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1)

我在大唐开道观 稷下猫瞳 2722 汉字|0 英文 字 2个月前

第55章

  铁鸟载着李妙真和小梨一路北上,天气越发凉了。

  云下层林尽染,在烈日的照耀下绚丽多彩。她举目望去,田野里稻浪滚滚,已经到了丰收的时节。

  南疆的气候适宜,以至于李妙真都忘了季节,现在已经是天宝十三载秋了。

  “走,下去买点酒,顺便问个路!”

  小梨高兴地蹦了起来,又抖飞了好多毛。李妙真朝下望了一眼,找了个最近的村落,从云上看约莫也有几十户人家。

  她降落到郭外,目光越过这道土墙,看到各家的场圃上都在晒谷子。

  一路走来,闲坐在家门口的村人都在瞧着她。

  李妙真不甚在意这些目光,她穿了件灰蓝色道袍,虽然朴素,却遮掩不住惊为天人的姿容。更何况她还带着一只猞猁,找事似的怒瞪村里的狗。

  她驻足停在村里唯一一家酒肆前。

  酒肆里只有一个卖酒的老妪,在土灶前烧火。老妪听到脚步声,颤颤悠悠直起腰,望见她天蓝色的眼瞳,五官深邃的异域面容时,愣了愣,喃喃道:“贵客又来了吗?”

  “嗯?”她明明是第一次到这里。

  老妪刚刚直起腰的时候有些眼花,现在终于看清了她:“哦,是我老糊涂了!小道长要买些什么?”

  李妙真道:“先随便打一角酒来尝尝吧。”

  大概村人都有些爱围观的毛病,李妙真在酒肆里坐下没多久,外面围了几个看热闹的孩童和闲汉。她微微蹙眉,但没有说话。

  现在是秋收的季节,又是正午,村里怎么还有那么多闲人呢?

  她想了想但也没十分放在心上,这一阵子,她在到处找史一郎,只是完全摸不到头绪。老妪端上酒来,小梨先舔了一口,啧啧道:“真甜呢!”

  既然小梨喜欢,李妙真便吩咐老妪再来一坛子酒。金黄色的酒水倒入盏中,的确是陈年佳酿。

  她还未来得及品尝,有一个闲汉走进酒肆,对她道:“小娘子,你也是来收东西的吗?”

  不等她回答,闲汉又自夸:“咱虽然生得不美,但是力气大!您要我也行,要收东西也行。就冲小娘子这姿容,咱不要钱都干呐!”

  砰。

  李妙真重重地放下酒盏。

  凑在酒肆外看热闹的人发出嗤笑声,这样拙劣且低级的挑衅,她已经多年没有见过了。老妪有些不忍,颤着嗓子道:“唉,这位小道长又不是来收药材的人,你们何必欺生?”

  “卖你的酒,关你什么事。”

  “去去去。”

  昏暗的小酒肆里,李妙真冷眼看着老妪被推了一把,差点倒地。

  她的余光扫到外面的一坛子泔水,于是拉起小梨,起身朝后退了两步。

  闲汉嬉笑:“小娘子这”他的话还没说完,那坛子泔水凭空出现在他的头顶,刷一下,全都倒下来了!

  放了多日,泔水极其难闻。闲汉被熏得连连咳嗽,大怒:“谁?是谁?”

  酒肆外的人可是亲眼目睹了怪事,吓得话都说不出来。正当此时,李妙真冷声道:“我。”

  她抽出一张白纸,随手一挥,白纸化作一块铁板将闲汉的嘴钉住:“滚,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

  闲汉吓得赶紧滚,手脚并用往外奔去:“唔……!”

  围观的人一哄而散,很快,酒肆内外恢复了平静。李妙真弄脏了老妪的酒肆,对她略有些歉意,因此多放下了一点铜钱。

  提了两坛子米酒,李妙真准备告辞。她问老妪:“这里的人在等什么?卖人,还是卖药材?”

  之前她不是没去过山村,可这个地方的人,实在是言行诡异。

  “小道长别放心上,哎,主要是您长得有些像栗特人呐!他们还以为,您也是来收东西的……”

  “怎么回事?”

  “这事儿哟,要从前些天说起……”

  ……

  听老妪说,大约半个月前,村里来了几个栗特人。

  他们一来,就花重金买去了村里最好看的少年,让村里直接炸开了锅,毕竟那笔钱可以一家人十年吃喝不愁。可惜的是,也不是谁家都有美貌儿子的。

  栗特人随后又收购药材,这里位于秦岭,靠山吃山,寻常也有人采药去卖。村里再次炸开了灶,因为栗特人给的钱是寻常药铺的三倍。

  他们不仅收药材,还点名要几样特殊的东西,因此很多人都放下手中的农活,去山里采药。前日老妪的孙子也跟邻家一起去了,现在还没回来呢。

  村里人有了钱,都不想去干农活,因此闲汉越来越多。这不,他们看李妙真的容貌特殊,还以为她也是来收人、收药材的呢。

  ……

  老妪讲完后,李妙真沉思了一会儿,问:“都是些什么药材?”

  “咱哪记得住!有寻常的,也有没听说过的……”

  她也不懂药,但是听到栗特人,还要美貌少年,就本能地警惕。李妙真正准备找邻家问问,村郭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还有哭声。

  “不好啦!五郎他……”

  那人连哭带喊说得太快,她没有听清,老妪倒是听懂了。她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踉跄着差点倒地:“五郎,五郎?”

  李妙真道:“五郎怎么了?”

  酒肆内外乱哄哄围上了好多人,有先前的村民,也有刚赶回来的人。听他们七嘴八舌讨论,她才明白:老妪的孙子五郎,采药的时候掉悬崖底下去了!

  同去的人赶紧去找,不过崖底下没找到人。后来才发现,五郎挂在了断崖中间的一棵歪脖子树上。不过那地方甚是陡峭,谁也不敢下去,只能回村找绳子。

  “不用找绳子了。”李妙真将酒丢进空间里,拍了拍手道:“我去看看吧。”

  村里人刚刚见她惩治闲汉,现在又出声帮助五郎,脸色一时有些微妙。到底还是顾念着五郎的性命,便有人站出来,领着她去救人了。

  .

  云雾缭绕的秦岭大山上,一个被晒得黝黑的少年死死抱住悬崖上的歪脖子树,双眼紧闭像个没气的人。

  李妙真脚踏虚空,仔细地观察他一眼:“还活着吗?”

  少年猛地睁开眼,看到这样一个美貌女子悬浮在空中,吓得话都说的颠倒:“死了我也!”

  她赶紧伸手扶住了这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少年:“五郎稳住,你还活着。”

  李妙真往上一提,五郎就恍若一根轻飘飘的羽毛似的,被她拎着一路升空。等到五郎的双脚踏上了坚硬的地面上时,他还有些恍惚。

  带着李妙真来这里的人赶紧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五郎回过神来,倒头就拜。

  “好了,不必这么多礼。”

  她虚扶了五郎一把,后者不受控制的站了起来。五郎愈发敬畏,又听李妙真道:“你们到底要找什么呢?”

  “采药卖药,”五郎叹气:“唉,太难了啊!”

  他小心地朝崖下张望了几眼,指着生长在石峰里的小草,告诉她那就是栗特人点名要的东西。之前,他就是为了摘草,才失足坠下的。

  李妙真问:“你们怎样交货呢?”

  “他们给了地址,就在骊山下,离这里也不远。”五郎老实道。

  骊山,似乎那里有李隆基的行宫,华清宫。李妙真心思一动,道:“你等着!”

  她的脚轻轻一踮,转瞬间已经飞了下去,亲手摘下那细嫩的仙草。

  .

  骊山。

  此地离皇帝的华清宫最远,因此山脚下也住着几户山民。今日忽然下了暴雨,风和雨水疯狂地冲洗地面,打起一个个水泡。

  马蹄声响起,隐隐能看到雨中出现了几个模糊的身影。很快,几匹马停下了酒肆前,为首的人道:“这天气真邪了门了,反正也不远了,先进来避避雨吧!”

  “好嘞。”

  这几人看着年纪都不大,看穿着应该是千牛卫一类的身份。店家忙过来倒茶,其中一人将帽子摘下,露出一张清秀的脸。

  他的目光落在了坐在酒肆角落里,正斟酒自酌的一个紫衣道士身上。那道士凭栏独坐,盯着断珠般的雨水,怔怔发呆。

  “苏发,你瞧什么呢?”旁边的人问他。

  “看到了一个故人。”苏发起身,温和笑道:“你们先聊,我去去就回。”

  苏发抬脚朝道士走去,待到道士的席前,不忘行礼:“罗仙师。”

  罗公远的思绪从一座古墓里飘了回来,他看到苏发并不是很高兴,只是淡淡道:“是你?”

  “我随同僚路过此地,没想到能邂逅罗仙师。”苏发高兴道:“您……独身一人?”

  “是啊。”他落寞道。

  苏发想侧面打听一下公主,但又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因此先关心一下罗仙师:“您也有伤心事啊?”

  罗公远本不想跟他说什么,但一想,这位也是被公主拒绝了的,竟有点惺惺相惜之心,借着醉意,低声道:“她也对我厌烦至极。”

  苏发:???

  她是谁,难道是罗仙师的心上人吗?苏发没多想,更没去猜想会不会是公主。

  毕竟在他看来,罗仙师可是给他们牵线的好神仙啊。

  他出声劝慰:“仙师,我跟您说,只要不放弃,加上姻缘天定,就一定有望!您看我和公主,最开始,她不也是对我不耐烦吗?但在我的努力下,上次在关中,您也看到了,公主对我,已经改观了很多!”

  苏发越想越开心,羞赧一笑:“等公主再次回来,我就让父亲替我请旨求婚。我父亲尚公主,以我家的门楣,应该也够?届时,一定请罗仙师光临……”

  罗公远的脸色几乎能冻出冰来,他没有出声,却捏碎了手中的酒盏,破碎的瓷片割破手指,鲜血与酒水一齐流下,自己却浑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