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第一良将
一天之后已成往事
申甫早年僧人出身所以他的宿舍仿庙宇形制长、宽、高都是一丈用两层木板垫高地面之后房间就不再有任何附加结构除了一面墙的书架和几个蒲团之外就只剩下一张矮脚长案。(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待在这么个房间里人的心理上会感觉空旷一些冷清一些。
在这间精舍之内正有两个人盘腿而坐吃菜喝酒。
尚在盛夏的酒席荤素搭配色彩艳丽而且全是凉菜:卤味豆腐干、腌制酥黄鱼、咸香煮花生、重味酱牛肉还有芥末拌的白菜心。
赏心悦目的菜品再配上大马锡桌面气氛可谓是亲切而友好。
一身锦斓袈裟光头赤脚的大和尚正是大明武学祭酒申甫。另一个青衣小帽剑眉凤目正是大明参谋总部少卿周定方。
“呵呵定方贤侄你可认得这锡杯上的花纹?”
“哦?”周定方略略一顿随即摩挲起手中酒杯仔细观瞧。一旁的申甫则笑眯眯的审视着他。
周定方是当今周皇后的亲弟弟奉国太子的亲娘舅申甫大咧咧的称呼人家贤侄可是够得上大不敬之罪了。而且辈份也错的离谱申甫跟黄得功是老战友黄得功曾在贺虎臣帐下效命虎臣之子贺赞与孙诚是好兄弟孙诚又跟当今天子是连襟儿。这么算下来。申甫最多最多当一句大哥也就是了没道理非要充大辈儿。
但申甫必须做这个试探。他要看看周定方的格局器量!面对一个吃肉喝酒口出不逊的花和尚国舅爷究竟是一种什么态度?
要知道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不过是老江湖地做派。真正的从容之人当忍则忍不当忍或忍无可忍之时反击更显得光明磊落?
“许是鸢尾花”周定方先看仔细锡杯上手工打磨的花纹之后方才开始反击。
“曾听人说他们西洋人也有花语。鸢尾花似乎有兵事昌盛地意头!不知申兄所见如何?”
“呵呵。”申甫微笑着点点头光头一闪一闪泛着光芒。
行政上。周定方是上级主官。管理上周少卿前来传旨督战。申甫顺嘴胡说如果阿周假装没听见就证明这是一个城府极深之人此类人往往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只能共患难。不得同富贵”将来有得是官司要打。当然。立时暴起更不好虽然以周定方国舅和少卿的身份即便当场翻脸大和尚也得受着。但如此一来就落了下乘。
根据周定方的反应申甫才好决定以何种方式将胸中韬略一一道明。世间很多事情都可以照此办理。
当下周定方的反击不伤颜面又给双方留有余地而且是在回答完提问之后显得既博学又潇洒。于是申和尚仰天大笑!
“今番申甫以主将身份征战沙场自当殚精竭虑为国分忧。只是仓促应战未必能战决。怕就怕后方有人掣肘既然有少卿这等人物在申甫安心了。”
“嗬嗬”周定方连忙一举杯“如此定方便敬将军一杯!”
申甫是炮战专家但他的成才之路非常曲折而又科学。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寇京畿花和尚机缘巧合以一套车、马、炮联动理论获得天子垂青。但最开始仅仅让他编写战术指导小册子以旁观者角度去领略战争真谛;
然后安置在天津武学一面培养娃娃军一面继续专研火炮战术;直到时机成熟才让他以副将衔随军征北。
征北诸将黄得功、曹变蛟、李定国、白文选可谓是全明星阵容对手虽说是纯粹冷兵器的蒙古军但战场智巧也是举世闻名。申甫在征北军磨练的日子里收获的经验值相当于打掉一个大boss!
就这么一步一步申甫最终成为中国炮兵史上的传奇。
不过再怎么传奇起码到现在为止他仍然没有被军界中的多数人所认可。以至于这次出战甚至有国中无大将秃驴做前锋地揶揄之词。原因有二:
在这个时代战争结果并不取决于火炮。铁骑、劲弩、水师、锐卒才是战场上的主角。而且任何时代地战场上炮兵始终需要其他友军地策应和保护。这在一些传统将领看来需要主帅分心操持的兵种实在是可有可无。
而且这家伙也有点儿太不拘小节早年间穷得吃不上饭混在庙里当假和尚这当然无所谓。程咬金还吃过霸王餐呢。但既然国家送赏官品就手还俗不就结了?可他偏不!
时至今日申甫依旧和尚装扮天天顶着没有受戒香疤的光头四处招摇看得大家心里面这叫一个别扭!更过分地是他身边有两个女弟子平日里缁衣示人同样光头。非但如此妙真、妙圆两位比丘尼竟然先后给申甫生下了三个孩子!!!
这这简直太有伤风化太令人指了!如果不是当今天子一贯不着调!就像申甫这种佛门败类早就被砍头浸猪笼了。
因此尽管申甫的军功在整个大明军界那也是从前面数的。尽管申甫身为军校校长培育出桃李满营盘。但他在一般的军人心中算不上什么猛将、勇将、大将、智将甚至连儒将都算不上。
请注意是一般的军人。内行人眼中。尤其是在黄得功、吴三桂这样指挥过多兵种大会战地统帅眼中申甫地作用和能力值得期待!
吴三桂人品不咋样。但赞他一句知兵恐怕没人能够反对。在曹文诏身体羸弱之下以申甫为第五阵主将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专业的选择。
换句话说吴三桂前后一共提了两条建议:效之策是希望国家全面放权;正兵之举就是册封申甫为:
“奉诏加授广威将军巡视诸省兵镇总招讨天津卫指挥佥事”。
最前面是散阶其实就是军衔;最后面是实领官职。正四品;而中间部分则是明确地职权范围。总招讨意味着两大权力:调拨各路兵马权。临机应战指挥权。
在边军不入关地情况下申甫就成为理论上的内地兵马大元帅。这在这个时代里可不是什么好彩头!太过敏感不说。关键是责任重大一旦战事失利他的大光头不保倒也小事儿拖累国家被旧党窃据那可就麻烦了。
因此申甫今天请周定方吃饭。目的就是要详细阐述自己的作战计划。
天津武学的规模不算太大。但马、步、水、炮、弓、铳诸兵种具备。申甫这次各带5oo名学员出阵。
武学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有勋贵子弟有外藩王孙有军队推荐当然还有流散孤儿。这些人当中申甫最倚重后两类。前两类中的佼佼者大和尚也不会漠视不理但说句实话确实没报太大的希望。
这里面有个原则凡是满七年毕业的武学学员最低也是领从九品勋阶的将仕佐尉。换算成战斗单位可以指挥一队5o人。
这么计算下来申甫带地这3千名学员相当于15万大军。这正是军官培训系统的好处所在别看平时没多少人3千人不过是小场面但遇到危急时刻瞬间扩张地度异常惊人。
但申甫并没打算这么做:
“少卿大人”申甫开始掰着手指头算数“如今北地即将进入金秋收获募兵一事理应暂缓。至于我这边地出征人数常驻天津的锦衣右三卫有员四千;白洋淀、河间、沧州三地卫所可招兵卒六千。加上武学娃娃军一共是1万3千人。想来足够了。”
周定方吓得一哆嗦申甫果然另类他这可是诛讨叛军只带一万来人能够吗?看出他的疑虑花和尚嗬嗬一笑:
“白洋淀本是国家善法施惠所在民心可用又兼水网漕运这便是水兵了。
“保定府乃京南门户当然不能擅自抽调兵卒。廊坊、蓟县、遵化三地本是王承恩驻卫前两天他又去了玉门这一带本就空虚只能用京师来填补我更不能用了。好在沧州、河间两地乃武学之乡健卒力士遍及村野锐卒也就齐了。锦衣右三卫向来肥马金鞍骑兵也有了。
“水、步、骑三军既定还只剩弓弩、火铳、车炮我武学子弟自可以胜任。现在只等兵部关于军备拨转地堪合一到我立刻开拔。”
“嗯”周定方踌躇一下国家选定申甫为这次平乱总大将他虽为参谋少卿也不好太过指手划脚。但责任使然他还是拱手说道:
“将军喜欢多兵种集合出战小可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果真受益匪浅。但据军情显示左兵号称百万江北、江东虽然兵锋不利但数十万之众也是有的。更何况河南一带兵镇林立将军只带万人恐怕不够啊!”
“唉”申甫忽然伸出了五根指头在周定方眼前晃了晃“可以多募集点儿兵马当然好事儿。可现在国家只给我5o万这钱我自然要用在刀刃上。”
“唉是啊!”周定方叹了口气随后眉头紧锁低头不语。
尽管国家现在拥有较为完善的纸币制度但这次银行总行只拨了5万银铤的纸币下来一铤等于十两共计5o万两白银。周定方今天过来。也刚好把钞票带给申甫。
平乱居然只拿出5o万两白银!如此既愚蠢又恶搞的行为。也只有小朱这位皇上能干出来。并且在另类地申甫这边居然还能笑得出来真是咄咄怪事儿!周定方思前想后还是一跺脚一咬牙。
“要不我再回去跟皇上说说让银行那边多拨点钞票下来?”
“嗯不可!”申甫用右手摸了摸光头再向后一靠用左胳膊肘支在蒲团上。两条短腿伸直后从袈裟下面露出来。上面黑毛浓密。脚趾甲又长又脏看得周定方目瞪口呆。但和尚满不在乎地娓娓道来:
“据刘之纶与我闲谈时说起钞票印制行。当以金银双铤的存量来做参照。如果没有那么多地金银便不得。否则贻害无穷!
“国家现在要用兵西南;收购北疆;南地银行、钱庄的银两被乱军截留;镇海水师南下也需要花钱;还要预先挪出款项用来安置南方逃难过来的灾民。能拿出5o万两给我充当兵饷已经是极限了。”
“可这…”周定方刚说一半心中突然灵光一闪。申甫虽然有点不着调。但绝不是一个猖肆之人难道说:
“难道说。申将军想兵行险招?”
“哈哈”申甫重新直起腰身端正作好“少卿果然冰雪聪明山陕曹大将军号称当世第一良将麾下多为精骑更兼山陕新制西安府的存银储备乃是诸省第一。动用山陕兵无需耗费太多银两。
“所以我想让他们东入河南然后与我汇合后一起去见许定国只要许氏父子还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5o万便全给他们。若要他们想乱来则许家的藏银就当作国家募兵的捐项吧。
“待我与曹大将军平定河南则招讨兵马最少也有二十五万之众。东、西、南三面可以任意行进。你说呢?”
“可是”周定方知道申甫这个方法确实不错又省钱又省时只要肃清河南就可以稳住山东黄河中下游如果态势安稳必然形成南北对峙再坚持个一年半载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平定判乱了。但是
“但是申将军有所不知您刚提的计策武英殿议事时洪辅也曾向万岁提及只是山陕曹将军那里旧伤反复确实不适合领兵作战。所以国家想等联络上马祥麟的白杆军之后再以川兵领山陕兵东进河南。如果将军现在就想动用山陕兵这个险恶可就大了。”
“嗯我知道曹大将军的病势沉重!但兵贵神如今只有此策可行。况且按我盘算曹兵先与我汇合前后最多二十天。大将军为人豁达必会将军权委于我手他做个姿态而已无需劳心费力。后续地事情全由我来打理。所以说曹大将军身体再不济也一定能扛过来。”
所谓兵行险招就是要先动曹兵。但风险点有两个:先是曹文诏的身体确实不太好他地身体能否坚持到新乡会师真地很成问题。
再一个就是兵为将私这个痼疾全体曹兵只听曹大将军一个人的命令。曹文诏身体再不好如果他不亲自带队到河南与申甫做个面对面的权力交接任谁也不敢指挥山陕军。
至于申甫去晋阳那也是不可能地。去人家里索要兵权然后带着对方的手下开赴沙场这未免太不近人情。况且申甫在一般的军人眼中始终差点儿意思马祥麟入晋摘印兴许能成。但申甫绝无可能。所以最佳的交接方式只能在河南阵前。
这种兵为将私现象是这个时代的特点并且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即便有圣旨也没戏圣旨只能限定曹兵归在申甫地战斗序列之中却不能让这些人尽心尽力。
那么曹文诏能到新乡吗?
答案是肯定地周定方与申甫详谈之后立刻连夜回北京重申了提前启动山陕兵的迫切性。武英殿议事大臣中身为曹文诏恩帅地洪承畴。也是连夜写好私信命人八百里加急给送过去。
曹文诏接到旨令、私信二话不说。拖着残躯病体立刻整队出征。
曹文诏、曹文耀、曹变蛟两代三名将可以说在整个古代中国地军事家族谱系中曹军那也得名列前茅。而且愈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曹氏满门都是忠厚人。
正所谓兵不厌诈凡是领兵作战的统帅或多或少都会耍上一些阴谋诡计。时间一久也就成了精!但这当然不是绝对地。比如曹家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曹文诏的病是风湿、佝偻。常年饮冰卧雪。四方征战风湿病、胃溃疡向来以军中职业病闻名于世。前几十年粮食收成不好就连少年曹变蛟都要从泥塘中寻找荤腥。更何况忠厚传家的曹文诏了(曹变蛟可是他们曹家下一代中唯一接户口本儿的男丁)。
营养跟不上就会引钙质流失年轻时还好一旦步入老年。腰弯背驼。关节曲翻。所以曹文诏确实不适合再出征了。
但他更知道轻重缓急为了保证行兵度。他让贴身侍卫平安利用暗索将自己绑缚在马鞍上。再在嘴里含着一块麂皮用来忍痛。
随后严令手下打马飞奔连续三天三夜急行军终于准时赶到新乡东北的滑县。他跟申甫的约定是:三天后在这里进行兵权交接五天后同许定国正式摊牌。
“节帅!”平安颤着声音扶曹文诏躺在军帐中的床榻之上曹大将军的浑身上下已经僵硬得如同一段木头汗水湿透了重重甲胄。
刚才曹文诏强打精神安顿手下扎建营盘时平安借着牵马机会偷偷把暗索解开然后曹大帅自行下马自行进入大帐。可门帘刚放下就立刻一头栽倒。
“平安快去找万年我怕我支持不到三天后让他与申甫接洽军权交接必须尽快!”
“哎”平安口中答应手下不停用棉花填的高枕上上下下把曹文诏的身体固定好这才快步跑出去不大一会儿再跑进来。
“节帅万年已经带人走了。”
“磨墨。”
他们到达时恰好是明月中天地午夜但曹文诏不可能睡着他浑身上下的关节和骨头剧痛难忍。若不是第一良将地名头压着也许他早就呻吟出声了。
这几年关节肿大曹文诏早就不写字了一切都是平安代笔。平安其实也是一名挂着游击衔地勇士但为了节帅他宁愿当一名马前小卒。
听到吩咐后平安先从怀里掏出一副骨牌在曹文诏的手边按顺序码放好。这才坐在地上熟练的准备笔墨。因为是夏天平安额头上地汗水滴滴答答的落到砚中研磨的墨汁仿佛更加黏稠。
“今夜值守是弘烈明日让他休整。万年去河北接应申甫让国镇明天向开封直线行进。路上若有人阻拦不问情由直接开打。无论如何都要替申甫的娃娃军打通到开封的道路。”
说着话曹文诏把三块骨牌推了出来床前地平安写好后立刻放下笔将纸笺平展给节帅审阅。
“嗯”曹文诏随后再推出三块骨牌
“光先、一阳性善明日西南三十里大河渡口布阵听说那边还有座茶台山让性善守山峰。他们三人一定要打起精神一旦情势有变作好阻击准备。”
唰、唰、唰是平安写字地声音。
“福臻、宗明日南下渡河去兰考城外驻扎许定国父子拥兵自重不派人坐到他们的饭桌前他们不知道难受。”
最后两块骨牌
“明日我领着鸿嗣、与京兵进新乡城外五里”这时候平安焦虑抬头想阻拦但曹文诏地声音瞬间高亢
“主阵列一字长蛇全军谨记围而不打逼而不迫。”
平安见节帅动怒不敢再有过多表示。只好闷头写字写好后分别把几张纸递到将军面前。待得到确认后自行伸手从曹文诏怀里把一枚钮章掏出来当着面一一盖在纸上然后分别包裹上不同的骨牌转身又出去了。
隔了有一阵子的时间大帐外竟然响起了军卒哼唱地声音所有人都知道大帅病重但这一路疾驰让大家心中重燃起希望之火。仿佛又回到多年前在节帅的带领下。穿插在山川旷野之中。寻找着贼人的踪影。将军身子依旧轻健众儿郎都很高兴。
节帅地字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平安代笔。是施行很久的成法。接到军令的各路总兵都在兴奋之余带领手下兄弟哼唱起来。
好久没打仗了曹文诏是因为病痛睡不着。而他手下的兵丁。却是因为快乐而不困。
鸿茹起野絮飞。山川何处葬身骸?孤烟遥寄思乡悲。化碧方可家归。
都说英雄名史垂却不知衣锦偏夜行闻军令如山雪未消枕戈时不忘牵乌骓。现出一丝笑意对于名将来说战争是医治病痛的最好良药。而对手又是同样跻身名将行列的左良玉曹文诏忽然很不舍放下军权他希望由自己率队去打败那个曾经在自己帐前效命的湖广左大帅。
根据前面的布置可以看出来曹文诏这次是精锐尽出山陕两地的十大总兵悉数到来分别是:刘弘烈、艾万年、柳国镇、左光先、张福臻、崔宗、蒋一阳、王性善、李鸿嗣、莫与京。
这里面所有人都是曹文诏地老战友老兄弟。他们之间互相信任互相依赖互相之间几乎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地生命交付给别人来保管。十一个人不加上平安就是十二个人早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申甫你好幸运!”曹文诏喃喃自语“如果不是我曹大个儿身子垮掉怎会让你这个花和尚拣这个便宜?嗬嗬也罢。就看在你与变蛟同是征北袍泽地份上让给你了。”
正在将军胡思乱想之际忽然帐外又传来喧哗声随即平安一挑门帘兴冲冲的闯进来。
“节帅许尔安来了?”
“哦?来投诚吗?”
“呵呵”眼见将军情绪不错平安也没着急回话先上前去帮着节帅从床榻前坐起来。一边帮着绑缚丝绦一边笑嘻嘻的说:
“自来军中惯例迎宾不过夜。许尔安连夜拜见显然是怕咱们了。”
“唉平安你们什么时候能学会不要把什么事情都往好了想?战场之上谨慎最为紧要。”
“哎呀”平安长得很俊俏也很显年轻“将军说得咱们当然知道只是见将军兴致很高这才跟着您说笑几句。刚才是谁说地”(粗起嗓子)“来投诚吗?”
“嗬嗬…”曹文诏笑了一半就被疼痛打断他想站起来却勾动了病灶。平安吓得连忙伸手准确的扶在最疼的位置帮着将军站起来。
“我不能见了”曹文诏想了想重又坐回去“让许尔安看到我这样子一定生变。既然天下都在传我的病如何如何紧要。索性来个一瞒到底你就直接跟他说我伤势复不能见客了。”
“好。”
平安答应一声转身离开。留下曹文诏一个人自言自语:
“嘿嘿刚刚星月疾驰八百里却托病不见。如若换做十年前的我也一定会以为是诈伤。”
这时候曹文诏很想自己躺下去却试了几下也没有成功。只好继续坐在床上等待平安回来。
“身子不中用啦但凭我手中雄兵胸中韬略能不能计赚许定国呢?许尔安今夜造访倒是给了我一个机会。如若在申甫到来之前我将新乡、睢州作为大礼相赠这头一功就是我曹大个儿地了。”
直到平安回来服侍他睡下曹文诏地心头也始终在做着盘算。他为自己的这个计划激动莫名。
大凡名将都有强烈地自尊心。没有进取心军人又怎能打胜仗?尽管曹大将军的身体如此之差却能疾驰八百里又把手下十大总兵拱手送给申甫。这本身就证明当世第一良将的美誉他当之无愧。
但既然身为第一良将又怎会看得起许定国这样的角色?
更何况这是此生最后一次出征了从身体上的信号来看能否有命返乡再死都成问题。三天三夜的急行军把生命之火的最后余烬都耗光了。
战端开启千变万化因时、因势随机而变这恰恰是衡量名将的重要标准现在情形有变自当要顺势而为。
“好!”
曹文诏终于下定决心他要违反与申甫事前的约定:待两家合兵之后再图睢州。
唉要说起来如果在临死之前尚能够平定河南这确实是属于第一良将的最完美谢幕。甫三个人是好朋友同在京师保卫战中脱颖而出其中刘之纶为山东布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