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纸醉金迷
很多事情都经不起往细了琢磨北方冬季严寒曝雪食物匮乏在这样残酷的自然面前仍然有将近2o万的将士同时在四条火线上浴血厮杀。他们在哼唱着思乡的悲歌时国内的大后方却在夜夜笙歌。想想确实挺他妈操蛋的。
但不论怎么说世界是多极的也是多姿多彩的。无论是人也好家也好包括国家在内都是同时面对多重事务的。上午喝喜酒午后去烧纸单一面对一件事儿的时辰还真是没有。所以对于国家或者民族来说战事需要尊重纸醉金迷也同等重要。
马世奇今年丁丑科状元郎。现在正苦恼地闷坐在书房之中他的苦恼来自于摆放在书案上的五封请柬。
有的时候细想想人活着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儿顶顶没劲的是快乐与烦恼并存。
上苍这个被我们寄予无限祈愿的象征赐予我们的快乐却好少好少总结来总结去无非就这么四句话: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除了这四样大家琢磨琢磨我们人类还有什么第五种快乐吗?你举多少个例子上苍就会残忍的叫你痛苦多少次。
多少种情感就有多少种痛苦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拥有这样那样的苦难其中有一种苦恼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那就是局中之迷。
当局者迷旁观者却未必清。
呵呵大家都想当官出将入相朱门深宅深几许。可是高处不胜寒风光无限却偏偏在险峰。千百万人盯着你算着你都盼着你下来之后他上去。每日里燃脂焚膏地动脑子这么份苦楚谁懂得?
大家都想财金山银山数钱数到手软手酸手抽筋。可是钱财动人眼白玉连床连着鬼任谁都想分你一杯羹。子孙亲族新朋旧友外加官府盗匪。偌大个家业事儿事儿都要操心凭般地操劳谁懂得?
所以说小民和贵族之间相差的不是地位和财富差别的是上苍赋予你的角色和使命。
不论是幸福人的泪还是苦恼人的笑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受。你快乐所以我快乐就是这个道理。
现如今的光景如果按传统纪年来计算是崇祯十年冬十一月快过年了。但如果按徐光启组建的西历局来纪元就应该是1638年的一月了。
现在的大明因为崇祯皇帝在登基之初借着‘恩许令牌’的颁和皇商的遴选大力展了商业。
皇商的角色并不是皇家采购代理这么简单。事实上他们一方面是享受国家政策的行业巨头;一方面又担负起利税大户的职责。
所以历经十年之后大明社会的全体参与者积累下了庞大的财富。并形成了茶杯盖形式的财富体系。广大士人、农民、工人、军户、匠户财富接近群体巨大形成了杯盖的底托。
而皇族勋贵、高官巨富财雄势大数量较少形成了杯盖的顶咎。大明现在的人口接近1.2亿其中杯盖底托的人数有1亿多人。
但无论怎样当社会财富、社会资源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奢侈性消费现象便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奢侈性消费不仅包括珍珠玛瑙这样的纯消费品还包括精神层面的消费。
现在的大明社会中官宦贵族之家最流行的精神消费就是大摆筵宴。
请大家注意筵宴这个词汇绝对不等于宴会。筵宴的含义要广阔的多一次成功的筵宴要包含美味的食品、丰富的酒水还要有高密度的各种游艺活动诸如唱歌、跳舞、投壶、对诗、密谈等等等等。这才是一次成功的筵宴。
这样的筵宴通常在每五天一次的沐休日前夜举办一直要搞到第二天上午一群因通宵狂欢而浮肿着乌青眼睑的达人们方才意犹未尽的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呵呵当这种行为风传到皇帝耳中时皇上愣怔了半响之后笑嘻嘻的说:
“想不到社交活动在朕的崇祯朝达到了顶峰个中微妙真真是难以名状!”
于是‘社交’这个词因为是皇帝的金口玉言而被正式确定了下来。
有了社交自然也就出现了社交界。有了社交界就一定有要交际花。
自从崇祯六年皇帝针对情色行业正式开征了‘乐嬉税’之后。花魁制度一度出现了消退的趋势但随着社交文化的兴起花魁制度重新寻找到了生存的土壤。花魁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光漂亮没用还要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骑射剑舞女红烹饪必须样样精通。
中国的这些不良文人们都有一种病态的猥亵心理娶一名小妾是这些家伙们最大的追求。注意不是地位的小而是年龄上的小。
大家可以这样设想一个场景:一名须斑白的老灯怀中抱坐着一名只有十几岁的少女坐在宽大的太师椅中午后的阳光静静的斜斜的照进来。窗外时不时的飘进来几缕花香或者草香。偶尔一只燕雀啾啾的叫着追逐着飞虫从窗前投下一抹掠影而过。然后那个老不死的老灯一手抚摸着雪椒青乳一手扶着少女的葱葱玉手正在一笔一划的教她写字。
我靠这样的变态性趣确实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和心理刺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所以花魁们虽说样样精通但唯有一样不灵光那便是字。花魁们的字通常不会太好这个罩门其实就是为了上面那个场景做打算呢如果嫁给一个钱谦益这样的大儒那么花魁们便可以略作娇憨姿态让主君(妾对老公的称呼)教她练字。呵呵!
当然花魁们也有可能嫁给商贾那么这个时候花魁们的字便停滞不前了。因此野史杂文中保留下来的花魁墨宝通常有好有坏。有意做个研究的朋友们自然可以从中做一个管窥。
有了社交交际花了自然还有社交界的宠儿。这样的宠儿通常根据***的定位、社会的价值取向来决定。向马世奇这样由崇祯皇帝亲自培养起来的青年才俊通常是接到筵宴请柬最多的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社交宠儿。
与西方世界不同西方世界的社交界同时举办的活动不得过两家甚至很少有两家贵族会选择同一个夜晚举办晚宴或者舞会。但东方世界却不同呵呵东方世界里大家都很喜欢较劲。
在俗语中较劲的人又被称作‘轴人’通常不被人所喜。但两个***之间的较劲却被上升到朋友和敌人的高度了这又叫做党争。
所以今天这样一个沐休日前夜在傍晚时分最近社交界最红火的社交宠儿马世奇异常苦恼的接到了五份请柬:
1.辅温体仁。江南著名花魁杨宛到场嘉宾:众多京官。
2.来京准备为九岁太子授业的前任辅钱谦益。到会江南花魁柳如是(16岁)。已邀请到嘉宾:东林复社一系的各位大佬。
3.来京报业绩的皇族宗业襄理朱廷鄣。到会花魁江南新晋花魁王月。到会重量级嘉宾‘一体堂宅仁医会’会郑保御率十三位各地名医。
4.来京报业绩的皇商施复。到会花魁:顾横波(19岁)、李香君(14岁)、董小宛(15岁)、王微好家伙江南新晋花魁一口气儿来了四位!皇商嘛银子有的是。到会重量级嘉宾周延儒、梁廷栋。
5.理藩院祭酒、天主教廷东亚地区红衣主教费力先生。到会花魁:丽春院头牌花魁艾琳娜已邀请到嘉宾:大明男爵范西礼夫妇。南洋理药布政司参政贾奇力。前工部尚书徐光启的四公子。
呵呵五大***基本涵盖了当今大明社会的五方势力马世奇不过就是一新科状元郎他还真就是谁都得罪不起。所以他才苦恼万分。
皇上是一个说话很算数的人很有诚信指数。尽管马世奇早早就被摆在风口浪尖上;尽管天下官僚包括马世奇的前后两位座师钱谦益和周延儒在内都不希望马世奇当状元甚至还特意推荐了江苏吉水的刘同升出来。但皇上依旧遵守了诺言当马世奇考中会士之后殿试尚没有结束传胪的礼官们就已经在皇榜第一的位置上写下了这样一行字:
大明崇祯十年文举丁丑科一榜三甲头名—马世奇!钦赐状元花红。刘同升先生只好屈居榜眼了。
马世奇不仅仅是状元郎这一个荣誉他还身负天下闻名的马郎酒明人的称号。他也是大明征北大将军黄得功的生死之交。他还是大明征西左将军孙诚的妹夫。孙诚又是当今恪礼皇贵妃的亲妹夫。要这么算下来马世奇跟当今圣上还沾着亲戚的边呢!
春闱之后整整大半年的时间里马世奇被以各种理由邀请而出入各家王亲贵族大富大贵之家因为大家伙儿都非常‘愿意’跟这位兴趣广泛、聪明好动、才华横溢、潇洒俊朗的青年才俊打交道。
马世奇左右盘算之后婉拒了1、2、4、5的邀请。1和2属于政敌现在要尽量避免被党争所套。
4号施复属于皇商以马世奇现在的状元身份偶尔拒绝上一次两次施复也不会太为难他。
至于那个5号的费力拒绝就拒绝了谅他们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马世奇决定去参加朱廷鄣的宴会后低头踩了一下桌子下面的踏板牵动铃铛叫书童阿福进来。
“见过老爷!”
“呣今夜我要赶赴贵子爵爷朱廷鄣的筵宴你去问问夫人是否愿与我同去?”
“是。”书童连忙转身离开了。马世奇也施施然站起身转过穿花八宝隔从里间的衣橱之中找出一领宝蓝色常服来自行的穿好又取出一顶凤翅儒生小帽带上转身回到书案前拿起一把洒金翠竹折扇稍稍定定身形潇潇洒洒的来到院中。
此时他的夫人孙氏已然领着丫鬟随着阿福一起等他呢。
“老爷妾身今日身子倦乏不便出门还望老爷容许!”
别看孙樉的哥哥现如今是军中一面旗帜但孙樉还是很守妇道的平日里也没什么多事儿的举动这点叫马世奇最为感动。马世奇和孙樉都是寒末出身但成名之后二人仍保持着当初的本分像刚才的更衣环节就始终是马世奇自己来做。而孙樉也依然坚持自己缝补做饭。所以他们的家人只有两个书童和丫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这在世风浮华之下确实显得难能可贵。
马世奇知道夫人对这样的party很不感冒因此也就没再勉强只是躬身施了礼:
“如此娘子便好生歇息明日一早世奇定然回返。”
“阿福盯着点老爷千万别吃酒吃太多。”
“多谢娘子!”
“是夫人。”
“对了阿福替老爷把官衣带上!”
呵呵这个时代出席筵宴时还有一个讲究那便是客随主便主人穿什么服装客人也要穿什么服装。举例来说主人如果穿官服招待客人便也要穿官服入见。因此阿福作为仆人要在快到时先跑过去向对方的家人打听一下:
“你家老爷今日穿什么服装待客啊?”
“哦是阿福兄弟啊是常服。”
“哦多谢!”
这样阿福便可以站在门口垂手等着马世奇的小轿了。马世奇穿常服来的所以就不用更换官服了。
这个时候门口的下人早已经跑进去传话了。所以等马世奇下得轿来才踏上朱廷鄣府衙前的石阶时贵子朱廷鄣也已经来到了大门口。
“哎呀呀状元郎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在下有失远迎还望海涵海涵!”
“那里那里贵子爷多礼了多礼了。”
“里边请!”
“爵爷请!”
寒暄过后闲言少叙等宾客们都到齐后筵宴便正式开始了。
这些以各种名义举办的筵宴上有着通常的固定程序。大家先要品茶赏花期间还要吟诗做对饱吹饿唱嘛!等大家觉得累了便入席开始大吃大喝。期间主人一定要延请几位青楼花魁吹拉弹唱。这些背景音乐除了靡靡之音就是靡靡之音。在音乐的伴奏下品尝珍馐佳肴斛光交错间大家互相吹捧赞扬实在是人间享乐的极致了。
吃饱喝足之后便是舞姬表演时刻期间年轻人的任务是消化食物和寻找今夜的伴侣。主人、嘉宾们则躲进后面的温凉明轩之中相互交流一些军政秘辛、朝政动向、以及一些最新的书籍、科研成果、商业信息总之社交已经成为富贵阶层最佳的交流方式了。
朱廷鄣办筵宴的地方是羊皮市胡同的宗人会馆属于藩王宗人在京的办事处一个三进的宅门最里进是‘宿舍’最外面是日常办公的场所。中间的院落才是举办宴会的。
等舞姬上来之后朱廷鄣拉着几位贵宾便来到了一间小书房之中。这几位贵宾分别是马世奇、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现任会郑保御、郑保御带来的一位道士姜世襄除了这主客四人外还有一位朱廷鄣从江南带来做道姑装扮的一个小姑娘卞赛赛。看样子只有十一、二岁的模样。
朱廷鄣在书房中布置了一张小圆桌和马世奇等四人围坐在小桌周围小道姑卞赛赛则在另外的一张小几上给他们沏茶。
美人香茗知己促膝此情此景确实叫马世奇很放松。但马上马世奇就觉原来今天的主角不是朱廷鄣也不是医会的会郑保御今日的主角是姜世襄。
而且显见得马世奇今日的到访对于朱廷鄣和郑保御来说是一个意外中的大惊喜。因为从神色之间这些人显然有事要相求与马世奇。
马世奇一边品评香茗一边暗自揣摸朱廷鄣虽只有贵子身份但却绝对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因为他的背后可是大明8o多家王府。崇祯皇帝对于自己的这位亲族也是很尊重的。这样的人能有什么事情找他帮忙?
旁边的道士姜世襄身材高大手长脚长面容俊朗双目如炬。一看就是非常人物。当然也只有像郑保御这样的高士名流才能有资格进入朱廷鄣的书房。
想到此马世奇自信心忽然爆棚内心中存下了几分得意。索性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海侃神聊上反正他们如果真有事相求也不能由自己来主动问明。
“马郎果真才高八斗不愧是状元之才啊!”
终于道士姜世襄有些沉不住气了在马世奇评述完一段茶经之后连忙出声赞扬。准备用这句恭维来切入正题。直面称呼一个年轻人为郎在这个时代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中国历史上能叫‘郎’的人好像只有一个周郎吧?
“那里那里道长过奖了。”
“哎!马郎年少有为乃文乃武状元及第监军兴隆马郎酒闻名天下马郎散救死扶伤真真是后进翘楚!”
听着姜道长的夸赞马世奇实在难以隐藏得意之情洒金翠竹扇一展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一边捻须旁观的郑保御笑眯眯的接口道:
“马大人前日您与在下言及想寻求提取蟾酥的便捷之道?不知最近于西学院那边可有精研?”
蟾酥是马郎麻醉散剂的五味主药之一药品又属于皇族宗业。宅仁医会又是当今最高医术的代表团队所以马世奇也没觉出什么大不了的于是接口道:
“唉惭愧惭愧在下才疏学浅至今仍不能寻到良方。”
“哈哈哈”郑保御故作姿态的朗声大笑用手一指姜世襄大声地说道:
“这位善友教的舵主姜道长正是取蟾酥的行家里手今日马郎赴会可不是缘分嘛!”
“噢?善友教?”
马世奇略做沉吟善友教他是知道的原属白莲教分支因明廷禁止所以于海外展现在是后金那边的第一大教。坊间多有流传善友教其实是由东厂扶植的间谍组织。但既然有了这层关系马世奇反倒放下心来。毕竟善友教也算大明的触角多交往交往也不时什么坏事。想到此马世奇折扇一拢拱手说道:
“哎呀姜道长果真擅提蟾酥的话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功臣了。!先前多有怠慢还请道长原谅则个。”
“哈哈马郎说的哪里话贫道不才无非是旁门左技罢了况且道家推崇采补蟾蜍又是七仙品之冠所以道家经典之中对蟾酥的提取还是颇有典籍记载的。”
说着姜世襄还不忘瞄一瞄旁边的卞玉京。卞玉京虽然只有12岁但在妓家长大很多事情都知道见姜道长色迷迷的样子不由得脸上一红垂下头去。
蟾蜍在生长育过程中也和蛇、蝉一样会蜕壳。蟾蜍蜕下元壳俗称蟾蜍壳或名蟾蜕、蟾衣。蟾衣就是提取蟾酥前的重要步骤。因为脱衣后的蟾蜍皮肤的腺体裸露更容易提取蟾酥。
而且道家认为蟾酥使用得法对于壮阳一事最为灵验。所以姜世襄掌握蟾衣与蟾酥的提取秘法倒也不算奇怪的事儿。
“那敢问道长不知这蟾酥的产量每年可控制在多少?”
马世奇的精神头确实提起来了如果蟾酥的产量能够保证马郎散的价格也就可以迅下降了。
“呵呵贫道不才座下有弟子八百这八百弟子每年可供应蟾酥三千斤。”
“啊呀!”马世龙惊喜出声连忙起身长揖施礼。“道长可真是救世神仙啊现在边军鏖战伤员太多如果蟾酥可以大量供应马世奇愿奏请圣上将马郎散更名为姜道散。”
“哈哈!”
其余三人均抚掌大笑一旁的卞玉京一双妙目凝神注视着马世奇小小的姑娘海地样的心其中的微妙只能看马世奇将来能否领会了。
等大家笑完重新落座喝茶姜世襄忽然神色一紧轻声的问道:“不知马郎对蟾衣入纸可有兴趣?”
“蟾衣入纸?”
马世奇很莫名其妙的重复这话一时间有些摸不着头脑。此时朱廷鄣忽然冲卞玉京悄悄地做了一个手势卞玉京立刻乖巧的站起身端起一个铜壶茶海微微万福便退了出去。临出门前还望了马世奇一眼但马世奇正全神贯注的聆听姜世襄的解释没有觉。
“……蟾衣重整后可以薄如蝉翼而宣纸抄晒时也多用竹网层层叠加方才成品若在此间加入蟾衣不但不影响宣纸的质量还可以防虫哩。
“蟾蜍脱皮后往往即刻就把脱下之壳自行吞服故此物甚难寻求。历代本草及中医典藉中未收载蟾蜕这味药但民间流传蟾蜕药性蟾辛凉微毒。有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消肿利尿之功对多种疑难杂症有效。
“所谓能脱衣的蟾蜍通常为个头硕大的老蟾蜍一般8~1o只重约1kg。从外表看背部疙瘩多、皮肤粗糙、老化程度高且无光泽。腹部皮肤松弛、粗糙并且在皮肤表层有许多凸出的黑色斑点。黑色斑点凸出越多越好用手触摸有明显感觉这样的蟾蜍3~5天可脱衣。
“蟾蜍脱衣时通常是便脱便吃因此当人工从蟾蜍嘴里掏出蟾衣时通常要对破碎的蟾衣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是拼补。先用少许食用油擦在2o金丝编成的小网板上然后将金网板放入水中再把蟾衣轻轻地放在金网板上用镊子拉出蟾衣的基本形状再把金网板和蟾衣一起拿出水面。
“被蟾蜍或人工弄坏的地方可用其它蟾衣根据需要补上整理蟾衣时不能用力过猛。整理好的蟾衣在避光处阴干八九成干时轻轻将蟾衣取下夹入书中压平。过几天再取出完全阴干装入白草纸袋待售。
“蟾衣中含有蟾毒内脂砷盐等。这些既是有毒物质又是有效物质。所以对于蚊虫的防护最为有效很多小虫在闻到蟾衣散出来的气味之后便立刻退避三舍。
“因此很多富贵人家通常会在书中夹上一两张蟾衣用以规避蚊虫。
“现在皇族宗业中有刊印一项贫道日前便推荐贵子爵爷一个法子将蟾衣放入封面和封底之中这样的书籍可以不再怕书虫的啃咬了。”
说到这里姜世襄才算是把关于蟾衣的事情解释清楚。马世奇听的如醉如痴良久方才从迷思中醒来他这时才奇怪的觉刚才伺候茶水的美道姑忽然不在了。他忽然醒悟:
‘奇怪蟾衣封书虽属奇闻但绝非秘事为何贵子爷要屏退下人呢?’
想到此马世奇又拱手而言:
“听道长一席论述马世奇盛读十年之书。只是不知这蟾衣入纸与马某可有什么关系?”
“呵呵马郎果真冰雪聪明。一言中的。”
朱廷鄣连忙出面解答了。
“当今圣上仁武睿达多年前整顿币制时户部宝钞司曾提出印制纸币交子但苦于无法防伪是以才未能成事现如今姜道长的蟾衣入纸不是可以成为防伪的标记了吗?”
马世奇听到此方才恍然大悟原来姜世襄拥有蟾衣入纸的技术而这项技术如果只是用于保存书籍未免太过浪费因此他们想通过马世奇能够说服皇上将这项技术用于纸币印刷上。
此时姜世襄已经从怀中掏出了一卷纸张展开之后一共有十数张之多姜世襄将这些纸分交给朱廷鄣、郑保御、马世奇的手上。
“此十张蟾衣影纸便是贫道做的样品请贵子爵爷、郑会、马大人过目!”
马世奇接过五寸宽、七寸长的纸张两面看看平整光洁雪白无瑕抖一抖厚实、坚韧。举起来对着烛火一看只见白纸之中一张蟾衣之影赫然显现。
“太好了太好了”
马世奇很激动他很清楚手中蟾衣影纸的价值了这样的防伪标记除了姜世襄以外这时间没人可以仿做如果作为纸币交子行那大明的财政体系将得到革命性的飞跃。
“只是”
马世奇很是奇怪的看了看在座的三个人这件事摆明了是件大功劳姜世襄没有资历面陈皇上但朱廷鄣、郑保御却绝对有这个资格为什么他们要央自己呢?
仿佛看出来马世奇的心事郑保御呵呵笑着解释道:
“马大人在下为医会会而医药行如今归口宗业统辖贵子爵爷身为宗业襄理又兼管着刊印一事儿如果由我们提出将来这项产业怕就被别家皇商取代了!因此吾等只能求人代告希望马大人能够明了个中原委。”
马世奇是个聪明人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朱廷鄣想再揽下一项宗业:印刷纸币。
想想也是蟾衣属于药行与刊印同为宗业。如果再由宗人提出防伪纸币的行一事皇上那里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印刷纸币的行当交给宗人了避嫌嘛!所以他们现在急需一名在皇上面前说得上话的人这个人还要自命清高不会与他们争利。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承揽到印刷纸币的业务又能保证姜世襄的专利不被外人所知。
要知道虽说皇上很不在意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但纸币防伪技术却一定要保密因为这是纸币嘛那么好了姜世襄掌握的技术究竟是交还是不交?交了之后就等于两个人知道这项技术了那么姜世襄会不会被皇帝灭口?
不交呵呵在现如今这个世道皇帝叫你交你敢不交吗?
所以马世奇今天临时决定赶赴朱廷鄣的筵宴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天赐良机。
接下来的五、六天马世奇如同消失一般躲在朱廷鄣的府上和姜世襄一同研究纸币的疏奏问题。早朝他没资格上廷讲还轮不到他西学院不用天天点卯唯独翰林院编撰一职需要天天上班的但翰林院对于马世奇的旷工行为却非常理解!
“名士风流大家风骨岂能以俗务羁绊马郎之?”
呵呵第八天当马世奇将《纸票疏》呈递内阁之后内阁哗然紧接着整个京城官场哗然再然后天下哗然。
因为大家经商多年之后对纸币早有需求只是因皇帝所言‘纸票不能防伪不可滥’而严厉禁止纸质的货币出现。大家早就因为运送铜钱银两的不方便而苦不堪言了。
如今马世奇以蟾衣影纸满足了防伪功能后银票这个大家盼望多年的东西终于出现了。
崇祯皇上也很激动他亲笔特批在马世奇的家乡为其立一个牌楼牌楼上还御笔亲题四个大字:‘马郎交子’。
交子面额马世奇也做了交代:
当十万两银票:整幅蟾衣影纸。
当五万两银票:半幅蟾衣影纸纸中蟾衣为上半身。
当一万两银票:半幅蟾衣影纸纸中蟾衣为下半身。
当五千两银票:圆型蟾衣影纸纸中蟾衣整身、有头、无爪、无脚。
当一千两银票:方型蟾衣影纸纸中蟾衣整身、无头、无爪、无脚。
当五百两、一百两、三百两银票影纸中的蟾衣均为碎片如头部、爪部、脚部等等甚至就是细碎的小片。因为提取蟾衣将蟾衣夹入宣纸这两项技术只有国家掌握所以大家不怕作假。
银票的规制统一为五寸宽、七寸长的长方形纸张两面的背景颜色都是水波纹蓬莱仙岛。
正面印书隶体‘大明宝钞’四字。
背面分上中下三层:
上层绿色套印的狮头花纹。狮子大张嘴嘴巴的空白处蓝色套印银票的面额“当多少多少两”字样。
中间是红色套印‘大明宝钞司印’四个篆体字的方印。
最下面黑色套印两行四段文字:
大明户部监印……….宗业刊制
工坊水号:******.…..刊制工期:崇祯十年
第一批刊印成品的银票被寄存在户部库房做为藏品永久封存。同时全国各家商会皇亲贵戚、官宦豪门包括皇帝自己都各自捐出了1万两银子成立了大明皇家钱庄。钱庄划归户部专门成立的宝钞司管理。
自此中国正式步入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