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嗣昌立威
从武英殿一出来贺逢圣就面色铁青直到坐入内阁值房辅大人也是一言不。鱼贯跟进来的众多臣僚也都很知趣干什么活计都是轻手轻脚。直到:
“贺相这份堪合乃是拨给托尔斯泰所需银钱按例当在户部报销您看嘿嘿”熊文灿强挤出一点笑声“请您签批一下。”
“哼!我不签!”贺逢圣爆了“今日老夫签这1o两银子明日便是1o万两、1o百万两。国家那里有这么多的钱?拿走我不签!”
“…”所有人都立刻把目光转向这里开始看热闹。
“贺相所言极是极是”熊文灿满脸通红他人缘一直很好跟贺逢圣的关系向来不错眼下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挨骂确实挺难堪。但他的性格确也洒脱竟然想到了开玩笑。
“只不过1o百万两乃是一千万贺相当考校在下尔!”
“噗哧”周围群臣才笑了半声就望见贺逢圣快要瞪出来的眼睛立刻各自低头假装写东西。贺逢圣刚才是情急失口这要搁以往大家哈哈一笑也就过去了。但今天不行了。
“哼哼我还当熊大人眼中只望小钱不想大额不会理财了呢!”
“他这个…”熊文灿刚要搭话被贺逢圣打断。“昨天晚上是谁指天划地的赌咒愿宁肯血溅五步也要让皇上罢了西南战事!可今日倒好非但西南战事继续。现在皇上又起了借兵俄罗斯的念想。国家千疮百孔内乱难平却屡屡两线、三线作战。如此好大喜功穷兵黩武!难道你们就这么盼着我大明好不容易中兴复起的局面便败在自家人的手上吗?”
“贺相所言极是。极是!”
“你住口”贺逢圣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在半空中晃着“曹平安、申甫二人为什么要屠城?他们又为什么非要同意定王募兵?还不就是他一个总招讨的手里面只有区区5o万两白银嘛!如果国家给他5oo万莫说一个许定国就算加上山东二刘他也买得起。能招抚平息却只能屠城以靖。连累得国家大帅与贼匪无二。这根本不是申甫的罪责。这完全是吾等这些佞臣之责!”
贺逢圣很少暴走老实人不火是不火火就惊天动地。再说几位大臣也都心头有愧尤其熊文灿。之前郑芝龙被吴三桂追打正是他率领一群狐朋狗友来做抗辩没想到北京这边马上就要出台“有利郑家”的判罚了。嘿。大老郑居然反了!所以为了挽回颜面熊文灿一直是“叫停西南战事”的骨干力量。可谁料想唉。
“贺辅啊刚才武英殿议事您也在场眼望万岁殷切之情在下能怎么办?换作诸位同僚又能怎样?”
“嘿嘿”此时忽然响起一阵阴笑。杨嗣昌出面了但以大杨个性他又怎么能打圆场
“贺辅请了熊大人所言。在下也心有感触。当时情形。莫说熊大人便是你我。不也都无言以对嘛!”
“嗯对呀!”熊文灿一下子转回来了“贺辅啊皇上有言在先武英殿议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既然您现在反对那刚才为何不说!”
得这回轮贺逢圣大红脸了。其实这种现象在中国人的日常社交中屡见不鲜。当着领导地面领导说啥就是啥答应的好着呢。可转身回到私下里立刻指责别人不应该隐瞒实情。属于好人全让他当了至于恶人谁爱当谁当反正没他什么事儿。
当然了贺逢圣只是一种习惯而不是存心如此。但现在被杨嗣昌一挑拨熊文灿越想越觉得委屈。刚才武英殿他提出“四条财政应对”时大家如果觉得不妥大可以提出来嘛。噢我一个人冥思苦想的时候你们全装聋作哑等退了朝会倒一个个指着我的鼻子臭骂这也太欺负人了。
眼见熊文灿上牙咬着下嘴唇一副苦大仇深模样杨嗣昌阴恻恻的再飞一刀:
“在下这两天时感慨如今人人都说国家无钱平乱但是敢问设若为将者都像申甫那样一心为国不计较个人得失这国乱何以难平!”
“你这话什么意思?”尽管贺逢圣问得很严厉但他心中清楚杨嗣昌挑准时机准备出手击倒自己了。对于这点贺大相爷心中十分鄙夷于是冷眼静候杨嗣昌的表演。
“嗬嗬在下所指难道贺辅不清楚吗?他们军事分议早就设定了左、中、右三路并进的方略眼下右路、中路都初见成效。可唯独左路的镇海水师于今竟然才到济州岛。四个月啦水师银子像填海一样填过去却迟迟不能见效。这又该怎么讲?”
“大胆”贺逢圣站了起来“镇海出兵借用朝鲜舟板为援度银以征募藩兵。此乃武英殿决议谁人敢有异议!”
“没人会有异议然而人人都会说镇海毛承禄颇有避战之嫌。”
说道这里杨嗣昌飞的看了周边众人一眼他早算好了一切:洪承畴由于曹文诏阵亡曹平安伙同申甫屠城右路建设任重道远如果再掺合进贺杨之争那不得累死啦所以老洪绝对不会介入;卢象升一直是毛家的“恩抚”如果这时候出面说话就算没人说他假公济私最起码也会对他所说地证言打个问号;其他那些武内阁成员也都很懂规矩不敢过问政治。郑三俊应该算贺逢圣的人但老郑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李邦华也算辅这边的但老李治军偏严厉对于镇海水师行动缓慢地事情也是颇有微辞。
剩下的文臣当中就属熊文灿最有影响力又刚刚被他挑出了心火所以今天就是杨嗣昌立威的最佳时机。他最终目标或者架空贺逢圣成为隐形的辅大臣。或者干脆就让老贺名誉扫地自动辞职。
“杨嗣昌”辅拍案而起右手戟指微微颤抖“大明八千里海防如何专注水师方才是国策中地国策。镇海、福海都是国家用银子堆出来地。如果蓄势不再引动策略让郑家海军迷途知返于国于民都有极大好处。毛承禄至今未有进击打算。实乃老成持重之举。你打错人啦!”
“嗯”杨嗣昌砸吧砸吧老贺的最后一句话连忙转变思路“据杨某所知。软硬兼施。攻守兼备方才是兵家上道。就算毛承禄言行无差镇海总要巡海一番否则陆路全断待策略过去总是晚一些的。”
“杨辅所言熊某深以为然!”熊文灿也连忙出面他是被杨嗣昌给绕进去了游说郑芝龙反正。他自度还有几分把握。可现在陆路断绝这要按贺逢圣的思路(其实是杨嗣昌的曲解)将来郑芝龙叛逆到底这罪过就全算他脑袋上了。
“哼哼。”贺逢圣冷笑一声。走到杨嗣昌面前他个子比大杨高。所以低着头很鄙夷的说道:
“杨辅所言便是催促毛承禄出战喽?”
“搭建海军一直是贺辅主张如今为了支付水师银子拖累得内地艰辛打还是不打总要你贺辅定才是。”
“那便打吧!你等不就是心疼那些银子不应该送给朝鲜说什么国内家事不应该动用外藩之人更不应该花钱请朝鲜人助战。好那老夫这就写堪合过去命毛承禄即日南下尽快接战。”
贺逢圣就差抓杨嗣昌的脖领子了一字一顿
“你看这样可就称了你的心思?”
“贺辅所言差矣”杨嗣昌面不改色同样一字一顿“非是称了我的心愿而是国家利益!”
“哼”贺逢圣转回桌子前一边自顾自地准备笔墨书写堪合随后头也不抬地说道:
“既然是国家利益皇上想借兵俄罗斯的事情你们怎么看?”众大臣的眼光立刻都关注在杨嗣昌身上这几年来杨嗣昌砸来砸去很多人都对他产生思维惯性蛇咬一口入骨三分。只要不是胡来的政策大家一般不太愿意得罪他。而且杨嗣昌刚刚给辅大人下了一个套子:毛承禄海战胜利是杨嗣昌强行催促地功劳;毛承禄海战失败则是贺逢圣渎职地罪过。但不论战果如何熊文灿劝慰福海的私信、政策、好处就都会传递给那边凭借国家地协商性条款郑家就算一条道走到黑后续战事中也多少会手下留情。
所以今天杨嗣昌趁机难实际上已经成为文臣领袖了。面对贺辅地询问大家都只得把目光聚焦到“隐辅”身上。杨嗣昌也知道这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地时刻如果“就职演说”成功下一届辅除非自己死掉否则当仁不让。
“杨某曾经问过梅道嘉”(郑三俊听到这里一愣)“他们欧洲诸国王室屡见互为姻亲。而唯独俄罗斯沙皇大婚多从国内勋贵中择选。因此说俄罗斯乃是欧洲的异类。
“今日那个托尔斯泰所言攻伐克里米亚蒙古合纵鲁斯密(土耳其)为得是修建新丝绸之路战事的最终结果是为了通商。而通商之最终目的又是为了此消彼长削弱那个英吉利。如此深谋远虑之人偏偏又是太子幕僚。因此说如果为了国家利益这个安德烈托尔斯泰必须下手除去。然后再命白文选于俄罗斯国内将托尔斯泰家族满门屠灭只有这样方才是永绝后患。”
“腾”郑三俊、卢象升、贺逢圣全站了起来杨嗣昌很潇洒的一摆手继续说:
“杨某知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更遑论如今俄罗斯还算得上大明友邦既然不能斩草除根。便只有交好这一条路了。俄罗斯所为何事?无非要先期扫净国内。据白文选、李定国的题本所称克里米亚蒙古所沿战法古旧军备多为冷兵。只要应对得当可无需浪费太多精力。在下有三条计策说与众位听听。”
这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一个细节一旁奉国太子慈已经是身体前倾双目炯炯。流露出一种求知神情。但双手却拢在袖子中显得很规矩这样子很像他的母后。
这边杨嗣昌还在侃侃而谈:
“其一国家内乱。万岁始终不调边军入卫还总想着去海外征讨为得就是要始终震慑藩篱。切莫起了趁火打劫的心思。然国内财政断裂。却也难以为继因此说借兵可行但如何借呢?唯有劝动这个托尔斯泰去说服俄罗斯太子建功立业不急于一时。先由大明出百战将士去帮他们俄罗斯人练兵养兵千日之后。再一击奏效。方才是周全考虑。”
“其二听闻俄罗斯人喜欢乘坐四轮马车运送货物时既快且稳。我大明终究是陆上霸主。海洋嘛。可有可无。”(听到这里贺逢圣冷哼一声)“万岁于万难之际。仍要开战西南圣意只有一个借用拉达克来制约印度。那如今借兵俄罗斯就应该借用俄罗斯来牵制欧洲。这便是以夷制夷。南洋八帆成立了一个海商联合会背后无非就是欧洲人在从海上打咱们中华主意。因此说在北方陆地修建丝绸之路就成为中俄联合由陆地牵制欧洲之手段。这一点无论如何都要让托尔斯泰答应下来否则千里之外定取其级。”
“其三杨某幼年读史对旧有丝绸之路的说法倒也熟悉但今天新疆、准格尔一带沙漠太多人畜兵马走起来实在太过吃力。且新疆一带地诸藩驳杂我中华汉人比例不高一旦重修旧丝绸之路万一在通商过程中俄罗斯人徇私夹带挑拨离间则不是引狼入室?况且俄罗斯的土地都是冻土带稍微修整修整就可以跑起来四轮马车。据说冬天还有一种雪犁运送度比之夏天还要快捷。所以修建新丝绸之路势在必行。
“但如此一来势必会冷了六大台吉的心恰好今日熊文灿提出了四条方略便让那个托尔斯泰回去通报瓦剌六大台吉是我中华手足他们受天子旨令向西屯田垦荒所占土地悉为中华之领俄罗斯人最好不要插手。”
“有此三条方略我中华只需派遣几位将领便可以经略西北难不成不是良方吗?”
说完杨嗣昌得意洋洋走到桌前自行动笔写了起来。看这架势他是不准备再问贺逢圣的意见了。
这时候太子慈立刻起身告退了。因为今天地国事基本就这样了他还没有资格进入武英殿分议程序但诸多臣僚并不是太瞒他基本上都会当着他地面来把武英殿决议进行细化。今天他见到杨嗣昌难也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老谋深算。与十九小子“评议”一番慈就回宫了。
回宫第一件事儿就是去跟父皇、母后问安刚进门就听见哗啦哗啦地麻将声戛然而止。很明显所有人都在等他呢。
“起来吧”小朱等问安仪式结束和颜悦色的叫儿子起来。看着慈清秀面容他心里还很是欣慰。老大憨、老二奸、家家有个坏老三。看来还真是这个道理慈炯闹出了这么多地事儿甭管好坏全让小朱感觉很别扭总是要操心费神。在这点上慈确实很有哥哥样。
如今儿子确实大了大婚已经定在下月十六举办。一旦成家就该为将来接班做好准备了。那么慈准备好了吗?或者说慈具备接班人的天赋了吗?小朱今天就要考他一下:
“这么说来杨嗣昌又搞花样了。其他的大臣难道就没有替贺逢圣出头的打算吗?”
“回父皇”慈炯立刻躬身施礼“杨辅为人颇多意气用事但对国家的一颗赤诚之心倒是明确。有关俄罗斯三条方略儿臣能得以旁听。实在受益匪浅。”
“哦?这么说你对杨嗣昌今日言行很赞同喽?”
“儿臣不敢”慈连忙一鞠躬此时的坤宁宫东侧殿内极为安静。“国家多事之秋朝堂却在争名夺利实在于国有损。加上他喜好决断是以会得罪一些人。因此儿臣不喜杨辅。但儿臣想来国家离不开贺辅之稳妥。亦离不开杨辅之干才。”
“那其他人呢?”
“回父皇”初秋了天气很凉但所有人都看到。太子额角已经渗出了汗珠“儿臣最喜欢听洪辅解说旁征博引纵横捭阖。于古今典籍均有涉及。儿臣也最愿意跟卢大人亲近。因为他地性子最是和善。但今天旁听之后儿臣最欣赏熊大人!”
慈抬头见父皇面露微笑眼光温柔心中安定许多继续说道:
“熊大人并非白璧无瑕但却无人弹劾。最近郑芝龙叛逆身为其恩帅。却能获得朝野信任。明明想阻断西南战事却能急切间想到应对良策。又始终以诙谐之心面对横眉冷对。因此说熊大人。是国家真正的股肱之臣。”
“嗯。”小朱点头鼓励一下儿子第一个考校。就是看他有没有识人的能力。不能识人善任怎么会领导国家?不过这里有个漏洞不是说跟你的意见一致就一定是对地。慈不是笨孩子父皇对臣子的评判有“十九小子”在帮他参谋。万一是慈故意这么说讨他欢心呢?
但小朱确实没想到这个问题他很满意的挪了挪屁股以便坐得舒服一些接着问第二个问题:
“慈啊”(儿臣在)“你对杨嗣昌准备报上来的俄罗斯方略怎么看?”
“回父皇儿臣想到两点:其一魏藻德状元策论中有实际控制一说将来新丝绸之路修筑完毕之后往来通行地商家总要有兵丁护卫那么这条联结东西之坦途便应该算做中华之路。”
“说得好那这条坦途地始末之站应该在那里?”
“回父皇坦途始之处当在北海北海以东以南均是我汉家领土。至于终点嘛既然大明要替他们构建武学以攻伐克里米亚蒙古那大明终点当在克里米亚。”
“嗬嗬”小朱笑笑“你知道克里米亚在哪儿吗?”
“父皇恕罪儿臣不知。”
“哦没关系甭说你了为父也不知道哩。”小朱说得忘形差点失礼一旁皇后连忙抬了一下手小朱赶紧清清嗓子
“嗯咳你继续说吧其二是什么?”
“回父皇大明以武立国以农立本而以商立足。是以惟今之计对外屡兴锋芒并非穷兵黩武。用兵以拓国土开荒以解民生而与新藩通商又是国家财源之源。是以通商、驻军、垦荒三大事合为一战实乃百年大计!”
“好…”
小朱兴奋的一拍扶手他知道太子这番话未见得都是他自己的东西也许有很多都是别人教他这么说但这又确实体现了现如今国人的一个特点:
那就是以实际控制理论为主导的国家扩张主义。
通过这几年与外界地接触和交流古老的中华民族正在逐步跳出原有农耕文明的桎梏由原来的“农业军事型”向着“军事商业复合型”社会转变。原本中国政府和民族地经济生活并不依赖海上贸易只要风调雨顺只要保证耕地上有足够的劳动力就足够悠而无忧的生存下去。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能形成儒家文明的先决条件。
但历经百年地自然灾害无战状态也将近3oo年人地矛盾剧烈人民口粮已经难以为继为此江南商家早就走出国门通过进口粮食来缓解粮食危机。但这么一来人地心理注定会产生变化如果只通过商业。就能够买到粮食谁还会辛勤劳作在田间地头?
单凭贸易也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外部环境下未必会种植出符合中国人口味地粮食所以殖民地思想也就应运而生。
通过军队打下土地然后移民过去生产耕种。再与国内进行贸易贸易所得由国家与商家按事先约定平分最终形成完整的资本循环。这就是初级“军事商业复合型”政体模式。
而中国人又具备坚实地基础:文化上。儒家文明之所以具备强大同化性就在于这个体系中拥有很多互相矛盾的理论为了应对国家政策的变化。而有针对性的随时调整。不存在思想上的障碍。
其次是军事上农耕文明下地民族生存原则恰恰与战争运作原则保持一致:严密组织、高度统一、崇尚权威、由上到下地高度服从。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人善于总结上下五千年打了无数的阵仗孙子、吴起、白起、诸葛亮、岳飞……等等吧无论是指令性训练还是军事经验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再有就是目前世界。主要是欧洲不论其军事文明还是科技文明与中国相比就算是领先他也有限。
有了这些坚实的基础。通过新丝绸之路的建设。彻底为中华民族缔造一个灿烂美好地明天。顺理成章。
而这一观点又是皇上考校太子地时候生出来的将来无论是史家、还是新君继位都会按照这个模式行进下去。由此可以看出太子慈具备了识人、治国地天赋现在就看他有没有容人雅量了。
“慈啊据参谋总部所述大通君子营拿下梁山之后驻防在定陶一带丝毫没有继续打下去地意思。你怎么看啊?”
“回父皇水泊梁山自古便是易守难攻之天险大通营能够一战而下其实力不容小觑。然其兵多为新卒一张一弛之间乃为练兵计实在正常得紧!”
“噢?”小朱用余光看了看绯儿、筱筠两个人的神态上明显松弛下来。他继续追问:
“慈炯身边既有申甫、曹平安、冀乐华等名将辅佐也有孙传庭、马世奇、黄道周、史可法这样的名臣伴护更有朱廷鄣、董祖常这样的民间商家将来他地战功一旦足够封王那便如何呢?”
注意这番话其实是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梁山是不是险地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慈炯本身就是帝子王爷因为细故被废掉王号。现在机缘巧合由他牵头领兵平叛将来一旦战功彪炳足够封王。那便该怎么处理?因为谁也保不齐这位古怪精灵的三皇子会不会再进一步。王爷再往上是什么?
小朱此言一出连周皇后都坐不住了她轻轻招手让人给太子和皇上倒茶想借此把话头给打过去。但慈噗通跪倒再一抬头:
“回禀父皇儿臣想来国家宁肯多出来几位有功的王爷也比泯然世间地藩府来得强!”
“…”小朱凝目一顿随即听明白了慈炯说地是什么意思于是仰天大笑
“哈哈哈!好有功的王爷说得好啊!慈你这段时间奉国果然有长进。进去换下朝服吧日子头可够热的。下去吧。”
“儿臣告退。”
目送慈退下周皇后再偷眼看看绯儿、筱筠两个人赶紧微笑着试探皇上
“万岁慈大婚总要大赦天下啊。”
“嗬嗬苓芷你要赦免谁?”
“听闻史可法、马世奇都被参劾渎职之罪;炯儿那边的董祖常、孙传庭都是死缓重刑如今梁山大捷总要赏赐一些。”
皇后这个意思小朱很清楚通过赦免慈炯身边的文臣来夯实太子刚才的承诺:他日登临大宝一定会容下一位有功的王爷。
当然无论功劳多大也只能是王爷了。
而礼贵妃阿萝现在还被监视居住于香山鬼见愁是否赦免妃嫔只能皇帝做主;宽免臣子因为有长孙氏的范例皇后可以在适当时机表意见这倒也不算乱规矩。
当然这也有劝谏的意味儿子在前线为国浴血老娘还苦守在凄风冷雨地荒山中受罪好说不好听不是。所以小朱顺坡下驴:
“传旨香山下修筑别墅馆驿宫里再有探望之人可无需即日回返但要提前备请。鬼见愁月例银子提为每月千两。”
“臣妾(小的)等谢吾皇隆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