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最后的招抚(上)(1 / 1)

明歌 滚木擂石 4306 汉字|3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二章 :最后的招抚(上)

装神弄鬼这种事儿虽说不好听也失之下品但绝对有效但内阁九卿这帮人究竟还是文人不是太好意思干这些下作的事情于是在小朱跟他们交过底儿之后大家都一致推荐曹化淳、张彝宪这两位出面安排、寻找、培训、招聘、搜罗了一大堆奇奇怪怪的人物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广泛散布各类奇奇怪的谣言和传说逐步调动起平头百姓的参战热情。

在持续筹备的过程中崇祯君臣还面临一个最后的问题:

“皇上湘楚秦晋四省交界一带的流寇叛匪于今已经单只剩下李自成一部万余人了变民军的逆也只剩下李自成、可天飞、九条龙了。杨嗣昌、左良玉前日上表李自成所部的活动范围南起巫山沿大巴山向北直到竹山、十堰一带。此等地带狭长荒僻地势复杂山谷纵横虽说平定已是早晚之事但自成游走山中行踪飘忽如若一力剿杀徒耗人力。希望国家能看在此等变民多是由失地饥民组成的份上能否下旨招抚?”

眼下只有贺逢圣敢跟公开提招抚这事儿原因很简单:

在五年夏调杨鹤入阁、扶正洪承畴之后国家就等于是定下了剿匪国策了。

定策之后只用了两年多光景就降了张献忠杀了罗汝才。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左良玉于宝康阵斩了高迎祥。

在这五六年期间诸如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等十路叛匪也陆续歼灭纵观天下绿林就只有闯王李自成一脉还在占山为王了。在剿灭这些变民军的过程中整个大明军系中涌现出无数的优秀将领众多的青年才俊。

这些人都被提拔或者安置在各个层面上有名将也有干吏。可以说这些新兴阶层的功名身家都是靠剿匪获得滴。

所以说现在谁敢再提招抚无异于自讨没趣。但贺逢圣就有这胆量。他的态度很坚决希望国家能像安置张献忠那样将李自成、可天飞、九条龙这三人同样给安排了。

“贺先生当年这个李自成也曾多次接受招抚但降而复判实在是令人寒心啊!”

皇上如今也长大了许多29岁的年龄虽说保养的不错但留的短须却显示出越年龄的成熟与威严。此时皇上端坐在皇极门正殿之中的御座上缓缓的对贺逢圣说着他自己的意见现在是早朝时间。

“皇上五年剿匪六十月杀伐数百万大明子民死于战火那冲天的血腥已经在侵蚀吾皇的威严。虽说国家为此受益但再不能为了获益而残杀我大明百姓了。”

贺逢圣说道此时情绪激动起来竟然一边说一边来回走动起来此时的他已经不是在劝谏皇帝而是在进行一场演讲了而听众就是满朝的文武和上面端坐的皇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普天之下众生平等。怎可因为一时的好恶来杀人?又怎么可以为了这剩下的区区一万多人而再造杀戮?要知道山中剿匪胜负一线实多赖于运气。更何况这些变民与我大明的官兵原本就是一奶同胞只有主客之分而无敌我之分。劳苦饥寒、饮冰食粗才遭天灾之**又罹人祸之汤火。使民罹难锋镝蹈水火堇量以壑骸积成丘非洪承畴屠手之罪乃君之罪也!”

“行了行了!”

好家伙这贺逢圣越说越激动说道这里已经开始骂大街了。小朱连忙摆手制止了贺逢圣的激烈言辞同时也摆手冲着百官示意那意思是‘贺逢圣由我摆平你们谁也甭掺合。’

“贺先生贺先生先生所言所言极是。但话说回来了朕也从来没说过就不让招抚啊?”

哇!底下人都有些傻最傻的是洪承畴大家心说了这皇上不会想卸磨杀驴吧?眼瞧着叛匪剿杀的差不多了就不承认当初弃抚用剿的国策是他一力主张的吧?

贺逢圣也有点呆他晃晃脑袋扭头看了看洪承畴又回头看了看后面的臣工他一时之间有点不知所措。抬头看皇上皇上得意洋洋的笑呢!

贺逢圣心念电转立刻全然明了如今这位皇上又开始插科打诨了。嘿嘿贺逢圣心中苦笑。眼前这位皇上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耍小聪明。今天这事儿贺逢圣原本就是想提议将最后这一股叛匪给收降算啦省的还得乱打不如收束现有资源积极备战。

但皇上这貌似不负责任的话一出口就等于将贺逢圣给推上了火堆表面上皇上好像不承认是他老人家定的剿匪国策。全是底下人闹得事儿但事实上呢?当初变招抚为剿匪的策略演变过程中全体人员都参与其中贺逢圣也是其中一份子。

皇上这么说其实就挑明了你们可以谈招抚也可以提出转剿为抚。但是千万别拿大道理说事儿。

原因数百万条生命的损失不是某一个人的错也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如果为了这5百万而温吞水一般的招而复叛最后将国运拖垮被外族入侵成功那可就不是5百万的事儿了而是数千万颗人头落地。

而且从皇上的表情来看他现在也希望有人提出来对剩余的叛匪进行招抚好尽快肃清国内这个烂摊子。只要匪患得到正式解决全国上下必然会协同一致的为外战做准备。只是皇上苦于当初制定剿杀国策时参与其中的文臣武将实在太多缺乏一个合适的契机来扭转态势。因此今日他贺逢圣的这一番演讲恰到好处的行使了这份功能。

贺逢圣想通这个关节背后稍稍凉了一下他现在忽然醒悟此时的皇上已经不是当年刚刚登基时的少年天子了这样老辣的政治手腕很是令人佩服之余产生些许的惊悚。

想的很多但时间却很短贺逢圣脑海中转了几转之后眼见皇上和一干朝臣都在眼巴巴的望着自己连忙整整思路朗声开口说道:

“吾皇仁爱宽厚之心臣等铭感五内。臣刚才所言失之急切还望皇上恕罪。”

“言国议政哪有罪责之理?贺先生无需如此。”

“臣多谢皇上。”

“贺先生应有话没有说完但说无妨!”

“谢陛下臣想李自成、可天飞、九条龙三人以万余兵马游走于山川之间所追击者左良玉、曹文诏、虎大威等人无不是精兵良将。所筹谋者杨嗣昌、陈奇瑜等人亦皆乃栋梁之才。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仍无法围而聚歼。可见李自成等人当属人才此等人才如果为国所用当属大幸!”

呵呵贺逢圣转机很快他轻松的就将招抚李自成从原来的‘仁义’立场转变成*人才难得。既然他这么说了崇祯皇帝也就顺坡下驴笑嘻嘻的说:

“既然如此列位臣工可有什么可说的吗?”

“回皇上逢圣所言真真是为国为民所想臣附议。”温体仁立刻出面表态他是辅大臣这样重大的事情理应率先表态。

“回皇上臣与李自成多有接触此人若能真心归化理当是个独当一面的将才。是以臣附议。”

杨嗣昌立刻出面好家伙一力剿匪的政策执行最彻底的就是他和洪承畴了现在眼见皇上想来个一劳永逸并且把丧民的罪责彻底淡去他自然高兴万分了。

“皇上远征在即不若将李自成的部曲并入西征大军免得勾留国内平添惆怅!”

洪承畴也神色轻松的出面回答甚至用上了诗词用语。

“臣等亦附议!”

大家一见现在这事儿已经没什么敏感因素了也就都出来打圆场。一时间大家似乎都忘记了那死去的数百万人。

……

八百里大巴山连绵起伏巍巍峨峨。山势雄奇云海茫茫。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悬岩绝壁峡谷瀑布。幽深秀丽山花野果奇珍异兽无不包罗其中。如此美景人迹罕至不收门票不受管束是扯旗吹哨子的大好去处。所谓扯旗吹哨子是黑话意思就是上山造反。

那腹地在万源、南江、镇巴、城口一带还有一处让国人时常心生温暖的温柔去处晋人陶渊明记述的桃花源的原型——开江县。

山势巍峨之间是一条盘肠小道。小道之上一行三人正在缓缓而行。当先一人豹头环眼虎背熊腰时尚春寒料峭但这位依然是精赤上身身上纵横数十道疮疤古铜色的身形虬结的肌肉显得是那样的那样的威猛!腿上一条白绸灯笼裤腰间两把鹰嘴短火铳脚下依然是赤脚。

大汉手中举着一把平头平身的砍马扑刀沿着小路不断的滥砍滥伐。他显然是后面两人开道的先锋。

最后一人矮墩墩胖墩墩浓眉细目一脸憨厚。身穿百褶粗蓝布短坎长裤脚下一双千层底儿布鞋。肩上跳着个扁担扁担两边的东西一看就不少但此人挑起来是腰不弯气儿不喘。他显然是此行三人中的跟班脚力。

现在便让咱们看看中间这位正主儿吧。

此人高矮适中胖瘦有度宽额朗目玉面美髯。一身儒生装扮头上儒巾身上儒袍脚下官靴手中一把折扇因为天气太冷所以一直折起来握在手中。除此别无长物连戒指都没有。行走在前后两人之间更显得是潇洒之极。

大家别看此人装扮简单但这位先生却绝对不是个朴素的人。因为他手中的扇子是镂雕牡丹纹象牙骨折扇头上儒巾的用料是最最讲究的蚕丝暗火珊瑚绢儒袍的用料是真丝五枚锦波缎。

他这一身简简单单的装扮总价值3oo两银子(折合人民币1o多万)。呵呵!

他是谁呢?他就是大明五军都督府代天子巡抚福建、两广暨总督南洋海事商事光禄寺少卿熊文灿。

前面的莽撞大汉是福海水师都督郑芝龙的亲弟弟大明南洋水师总兵郑芝豹。后面的家人是熊文灿的多年仆从熊全。他们一行三人可不是没事儿进山找着挨抢而是奉大明天子诏令领内阁明刊令状携兵部堪合前来招抚李自成的。

熊文灿当年孤身一人(其实还带着熊全应该是两个人)于海上赴会郑芝龙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郑家海军归建大明成为威震南洋四海的福海水师。他的名士风范早就风闻天下了。

洪承畴、杨嗣昌在义军之中的名声太臭了所以要想招抚义军闯王等人只有熊文灿最合适。在天下英豪的心目之中熊文灿的人缘还是很不错的咧。

这次接到任命后熊文灿意气风重新回到了十年前那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少年心态。他这次任务不仅仅是给川东湘西一带打造一个太平时光更重要的是要替一大堆的人开脱罪责。

谁也不会承认是自己力主剿匪的洪承畴似乎可以当这个替罪羊但人家洪承畴除了‘洪屠手’的外号不是还有一个‘洪盐酒’的雅号嘛。杨嗣昌更是小杨大人从来没公开说过要剿匪啊!皇上那边更是皇上倒是说过要剿匪可那一届内阁都没同意啊!但偏偏到处都在剿匪这样一来就急需一个人出面把这件事儿的影响降到最低最低。

呵呵这就是政治没说过不等于没做过但没说过的话一定就是没说过谁也不会承认的。

所以熊文灿的招抚工作一旦做的漂漂亮亮的那他等于是替很多很多人解了难题。这才是熊文灿最高兴的。

老熊高高兴兴地接了任务高高兴兴地就跑了出来从北京城直接就杀到了襄阳。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大家考虑到他的安全问题派了个郑芝豹随行护送。原本郑芝龙、杨嗣昌还想给他配个三、五百人但不论是熊文灿还是郑芝豹都笑嘻嘻的婉拒了。

他们一行三人取道宣汉县城背向西面朝东穿乡场过木桥进一条大山沟。沿着小路溯溪而行左弯右拐忽上忽下一路悠闲而又迅的行来。

这一天正午太阳当头脖子手臂上就有了一种火辣辣的感觉额头上的汗水流进了眼睛蜜蜂蛰了一般难受。但这是指郑芝豹和熊全二人的熊全背着行李郑芝豹精力太充沛汗水自然就多了。

但熊文灿因为最悠闲所以身上没汗。再穿过七里峡谷山势渐缓山峰渐弱;人往前走山却往后退缩最后竟看不见山了原来他们进到了一个山谷之中。

见熊文灿做手势休息熊全放下挑子长出一口气山风一吹那种爽劲妙极了。郑芝豹则躺在草地上随手抓起一把青草放入嘴里大嚼几口就咽了下去。这人脑子向来缺根弦儿这么吃竟然没药死他还越活越壮实实在是人间极品。

熊文灿呢则负手临风欣赏这大好河山只见眼前天地豁然开朗山花聚稠沃野万顷。熊文灿突做奇想如果把这山谷进口和出口那里堵起来这不是就是一个天然的伏击死地吗?!

呵呵熊文灿虽是军界翘楚但他还真没有领兵沙场的机会。海战有郑芝龙呢他就是一文官但并不妨碍他这个军事门外汉不断的自己给自己打气。

“引敌入瓮后本官定叫两边施射箭羽矢蝗飞落如雨。再点把火烧个三天三夜不世之功可全矣!”

呵呵他偏偏没想怎么才能将敌人引进来啊?

正在熊文灿在这意兴阑珊呢郑芝豹忽然跃起横执朴刀当在熊文灿身前随即左手掏出一把鹰嘴短火铳平端胸前目视前方。

“灿爷爷来人在十人上下来者不善!”

唉郑芝龙与熊文灿称兄道弟偏偏郑芝豹叫熊文灿为爷爷这什么逻辑?

“无妨无妨阿全啊把本官的国旌打出来。”

“是!”

熊全干脆利落的立刻从挑子中拿出一个包裹打开展开抢过郑芝豹手中的朴刀高高的将旗帜挑了起来。

郑芝豹嘴里嘟嘟囔囔小声争辩手下又抽出一把鹰嘴短火铳出来。两把鹰嘴铳黑洞洞的枪口警惕的对着前方的草丛。

红边蓝缎子旌旗上书写金光闪闪几个大字:

“大明奉旨总理招抚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