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有一种生命叫做怒放…3
有一种生命叫做怒放…3
“呣朕倒是没准备问罪的只是‘武定伯’这么好听的名号凭白送给了蒙古人朕这心里面不是很舍得啊!”
听到皇上冷不丁冒出这么一句话一群快冻僵的大臣们险些从椅子上滑下去这些人都是政治人物政治人物考虑的都是政治事件名字算什么?如果可能就是封对方‘皇上皇’又能怎样?只要国家利益保证了不就结了嘛!好在现在的皇上经常语出惊人大家也都有经验了赶紧启动应急机制由辅温体仁出面解劝:
“皇上变蛟为人素来有失莽撞但此事却绝无罪责。北海之役根本是弹尽粮绝的死地只凭借一个武定伯便盘活整个罗刹之局实在是微本厚利之举。
“再说我大明天朝体面上国风范都不能轻易舍弃。更何况武定伯这个爵号其实只是尚可而已。因此臣想啊不若这样再给曹变蛟想个更好听的爵号也就是了。”
噗起码三个人把刚进嘴的热茶给喷出来。温体仁口才好文采好前面大部分的话语不仅头头是道而且还很有韵律感大家听着的时候甚至都跟着节奏晃脑袋呢。可最后一句话在众人心中同是一个想法:
皇上年轻经常有任性的举动但也算可以理解。可这个温体仁就未免过分了哪能由着皇上的性子来啊?噢皇上觉得武定伯的名字好听您就提议再起个更好听的名字啊?这不胡闹嘛!
但想归想曹变蛟的功劳大大转赠爵位也是迫不得已确实应该再封个伯爵过去所以大家只是腹诽一下就都不做声了。不提众大臣是怎么想的单说小朱。
“呃如此甚好啊温先生可有什么好提议嘛?”
“回禀皇上既然曹变蛟现在北海臣想便送他‘海会伯’吧请皇上定夺!”
“呣海会?不好听不过意头倒是不错可总觉的那里不妥!”
小朱还这瞎叨叨的时候旁边贺逢圣急了因为这个名号是《封神演义》里面哪吒的封号而且被温体仁给截了一大半哪吒的封号全称是三坛海会大神。
“皇上北海谓海而非海岂能叫海会呢?”贺逢圣。
“是啊皇上如今北海郡即将开府建衙自古便有名不犯冲之例曹变蛟终究是国家大将爵位封诰不可乱来的。”郑三俊。
“啊好了好了朕来定夺北海非海应了个海纳百川;重伤痊愈可得一个‘福’字便赐他‘百川’封诰平日里可加‘福’名前。”
“…”
众大臣无语别的好说现在的‘百川伯’将来的‘百川侯’成为曹变蛟的封诰没有任何问题。但皇上亲**板允许同僚世人在日常的称谓中可以称呼曹变蛟为‘福侯’或者‘百川福侯’。这份优容可谓是有些过了但众大臣也不好驳人家的面子大冷天的还争什么争啊!赶紧回家是真的于是由贺逢圣出面立刻进行最后一个议题。
“皇上贺赞孙诚联名上奏说是征西军正在寻机接触瓦剌的小部落一旦取得会盟之后必会响应征北军的汇兵方略。”
“好贺赞、孙诚果然不负朕的苦心如此甚好!只是在这期间征北黄得功他们恐怕要艰难许多了。”
“皇上蒙古人火器粗陋而大明的火器运送又确实不方便因此臣想不如下批辎重全改换成铁甲吧。”
“铁甲倒是可以只是申甫赖火器成名如果一旦断掉给养朕恐怕…”
“喔启禀皇上臣倒是有个主意申甫虽是领兵的将领但在他未达之前便专研过火器因此只要给其原料想来他会自行配置的因此说:”
“因此说只送原料不送成品对吧?”
“吾皇圣明。
“呵呵列位卿家认为可好啊?”
“回皇上原料可以分批运送即便被敌人所据没有配合之方自是无用。如今天气干冷当为良策。”温。
“哪好便拟旨吧。但有一点同样是明年春庚之前征西征北务必结束一切战事。”
“臣等遵旨!”
是不是有点奇怪为什么大明君臣忽然一门心思的想在冬季攻势中结束战斗呢?
原因很简单大明再不停止战事就真的快破产了而且是国家破产啊!因为到现在为止国家借贷借上了瘾头居然整整借贷了3.2亿两白银非但国家信用越了极度红线而且就是几家皇商的库存现银也都告罄。
本来商人的钱是最难借的但因为国家现在施行的是皇商制度就是说皇商如果敢不借钱国家会咔嚓一刀了事世人不单不敢质疑反而还会拍手称快。因为皇商皇商正是因为有皇上才有了你们。如今皇上为了国家四处筹款而且还说明了是借贷这要是再不出血可就太不像话了。
但强行借贷的行为其实也隐隐埋下了矛盾那就是皇商自身的定位问题。是继续当皇商?还是换个方法当官商?不过这个问题是后话了而且现在还不是很严重可以先放放。先说说这3.2亿两白银都干了什么吧:bsp;
先是1.9亿的承天府开府银到位后已经开始放了;然后是奉天府的银子因为沈阳被围困了2年基础设施能保存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敢乐观估计。重建费用加上将来的安抚银子8千万银子其实不多;接着就是庆天府的银子现在就在巴山蜀水那里开建西南重府可以说是百年大计。但既然是百年大计银子也不用太多1千万吧;然后就是为了移民山陕而做的储备银子3千万也真是不多;其他杂七杂八的银子1千万。不多不少刚好就是3.2亿。
这么多的银子是整整6、7年左右的国库收入归还起来的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必须尽快结束战争以便把全部精力投放到国内建设上来。否则前线百战百胜后方自我毁灭这不成大笑话啦!至于归还的方式放心有小朱在有温体仁在那鬼点子是海了去了。
南洋那边田家、康六彪搞得不错很多小岛都被大明实际占有了。3.2亿的贷款中以册封南洋小岛方式偿还o.8亿的额度。接近4o多个小岛大约一个岛屿卖2oo万。这一下子就解决了1/4的贷款。对于这些海岛当年曾提过封赏但没说恩赐所以必须出钱购买滴。一个岛就是一个独立王国2oo万真的不贵。
然后就是孝敬银普遍下调一成每年大概5oo万两但请注意这条政策是不设期限的也就是说在理论上即便国家一分钱不还皇商宗业勋贵这些人也可以在64年后收回成本。更何况国家怎么敢借钱不还?
只是把这个孝敬银下调的比例按15年期进行了一次折算。也就是说下调所得税的代价是75oo万两的还款额度。加上前面的岛屿折价8ooo万一共是1.55亿的国债不用现银偿付。
这就等于提前偿还了近一半的国债虽说很是无赖但现在国家是强势单位有枪有权还有人民的支持更占据了道德上的高标。所以出钱购买国债的这些人扒拉扒拉算盘珠子还算不亏。
好了该回到洪承畴和杨嗣昌的斗法上了孙传庭究竟想没想出解决应对之道呢?大计大计究竟什么样的大计才能既解救山陕又能解救孙传庭呢?
三天后这个答案就揭晓了。因为杨嗣昌的弹劾文书跟孙传庭请立新法的奏表几乎同时递交到内阁这边。由于洪承畴之前的铺垫已经事先与洪承畴取得默契的次辅周延儒便是如此作答。
“治安不好如今全国各地都是这个样子为何非跟孙传庭过不去呢?李国用与王好贤本是刁民他们自相残杀虽然耸人听闻但听闻王好贤已经不知所踪案情难明的情况下怎好轻易定一省镇守的罪责呢?至于民论一事多为明而设又岂能是罪过?”
轻描淡写的三个反问就把三条罪名给一一化解。而且现在全国各地因为征募民壮兴修道路的原因流动人口非常大所以社会治安都不算太好。陕西那边的狗咬狗确实不能算在孙传庭的头上。
“既然周先生如此说了那便下旨褒嘉杨嗣昌关心国家言不避同朝。至于陕西那边下旨催孙传庭自省也就是了。”
小朱也没太当回事儿大明朝的臣子喜欢掐架的这一事实映在他的脑海中已经都麻木了。他说完就顺手拿起了孙传庭的折子孙传庭的折子之前内阁都看过的因为提法比较新奇大家也不好独自做主于是今天文华殿君臣议政的议题主要是孙传庭的三条新法。
1.重申造册。
地方政府每三年向中央造送‘鱼鳞黄册’一次土地、人口、牲畜连同官军、车骑、铳炮、兵刃之数一并奏报由户部和兵部的职方长官负责主管。说白了就是在全面统计的基础上管制刀具逐步降低民间的武器持有比例。同时也是孙传庭送老长官一个人情管的越多权力越大洪承畴也就越高兴他其实也是一工作狂人。
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现在新法太多再不做全面普查国家就成瞎子了。
2.山陕的土地只租不卖。
山陕的全部土地任何人都不允许购买只能以租用的形式公开向天下招租。这里的土地包含矿山、农田、河流。只要预交一部分‘定金’就可以得到选中的土地。每年负担正常税赋的同时还要缴纳租金。至于之前的定金就算保证金了先交给国家做公共设施的建设然后以逢十抽一的方式每十年偿还一次本息一共6次换算成公式就是:
返还本息=[累计税赋+累计租金]/1o。
如果到租用期满[累计返还本息预付定金]>o差额部分x2以现银方式一次性给付归还。而且孙传庭为了讨好皇帝专门引用西历来计算租期租用期是61年也就是按照西历计算的1699年12月31日为终止日。
这个方法好就好在因为是租地而不是买地所以价位更加便宜。同时以租地的形式还把开矿权下放了。这样一来势必会增加移民的数量同时因为税赋和土地租金每十年返还一年这就等于提高了采矿的收益。只有持续降低价格提高收益才能增加投资移民的数量。而且这个法子也使得国家的根本利益并没有受到损失毕竟土地的所有权牢牢掌握在国家手里等于做了一个无本买卖。
如果此法通行则山陕之局确实见到了曙光。因为等于国家为了安抚山陕而借贷的3ooo万可以挪用了这一进一出影响确实太巨大了!
3.推广警哨。
孙传庭的耳朵不是被杨嗣昌给气聋了嘛所以他为了方便公务特意寻人做了几个哨子。就挂在府衙前‘鸣冤鼓’的旁边只要有百姓想鸣冤直接吹哨子就可以了。这就保证了孙传庭可以及时审案。
现在鉴于全国严峻的治安形势孙传庭以推广警哨为契机正式建议国家完善警察系统。正所谓‘高破案率不如低案率’。如何将案率的降低?两个法子一个是警告一个是监察。这才是警察二字的真实含义。
先谈警告这个时代里犯罪成本是很高的从上往下依次为:族刑、死刑、徒刑、流刑、仗刑和罚刑。所有这些判罚都属于预先的警告。
再说监察报官抓他击鼓鸣冤都属于民众自的提请政府进行案前监察的方法。那么报警真的管用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一个前提保障那就是警察不会不作为。邻居家吵架如果咱跑去报警。警察会不会骂你一句‘多管闲事’呢?对于真正成熟的‘警察文化’社会中这样的警察即便不以‘渎职罪’被起诉也应该以‘不作为’被清退。bsp;
让民众养成依靠警察来解决问题先需要警察行业的规范化操作。而一旦‘有事先报警’成为社会传统后社会治安也就成为理想社会的文明标准了。
中国老百姓是习惯于寻求官府帮助的但通常是事之后跑去拦青天大老爷的官轿子。所以借着警察系统的改制来完成事前求助的历史变革是历史性的一次改革。由此可以看出孙传庭要远远比眼前的崇祯皇帝更贴近一名穿越者。
孙传庭还亲手描绘了几份‘哨子’的图稿材质分别是金、银、铜、瓷利用‘鲁班锁’的原理可以分开拆卸后进行清洗。铜哨和其他三哨略有不同铜哨中间会增加一个小小的铁粒吹起来尖锐刺耳传音效果极强而且分‘警用’‘民用’两种。金、银、瓷哨则完全中空声音也不算太刺耳并且全部是民用哨。
这两大类哨是不同的应用途径。铜哨是给捕快和老百姓用的。金、银、瓷哨则是给拥有‘小资情调’的人群使用。
老百姓遇到突事件后会吹起警哨来达到报警效果如果附近有警察在场听到报警的声音后会即时吹起回应哨音这种尖锐刺耳的哨音对人类的心理冲击是非常强烈的。
只是有一点这个时代的审美观点对‘大’和‘权’的崇拜是根深蒂固的。所以警用哨被进行了增项设计。警用哨被最终确定为五寸长短尾部还拥有一寸粗细的小喇叭。吹起后受听者的耳膜会瞬时失聪。在这点上孙传庭很不人性化啊!
内阁对于通过警哨来稳定治安的创意是同意的而且大家看到皇帝也很喜欢这个法子连忙建言建策进一步完善了孙传庭的方略。因为拥有了报警和响应的举措后就需要对警察系统进行细化了。狱卒、差役、捕快、仵作、捕头、典史、都头、总捕头、卫所、锦衣卫是目前的警察系统。算的上很完善和全面了。
大家基本上不想大动只是顺应皇上的提议把名称统一改换成警察然后把卫所军系的兵卒拨出十分之二的份额作为重装警察的补充警种。同时锦衣卫作为最高级别的警察种类被正式划分出来调归刑部协同管辖。
自此锦衣卫的功能正式被划分为三个不同功能的部门:
皇家、刑部协同管辖的锦衣卫警务司属于刑事警察的最高机构;
皇帝、兵部、五军都督府协同管辖的锦衣卫巡捕营属于卫戍区重装武警的战斗序列;
皇家直接掌控的锦衣卫缇骑所属于禁卫军及国内情报部门。至此中国的内政序列中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强力部门。
因为刑部在十三清吏司之外还有一个司狱厅。所以警察系统改制之后刑部下面自然增设了一个警务司。将司狱厅一同并入警务司官职为警务总长官衔为正五品同十三清吏司主事同品。
温体仁还提出了一个轮值民警的概念就是从老百姓、里长、保长这样身份的人群中挑选自愿者每6o个时辰就是每5天6o个时辰。要担任1个时辰的民警工作工钱是每次6o个铜板每月36o个铜板。还不错属于高薪了。
“皇上天干配地支向有六甲旬之谓。故此种轮值民警当称之为六甲旬警。”
“巡警?好啊那就把前面的六甲去掉就叫巡警吧。”
唉鸡同鸭讲在眼前的这位皇上身上已经生了很多次了巡警的名称就这么定了下来。一旁的贺逢圣眼见辅温体仁有点晕连忙接过话头。
“启禀皇上传庭三策应先于陕西试行待战事结束仍要续定3年之期方可逐步推广全国。”
“呣却也老成之举朕准了…”皇上高兴之余又进行了一次擢升操作:“…这些新政于国于民至为重要因此陕西之局不可不慎那便下旨开建西安府衙命孙传庭为西安府尹位与诸府尹同列。你等内阁亦要多多帮衬督促才是切不可误国误事!”
“臣等谨遵圣喻!”
至此陕西正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经济特区。但没过两天小朱有点琢磨过劲儿了连忙又重新掂量掂量杨嗣昌的折子他其实也明白同样的事情就看你怎么说了不同的说辞效果会截然相反杨嗣昌是他很器重的文臣现在的内阁中对大杨的观感未必就会好到那里去如今大杨弹劾的人反被提拔了官职如果不出面安慰安慰对大杨是没什么好处的于是赶紧追了一道内旨出去。
“如若没有杨嗣昌的秉笔直书朕又安知传庭之才?钦赐嗣昌‘士责搁笔’一架!”
‘…’
知道这个内旨后很多人都无语。唯独洪承畴心中窃喜‘士责搁笔’再是风光估计杨嗣昌这个小子也得气个半死。
……
注:
因为属于支线中的支线简单介绍一下也就是了。
1.孙传庭接到左良玉的提醒后气的耳朵竟然好了!但毕竟身体不行了啊得到洪承畴的指点后高兴之余居然又聋了。
2.丘慧荣和左梦庚这小哥俩瞒着孙传庭刺杀了王好贤不仅是王好贤一夜之间大牢之内的于弘于志等人也都一夜毙命。对外宣称是兵部提刑连夜缉走。只有人证湮灭铁案才能变死案。
左梦庚与左良玉是不同的左良玉是出身微寒做事情的时候多少有些顾忌而左梦庚是从小含着金钥匙的公子哥做事情没有太多顾虑的。
3.丘慧荣和左梦庚的身影还会继续出现在本书之中的。左良玉因对不起丘磊而照顾其子丘慧荣。而丘慧荣却因自幼被左良玉抚养一生只忠于左良玉父子。
4.侯恂就是明季四公子侯方域的亲爹吼吼!
5.杨嗣昌、左良玉、孙传庭之间的恩怨纠缠本书基本保持了原貌略有交叉和时间上的错落但不影响大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