。诸位先生意下呢?”
“臣附议只是这朵颜三十六家的封赏怎么算?”温体仁有些愁眉苦脸的问小朱。
“还能怎么办?既然前计不成礼妃的法子还是要试验一下的。”
“不妥陛下科尔沁和碦尔碦乃最大部落不封王不合适还是应该封王。而三十六家之中多有凑数之嫌若一概封王似有不妥不如封按大小分赐公侯伯便是。礼妃之计仍可小成矣。”
“可是封诰之后的年赏怎么算啊?”温体仁一听说突然多了36个大爵位出来顿时脸扭成了苦瓜脸。现在因为国事紧张小朱把应归内帑的大部分银子都转给户部了所以这些赏银一定是从户部下帐的。
“无妨按例每年应有赏赐但朝廷可以互市为托词就让那舒烨稷每年年底从那些互市的商货中随意划分一些到林丹汗处由林丹汗转交就是了。并且言明其中哪一些是年赏哪一些才是互市之用。这样那林丹汗一定行克扣之事。”
小朱和温体仁听老钱的这般说辞都有些傻看着老钱道貌岸然的模样小朱不由得想:能想出这么个损招的人绝对不是好人。不过他这么一说倒是一个无本的买卖还有事没事的挑拨察哈尔和兀良哈关系大明再出面当裁决人久而久之大明的政治地位想来会有些许的增长也不错。
眼见皇上对钱谦益的方法很有默许的样子温体仁连忙开动脑筋增加了一条。
“皇上还可以在每年互市的马匹中缩减一些交易的价格理由就是作为折价的年赏。这样一来科尔沁送来交易的良马就会被林丹汗那边换成汰马送回也是一个方子。”
得从这个主意来看温体仁也绝对不是个清官把大明官场的这些猫腻全用上了。就怕林丹汗不懂这些伎俩不过好在舒烨稷和两边的关系都不错林丹汗想不到舒烨稷也一定能提醒他的。就这么定了。
“拟旨吧就按钱、温两位先生的意思写信给舒烨稷吧。”
是的这样的损招儿是不能以公文形式放的。定下计策之后小朱又想了想决定还是把另一个问题抛给他们:
“众位先生那两名女子的女官问题该如何是好?”
“皇上”显然这个问题对于老钱、老孙、老温、老成来说不好出面因为之前他们反对的态度最坚决。倒是周延儒一直比较温和于是老周出面解决难题了。
“皇上内廷女官向有六局二十四司皇上裁撤宫中之后多有空位臣仔细斟酌其中尚宫局司苑刚好定员为二人品轶为正六品。臣恭请皇上圣裁!”
这还圣裁个屁啊?
“就这么定了曹化淳你回去宣旨就是了。”扭头冲这些人叹了口气。
“这朵颜诸部的男人不是封王便是封侯女人又正六品比我大明的进士的官阶都高朕心不平啊!”
“…”很尴尬的沉默大家脸上都是一副“你自找的!”表情看的小朱爆寒。
蒙古一事先告以段落了小朱他们又开始琢磨国内的事情了。现在的大明江山没有一处是太平的。
云南、两广都有零星的部族叛乱出现。成都前一阵儿竟然地震了要知道地震带上是没有成都滴!这倒好地震带没事儿成都倒先震了。
西北以陕西为代表的流寇是越来越不像话并且小朱终于等到了张献忠的消息这家伙竟然闹的挺有动静已经成为大明第一寇叛了。好在洪承畴、曹文诏等人的确是人才局面还算能够把控。
驿站明刊的举措得到了一个事先没想到的结果因为明刊的详细和及时布很多贪污行为减少了不少。因为上面都写明了各个级别该拿多少提留的份例多少。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下级少拿了便会向通政司和都察院去举报。为此这两年是没少抓人国家的三年保护期的许诺是针对九卿地方长官这些大夫的底下的小官吏当然不在此限之中。
不过为了避免把底层官员全抓光小朱还是给大家涨了工资大明官员的俸禄已经提高到原来的三倍左右了。
黄河这个困扰中国绝大多数时光的老问题现在却不是很严重毕竟干旱嘛!干旱的时候它还闹事小朱就真的要自杀去了。其他的事情就是捕蝗法的实施很缓慢但因为有义师的讲解下面百姓的抵触情绪不是很大。由此义师普及教育的作用正式出现成效。
两支水师:镇海、福海的海事银捞的是风生水起因为大明以皇商和水师为手段公开鼓励和外洋通商现在南洋、西洋等地大明福海舰队的名声极是响亮郑芝龙的家族现在可以说是巨富之家了。也算郑芝龙明智听从郑家唯一的读书人胞弟郑鸿逵的提醒每年都乖乖的按照事先约定将海事银送来。并且因为镇海、福海的出现整个东南沿海的航道已经被摸的非常清楚从厦门到天津的海运也已经开始出现了这极大的缓解了漕运的压力也提高了不少效率。
海事银中只有六成是现金、现银其余都是用各种商品来折价这也是温体仁和毕自严新现的法子以前大明农民纳税都要现银缴纳搞得每年秋收的时候粮价都大涨特涨。现在好了因为海事银的出现朝廷可以不要现银直接按粮食来折价征收了整个国内市场的物价都稳定了不少。
郑芝龙和毛文龙两人见折价纳税有空子可钻于是也开始部分商品折价缴纳了。好在现的及时控制在四成左右否则的话这么老些东西还不全放烂了?
两京十三省的侧重也出现了变化南京基本就负责财政方面的工作了以至于需要重新派遣一名南京户部尚书去管理了南京的六部尤其是南京户部已经由原来的闲职变成炙手可热的肥缺了。北京这边连同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主抓军事、政治和文化建设。
打赢了北京城防拿下遵化四城使得忠勇八卫的战斗力成为国内屈一指的军队了。
而辽东关宁铁军因为是各地方抽调最精锐军卒组成像四川、两湖等等等等。所以在军事压力减轻的情况下孙承宗曾提出一个归建的方略来云南和两广的叛乱因精锐被抽调到辽东以至于地方的保护力量减弱的弊端凸显出来。那么用北地募集优选的军户逐步换防各个地方兵种就势在必行。
而这点小朱是举双手赞成的有了辽东的洗礼这些各地将士势必都成为了百战老兵回归地方一个是人伦考量生活在老父母亲族身边多少是一个安慰。再一个也是为了加强地方上对突事件的抗打击力。以免将来张献忠、李自成这样的在全国各地任意横行四处劫掠。
因为这两年朝廷的银子和粮食逐渐多了起来北地军卒的战斗力增强了不少补充换防到辽东之后即可以达到普遍练兵的作用也因为这些兵员离家比较近同仇敌忾的士气很高涨。更重要的是近兵出镇粮饷上可以减少一些支出。辽东镇一年的银子有八百万之多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袁崇焕为了安抚内地士兵而提高粮饷的份额所致。
逐步换防也就逐步减少一些朝廷压力了。
忠勇八卫中忠卫营因为迁居的原因使得他们都安心在河北蓟辽一带安家了无论战斗力、士气、信心还是装备都是最精良的甲种兵团了。有了忠卫营整个君臣的底气都足了不少。
勇卫营作为士官培养军种其效果也显现不少很多军卒已开始被汰选离开的时候因为都有百户的职位可作都是笑着离开的。但从最近几个月来看近乎所有被淘汰的人都是哭着离开的既有袍泽兄弟之情也有不能再进一步的委屈之心了。
只要再过个一两年勇卫营的效果将会更大。
皇庄的红白薯事业也是顺利展。这东西经过各路勤王援师返乡时的介绍加上义师、驿站的宣传很多老百姓都开始种植了联想到一开始大家都给吃了的窘态很多人还很后悔要是早种一年就可以少遭一年的罪不是?唯独有些遗憾的有亮点:1.张彝宪贪敛的行为越来越夸张以至于小朱不得不考虑如何敲打他一下了。任由他这么展下去到时候不是小朱保不保的了的问题而是怎么给他定死法的问题了。第2个遗憾是旱灾多年很多土地实在贫瘠以至于红白薯这样的耐生作物都出现减产现象每亩地最低的只有7o斤。看来在科学种植和改善土地地力的问题还是要抓紧的。
再有就是几个明星级的官僚出现在小朱和内阁的眼前头一个是洪承畴这小子两年的军政大员生涯锻炼的很是成熟不仅政务很勤奋行军打仗也很有道道。麾下猛如虎、罗岱、刘士杰等猛将、勇将、儒将齐备可以说是全明星阵容了。
曹文诏因为随袁崇焕入卫京师有功被马世龙上报之后给越级提拔为都督佥事因陕西匪患又擢升为延绥东路副总兵和左良玉、黄得功互相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曹文诏、左良玉、黄得功等人都是军户中一点一点打拼上来的其中的甘苦是不能为人道的也因此这三人打起仗来都是勇猛异常。并且都很知道善待部曲体贴小卒。
周遇吉这小子在京三营里深得李邦华的赏识多次借机夸奖小朱也就随手升他为千户职位了。周遇吉有个很出名的事迹:京营将中多是勋戚中官的子弟见遇吉出身低微曾经取笑他。遇吉回敬道:“公等皆纨裤子岂足当大敌。何不于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只这一句话小朱都要提拔他更何况小朱相信李邦华的眼光。
杨嗣昌老杨鹤的儿子是个干吏贺逢圣同样是干才。
卢象升现在才3o岁。这个人以前就因为毛文龙利用汇差谋利的事情出现在小朱的眼中当时觉得这小子挺时代的居然知道国际汇率存在差距会影响国内经济这一套。可是后来因为这次北京城防小朱再次见识到他的本事。
由于他募兵时间稍长所以入卫时间较后以至于没有被赐军号。小卢气不过可当时的风头又的确没有别人强劲于是私下里自己给自己的援军起名叫‘天雄军’。
后来在孙承宗的考绩中有这样的话语“象升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善骑射娴将略能治军。暇即角射箭衔花五十步外必中。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的品评由此小朱才知道又一个文武全能型选手差点被自己给漏过去赶紧升官提拔他为山东右参政。并且认可了他自创的‘天雄军’番号。
卢象升不仅成为了山东右参政天雄军总兵。成基命还建议并实际任命他整饬大名(邯郸大名县)、广平(河北永年东南)、顺德(今邢台)三府兵备小卢搞的是有声有色政绩斐然而且天雄军返乡之后仍然在农闲之时进行操练可见卢象升的志向之高威望之博!
文臣:洪承畴、杨嗣昌、贺逢圣、卢象升、贺虎臣;金声、刘之纶。
武将:猛如虎、罗岱、刘士杰、曹文诏、左良玉、黄得功、周遇吉。
再加上虎大威、申甫、吴三桂。
光看这些文臣武将的预备梯队小朱是挠破了头皮也想不明白:
‘当初的大明怎么就败了呢?不管了反正这些人自己是一定不会放弃了但愿在这些老成重臣和后起之秀的辅助下大家哥们几个可以打赢这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