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弊端初现(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7547 汉字|16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五章 :弊端初现

有人都没有料到皇上对邮票的事情会这么上心而兴奋引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宫传出消息在张彝宪这个从来不会出好主意的太监的怂恿下礼妃阿萝提出了这样一个创意:

“大明部司多矣向以服饰别于公门之间如今这天下的邮差驿卒也应重新设计臣妾举荐陆机黄犬。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这条政策提出来的时候小朱正在晕头转向的画牡丹呢!富贵牡丹是送给全天下百姓的邮票图案不认真可不行!但这小子的能力有限同时对两件事情动脑筋确实有点难为他于是根本没仔细分辨‘陆机黄犬’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点点头就同意了。

结果大明邮递员的标记就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大黄狗了。绘画者是科学院的汤若望。

这个内旨一立刻天下哗然!等小朱觉这个错误时已经为时晚矣虽说‘陆机黄犬’的传说在现如今的这个时代里乃是天下皆知的佳话传奇但不代表大家就愿意高举着黄犬旗去收信件于是言官又闹事儿了。

大家对邮票是接纳的一个铜板就可以把信从海南岛送到库页岛这也太合算啦!所以言官们主要是针对黄犬做文章

“青鸟、兰舟甚至人面桃花、头插茱都可以当作邮政的徽标为什么偏偏要骂人呢?”

“你们你们说谁呢?谁骂人啦?”

“将国家公务、百姓寄情之人员喻为黄犬这不是骂人是什么?”

“…”

小朱跟言官打架的精神头是很足的但最近跟女儿重华的时间有点久。嘴皮子也有点不利索并且说心里话如果出主意的换做另外地人小朱也早跟着一起骂大街了如此脑残的意识错位也只有阿萝和张彝宪能办出来邮递员的服装上面绣黄狗?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为了能够充分享受长假的最后几天为了能够专心致志的把富贵牡丹画好小朱万不得已放下身段跟大臣们打起商量来:

“既然。嗯既然‘黄犬’易被世人所误解那索性用青鸟如何?”

“正本清源吾皇诚圣明之主!”

目的达到皇帝服软这样的结果让言官们在心理上获得极大的满足感纷纷兴高采烈的唱一个肥喏然后起哄似地逛花灯去了。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来到崇祯十六年的正月十五。

接下来的几天。因为黄犬风波宫里乖巧的把麻将给停了大家都陪在皇上身边加小心享受到久违的家庭生活后心情好转的小朱忽然兴致勃勃的提前预定了1百套九方联邮票。从集邮的角度他这么干很没有风度啊身为行人却预先收藏邮品您这不是公开作弊嘛!

但在马屁精的眼中这其实是一个信号:皇上要身体力行。推广邮票!

邮票便宜又有实用价值还全是名家、御笔的画作精品买呗!于是预订整版九方联地人。越来越多!

就在这一派纷乱之中有几位牛人却始终在冷眼旁观。因为这些人都猜到了卢象升的打算。

在说卢象升地打算之前。要先提及困扰中国历史的第四个政治课题:

一寸山河一寸血为何割时百丈量?

中国历史上只有和平丧失的土地却从来没有和平收回的土地。每丢掉的任何一寸土地要么意味着永久丧失要么意味着将来的战争凡是送出去再拿回来的每一寸山河不是洒满英雄的鲜血就是付出天价的成本。

这样反反复复的折腾难道都是卖国贼地原因吗?

不大错特错

之前讲过传统儒家是个多神论的近宗教国家只是众多大神中的一位她还没有强大到凌驾众神的地步。因此“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一个人地然后皇帝把这些赏赐给大臣一层层分下去大家相安无事!但既然分给臣民是为了和平那么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分给敌人又会有什么心理负担呢?

这正是和平丧失土地的根本原因!

然而分来分去却没有多少人会想到农民当失地农民越临界基数后就会打破旧有的分配体系这时另外地大神又显现威力因为中国人是具备恋土情节的民族中国人也是推崇天下归一的民族土地被前人送出去了做为后人就一定要拿回来!牺牲再大也要“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就这样一幕幕荡气回肠的热血传奇不绝于史!后人在咏唱时会感觉无比振奋

但是难道就没有人想想代价的惨烈吗?

答案是“有”起码卢象升想到了。他不仅想到了失而复得的艰难与残酷他还想到了如何规避的法子:土地分级!

土地改革是卢象升最大的贡献不仅黎民百姓、豪门望族都拥有了他们应得的土地国家也拥有一个份额!

任何成熟的政体都存在‘国家资源’这样一个概念卢象升的‘国有非卖’正是体现这个概念的实务方法国土就是国土您人脑子打出狗脑子这资源也不属于任何集团她始终是国家的民族的。再有人想割地求荣裂土媾和他将遭到全民族的唾弃。因为执政者不论是家族还是政党他们都仅仅是被授权管理国家而不是被赠予

好了该看看这跟邮票有什么关系了。因为看起来很不可思议推行邮票居然能跟土地改革扯上关系不会蒙傻子吧?

要知道卢象升是凭借新政当上的刑部尚书。当初小朱安排他到这个位置是希望他的新法案能够缓慢前进。也就是俗称的温水煮青蛙因为刑部可以拟就各项条文但最终要交到内阁与皇帝这边议定后方可成文公布。

这两年来卢象升的三条法令只推行了一条半。

主仆制度是得到彻底实施地因为国家现在到处上项目搞基建劳动力流动现象太大国家出不出台法令。主仆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也已经支离破碎再加上宗人新法《玉牒新章》的出台连龙子龙孙的仆从数量都被限定的死死的更何况地主老财了。这一条被完整无缺的推行了下去。

贺举制度就是留学生制度这点被杨嗣昌给阻击了.杨嗣昌的理由很正义:

允许藩篱参加科考放开留学限制从万世来看无疑是对

以百年的眼光弊端也是有滴!中原自古就屡屡受异为什么有的异族折腾个几十年也就消停了而有的异族。却跟中华民族整整pk了上百年、上千年之久呢?

原因就在于那些成功的异族之中总有汉奸文人在帮忙!您别看这些人考科举不灵光考了几十年也许连秀才都没中可一旦他们叛国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一定不能让异族太有文化喽。这是杨嗣昌的核心论点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学说:夏夷之辩。

如今的贺举制度等于中国人自己出钱出力去给异族培养本土高手这他娘的还了得?

所以。在占领区施行新细之政也就是民族压迫、民族歧视政策必须坚决的执行下去!

杨嗣昌地这番理论究竟是对是错暂不考虑。但起码在早朝上的大讨论时获得了高分。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这话说地有道理很有道理!

于是这条被废止。等于零!

最后是土地改革被执行了一半广大文臣、地主、勋贵、皇商阶层很巧妙的曲解了这个制度以辽东为例:

辽东经过战火洗礼之后从山海关到库页岛从鸭绿江到兴安岭东北方向的天池观这么一大片肥沃的黑土地都是无主之地自然最有利于进行土地改革!

但是别忘记这个时代或者说中国传统理念中宗族的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这可真是窗外春光明媚祠堂内召开紧急会议家族出钱让族人去辽东讨生活因为他们是以移民身份去的所以国家就允许这些人按照二八分的比例租买土地租八买二然后规定了比较高的税赋用来保证国家收益。

表面上看这就是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初级阶段但背地里族人租买土地地本钱是家族给的那么他们名下的土地也就属于各自的家族了。

本意是均田却实际造成了更大规模地圈地。该打工的依旧打工该享受的照常享受。如果不是因为吴三桂‘恶’名远扬这种疯狂地圈地运动早就演变成疯狂的掠夺了。所以卢象升的土地分级制度被折腾的面目全非简o.

眼见自己的政治理想被各方势力修改的偏离轨道卢象升心中的痛苦是难以名状的。通过两年多的尚书岗位他觉这样一个现象所有的人都可以提前知道自己的政策和内幕!

刑部刚刚拟就《土地新法讨论稿》还没报到内阁呢全北京就都知道了各位熟悉六部内幕的大仙们通过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进行反击并最终影响到内阁的意见。

试想一下这个场景:

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对六部的情况做到提前三天就了如指掌然后集合全部资源来反对一个新提出来的提案这成功率得有多高?

这种隐性的权臣正是目前最大的弊端!

因此卢象升就来个釜底抽薪他的邮票政策中每个部门的邮票是不同的邮差看到邮票的品种就立刻知道这份文件是给那个部门的信函上也不用注明内容和标题了只要写上“文件交某司”就成!

不像以前每份文书的封面上都会写的非常详细《臣恭请敕建大诰院所需用度细录》

没有邮票之前有心人一看标题。就立刻知道这封信该不该拆拆阅之后再行传递清吏司主事还没来得及看呢那些隐性的权臣就都知道了。这还了得?

分部门贴花就正好杜绝了这点。文告只有到达接信人手中才会被打开因为您不能什么信函都拆开来看看吧?总要有个犯罪成本的考量嘛!这样再有提前泄密地情况就可以顺藤摸瓜。抓住泄密之人。

这个贴花方法在小朱看来属于邮政编码体验版所以很痛快的同意了。但在那些隐性权臣的眼中这就是把自己排除在决策层之外啊!但又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反对所以冷眼旁观的人内心的挣扎愈演愈烈!

那么卢象升如此脱裤子下气通的行为究竟算不算胡来呢?当然不算!因为这是典型的中国人处理事务的技巧!

要了解中国人行为与目的之间地联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尽管每一个中国人都在按照中国人的方式生活、思维但仍然很少有人能真正的了解自己。中国人最奇特的事情之一。就是使用成语。

中国人独有的成语和世界上所有民族都熟悉的谚语是两件事情。谚语完全可以凭借字面意思、有规律的前后语境来猜测但中国的成语却不行。

每个成语都出于典故而典故无非就是一些千奇百怪的小段子。很难想像几千年后地人们却要按照几千年前的传说来生活和思维。这真是令人在莫名其妙地兴奋之余产生些许的忿怒!

就拿‘一鸣惊人’来说整个典故就是那位昏庸的国王与聪慧的后宫之间生的一段对话可偏偏这次会话。却最终演变成中华君臣关系的标准样板:臣子劝谏时要列举旁证引君王自我参悟否则就违反了君臣之道。

从这点分析。杨嗣昌能够获得小朱的青睐就在于这小子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所以。就算杨嗣昌在某些方面真的很人渣但起码他光明磊落!

而卢象升就有点儿拐弯抹角可见人无完人这句成语得有多准确!

“皇上这是今天的文告请吾皇过目。”

“好啊你放下吧!”

“是!”

魏藻德放下卷宗后垂手立在一边此时内阁唯一的大忙人贺逢圣并没有在文华殿东暖阁中他现在正在外面地值房中抓紧整理手中的文件。如今的朝堂上还是出现了很多变革的一般来说内阁与皇帝之间原本就有中书舍做过渡现在这种情况更加地规范化和制度化了这主要就是因为小朱很喜欢魏藻德。

魏藻德是最近数十年来第一个北地状元。同时他的状元策论掀开了大明改革的序幕这是小朱最感谢魏藻德之处。为此中书舍总目舍人地权力也得到了拔高!

内阁出票拟的意见之后全部交给中书舍然后中书舍根据不同性质分检出加急与非加急再分门别类的递交给皇上。皇上根据自己的意见做出批准、否决、议定的批示之后由中书舍安排御前内阁会议的议题和进程。

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秘书

全面取代了原本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工作职能!司礼剩下拟就内旨、誊抄圣旨、加盖玉玺、协助天子整理档案这几项工作了。

“魏藻德!”

“臣在!”

“曹德辛今日上奏说广西铅矿离北京路途遥远拟请朝廷择在京人选去总理广西的铅矿。你听清楚了吗?”

“回皇上听清楚了。”

“好这件事情你怎么想啊?”

“回禀万岁大明火器事关战事成败。铅矿又是弹丸铸造的必备之物殊为重要。因此说打理铅矿之人当由国家自民间擢拔升迁!”

“擢拔?军工紧要即便最终采自民间难道就不用考虑成员吗?”

“回皇上桂地属岭南偏境凡此地用官向为邻省而遣。如若选派在京官员去的话恐生贬谪之语。”

“嗯!”小朱皱了皱眉“广西乃是十三老省之一京官实衔最高止为3&1t;|买经理铅矿也会积累下一份家资。何来贬谪之语?”

“呃皇上崎岖山岭夷族众多又兼设宣慰使司这样的外放甚不及致休返乡哩!”

这番貌似平淡的对话。其实在小朱心头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小朱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份警惕。但面上毫无反应只是貌似自言自语一般:

“如此怕是要新选一家皇商喽。”

魏藻德没说话小朱挠了挠头眯眼看了看规规矩矩站立地魏藻德忽然轻声开口:

“你回头找找杨嗣昌和熊文灿他们两个连续多日不见人影也不知道三坛大会怎样了。”

“是!”

魏藻德答应之后。刚想告退小朱忽然再次开口:

“另外。前些时候熊文灿说是要重新核定达赖上师的封仪交由作坊打造你明后天再把那个工匠找来朕有话问他。”

“是!哪臣这就告退了!”

“行啊你下去吧!”

魏藻德下去后小朱略略愣怔了一会儿随即召唤今天跟过来的张彝宪。

“大宪。你经管的皇庄中包括河那边你看袁崇焕他是个怎样的人?”

“呃!”张彝宪犹豫一下。才嬉皮笑脸的开口:

“回万岁爷袁大人虽说迂腐但对国家和皇上。那是没的说啊。”

“…”小朱抬眼盯着张彝宪几乎一字一顿的问道:

“朕听说你当初为了保证河皇庄的耕种曾经跟他争抢过民壮可有此事?”

“哎呦这是谁烂嚼的舌头根子呦万岁您可不能听那些小人地话啊!小人这身子骨万岁您最清楚啊这些年眼瞧着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还净遭人嫉恨万岁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说话间张彝宪已经趴在地上了。看着这小子这番表演小朱噗哧笑了。心说了‘我知道什么啊?我就知道。’不过张彝宪倒确实不胖反而又黑又瘦看着像是天生一个2轻的命。

听到皇上笑了张彝宪心头略略安心一些他连忙爬起来凑到跟前一脸谄笑的先帮着小朱捶捏肩膀。然后轻声的说道:

“万岁爷小的这些年清正廉洁自是得罪了一些人您要把说这话的人告诉小的小的敢与他当面对质!”

“行啦你不就想知道是谁在告你嘛!怎么?还想打击报复吗?”

“打打击?小人没力气动不了刀枪的。”

晕原来‘打击’这个词语在现在的语境中只属于打架斗殴地范畴为此小朱又是一笑。

“袁崇焕今时今日的心境是朕地责任!虽说事儿是吴三桂办的但朕却是始作俑啊!”

“呃皇上小的听说袁督师当日在巧鹅谷就这一下子头就全白了。确实怪可怜见儿的!”

“嗯听说他身下无子是吗?”

“是他娶小妾就是想迁延子嗣却不想因为要操心辽东战事结果一直膝下空虚前两年才命人在家乡那边从族里过继了一个给他呢!”

“唉说到底大家都是为国为民偏偏朕又确实对不起他如今想着给他安排个身后吧竟然还有人要反对真真是该杀!”

开始小朱的语气还算和缓但说道后来竟然透出了狠辣来。吓得张彝宪连忙跑一边立正站好。

“张彝宪朕问你一句话如果你提前知道朕想把广西铅矿出包给袁崇焕的族人你会怎么做?”

“小…”张彝宪刚想开口却又被皇上打断。

“注意朕想听实话你当年与他起过争执还被他打骂过你想好了再说。”

张彝宪吓得一哆嗦他小眼睛滴溜溜的乱转因为这个问话可不同以往最主要的是他真没琢磨明白皇帝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但转念一想自己其实没少干坏事儿皇上都知道所以只要实话实说。一定没事儿。一旦叫皇上知道自己撒谎那才是天大的不妙呢!

这是个生活小常识:当下属回答领导提问时即便之前毫无准备答案很可能不符合老大地心思也最好让人家知道你在说实话起码还争取个印象分不是?

于是张彝宪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演讲:

“回皇上小地在河皇庄时因为地广人稀是以。为了保证每年的税赋经常跟他袁蛮子起争执。争地就是离散回关的汉民这些可都是最好的庄户。所以闹地最激烈时还被袁崇焕当着一堆人的面儿抽了两鞭子呢!

“因此说小的嫉恨袁蛮子是一定的。当初听闻他们辽东内部窝里反心中甭提多高兴了。就好像大冬天里喝了一碗胡辣汤呢。

“现如今。袁大人心灰意冷连续六年要求致休返乡小的还想着如何在袁大人离京旨令下复地时候专门去给他践行的宴席上讨一碗彩头酒呢!

“但皇上刚刚所言要送袁大人一份家业小的心中虽有不满却绝不会做落井下石的行为。

“皇上您一定会问一句为什么的。不为别的。

“常言道‘阻人升官莫阻人财’。这铅矿即便不给袁崇焕也断断到不了小的手中。如果换给别人。又与我何干?倒不如鼓动万岁爷送与袁蛮子然后好叫天下人都知道我堂堂浣衣局提督。皇庄总襄

多么光明磊落、不计前嫌的一个好人!”

“…”

听着这么一大段乱七八糟的心理独白小朱头大如斗。这都什么跟什么?不过张彝宪这番话语虽说显得小肚鸡肠甚至有些太没素质。但起码证明张彝宪是个真小人而不是伪君子。伪君子远远比真小人要可恶不是?

“呵呵你倒是会说连胡辣汤都说的出来还闹了这么多地成语!”

“嘿嘿万岁听得真是仔细小的也安心了。”

“什么安心?你竟敢在朕地面前说出这番话语可见你不是一个好东西叫朕以后怎么放心把你派出去?”

“嘿嘿嘿嘿但小的老实啊老实人最好用不是?”

“…”

先不说张彝宪还在这卖乖先说一下前后三件事儿的来龙去脉吧。

第一件:

铅矿非比寻常是大明现在军工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枪弹、炮弹都是铅铁合金。而且铅这金属回炉方便造价也便宜。所以曹德辛的军工作坊一直掌握着铅矿的开采权。

这几年来虽说通过一来一往的花账曹德辛的钱是没少赚但也是没少担心。再加上曹化淳已经退休出宫了当初舒稷不愿意接军工业务就是担心将来遭到国家的猜忌。现在宫里的大树不在了曹德辛自然就想着赶紧把军工作坊多拆分出几块来。钱少赚没关系有命享受才是最重要地。

赶巧了广西铅矿是大明现在最大的铅矿作坊刚好有邻省(现员)派员的官场惯例袁崇焕老家就在广东省。而皇帝呢皇帝想补偿一下老袁的心思又被杨春传给了曹化淳。这样一来曹德辛自然就立刻上表希望将广西铅矿分包出去。连人选曹德辛都指名道姓地提出来了。袁崇焕!

这就是这件事儿的来龙去脉。

第二件:

那么小朱刚才忽然起了杀心呢?杀心不是冲张彝宪的他愤怒地是魏藻德居然敢反对这件事情。而从魏藻德绵里藏针的回话中魏藻德竟然是提前知道了密函的内容。

曹德辛的合同关系虽说在工部。但他算是半个内臣所以曹德辛的这份书表是贴着菊花票的。已经风行半个多月的菊花票就是密函标记归而总之一句话魏藻德竟然敢私拆密函!

那么魏藻德为什么又反对袁崇焕去广西监矿呢?很简单魏藻德获悉此事后竟然想借机买好这两年来袁崇焕因为心烦求得皇帝许可回北京述职赋闲所以魏藻德立刻连夜去找老袁希望袁崇焕能答应他一定的份额红利。

但老袁什么人?老袁现在又是这么个心境自然一口回绝了。魏藻德便又把这个消息散给皇商系可人家皇商多精明啊!知道参与军工系统弊大于利压根就没有接的意思。

这下子魏藻德如果能愚蠢一点倒好了偏偏这小子聪明劲儿过了头竟然想把这项业务给自己家人揽下。他今天的话语就是这个意思提邻省调遣的惯例就先封老袁一道。邻省派遣的惯例是指邻近省份中在职的官员互调。老袁是半个京官辽东那边的都督。自然就不在此惯例之中。

接着他又说如果不是邻省派遣就有贬谪的嫌疑。又封了老袁第二道。很简单都知道皇上觉得有点对不住老袁现在再来个疑似贬谪岭南那还了得?

最后一个魏藻德提议自民间擢拔因为自民间遴选皇商是崇祯朝的惯例而内阁现在是轻易不会掺合这种事儿的那么自然遴选皇商的人就只剩下最近同皇上走的最近的魏藻德了。

这就是小朱突然震怒的原因。连现有皇商都要着手处理你魏藻德居然还想延用旧法这不是跟我上眼药呢嘛!

第三件:

这其实也正是卢象升妙计连环的巧妙之处既可以杜绝反对自己变法的对手又可以借机抓住一条贪污的大鳄…新科状元魏藻德。

朝廷内外的公文因为有了贴花政策就不需要不相干的人参与阅读了。而魏藻德也就成为最有机会翻看之人他如果提前知道了内外群臣要办的事宜也就等于拥有了政治索贿的借口!

当然身为刑部尚书的卢象升早就想办了魏藻德这个魏状元是自比马世奇的。但他可以比马世奇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人家马世奇什么人?马郎马状元新港上海府尹并且一直谨慎守礼。而魏大状元就不一样了他贪污索贿的度可以说是迅猛异常甚至已经开始充当起拉洪承畴下水的操作人了。

凭借掌握的确凿证据卢象升准确的预判到:魏藻德一定会拆卷窥视一旦拆封偷阅的行为出现卢象升的反击也就产生实效。

这就是卢象升反击手段的来龙去脉!

这次邮票事件根本算不上阴险。相反卢象升为了挽救一位状元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如果魏藻德能够迷途知返悬崖勒马那么卢象升也会放过魏藻德。魏藻德索贿的机会消失了也就不存在扳倒还是弹劾的问题了。

但是魏藻德居然真的干了。贴着邮票的公文放在茶壶上用热水开取出卷宗誊抄阅视后再行封入。表面上看不到一点痕迹。

但是魏藻德情急失言虽说他的奏对经过深思熟虑可小朱又是什么人呢?

虽说咱们的小朱皇帝自身的本事不大智商也不是很高但毕竟这十六年来所接触的都是政治老手中的老手。钱谦益、温体仁、周延儒这几位又都算不上正人君子花花肠子要多少有多少口中机锋更是妙到巅毫。孙承宗、杨鹤、洪承畴、郑三俊等人又是最会斡旋合纵的高级政治家还有一大堆像成基命、陈子壮这样没事儿也能搅动三尺浪的优秀言官。

十六年啊加上天启七年就是十七个自然年度!小朱虽说治国的本事没学多少但听话听音现疑点的本事确实是出徒了。

因此说魏藻德还是太嫩这也难怪前面活的3o多年啃书本了官场上的复杂可不是圣贤书能讲明白的因为那些经典的编者根本不可能写这些东西。

于是魏藻德事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