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2 章(1 / 1)

181个定格 3岁就很尜 2000 汉字|15 英文 字 2个月前

说:“副班长,请你到前面去问一问班长,看看我们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达?我们下车后,都已经走了一个来小时了,我都快要累死了,还是没有到达连队。”

其实,大家乘车已经一个多礼拜了,一个个早已疲惫不堪。现在又在身上背着几十斤重的行装,艰难行走了一个来小时,都累得不行了,每个人身上都是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说话都已经没有什么劲儿了。

尤其是我,除了和大家一样背着几十斤重的行李之外,还携带了九本书,都是高中教材和写作书,书本都很厚,死沉死沉的,压得我的肩头直往下陷,也勒得很疼,行走起来更是艰难,几乎是走一步喘一下,累得要命,连说话都是有气无力的。

所以,对那个新兵的提议,我非常赞同,就对他说:“好!你提醒得对。我现在就赶到前面去,问问班长,看看还有多久才能到连队。其实我也累得不行了,腿肚子已经发抖了,根本走不动了。”

“那就太好了!你赶紧上去问问,了解个准确消息。就这样继续走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也不知道还要走出多远,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还有很远的路程,我就要休息一下才能走了,再也走不动了。”

可是,还没等我们两个嘀咕完,二班长就走了过来,低声问我们:“你们两个嘀咕啥呀?”

我们赶紧停止商量,慌忙回答:“班长,我们没有嘀咕什么!”

二班长没有直接跟我们聊了,而是转向大家,大声鼓励道:“同志们,我们就要到了,请大家再坚持一会儿,曙光就在眼前,前面就到我们的营房了!”

一路上,由于二班长尽逗大家玩乐,大家就有点不把他说的话当回事了,总觉得他尽是逗我们玩。

三班有个新兵还低声嘟囔着:“二班长尽糊弄我们,总是说‘就要到了,就要到了’,鼓励了好几次,我们还是没有到达地方。请你给我们个准确消息,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达?”

看到新兵们再次人心浮动,排长马上走出队列,站在大道边上,先是看了看疲惫的队伍,然后大声鼓励说:“新兵同志们,这次我们真的要到了!大家看到了吗?前面亮着灯光的地方,就是我们部队的营房。从这里到营房,顶多不到二里地的路程了,大家稍微挺一会儿就到了,大家千万不要泄气,马上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休息了!”

一路上,排长这个人表现一直很实在,说话算数,说到做到,处理问题也很实事求是,没有什么虚假和忽悠成分,所以,大家都很信任他。对于他说的话,大家自然是很相信的了。

现在,既然排长说快到了,前面有灯光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我们就相信那就是真的了,我们真的要到连队了。

听到这一确切消息,大家自然是很高兴。

许多新兵马上兴奋起来,身上的疲劳状态,似乎也是顿时一扫而光,情绪马上又高涨起来了。

“好啊!我们终于到了!”

“走了七、八天了,终于要到部队了!”

------------

第82章 踏进军营第一步

第82章踏进军营第一步

咚咚呛!咚咚呛!咚咚咚咚呛!

我们刚刚翻过一个山坡,就听到前面不远处响起了欢乐的锣鼓声。

放眼望去,锣鼓声传来的地方,灯光一片。

在灯光的照耀下,一排排低矮的房子,依次矗立在几个山沟边的山坡上,看上去至少有十几排、三十多栋房子。

班长一指前面的房子,大声招呼:“新兵同志们,你们大家都看到了吗?那就是我们部队的营房,右边山沟里最上边那几排房子,就是我们新兵连的营房,也就是他们以后进行新兵训练的地方。”

我急忙问道:“班长,房子怎么那么低矮?是用砖头砌的吗?我在郊区农机站时,听我们站长说过,东北好多地方盖房子,都是‘干打垒’,用泥土和着稻草,一层一层的堆砌成墙,盖成一间间土房子,又低又矮。不知道我们部队的营房,是不是也是那样的‘干打垒’房子?”

班长笑着回答:“你说得不错,东北有些地方盖房子,确实都是‘干打垒’。不过,辽东半岛很少有那样的房子,这里一般都是盖砖瓦房。‘干打垒’房子在黑龙江寒冷地区比较多,因为那里冬天比较冷,‘干打垒’冻得住,以后慢慢干了就成型了。我们部队的房子,都不是‘干打垒’,全部都是砖瓦、石头房,墙特别厚,冬天住在里面都很暖和。”

我们离营房越来越近了,营区宽广的道路,以及道路两旁那一排排粗壮的白杨树,清晰可见。

我看到,在交叉道口的几个拐角的大白杨树上,都挂着大灯泡,每个灯泡至少在200w以上,通亮通亮的,照在大道上,也是很亮很亮,就象白昼一样。

借着灯光,抬头望去,营房的墙面、屋顶,已经看得非常清楚了。

墙面有红砖,也有一块块大片石,而且大片石占绝大多数。房顶上都盖着红色的长瓦片。

各排房子的外部形状,基本都是拱形的,明显的区别,就是有的排很长,有的排却很短。长的看上去一大溜,有六、七栋之多,短的也就两、三栋连在一起。

奇 书 网 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门洞也不一样,有多有少,少的两、三个洞门,多的十来个洞门。

我好奇地问班长:“房子怎么都是大石头砌的?我们老家的房子都是砖瓦房,这种大石头砌的带拱形的低矮房子,怪新鲜的,我是第一次看到,就是不知道里面冷不冷?”

班长介绍说:“这些营房,都是五十年代初期,另外一个部队抗美援朝回国之后,自己动手,在这里盖起来的。后来,这个部队换防到别的地方去了,我们部队才搬了进来。那个时候,他们盖房子时,讲究自力更生,节约办事。他们就在右边的小石头山上,自己打眼放炮,开山凿石,自己烧石灰、烧砖,自己动手盖起了这几十个山沟里的一排排营房,这种拱型房子,上面没有房梁,都是用钢筋水泥和石头砌成的拱形房顶,非常结实,非常坚固。房子的墙面,主要是用大块片石砌成的,只有门洞和房檐等处,使用红砖拉直的。这种房子墙很厚,窗户是双层的,里面特别暖和,住起来很舒适。”

“暖和就好!我们这些南方兵,在温暖的地方过惯了,很怕冷的,可别把我们冻着了!”我小声对班长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实,我说的这些,也是大多数南方新兵的想法,只不过是从我的嘴里说出来而已。

前面就是一座小桥――一座也就十几米长、用钢筋水泥浇铸成的小桥,桥下